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在真爱中体验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1](2021)在《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探讨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的认识,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两所幼儿园的两个大班幼儿与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情况,并将两者对父母之爱的理解进行了对比。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通过NVivo11质性研究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得出以下相关结论。在关于父母是否爱我的问题上,其中约93%的幼儿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少部分幼儿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其中认为爸爸不爱的较多,妈妈不爱的较少。而对父母来说,大多数母亲认为孩子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爱的,而父亲表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两位父亲表示幼儿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在幼儿关于父母为什么爱自己的回答中,约40%的幼儿不知道为什么,其余幼儿认为父母爱我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5方面,分别是特殊的关系、父母之爱的表现、我对父母的价值、父母的责任、父母对我的期望。在关于父母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表现的理解上,研究者总结出幼儿认为父母之爱的表现共有10种,其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陪伴与玩耍、生活照料、物质需求的满足、语言表达、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少数幼儿将负向的爱作为了父母之爱的表现,即幼儿认为父母打自己、批评自己是父母之爱的一种表现。而父母认为的父母之爱的表现共有8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陪伴与玩耍、教育与个人培养、正向语言;在关于父母不爱方式的理解上,研究者总结出幼儿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共有11种,其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身体伤害、语言暴力、负向的情感态度、不满足生活需要;父母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共有8种,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冷暴力、比较、语言暴力,而父母将身体暴力作为不爱的方式排在倒数第三。关于理想的父母之爱,幼儿最希望的前三种父母之爱的方式分别是陪伴与玩耍、物质需要的满足、肢体语言。而父母认为的前三种理想的父母之爱是对幼儿的教育与个人培养、与幼儿建立朋友平等的关系、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研究者通过对比两者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发现在关于爱与不爱的表现上,他们在父母之爱的表现方式上差异不大,但在教育与个人培养、语言表达、物质需要的满足、生活照料这四种表现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中,幼儿与父母不仅在身体暴力、冷暴力、负向的情感态度、不陪伴这四种不爱的表现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表现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最后研究者根据本研究所得结论,给父母提出了相关建议:(1)尊重幼儿玩耍的权利(2)给予幼儿高质量的陪伴(3)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4)请勿忽视幼儿当下的幸福(5)消除幼儿负向爱的观念(6)注重生活的仪式感(7)善用肢体语言表达爱
钟飞燕[2](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邱乐乐[3](2020)在《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教育过程中,阅读能力作为人类高级认知能力的代表,是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为帮助提高乡村孩子的阅读和认知水平,采用服务设计的方法,使用模块化的方式,设计出以集装箱为载体的流动图书馆,在乡村儿童中进行阅读服务。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儿童阅读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对我国乡村儿童阅读服务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梳理。指出在我国乡村进行儿童阅读的过程中所面临机遇与挑战,发现服务设计方法应用在乡村儿童阅读过程中的研究是较为缺失的。借助用户旅程图、服务蓝图等几种服务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从用户体验流程和利益相关者需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设计的原则及发展机会,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出了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流程以及与之对应的服务流程;在整个服务设计中,对阅读空间、运营模式、阅读内容以及商业模式做了创新设计,以期为乡村儿童阅读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陈扬[4](2020)在《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冲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年龄差婚恋剧是当下都市婚恋剧市场现象级的影视作品之一,它的出现满足了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电视剧市场的商业需求以及符合当下的社会观念。