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体君:民族英雄魏拯民研究中的四个历史问题论文

苗体君:民族英雄魏拯民研究中的四个历史问题论文

东北抗联史

摘要:魏拯民是杨靖宇的亲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杰出领导人之一,金日成曾长期在魏拯民手下任职。2019年2月3日,是魏拯民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弄清楚魏拯民研究中的四个历史问题,其意义非常重大。魏拯民家庭出身有三种说法:农民家庭、贫苦农民家庭、务农兼教书的小康之家,务农兼教书的小康之家更接近于真实;以“魏拯民”为化名的三个原因:表达其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外祖父供其读书的一种感恩、拯救水火中的人民;魏拯民写给共产国际的信件下落:致共产国际的信有两封,一封落入日本人之手,另一封成功送达苏联。魏拯民是病逝的,不是突围时牺牲的。

关键词:魏拯民;金日成;东北抗日联军;共产国际

魏拯民与杨靖宇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同时还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的领导人,而且二人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金日成也曾长期在魏拯民手下任职,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金日成成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军的缔造者,在评价魏拯民时,金日成说魏拯民属于文人型、思索型的人,看上去像个大学教授,如果不是闹革命,他很有可能一生从事科学研究。魏拯民的性格特点是,“为人醇厚真诚,待人随和谦逊,做事认真圆熟。”①金日成:《忆魏拯民》,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屯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民族英雄魏拯民——屯留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资料),屯留印刷厂2002年12月印刷,第8页。2019年2月3日,是魏拯民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撰写此文对魏拯民研究中的四个问题进行认真仔细地梳理,搞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标准化活动主要是编制、发布和应用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的过程,标准化文件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以国家标准制修订活动为例,其活动包括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和废止等九个阶段内容。

一、魏拯民家庭出身的三种说法

关于魏拯民的家庭出身问题有三种说法:一说,“一九0九年二月三日,魏拯民出生在山西省屯留县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78大多数报刊上的文章都采用此种说法,如吕勋福撰写的《拜谒先烈纪念馆缅怀英雄魏拯民》一文中说:“1909年2月3日,魏拯民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2]32张来恩撰写的《杨靖宇、金日成的亲密战友——魏拯民》也说:“1909年2月3日,魏拯民出生在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个农民家庭里。”[3]4春花撰写的《魏拯民与中共南满省委》一文中也说:“1909年2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的农民家庭。”[4]59王凤翔撰写的《为民族解放战斗到最后一息的魏拯民同志》一文中也说:“1909年2月3日,出生在山西省屯留县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5]32何立波撰写的《受到金日成高度评价的东北抗联将领魏拯民》一文写道:“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农民家庭。”[6]53陈瑞云撰写的《抗日英雄魏拯民》一文中说:“一九0九年农历正月十三日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农民家庭里。”[7]87蒋义、黄强、张克撰写的《金日成终生敬佩感念魏拯民》一文中认为:“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农民家庭。”[8]35李伟撰写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一文中说:“1909年2月3日,魏拯民出生在屯留县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妹三人,其为长。”[9]4

图12和图13分别给出了r1=15 mm,r2=20 mm和r1=20 mm,r2=25 mm时的实测粒子速度曲线同预测的粒子速度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式(27)反演的粒子速度峰值比采用式(28)反演的粒子速度峰值更接近实测结果,这反映了介质黏性对波衰减的影响。还可以看出,无论是基于式(27)还是基于式(28)的假设,反演的粒子速度波形和实测粒子速度波形之间均有较大的差别。

二说,“1909年2月3日,魏拯民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个务农兼教书的小康之家。”[10]50孙洪江撰写的《魏拯民: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英雄(上)》一文中说:“1909年2月3日,魏拯民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其父务农兼教书,他兄妹三人,其为长兄。”[11]21

