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论文和设计-周靖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包括柜体、内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柜内隔板、制冷组件和风管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所述外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对应柜门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上,所述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水冷通道、上导热铜片、下导热铜片、导热铜环和连接铜片,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柜体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柜内散热速度,散热效率高、效果佳,同时降低了柜内空气的含水量,达到除湿的效果,杜绝或降低了内部电子设备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内散热组件(3)、外散热组件(4)、柜内隔板(5)、制冷组件(6)和风管(9)其中,所述柜体(1)上设有柜门(2),所述外散热组件(4)设置在柜体(1)对应柜门(2)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设置在柜体(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4)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板(301)、水冷通道(302)、上导热铜片(303)、下导热铜片(304)、导热铜环(305)和连接铜片(306),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与柜体(1)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302)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301)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302)进、出水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靠近柜门(2)的端面上,所述下导热铜片(304)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303)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导热铜环(305)套设于水冷通道(302)的外表面,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和下导热铜片(304)分别通过连接铜片(306)与导热铜环(305)连接,所述外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板(401)、外安装座(402)和散热鳍片(403),所述第二散热板(401)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二散热板(401)远离第一散热板(301)的一端,所述散热鳍片(403)设置在外安装座(402)远离第二散热板(401)的一端,所述柜内隔板(5)横向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所述柜内隔板(5)上设有通气口(7),所述柜内隔板(5)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7)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8),所述制冷组件(6)设置在柜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制冷组件(6)包括壳体(601)、壳内隔板(602)和半导体制冷板(603),所述壳内隔板(602)横向设置在壳体(601)内部并将壳体(601)内腔上下分隔为制冷腔(16)和蓄水腔(17),所述半导体制冷板(603)设置在制冷腔(16)内,所述风管(9)的一端与风套(8)连接,所述风管(9)的另一端贯穿壳体(601)并与半导体制冷板(60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风管(9)上串联有风扇(10),所述半导体制冷板(603)的冷凝水出口端与蓄水腔(17)管道连通,所述壳体(601)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回流水进口,所述进水口(14)通过导冷管(11)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导冷管(11)上串联有水泵(13),所述出水口(15)通过回流管(12)与回流水进口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内散热组件(3)、外散热组件(4)、柜内隔板(5)、制冷组件(6)和风管(9)其中,所述柜体(1)上设有柜门(2),所述外散热组件(4)设置在柜体(1)对应柜门(2)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设置在柜体(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4)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板(301)、水冷通道(302)、上导热铜片(303)、下导热铜片(304)、导热铜环(305)和连接铜片(306),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与柜体(1)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302)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301)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302)进、出水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靠近柜门(2)的端面上,所述下导热铜片(304)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303)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导热铜环(305)套设于水冷通道(302)的外表面,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和下导热铜片(304)分别通过连接铜片(306)与导热铜环(305)连接,所述外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板(401)、外安装座(402)和散热鳍片(403),所述第二散热板(401)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二散热板(401)远离第一散热板(301)的一端,所述散热鳍片(403)设置在外安装座(402)远离第二散热板(401)的一端,所述柜内隔板(5)横向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所述柜内隔板(5)上设有通气口(7),所述柜内隔板(5)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7)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8),所述制冷组件(6)设置在柜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制冷组件(6)包括壳体(601)、壳内隔板(602)和半导体制冷板(603),所述壳内隔板(602)横向设置在壳体(601)内部并将壳体(601)内腔上下分隔为制冷腔(16)和蓄水腔(17),所述半导体制冷板(603)设置在制冷腔(16)内,所述风管(9)的一端与风套(8)连接,所述风管(9)的另一端贯穿壳体(601)并与半导体制冷板(60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风管(9)上串联有风扇(10),所述半导体制冷板(603)的冷凝水出口端与蓄水腔(17)管道连通,所述壳体(601)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回流水进口,所述进水口(14)通过导冷管(11)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导冷管(11)上串联有水泵(13),所述出水口(15)通过回流管(12)与回流水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设有外排水口,所述壳体(601)上还设有与蓄水腔(17)相对应的蓄水腔排水口,该蓄水腔排水口通过排水管(18)与外排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301)和第二散热板(401)之间通过第一螺钉(19)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外安装座(402)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外安装座(402)通过第二螺钉(20)紧固在安装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座(402)与安装槽的连接端设有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设有安装销(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开关监控终端(简称FTU),具有遥控、遥信,故障检测功能,并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和各种参数即监测控制所需信息,包括开关状态、电能参数、相间故障、接地故障以及故障时的参数,并执行配电主站下发的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等功能。

