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子加工夹具论文和设计-章麒英

全文摘要

掣子加工夹具,包括底盘,底盘上圆周阵列有多个孔,底盘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圆孔,底盘上设置抵靠板,抵靠板的侧面设置有凸出柱、垫块和拧紧块,凸出柱和垫块与抵靠板都是固定连接,凸出柱位于侧面的左上方,垫块位于侧面的右下方,当掣子放上去后,掣子的内凹孔对准凸出柱塞入,垫块位于掣子的右下方,拧紧块位于掣子的中下方,拧紧块与抵靠板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块向掣子旋转靠近并通过挡片拧紧。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夹具能够随意的适用于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且可使得掣子竖直放置和横向放置固定,十分巧妙,减少拆卸,提高加工精度。

主设计要求

1.掣子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上圆周阵列有多个孔,所述的底盘(1)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圆孔,所述的底盘(1)上设置抵靠板(2),所述的抵靠板(2)的侧面设置有凸出柱(4)、垫块(3)和拧紧块(5),所述的凸出柱(4)和垫块(3)与抵靠板(2)都是固定连接,所述的凸出柱(4)位于侧面的左上方,所述的垫块(3)位于侧面的右下方,当掣子(6)放上去后,掣子(6)的内凹孔对准凸出柱(4)塞入,垫块(3)位于掣子(6)的右下方,拧紧块(5)位于掣子(6)的中下方,所述的拧紧块(5)与抵靠板(2)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块(5)包括一个螺旋柱体和连接螺旋柱体的挡片,所述的螺旋柱体与抵靠板(2)上的孔拧合,所述的螺旋柱体上还套设弹簧,所述的拧紧块(5)向掣子(6)旋转靠近并通过挡片拧紧。

设计方案

1.掣子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上圆周阵列有多个孔,所述的底盘(1)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圆孔,所述的底盘(1)上设置抵靠板(2),所述的抵靠板(2)的侧面设置有凸出柱(4)、垫块(3)和拧紧块(5),所述的凸出柱(4)和垫块(3)与抵靠板(2)都是固定连接,所述的凸出柱(4)位于侧面的左上方,所述的垫块(3)位于侧面的右下方,当掣子(6)放上去后,掣子(6)的内凹孔对准凸出柱(4)塞入,垫块(3)位于掣子(6)的右下方,拧紧块(5)位于掣子(6)的中下方,所述的拧紧块(5)与抵靠板(2)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块(5)包括一个螺旋柱体和连接螺旋柱体的挡片,所述的螺旋柱体与抵靠板(2)上的孔拧合,所述的螺旋柱体上还套设弹簧,所述的拧紧块(5)向掣子(6)旋转靠近并通过挡片拧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掣子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拧紧块(5)和垫块(3)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掣子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与抵靠板(2)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板(7),所述的旋转板(7)上焊接抵靠板(2),所述的旋转板(7)通过四个螺栓与底盘(1)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板(7)的中心也设置有通孔,与定位圆孔同心且大小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掣子加工夹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掣子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掣子加工一般都是需要在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上进行,那么在加工中心需要一套夹具,数控车床需要另一套夹具,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而且需要两幅夹具,在加工中心,需要在掣子的上方打出凹槽,因此掣子需要竖直放置。