三说,“1909年2月3日,他出生在山西省屯留县王村一个贫苦农民之家。”[12]120

上面的三种说法,大多数学者回避魏拯民出生的家庭是“贫苦”,还是“务农兼教书的小康之家”的争议,采用一个中性词“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如果要更具体一点的话,魏拯民应该是出生在“务农兼教书的小康之家”里,如果出生在“贫苦”家庭的话,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是不可能有机会接受教育的,而且还是送进县城、省城接受的教育。当然说魏拯民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话,更能突出魏拯民革命性的家庭背景,更能塑造出一个革命者的最完美形象来。

1940年4月10日,魏拯民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及信件,于同年8月10日,由共产国际的工作人员雪里加诺夫接收,并作为“绝密”放进了保险柜。可是到了1940年12月,日本官方资料集《思想汇报》第25期转载其全文,把这份“绝密”公布于世,难道是共产国际的保密措施出现了问题。当金日成在苏联翻看这封信的前一页文字时,终于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信的前一页特别写着:“我们的通报共有四个部分,其中既有没有说全的,也有疏忽的。希望同志们会见这次前去的王润成,通过他了解你们所关心的各种问题。他会将不便于用文字表述的秘密都告诉你们。对派往你处的此人,我作特别保证。”⑤同上,第22-23页。

二、以“魏拯民”为化名的三个原因

魏拯民并不姓魏,其原名叫关有维,字伯张。“他做党的地下工作和在东北抗日联军时期用的化名,有魏民生、魏明胜、魏锄耕、李新良、张达、冯康等。”[1]278关于魏拯民有多少个化名,有些资料说:“他曾用过魏民生、魏锄耕、山东李、李新良、魏明胜、张达、冯昆、冯康、董介南等化名。”[11]21还有些资料说:“在做党的地下工作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时改用魏拯民,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还用过魏民生、魏明胜、魏锄耕、李新良、张达、冯康等化名。”[9]4有资料显示“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他曾用过冯康等10个化名。”[10]50当然在10个化名中,最有名的是“魏拯民”这个化名,甚至于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原名“关有维”,其原因有三点:

(2)以“魏姓”为化名,表达了魏拯民对其外祖父供其读书的一种感恩。魏拯民小时候,先在王村读完小学后,又到屯留县读高小,高小毕业后,魏拯民提出继续读中学,其父关宏元回答说:“你读书,我没钱。”[7]87随后,魏拯民回乡务农,并娶了媳妇。魏拯民想读中学的想法很快被其外祖父知晓,魏拯民的“外祖父是个木匠,没有儿子,喜欢外孙子,把魏拯民的学费包了下来。”[7]871925年,魏拯民离开家乡屯留,到500多里的省城太原读书,魏拯民就读的省立第一中学有共产党的秘密组织,在这里,“16岁的魏拯民结识了傅懋恭(1937年改名为彭真)、王瀛等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引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著作,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9]4可以说如果没有外祖父的资助,魏拯民就不可能到省城读书,更没有机会接触共产党组织。

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医用电子仪器课程主要研究生物医学信号的电信号处理系统,教学内容包括生物医学信号测试模型建立、信号预处理和信号处理、信号特征提取和典型医用电子仪器结构,专业实践性强。传统班级授课教学内容一般按照基础理论、典型电子仪器系统顺序组织讲解。为适应项目化教学法实施,教学组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和研究,以问题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法分析与设计,班级授课内容大幅缩减,主要对课程研究内容、课程性质和知识体系要求进行总体讲授。基础理论做概念性讲述和引导。以项目化教学法为主导,组织教学内容。

(1)“魏”是魏拯民的母亲姓氏,以“魏”为姓来表达其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魏拯民父亲的名字叫关宏元,其母亲魏氏。所以魏拯民离开家乡到东北抗日期间,使用的魏姓化名有“魏拯民”“魏民生”“魏明胜”“魏锄耕”,这既表达了魏拯民对母亲的思念,还表达了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3)“拯民”二字寓意深刻,“魏拯民”这个化名是魏拯民到东北后才开始使用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的东三省,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东北抗日斗争的领导,从关内选派党、团员到东北工作。魏拯民渴望拿起武器同东北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就向党组织提出到东北的申请并获得批准。1932年5、6月间,魏拯民来到哈尔滨。面对被日本蹂躏的东北,“为表达自己献身拯救东北同胞的决心,他改名魏拯民”[8]35并开始使用“魏拯民”这个化名,学者对“拯民”二字的寓意有着各自的解释,有的说“寓意是以拯救民众于灾难为使命。”[2]32有的解读为“矢志‘拯救水火中人民’”[9]4之意。