FTU是安装在配电室或馈线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它可以与远方的配电子站通信,将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发送到配电子站,还可以接受配电子站的控制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但现有的配电终端设备结构单一,散热除湿效果差,在湿热的环境中易导致内部电子设备加速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安全隐患,不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终端设备结构单一,散热除湿效果差,在湿热的环境中易导致内部电子设备加速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安全隐患,不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包括柜体、内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柜内隔板、制冷组件和风管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所述外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对应柜门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上,所述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水冷通道、上导热铜片、下导热铜片、导热铜环和连接铜片,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柜体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进、出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导热铜片嵌设于第一散热板靠近柜门的端面上,所述下导热铜片嵌设于第一散热板远离柜门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导热铜环套设于水冷通道的外表面,所述上导热铜片和下导热铜片分别通过连接铜片与导热铜环连接,所述外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板、外安装座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板与第一散热板远离柜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安装座设置在第二散热板远离第一散热板的一端,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在外安装座远离第二散热板的一端,所述柜内隔板横向安装于柜体的内部,所述柜内隔板上设有通气口,所述柜内隔板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所述制冷组件设置在柜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壳体、壳内隔板和半导体制冷板,所述壳内隔板横向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腔上下分隔为制冷腔和蓄水腔,所述半导体制冷板设置在制冷腔内,所述风管的一端与风套连接,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与半导体制冷板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风管上串联有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的冷凝水出口端与蓄水腔管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回流水进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导冷管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导冷管上串联有水泵,所述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回流水进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上设有外排水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蓄水腔相对应的蓄水腔排水口,该蓄水腔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外排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通过第一螺钉紧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外安装座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外安装座通过第二螺钉紧固在安装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安装座与安装槽的连接端设有密封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上设有安装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通过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的组合设置,提高了柜内散热速度,散热效率高、效果佳。

2、该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通过制冷组件、风套、风管、风扇、导冷管和内内散热组件的组合设置,将柜内湿热气体冷凝成水,并采用水冷的降温方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降低了柜内空气的含水量,达到除湿的效果,杜绝或降低了内部电子设备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内散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冷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及柜体内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内散热组件;301、第一散热板;302、水冷通道;303、上导热铜片;304、下导热铜片;305、导热铜环;306、连接铜片;4、外散热组件;401、第二散热板;402、外安装座;403、散热鳍片;5、柜内隔板;6、制冷组件;601、壳体;602、壳内隔板;603、半导体制冷板;7、通气口;8、风套;9、风管;10、风扇;11、导冷管;12、回流管; 13、水泵;14、进水口;15、出水口;16、制冷腔;17、蓄水腔;18、排水管;19、第一螺钉;20、第二螺钉;21、安装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包括柜体1、内散热组件3、外散热组件4、柜内隔板5、制冷组件6和风管9其中,柜体1上设有柜门2,外散热组件4设置在柜体1对应柜门2的内壁上,内散热组件3设置在柜体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4 上,内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板301、水冷通道302、上导热铜片303、下导热铜片304、导热铜环305和连接铜片306,第一散热板301与柜体1内电子组件连接,水冷通道302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301的内部,第一散热板301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302进、出水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上导热铜片303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靠近柜门2的端面上,下导热铜片304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303前后对应设置,导热铜环305套设于水冷通道302的外表面,上导热铜片303和下导热铜片 304分别通过连接铜片306与导热铜环305连接,外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板401、外安装座402和散热鳍片403,第二散热板401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固定连接,外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二散热板401远离第一散热板301的一端,散热鳍片403设置在外安装座402远离第二散热板401的一端,柜内隔板5横向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柜内隔板5上设有通气口7,柜内隔板5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7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8,制冷组件6设置在柜体1的内腔底部,制冷组件6包括壳体601、壳内隔板602和半导体制冷板 603,壳内隔板602横向设置在壳体601内部并将壳体601内腔上下分隔为制冷腔16和蓄水腔17,半导体制冷板603设置在制冷腔16内,风管9的一端与风套8连接,风管9的另一端贯穿壳体601并与半导体制冷板603的进气口连接,风管9上串联有风扇10,半导体制冷板603的冷凝水出口端与蓄水腔17管道连通,壳体601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回流水进口,进水口14通过导冷管11与冷凝水出口连接,导冷管11上串联有水泵13,出水口15通过回流管12与回流水进口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导热铜环305采用分段式设计,将多个导热铜环305对应套接于位于直线轴向的部分水冷通道302上,能够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减少导热铜的使用,降低散热成本。