依据学者对家庭伦理剧和都市婚恋剧的研究,笔者发现都市年龄差婚恋剧最大的特点是其剧中鲜明的冲突设计。因而,本文依据戏剧冲突理论以及其他文艺作品的冲突设计将都市年龄差婚恋剧分为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笔者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六部已播都市年龄差婚恋剧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都市年龄差婚恋剧内部冲突、外部冲突以及冲突产生的内在逻辑。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构成了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主要冲突类型,其中,内部冲突包含以老夫少妻与姐弟在面对感情时的自我内心冲突,以婚恋主体之间外在形象、台词的差异设计,以及由年龄代沟产生的性需求冲突、生育质量冲突、金钱消费观冲突与生活习惯冲突等。外部冲突包含婚恋主体与社会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现代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的冲突、敏感话题与常规话题的冲突;也包含了婚恋主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婚恋主体与长辈、子女、前妻、前夫的冲突。鲜明的冲突设计是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重要特征,剧中的冲突设计并非毫无根据,究其冲突产生的内在逻辑,是因剧中鲜明的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满足了受众求新求奇、性爱窥探心理以及恋父恋母情结与女性受众的精神需求;满足了婚恋剧的市场需求、当下电视剧的商品属性以及符合女性消费的欲望;同时剧中婚恋主体身份地位、家庭伦理关系以及婚恋观念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生活。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都市年龄差婚恋剧冲突类型与冲突产生的内在逻辑的探讨从而引发对都市婚恋剧未来发展的思考。鲜明的冲突设计是一把双刃剑,都市年龄差婚恋剧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找准冲突设计的立脚点与把握好冲突设计的尺度,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
贺文权[5](2020)在《遭遇 模仿和获得承认 ——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育信念对教师的人生精神、教学行为、专业成长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下的教育样态下,时代对好教师的渴求更加强烈,无论从国家相关政策来看,还是从社会群体的表现来看,都渴望越来越多的好教师出现,而好教师的培养就是要从教师隐形的东西,即教师教育信念进行培育作为前提。农村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特殊地区,是我国教育的短板,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我们期盼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出现更多的优秀农村教师,力争为解决农村“优秀人才下不去,好教师留不住和留下来的教师教不好”的问题。因而,农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深深地吸引了笔者。本研究以一位农村教师的教育信念生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第一,教师教育信念的概念、内容与结构;第二,农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基本内容与表征;第三,农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第四,通过个案研究可以为农村教师发展与信念培育提供什么启示与借鉴。本研究认为,教师教育信念虽然是隐形的东西,植根于教师的内心最深处,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却像一只无影的手一样指挥着教师们的行动。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对自身(角色观、职业观)、教育对象(学生观)及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看法,是教师对自身及未来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并通过教师自身的认识、判断、情感、意志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本研究以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的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口述史的方式,通过当面访谈、实地观察和微信或扣扣等方式进行交流,搜集资料,针对该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学科教学的信念和对教育的信念四个维度进行考察,深入挖掘所获得的口述史材料,对其进行深入描写,以最大的努力还原其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过程并非是呈直线式的发展,而是个人遭遇成为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关键因素,模仿成为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重要手段,获得承认成为教师教育信念得以巩固和发展力量的源泉,教师教育信念是通过这样的模式生成的,它的发展轨迹是螺旋式的。