三、魏拯民写给共产国际的信件下落之谜

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1936年7月,抗联第一军、第二军合编为抗联第一路军,下辖第一军、第二军。杨靖宇担任第一路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与政委职务,魏拯民担任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兼任第二军政委,第二军军长一职由王德泰担任,第二军下辖四个团和一个游击大队,金日成担任第三团的政委,可以说金日成是在魏拯民的领导之下。同时将东、南满党的组织合并为中共南满省委,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金日成等16人组成中共南满省委,省委书记一职由魏拯民担任。1936年11月,在一次战斗中,王德泰壮烈牺牲,这样领导中共南满省委重任,还有指挥第二军的重担,就完全落在了魏拯民肩上。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牺牲后,领导抗联第一路军的全部重担就都落在了魏拯民的肩上,他拖着病体,艰难前行。

魏拯民在密营里同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遭受严重挫折的南满革命重整旗鼓,因为一时想不出符合形势需要的决策,魏拯民陷入苦恼之中。最后,魏拯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与关内的八路军取得联系,在军事上实现联合,为此,1940年4月,魏拯民给共产国际写了一封信,随后,魏拯民一直焦急地等着回信。苦恼中的魏拯民在给共产国际的信中,这样写道:“1935年秋……同中央的一切联系全被断绝……我们犹如汪洋大海上的一只没有艄公的扁舟、一个双目失明瞎碰乱闯的孩子……自与上级断了联系之后,我们屡遭意外的严重损失。”①金日成:《忆魏拯民》,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屯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民族英雄魏拯民——屯留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资料),屯留印刷厂2002年12月印刷,第17-18页。

让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知道抗联第一路军面临的困难,并及时给与援助,才是魏拯民写这封信的真正目的。然而,在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长时间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魏拯民并不知道当时的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共产国际、苏联为自身的安全,已对日本采取了柔和的政策。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中共中央,在陕北正忙于指挥八路军对日本作战,此时已无暇顾及东北的抗日了。被重病缠身的魏拯民,焦急地等待共产国际的回信,渴盼着共产国际、中共中央能迅速答应他信中提出的给抗联第一路军充分补充干部和军需物资的请求。可以说,当时的魏拯民把共产国际的援助看作是重振第一路军唯一的办法。然而当时面对日本人的层层围困,抗联派一个联络员突围送信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共产国际又怎么能派给他们干部?送给他们必要的军需物资呢?

农地流转作为目前我国农村改革的新突破口,对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推进至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工作以来,农村土地流转率明显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逐年增大,截至2017年底,新疆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661.1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1%,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主体障碍成为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探讨新疆农村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土地流转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利用在新疆北疆地区的调研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计算,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魏拯民在寒葱沟密营养病期间,金日成去看望他,当时的魏拯民面容清瘦苍白,枪伤勉强愈合了,但已成痼疾的胃病又重新恶化,金日成劝他到苏联去养病。可是,躺在病床上的魏拯民一直为第一路军的面临的困境而苦恼,他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根本没有时间去苏联养病。魏拯民听说金日成要去苏联,就委托金日成到苏联后,一定要把第一路军的情况汇报给共产国际,并了解一下共产国际是否确已收到他的那封信,分手时,魏拯民对金日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金司令,拜托了。”①金日成:《忆魏拯民》,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屯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民族英雄魏拯民——屯留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资料),屯留印刷厂2002年12月印刷,第20页。此后不久,魏拯民病逝,金日成再也没有见到魏拯民,这句话就成了魏拯民留给金日成的一句遗言。

