导读:本文包含了艾丽丝沃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艾丽丝,黑人,索菲亚,之光,巴赫,紫色,基督教。
艾丽丝沃克论文文献综述
崔婧[1](2019)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环境正义思想——以《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表达的生态思想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环境正义理论视角对美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两部小说《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进行研究,讨论她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环境问题上所遭受的不正义的关切。(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4期)
何新敏,赵小月[2](2018)在《艾丽丝·沃克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与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是美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但以西方白人文化为主导的基督教宣扬的种族主义、男性霸权和自然歧视等观念对美国黑人,尤其对黑人女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摧残,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沃克在中后期几部小说中对基督教二元对立的种族、性别、自然观予以有力批判,并从关心全人类完整生存的状况出发,对基督教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做出修正,从而建构了积极健康的种族观、性别观和自然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向丹辉[3](2018)在《艾丽丝·沃克《紫色》的反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讽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语言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双重文化的视角下。它可以使听者得到说话者真正的意图,并使听众产生思考或交流。《紫色》的作者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反讽手法传达了多重深刻主题。(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谭秀敏,刘培红,马晓辉[4](2017)在《巴赫金对话诗学解读艾丽丝·沃克的《父亲的微笑之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的复调理是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文通过对艾丽丝·沃克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的深入阅读,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展开分析,从而展示黑人男性与黑人女性的共同成长过程。(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7年35期)
吴珲[5](2017)在《浅析艾丽丝·沃克《紫颜色》中上帝形象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紫颜色》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宗教文化角度入手,探讨主人公如何从对上帝形象认知的颠覆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此来展现在性别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如何获得自我话语权利。(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3期)
陈莹[6](2017)在《论艾丽丝·沃克短篇小说中黑人女性主体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1944—),作为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紫色》从1982年出版以来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使她赢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图书奖。除《紫色》外,沃克的其他长篇小说,如《格兰奇·科普兰德的第叁生》、《梅里迪恩》、《宠灵的殿堂》等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评论。沃克在其作品中关注黑人女性的生存与命运,揭露了黑人女性受到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积极寻求黑人女性自我解放之路。与其长篇小说相比,她的3部短篇小说集《爱与烦恼:黑人妇女的故事》、《你不能征服一个好女人》、《伤心前行》所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沃克的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在其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短篇小说中,沃克刻画了黑人女性的压迫、反抗以及对爱与自由的追寻。鉴于叁部短篇集系统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图联系作家自身的身份焦虑,旨在系统研究沃克在叁部短篇集中对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所谓主体性,它是由许多分散的身份构成,种族的、性别的、性取向的以及阶级的等等。本文阐释黑人女性在种族与性别身份方面的缺失与建构。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其小说中黑人女性的经历紧密相连。此外,解构是一种建构策略,由雅克·德里达提出以消解二元对立。黑人女性主体性建构以及男性霸权解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完整。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首先简要介绍作家艾丽丝·沃克以及她的作品,接着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情况;其次简要介绍沃克提倡的"妇女主义"思想以及本文分析的核心概念"主体性";然后介绍作家的身份危机;最后概述本文研究的主旨、论文的整体结构。第二章主要论述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此章节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女性主体性缺失的具体表现。第叁章主要论述男性权威的解构,主要从种族与性别两方面对男性权威进行解构。此章节通过分析白人男性在与布鲁斯黑人女歌唱家的对比反衬下的精神空虚以及对白人的嘲讽来解构白人男性霸权。此章节通过呈现黑人男性害怕直面黑人被奴役史的事实来解构黑人男性霸权。其次,一些黑人男性在第二部短篇集中成为被抛弃者。第四章分析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该章从民族身份、性别身份等论述沃克对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在种族身份建构方面,黑人女性主要通过牢记黑人被奴役史、歌唱布鲁斯、缝被子等行为方式建构民族身份。在性别身份建构方面,笔者主要论述黑人女性对爱情的自由追寻:既有同性之爱,也有异性之爱。第五章为结论。从主体性的缺失到主体性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艾丽丝·沃克通过解构男性霸权、建构黑人女性主体性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以实现"妇女主义"思想的最终目标——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完整。(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梁洪兰[7](2017)在《浅谈妇女主义在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非裔美国女作家,是美国女权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她创作的小说记录了黑人女性的苦难经历,歌颂了她们在美国社会自强不息、谋求独立、平等奋斗地抗争精神。沃克创造并提出了自己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理论观点,用于强调美国黑人妇女在恢复、重建自我价值和身份意识的过程中,遭受着与白人女性追求解放、平等过程中不同的境遇。小说《紫色》集中地体现了她的妇女主义思想。(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吴良红[8](2017)在《族裔文化语境下的艾丽丝·沃克小说——以《紫颜色》和《父亲的微笑之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在创作中强调黑人特有的文化语境,把西方经典文学传统和黑人族裔文化相结合,不断探索黑人作家创作的历史语境,在作品主题上通过展现黑人民间故事、黑人传统宗教、黑人神话、创伤与疗愈等黑人民俗文化承担起黑人族裔身份构建和文化身份探求的政治使命,传承黑人文化的政治隐喻,展现出非洲族裔作品的美学魅力和文学的政治再现性。(本文来源于《淮阴工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黄慧丽[9](2017)在《艾丽丝·沃克小说的女性创伤书写——以小说叁部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的小说叁部曲展现了黑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创伤。她们所受的创伤不仅来自于社会,还来自于家庭;不仅是身体,而且心灵也饱受创伤。创伤叙事、回归传统文化和族裔身份,以及与周围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黑人女性走出创伤。(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刘建华[10](2017)在《二元对立的消解——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和谐”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元对立原则(Binary Opposition)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认为系统中各要素的价值取决于它与系统中其他要素的联系和差别,而系统的意义就在于对其中任一要素的分析都必须以要素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这意味着在一个有意义的系统中,总是能分析出若干成对的概念。正是这些成对的概念使得我们更有效地认知系统中的某一概念和描述整个系统。最基本的如"男/女""父母/子女"等概念,更抽象的如(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7年02期)
艾丽丝沃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督教是美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但以西方白人文化为主导的基督教宣扬的种族主义、男性霸权和自然歧视等观念对美国黑人,尤其对黑人女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摧残,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沃克在中后期几部小说中对基督教二元对立的种族、性别、自然观予以有力批判,并从关心全人类完整生存的状况出发,对基督教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做出修正,从而建构了积极健康的种族观、性别观和自然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艾丽丝沃克论文参考文献
[1].崔婧.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环境正义思想——以《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为例[J].北方文学.2019
[2].何新敏,赵小月.艾丽丝·沃克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与修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向丹辉.艾丽丝·沃克《紫色》的反讽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谭秀敏,刘培红,马晓辉.巴赫金对话诗学解读艾丽丝·沃克的《父亲的微笑之光》[J].名作欣赏.2017
[5].吴珲.浅析艾丽丝·沃克《紫颜色》中上帝形象的演变[J].青年文学家.2017
[6].陈莹.论艾丽丝·沃克短篇小说中黑人女性主体性建构[D].安徽大学.2017
[7].梁洪兰.浅谈妇女主义在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吴良红.族裔文化语境下的艾丽丝·沃克小说——以《紫颜色》和《父亲的微笑之光》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7
[9].黄慧丽.艾丽丝·沃克小说的女性创伤书写——以小说叁部曲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刘建华.二元对立的消解——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和谐”观[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