具体的,柜体1上设有外排水口,壳体601上还设有与蓄水腔17相对应的蓄水腔排水口,该蓄水腔排水口通过排水管18与外排水口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可采用外部泵水系统,通过连接外排水口的管道在排水泵的作用下向外排出回流热水,制冷及水冷操作可采用间歇性配合,如通过制冷组件6制冷得到的冷凝水经管道进入蓄水腔17,此时的冷凝水供内散热组件3进行水冷作业,当冷凝水循环多次温度升高后经排水管18排出,在冷凝水多次循环的过程中,风扇10及半导体制冷板603停止工作,当温水排出后,风扇10及半导体制冷板603继续工作,依次循环即可。

具体的,第一散热板301和第二散热板401之间通过第一螺钉19紧固。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散热板301和第二散热板401上对应设有第一螺钉安装孔,通过第一螺钉19与螺钉安装孔螺纹配合将第一散热板301紧固在第二散热板401上;

具体的,柜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外安装座402相适配的安装槽,外安装座402通过第二螺钉20紧固在安装槽上。

本实施方案中,外安装座402相适配的安装槽上对应设有第二螺钉安装孔,通过第二螺钉20与第二螺钉安装孔螺纹配合将外安装座402紧固在安装槽上。

具体的,外安装座402与安装槽的连接端设有密封垫片。

本实施方案中,密封垫片的设置能够提高柜体1的密封性。

具体的,柜体1上设有安装销21。

本实施方案中,安装销21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螺钉穿插安装销21 将配电终端安装在馈线上。

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板603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柜体1内的电子设备安装在柜内隔板5上并与内散热组件3中第一散热板301抵触连接或固定连接,电子设备工作时以及环境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板301和第二散热板401 进行散热,上导热铜片303加速传导的热量经连接铜片306、导热铜环305、连接铜片306和下导热铜片304传导至第二散热板401上,并通过散热鳍片 403增加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度,同时,在风扇10的作用下,柜体1内的湿热气体经通气口7进入风套8,风套8内的气体经风管9进入半导体制冷板603内,在半导体制冷板603的作用下冷凝成水,冷凝水经管道流入蓄水腔17内,在水泵13的作用下经导冷管11进入水冷通道302内,冷凝水在水冷通道302内流动的过程中带走第一散热板301及导热铜环305上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带走一定热量的冷凝水经回流管12回流至蓄水腔17内,冷凝水在水泵13的作用下循环流动,达到持续散热的目的,同时降低了柜内空气的含水量,达到除湿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73827.7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748008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H02B1/56

专利分类号:H02B1/56;H02B1/28;H02B1/30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口大道11号1号楼2201室

发明人:周靖

第一发明人:周靖

当前权利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论文和设计-周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