好啊,越来越有水平!有点意思,如能押韵成诗更妙。我灵机一动,改“闹”字为“庆”字,改“立”为“迎”,使之合平仄,押ing韵,更有味,变成小诗。

出人意料的是“魏拯民致共产国际的信第一次被公开,是在1940年12月日本官方资料集《思想汇报》第25期转载其全文之后。”②同上,第21-22页。后来查证才得知,魏拯民写给共产国际的信落入日本人手中的具体经过是:“抗联第三方面军的团长李龙云当年秋天在汪清一次战斗中阵亡,敌人在检查其携带品时发现了这封信。由此可以认为,魏拯民的信未送到共产国际,中途落入了敌人手中。”③同上,第22页。

后来,金日成到了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开始认真办理魏拯民托付的事情。关于魏拯民写给共产国际的信,共产国际的人员告诉金日成说:“魏拯民的信确实早已收到了。”②同上,第21页。魏拯民的那封信是共产国际中谁接收的呢?为了解开这一谜团,金日成在共产国际档案库里仔细查找相关的文件后,并最终找到了这其中的奥秘与疑问。

“绝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启

由此可见,当年魏拯民为了保证把报告及信件送达共产国际,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写给共产国际的信有两封,“不仅交给了李龙云,还托给了王润成。两人带的信,个别地方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基本内容一致,只是从李龙云身上发现的信里没有提及王润成而已。”⑥同上,第23页。最终是李龙云带的那封落入日本人之手,而王润成带的那封最终成功送达苏联。

雪里加诺夫

1940年8月10日”③同上,第22页。

“这份文件上标有1941年1月2日这样的日期和季米特洛夫的签字。”④同上,第22页。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国际共产主义的杰出活动家,同时还是周恩来的老师,从1935年至1943年间,共产国际的工作都由他主持。

下班回家,吃下晚饭,太阳尚老高地挂在天上,穿过一条青石板小巷,到了江边——我把一生中的落日余晖都提前看完了。

兹将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中国共产党南满省委书记魏同志1940年4月10日报告和两封信的译文送去,请查收。

四、魏拯民是病逝,还是突围时牺牲

关于魏拯民的死因,长期以来理论界有两种说法:

1.积劳成疾,病逝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吕勋福,吕勋福在其撰写的《拜谒先烈纪念馆缅怀英雄魏拯民》一文中说:“1941年3月,抗日英雄魏拯民因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于抗联的桦甸密营中。”[2]32学者李伟也持这一观点,李伟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一文末尾写道:“1941年3月8日,魏拯民病逝于长白山区这座抗联密营中,年仅32岁。”[9]13还有薛立永在《金日成一生敬重的中国战友》一文中说:“1941年3月8日,32 岁的魏拯民因病去世。”[12]123蒋义、黄强、张克也持此观点,在《金日成终生敬佩感念魏拯民》一文中说:“因长期在艰苦环境中操劳,旧病得不到医治,又积劳成新疾,魏拯民病倒在桦甸牡丹岭深山密营。由于没有医药,得不到医治,又没有粮食,只能吃水煮树皮,1941年3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魏拯民不幸辞世。”[8]34陈瑞云也持此观点,在《抗日英雄魏拯民》一文中说:“一九四一年三月八日早晨,魏拯民同志病逝。”[7]93何立波也持这一观点,在其《受到金日成高度评价的东北抗联将领魏拯民》一文中说:“1941年3月8日,魏拯民病逝,年仅 32岁。”[6]57宋文琦在《踏寻英雄足迹重温红色》一文中也写道:“魏拯民在他短短的32年的人生里,有16年的革命生涯。从1932年奔赴东北到 1941 年病逝,”[13]53王凤翔在《为民族解放战斗到最后一息的魏拯民同志》也持这一观点,“1941年3月8日,魏拯民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时他才32岁。”[5]34张来恩在《杨靖宇、金日成的亲密战友——魏拯民》一文中也说:“密营里断了粮,只好以野菜树皮充饥,加上没有医药,魏拯民的病情更加恶化。1941年3月8日,魏拯民不幸与世长辞,时年仅32岁。”[3]7此外,霍辽原编著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一书也说,魏拯民是“1941年3月8日,病逝于桦甸县夹皮沟牡丹岭四道沟密营。”[14]199曾担任过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周保中,1941年9月23日在其写的一封信中,写到了当时抗日联军曾四处努力搜求魏拯民下落的情况,但最终的结果是“据行动侦查所得消息,魏同志去冬自率小部队,隐与敦化、安图间之森林地带,因病过甚,即无法治疗,又不获安全修养,遂捐躯殒命。”①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编:《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1册,哈尔滨呼兰印刷厂1990年3月印刷,第346页。