卢红博[6](2019)在《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孩子的天性有哪些?”答案的寻求可问广大家长,也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相信结果不外乎有两个答案,那就是提问与游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由于惊奇开始哲学思维。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哲学。但哲学一度被静态的理解,单纯地作为一门学科哲学而存在。在哲学的源头,生活的问题先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先于哲学的思考。(1)海德格尔号召:让哲学主题回归到世间人际的情感中来吧,让哲学形式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吧!幼儿期的发展关乎人一生的成长,哲学的亲民化回归理应在幼儿教育中大放溢彩,滋养幼儿茁壮成长。民间传统游戏在中华民族童蒙历史长河中,是儿童用以理解自然、社会、人生的手段,更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5—6岁幼儿是入学前一年阶段,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最容易发生小学化倾向的阶段。5—6岁幼儿自身已具备哲学活动的天性基础,是人一生中最有必要开启哲学启蒙教育的时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另一幼儿天性特质,使民间传统游戏、哲学、5-6岁幼儿,这三个当代倍受瞩目与关切、影响幼儿一生发展的元素自然天成、顺理成章地交融在一起。本文基于谷鲁斯的内摹仿理论,运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访谈式问卷法、访谈法、教育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从六大部分切入,全面开展了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通过对幼儿哲学教学、游戏理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三个维度,尤其是3-6岁幼儿哲学教学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与阐述,捕捉到基于民间传统游戏进行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突破口。并从语言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分析入手,运用大量的理论与事实依据论证认为,5—6岁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运用游戏哲学得出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哲学教学中的特有价值;并在前两点论据的基础上,根据费舍尔哲学教学经验,制定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借鉴李普曼哲学教学范式的同时,结合文献研究中总结的相关经验以及本土文化建构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以期明确践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操作性。幼儿哲学教学是新时代幼儿成长、学前教育发展、哲学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依据当前幼儿哲学教学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以故事性文本为主流教学素材、以探究共同体和对话为基本教学范式等的实然状况,借鉴的同时进行了两届大班21名幼儿23次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尝试。尝试与分析发现,幼儿哲学教学存在研究条件两极分化、教学范式相对教条、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等问题。从分析幼儿哲学思维特征和思维线索的现象入手,查摆影响幼儿哲学良性发展的规律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幼儿哲学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对社会环境认知与利用失衡、学习目标喧宾夺主等因素。如何开展有效的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本文提出应从教学决策、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五大方面着手,教学决策包括方针导向、目标内容等的决策策略;还有教学理念、对话环境等的设计策略;关注模仿、改善提问等的互动策略;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策略;以及教学态度与宏观教育的反思策略等。哲学是人类成长进程中所需所有文化的基石,是一切学科之母。民间传统游戏是中华儿女最本真、最擅驾驭的生活学习方式。幼儿是人一生中习惯养成,人格建立的重要阶段,5-6岁幼儿是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转折期。如果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呵护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心智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有力改革手段,那应该是游戏的幸福、教育的幸福,也是哲学的幸福,更是幼儿的幸福。
张莹[7](2019)在《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发展和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儿童美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此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阶段绘画认知特征对美术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筛选出一些有一定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为做好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实现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目标,笔者认为美术教师不仅要对儿童不同阶段绘画认知特征和基本的美术学科知识有所掌握,对美术教学方法更要有明确的认识与经验。