在数控车床,需要在掣子的表面打孔,掣子需要表面朝上,朝上位置不一样,导致定位十分困难,如果加工中心加工完凹槽后,取下掣子,在放到数控车床的夹具上,再进行二次夹紧,多次拆装就会有一定的磨损,而且定位效果差,偏差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掣子加工夹具,来解决现在的掣子加工需要专门在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上增加夹具,操作麻烦,拆装复杂,容易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掣子加工夹具,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圆周阵列有多个孔,所述的底盘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圆孔,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抵靠板,所述的抵靠板的侧面设置有凸出柱、垫块和拧紧块,所述的凸出柱和垫块与抵靠板都是固定连接,所述的凸出柱位于侧面的左上方,所述的垫块位于侧面的右下方,当掣子放上去后,掣子的内凹孔对准凸出柱塞入,垫块位于掣子的右下方,拧紧块位于掣子的中下方,所述的拧紧块与抵靠板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块包括一个螺旋柱体和连接螺旋柱体的挡片,所述的螺旋柱体与抵靠板上的孔拧合,所述的螺旋柱体上还套设弹簧,所述的拧紧块向掣子旋转靠近并通过挡片拧紧。不需要在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特定设置夹具,进行多次装夹,直接采用一个夹具,该夹具有灵活的适配功能,可以满足多种场合,免拆洗,而且可以调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拧紧块和垫块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盘与抵靠板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板,所述的旋转板上焊接抵靠板,所述的旋转板通过四个螺栓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板的中心也设置有通孔,与定位圆孔同心且大小相同。能够旋转旋转板,完成一定角度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该夹具能够随意的适用于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且可使得掣子竖直放置和横向放置固定,十分巧妙,减少拆卸,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入掣子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掣子加工夹具,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上圆周阵列有多个孔,所述的底盘1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圆孔,所述的底盘1上设置抵靠板2,所述的抵靠板2的侧面设置有凸出柱4、垫块3和拧紧块5,所述的凸出柱4和垫块3与抵靠板2都是固定连接,所述的凸出柱4位于侧面的左上方,所述的垫块3位于侧面的右下方,当掣子6放上去后,掣子6的内凹孔对准凸出柱4塞入,垫块3位于掣子6的右下方,拧紧块5位于掣子6的中下方,所述的拧紧块5与抵靠板2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块5包括一个螺旋柱体和连接螺旋柱体的挡片,所述的螺旋柱体与抵靠板2上的孔拧合,所述的螺旋柱体上还套设弹簧,所述的拧紧块5向掣子6旋转靠近并通过挡片拧紧,所述的拧紧块5和垫块3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的底盘1与抵靠板2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板7,所述的旋转板7上焊接抵靠板2,所述的旋转板7通过四个螺栓与底盘1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板7的中心也设置有通孔,与定位圆孔同心且大小相同。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放置到加工中心时,首先把掣子6的内凹孔对准凸出柱4塞入,然后掣子6的尾端被垫块3托起,此时旋转拧紧块5,拧紧块5靠近抵靠板2,挡片把掣子6固定,形成三点固定,由于螺旋柱体上还套设弹簧,挡板一部分力被弹簧吃掉,这样能够实现缓冲加压的过程,减少对掣子的伤害。

此时把底盘1放置到加工中心的底板上,两者通过圆周阵列有多个孔经过螺栓连接,就如图2所示,此时掣子就是竖直状态,加工中心的刀头直接落到抵靠板2的正上方,进行铣削,加工出凹槽。

加工完凹槽的掣子无需与夹具拆卸,只需要把夹具的六个螺栓拧开,放置到数控车床上,此时为了让掣子的表面朝上,也就是掣子要呈水平状态,此时把底盘1贴到数控车床侧壁上,并用螺栓拧紧,掣子6位于抵靠板2的上方,由于打孔有些是斜侧孔,还需要调整掣子6与刀头的角度,不一定是完全垂直的,因此打开旋转板7的4个螺栓,进行选择调整,底盘1的6个旋转位置在加上旋转板7的4个旋转位置,可以顺利的调节掣子与刀头的角度。

如果掣子6与刀头距离过近,可以直接舍弃底盘1,用旋转板7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掣子加工夹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4627.5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793189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23Q3/06

专利分类号:B23Q3/06;B23Q1/25;B23Q11/0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宁波市江北宏盛高压电器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市江北宏盛高压电器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32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庄桥大街291号

发明人:章麒英

第一发明人:章麒英

当前权利人:宁波市江北宏盛高压电器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黎明

代理机构:1146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掣子加工夹具论文和设计-章麒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