2.突围中壮烈牺牲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将公民分为两类,对城镇居民和农民实行不同的政策。然而长期实行这种体制的后果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造成了严重束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可以从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集体所有制入手。政府应采取相关政策,解除户籍制度的限制,实现农民与城镇居民户口的平等;并改革土地所有制,对土地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制定相关详细的法规并加以规范,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只有实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保障农民的土地产权。

孙洪江在《抗日民族英雄—魏拯民》一文中说:“1941年3月8日下午4时许,敌人包围了魏拯民等12人居住的密营。魏拯民带病指挥战士们奋勇还击,战斗持续到天黑。面对敌众我寡之势,魏拯民决定趁黑夜突围。在指挥突围中,魏拯民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2岁。”[10]51孙洪江在《魏拯民: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英雄(下)》一文中对魏拯民牺牲的情节写得更为详细,1941年3月8日“下午4时许,魏拯民的密营突然被敌人包围。……天色渐黑,面对敌众我寡之势,魏拯民决定突围……魏拯民被搀扶着刚走不远,便被射中,壮烈牺牲。”[15]32春花在《魏拯民与中共南满省委》一文中也持这一观点,“1941年3月8日,他(魏拯民——引者注)在桦甸县牡丹岭二道河子密营反击敌人包围的突围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4]59另外,还有两本学术著作里,专门透露了射杀魏拯民的是日本长岛宪兵工作队。一本是吉林省档案馆编译的《东北抗日运动概况1938—1942》一书,里面说:“三月八日十六时左右,长岛宪兵工作队,在吉林桦甸县七区夹皮沟北方八公里四道沟八九一高地奇袭魏拯民等十二名所潜伏山寨二处,交战一小时三十分,击毙魏拯民八名。”[16]248另外一本是刘贤著的《抗联歌曲研究》一书,书中说“1941年3月8日下午,因叛徒出卖,领来长岛工作班重兵包围魏拯民居住的桦甸县牡丹岭密营,激战中寡不敌众,壮烈牺牲。魏拯民牺牲时年仅32岁。”[17]21