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简单概括了国内外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动机与意义、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以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教学方法采用的前提,如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的改变,对学龄前儿童不同阶段绘画认知特征的描述,以及对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概述,来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含此次调查的前期准备,从不同角度调查所选取的目标机构,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整体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以及对于美术教师文化素养的调查,最后例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并加以阐述。第四部分则是对以上调查内容的分析与总结,由于学龄前儿童美术课程组织教学的特殊性与灵活性,得出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实践中美术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论。通过本文对这些教学方法的总结,笔者希望能给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所谓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无定法”,也希望学龄前儿童美术老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龄前儿童进行绘画活动并实现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杨杰,陈冬梅,王东杰,王东成,杨慧娟[8](2017)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小学《思品与生活》的实践中,我发现,在思品课上系统地传授思品知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以及对学生行为的促进作用不大,所教班级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卷面成绩是100分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和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其他班级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把道德品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脱离开来,
熊金菊[9](2016)在《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90后高中生成长与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教育体制及社会功利化思潮的影响,现行基础教育对儿童的长远发展及其主体性建构的重视不够。教育更多地被异化为知识灌输与应试训练的代名词,由此而造成儿童在教育生活中自我的疏离,使教育单纯变成个体升学与就业的扶手,偏离其引领儿童健全成人的基本目标。教育应当引导儿童自我认识与自我关切,并对他者和周围世界保持开放性,使他人积极回应自我,也使自我积极回应他人,在教育对话中寻求自我潜能与自身完整,实现他们对话性自我的寻求。本研究从一名90后高中生的成长与教育经历出发,以探究其教育情境中对话性自我的寻求过程为中心,拟探讨以下四个问题:(一)高中生对话性自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二)高中生对话性自我的寻求过程如何?(三)90后高中生对话性成长的特性如何?(四)开启青少年对话性生命存在的教育目标与路径如何?个体的“自我”部分地由其自我解释构成,它既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自我,是自我与外在世界相互关联中的自我,也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经验相综合的自我。而自我的寻求是指个体走向他者、回归自我并发现自我潜能的过程。因此,个体的教育体验、自我理解及成长叙事等话语对自我视角的青少年成长与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批判话语分析法、阐释现象学等质的研究方法,收集研究个案的自我叙述、自我日记与作文、教师访谈、家长访谈、研究者观察材料等,历时两年半。通过对所收集材料的整理及深度描写,并结合对话与自我相关理论进行批判话语分析,同时把青少年成长纳入其社会、文化、历史等成长背景中,本研究对青少年的健全成人及其教育引导提供启迪。本研究将突出教育情境中的青少年成长,突出成长与教育交织中的青少年对话性自我的建构。因此,通过教育情境叙事及阐释揭示成长与教育的内涵是本研究的突破口,自我寻求、对话性、青少年成长、教育对话等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研究的重点。第一章从研究个案的制度生活体验中探究其成长。个案在制度生活中追寻自由与自主,也达到一定的自律,在与制度的冲突与对话中经历其自我的成长,从而逐渐走向对话性自我。这一成长过程揭示青少年对话性自我的内涵之一是制度生活中自由、自主与自律的结合,也揭示出学校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学生纪律意识、审美情趣、身体意识和权威意识的对话式引导。第一,在纪律管制中,研究个案追求自由,但也能理性遵守自认合理的纪律,揭示个体成长中自由与自律的必要性以及对话式引导学生纪律意识的意义;第二,在着装管制中,她追求自主与审美,表现出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统一的成长取向,提示个体成长中自主寻求与审美情趣融合的意义,也揭示教育引导个体审美情趣的必要性;第三,在活动管制中,她追求身体感受的自由,但也能有所理性思考,揭示个体成长中身体自由与理性自律融合的意义,也揭示对话式引导身体意识的必要性;第四,在师生交往中,她追求自我与对话,能在理解中尊重教师权威,揭示个体成长中自我寻求与权威意识融合的意义,也揭示对话式引导权威意识的必要性。第二章从研究个案的学习生活探究其成长。