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生产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敌后战场,率先垂范,周恩来,相持阶段,边区政府,经济封锁,任弼时,南泥湾
大生产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1](2020)在《率先垂范:大生产运动中的领导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作战逐步转向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陕甘宁边区在经济上、财政上日益困难。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调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本文来源于《联合日报》期刊2020-01-04)
,崔东[2](2019)在《我市举行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暨劳模精神理论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崔东)10月15日至16日,由省总工会、延安市委主办,市总工会等单位承办的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暨劳模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延安南泥湾学院举办。省总工会经济部部长张朝惟致辞。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黑树林讲话。会上,特邀专家及部分省市总工会(本文来源于《延安日报》期刊2019-10-18)
整理,本报,思博海,崔东[3](2019)在《守初心弘扬劳模精神 担使命建功新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15日至16日,陕西省总工会、中共延安市委在延安南泥湾学院联合举办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暨劳模精神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守初心弘扬劳模精神,担使命建功新时代”。与会专家从不同视角探究了延安时期工运史、大生产运动形成的劳模精神和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扬(本文来源于《延安日报》期刊2019-10-17)
刘恒[4](2019)在《弘扬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奋斗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等各个解放区都极度地缺乏粮食和菜等物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广大军民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个解放区的广大军民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力发展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供给。尤其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战士们辛勤劳动,克服了一个个的困难,在农业上取得了大丰收,广大军民实现了自给有余,并产生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内涵,再阐述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过程,最后说明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历史作用。旨在鼓舞着中国人民继承和弘扬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权[5](2019)在《《大生产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品说明:作品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大生产运动"中解放区军民垦荒、纺线、丰收等场景,并结合当时的革命歌曲,颂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尺寸:200 cm×180 cm材质:纸本水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军[6](2019)在《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9月到1946年底,由于国民党军欲扼杀大连新生的民主政权,先后对大连实行海陆封锁,切断了大连地区粮食、燃料、工业原料来源,造成人民生活的极度困难。面对严酷的现实,中共旅大地委副书记、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市政府)副主任刘顺元在1947年(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9-06-26)
李欣[7](2019)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动力——以延安南泥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概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与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以延安南泥湾为例,论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生产运动的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05期)
崔溶芷,刘超[8](2019)在《1939年“大生产”运动开展以前庆阳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庆阳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因自然条件较差,灾害频发,且历史上屡遭兵灾,加之民国以来军阀混战、土匪横行及统治者的肆意盘剥等,导致此地农业生产凋敝。1939年以前,庆阳水利设施稀少,农业耕作技术落后,农具种类少、效率低,畜力严重不足,农作物产量极低。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极端低水平的脆弱供需平衡状态,一旦受外力触动,粮食供需的脆弱平衡将迅速被打破。陕甘宁边区的建立使本地非生产性人口大增,整个边区笼罩在粮食短缺的阴影下。为此,边区政府在领导军民与前方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境内军民的吃饭问题。开展农业建设成为当时的必由之路。陕甘宁边区农业"大生产"、减租减息等运动的开展,使庆阳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逐步改善。(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靳之林[9](2018)在《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期刊2018年11期)
王建华[10](2017)在《“赤脚天堂”里的劳动叙事——多重紧张情境下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是中共走出生存困境的应急之举。当领导者拿起锄头,带着知识分子走进乡村时,它在政治与精神方面的溢出效应,不亚于其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意义。其中,大生产与整风的偶然结合,使得劳动被赋予了思想规训的意义,而"权力控制"也成为解释"延安道路"的新范式。事实上,对于奔赴延安的左翼知识青年而言,与其说是劳动改造了知识分子,毋宁说是知识分子在劳动中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大生产运动是中共生存政治的最好诠释,而生存逻辑也是理解现当代中国政治的一把钥匙。(本文来源于《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大生产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崔东)10月15日至16日,由省总工会、延安市委主办,市总工会等单位承办的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暨劳模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延安南泥湾学院举办。省总工会经济部部长张朝惟致辞。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黑树林讲话。会上,特邀专家及部分省市总工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生产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杨凯.率先垂范:大生产运动中的领导人[N].联合日报.2020
[2].,崔东.我市举行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暨劳模精神理论研讨会[N].延安日报.2019
[3].整理,本报,思博海,崔东.守初心弘扬劳模精神担使命建功新时代[N].延安日报.2019
[4].刘恒.弘扬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奋斗精神[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张权.《大生产运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王军.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N].大连日报.2019
[7].李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动力——以延安南泥湾为例[J].新西部.2019
[8].崔溶芷,刘超.1939年“大生产”运动开展以前庆阳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分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9
[9].靳之林.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J].炎黄春秋.2018
[10].王建华.“赤脚天堂”里的劳动叙事——多重紧张情境下的延安大生产运动[J].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7
标签:大生产运动; 陕甘宁边区; 敌后战场; 率先垂范; 周恩来; 相持阶段; 边区政府; 经济封锁; 任弼时; 南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