魏拯民到底是怎么去世的?金日成作为与魏拯民关系比较密切的当事人回答了这一历史谜团,金日成在《忆魏拯民》中说:“我在寒葱沟与魏拯民分手以后,他们一行就迁到了桦甸县夹皮沟密营……跟他(魏拯民——引者注)一起的有黄正海、金凤南和医生金熙善,还有机枪班的七八个人……魏拯民一直手不停笔地写报告,写游击斗争的总结,起草有关第一路军工作的文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41年3月,魏拯民去世了,享年才三十二岁,太可惜了。他停止了呼吸,没有为他鸣枪致哀,没有举行追悼仪式,一片萧瑟凄凉,战友们沉痛地竭尽心意安葬了他。”②金日成:《忆魏拯民》,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屯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民族英雄魏拯民——屯留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资料),屯留印刷厂2002年12月印刷,第25-27页。金日成接着写道:“可是不久,一个汉族队员跑下山去,引来了敌人。敌人发现了魏拯民的坟墓。那个队员,是魏拯民平时非常爱护的人,可是他为什么做出这样卑鄙的事,真是令人费解。敌人扬言他们在战斗中打死了魏拯民,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他不是被杀,而是病故。搞欺骗宣传,是日本鬼子的惯技。为了骗取赏金,敌人扒开坟墓挖出了魏拯民的遗体。这是只有野蛮人才敢做的兽行。”③同上,第27页。于是,1941年3月11日,日本人在《南满日报》上声称:“三月八日午后四时许,在吉林省桦甸县夹皮沟北方之山中……讨伐队勇敢袭击一小时半……魏匪首以下八名均被击毙。”[6]57这完全就是日本炮制出的一条带有欺骗色彩的假新闻,后来就有学者以这条假新闻为线索,结合1954年6月10日对日本战犯长岛的审判供述,长岛就是当年追杀魏拯民的日本长岛宪兵工作队的头目,其供述中说:“1941年2月,在辽东省桦甸县夹皮沟地区,为了歼灭东北抗日联军分散的小部队,我以宪兵曹长、工作班长的身份,命令第一工作队特设队长魏德诚等12人进行搜索,在搜索中发现了1支约15人的抗联小部队,交战结果,将其中的东北抗日联军副军长兼南满省委负责人魏拯民等6人射杀,魏拯民的头被送到了吉林讨伐司令部,尸体仍到了现场。”[18]171然后就提出了魏拯民突围中,壮烈殉国的说法。对此,连吉林省党史研究最权威的部门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也曾经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左右摇摆过。2001年由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的《东满抗日斗争烽火》一书,书中说魏拯民“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夹皮沟牡丹岭北侧四道沟密营养病中被敌长岛工作班魏德成特设队包围,在突围战中壮烈牺牲。”①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东满抗日斗争烽火》(内部版),2001年3月印刷。但到了2005年,由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一卷)中就又说魏拯民是“不幸病逝”[19]363当然,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能在其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一卷)中说魏拯民是病逝的,也表明了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对这一历史问题所持的观点与态度,毕竟《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代表的是吉林中国共产党的正史。

总之,关于魏拯民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们在认真挖掘新史料的同时,要对不同的史料进行比对,辨别真伪,使魏拯民的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以此提升魏拯民的研究层次与研究水准。

参考文献:

[1]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十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吕勋福.拜谒先烈纪念馆缅怀英雄魏拯民[J].世纪桥,2010(20).

[3]张来恩.杨靖宇、金日成的亲密战友——魏拯民[J].文史月刊,2006(3).

[4]春花.魏拯民与中共南满省委[J].兰台内外,2005年(1).

[5]王凤翔.为民族解放战斗到最后一息的魏拯民同志[J].军事历史,1986(2).

[6]何立波.受到金日成高度评价的东北抗联将领魏拯民[J].党史博采,2015(8).

[7]陈瑞云.抗日英雄魏拯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4).

[8]蒋义,黄强,张克.金日成终生敬佩感念魏拯民[J].党史纵横,2011(5).

[9]李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J].文史月刊,2015(1).

[10]孙洪江.抗日民族英雄——魏拯民[J].兰台内外,2000(4).

[11]孙洪江.魏拯民: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英雄(上)[J].党史文汇,2000(11).

[12]薛立永.金日成一生敬重的中国战友[J].东方收藏,2012(9).

[13]宋文琦.踏寻英雄足迹重温红色[J].兰台内外,2012(1).

[14]霍辽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5]孙洪江.魏拯民: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英雄:下[J].党史文汇,2000(12).

[16]吉林省档案馆.东北抗日运动概况1938—1942[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7]刘贤.抗联歌曲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18]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伪满宪警统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7[A].北京:中华书局,1993.

[19]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一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K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9)02-0043-06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9.03.008

收稿日期:2018-12-17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共‘三大’代表研究”(15YJA770014)

作者简介:苗体君,河南鹿邑人,广东海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人物。(广东 湛江 524088)

(责任编辑:徐星华)

标签:;  ;  ;  ;  ;  ;  ;  ;  ;  ;  ;  ;  ;  

苗体君:民族英雄魏拯民研究中的四个历史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