个案从兴趣和适合度出发寻求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从拓展自我出发寻求多样化的课程学习内容,通过寻求求其本真自我、向学自我、审美自我与理智自我而走向对话性自我。这一成长过程揭示青少年对话性自我的内涵之二是课程学习中向学、审美与理智的平衡,也揭示出学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对学生对话性自我的综合引导。第一,课程学习中自我德性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即本真自我的寻求。第二,课程学习中的学习欲求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向学自我的寻求。第三,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及审美体验,即审美自我的寻求。第四,课程学习中学习、升学与理想相互协调,即理智自我的寻求。第三章从研究个案课外活动的参与中探究其对话性自我的寻求。个案在课外创造性活动、真实性活动、闲暇式活动及共同体活动的参与中认识自我及探索自我,既养成个性与创造能力,又养成共享的品性,实现对话性自我的寻求。这一成长过程揭示青少年对话性自我的内涵之三是课外活动中个性、创造与共享的融合,也揭示出其教育目标如下:第一,在校内创造性活动中,青少年能发展自由个性及积极心理欲求,养成其创造素养。第二,在社会实践的真实性活动中,青少年通过在实践共同体中获得成员资格,通过真实参与实践所获得的价值感,获得自我的成长与未来专业方向的找寻,形成其寻求个性的品性。第三,在自主安排的闲暇式活动中,青少年能释放自我、培养兴趣、发现自我潜能及发展个性化自我,培养其个性化发展的素养。第四,在学校整体环境中和友爱群体中所分别形成的共同体氛围中,青少年形成自由而积极、自信而开放的个体人格,形成其共享品性。个体成长及学校教育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第四章研究个案在家庭中的成长与教育路径。研究个案在家庭中接受保护、管教、引导、对话等多种教育方式的影响,其成长呈现出既追求自立也渴求关爱的特性,在自我与家庭的冲突与对话中走向对话性自我,这一成长过程揭示青少年对话性自我的内涵之四是家庭生活中关爱、自立与对话的协调。第一,研究个案追求自立与自由,反对家长的过度保护,反对家长威权控制意识下的对话要求,寻求朋友式对话关系。第二,在家长管教与引导并存的价值观引领中,个案表现出自我逃离与渴求关爱矛盾性成长的特性,逐渐形成其关爱与自立的素养。在青少年成长中,关爱和自立是家庭教育的两大主题。家长意识到孩子成长的目标是自立,自觉养成“让…自立”的引导智慧。而关爱是实现自立引导的较好途径,家长引导孩子从自爱到爱他人再到爱正义与美德,从而走向对话性自我。第五章在前四章基础上进一步提炼研究结论,并综合呈现本研究的发现,从而回应本研究四个问题。(一)高中生对话性自我的内涵为制度生活中自由、自主与自律的结合,课程学习中向学、审美与理智的平衡,课外活动中个性、创造与共享的融合,家庭生活中自立、关爱与对话的协调,从而彰显高中生对话性自我的存在方式与发展内涵。(二)高中生通过延展自我外对话以发展社会自我,通过回归自我内对话以充实自然自我,通过对话自然性与社会性以寻求自我完满,从而走向对话性自我。(三)90后高中生对话性成长的特性表现为追求自由而逃离自律,追求快乐而逃离理智,追求自我实现而价值观偏向,因而既表现出对话性的一面,也存在逃避自主和责任的非对话性的一面。(四)基于90后高中生的成长特性,对话性教育是实现青少年对话性成长的路径,其基础是理解与关爱,目标是个性激励与价值引导,而教育者的自我定位是对话中的共同成长,从而开启青少年的对话性生命存在。各教育情境中的具体教育目标为:教育管理中学生纪律意识、审美情趣、身体意识和权威意识的对话式引导;课程教学中学生本真自我、向学自我、审美自我、理智自我的对话式引导;创造性、真实性、闲暇式、共同体式课外活动中学生个性及素养的对话式引导;家庭教育中青少年自立、对话与关爱能力的对话式引导。教育既要尊重青少年的个性诉求,使他们的自然自我得到发展,也要引导他们的对话性发展意识,使他们的社会自我实现开放性发展,从而寻求自我潜能及自我实现。而另一方面,高中生既要具备个性发展意识,以平衡学校制度对个性可能造成的抑制,也要更多地理解制度化,适度融入制度化生活之中,提升个人的社会适应性。这构成教育的对话性引导与个体自我的对话性成长两方面辩证化发展的目标。
陶艳兰[10](2016)在《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问题开始重新得到了来自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建议父母运用科学育儿方法培育“理想儿童”,是贯穿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化发展方案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相关研究主要从结构层面探讨育儿问题,比较忽视文化的面向;政策建议较多,理论研究不足。基于此,在社会批判论的立场上,这篇论文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家庭育儿知识的话语建构及其体现出的社会变迁意涵。通过对创刊于1980年的流行育儿杂志《父母必读》及少量其他形式文本的话语分析,发现在不同时期各种话语建构及其权力关系的作用下,杂志文本建议父母培育“聪明的接班人”、“高素质儿童”和“快乐的孩子”等不同的理想儿童形象。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三十多年以来,儿童正在变得越来越珍贵和情感无价;母亲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杂志建议父母养育理想儿童的标准从20世纪八十年代“培养聪明的接班人”,到九十年代“培养高素质的儿童”,变化为近十年以来的“养育快乐的孩子”。育儿知识的生产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在亲子关系方面趋向民主化,在育儿方法方面趋向技术化或专业化,在育儿观念和方式方面逐渐趋向商品化。父母被建议以孩子为中心,遵从专家指导,投入时间、情感和金钱去养育快乐的孩子。第二,育儿知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多种话语所建构。20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话语建构了以“培养聪明的儿童”为核心的育儿知识,反映了国家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化所需人才特别是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性型人才的渴望,隐含了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素质话语和性别话语共同建构了以“培养高素质的儿童”为核心的育儿知识,反映了国家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进一步卷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过程中对竞争型人才的需求,隐含了市场竞争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21世纪以来,建构称职父母和理想儿童的话语从国家话语、素质话语转变为今天多元话语并存协商,国家话语和素质话语之外,专家话语、商品话语,个体及平等的话语以及性别话语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当前育儿知识的建构。第三,育儿知识生产及转变的背后隐藏了政府、市场、家庭与性别之间的冲突和协商。强调家庭及个体责任的政府治理模式逐渐取得合法性,某些社会问题逐渐被界定为家庭问题和亲职问题。育儿知识的建构体现了部分优势阶层拥抱全球化并通过育儿现代性巩固阶级地位的热切盼望,还体现了政府希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儿童的同时也希望培养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接班人的双重愿望,充满了精英对大众、专家对父母的支配,市场对家庭的入侵,以及阶级和性别的不平等。第四,表面来看,当前中国的育儿话语正在朝向一种去政治化、去工具化、重视独立的个体的方向发展。实际上,不能对育儿话语的转变做线性的理解。它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压缩现代性的发展特征。压缩现代性意味着国家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更意味着快速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及其带来的现代的元素与传统的元素、全球的元素与在地的元素之间发生着竞争、冲突和混合。透过育儿知识的生产能看到此种发展不均衡。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亲职话语转变的现有解释框架对中国经验的解释力问题。对于亲职话语转变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现代化的结果、童年的文化与历史的建构,以及文化传播的结果。本文讨论了这三种理论都难以较好地解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亲职话语的变化,并提出压缩现代性的理论可以较好地理解这种现象。西方现代性、传统中国性与现代中国性,纷纷在育儿问题上投射和共存。政府希望儿童在接受西方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坚守并忠诚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能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育儿领域成为消费主义、专家技术主义、女性主义、民主化与威权化进行话语争夺的重要地点。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还回应了近代以来儿童与现代性研究领域的己有成果。相关研究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从20世纪之交到改革时代,在关心儿童的背后有一种强烈欲望,那就是通过儿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一种工具化的儿童观念。二是,中国当前的育儿文化体现出重视儿童自主性和个体性的特征。就第一种观点而言,本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再一次论证了这种将儿童进行工具化定位倾向的延续。但是,与他们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父母必读》文本中弥漫着的浓重的国家发展与现代化论述,在进入世纪之后逐渐消失,代之以一种虚幻的美学意义上的快乐论述。整个话语阐述模式发生改变。这可以看作是儿童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在大众文化领域分离。中国现代性过程中儿童工具性定位的现象正在发生某种复杂的变化。政治领域在部分地延续,但是经济和文化领域却在转变。就第二种观点而言,重视作为个体的儿童及其自主具有一定片面性,它更多地建立在儿童的表达、情绪,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之上,杂志中描绘的自主的个体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股具有积极涵义,而是整个社会文化越来越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的产物。
二、让孩子在真爱中体验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孩子在真爱中体验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1)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基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需要 |
1.1.2 基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认知的研究不足 |
1.1.3 基于家庭教育中爱的误区,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爱 |
1.3.2 父母与父母之爱 |
1.4 文献综述 |
1.4.1 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2 成人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3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一大班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研究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3.3 研究过程 |
2.3.4 资料整理 |
2.3.5 数据编码 |
2.4 研究二大班幼儿父母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研究 |
2.4.1 研究目的 |
2.4.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4.3 研究过程 |
2.4.4 资料整理 |
2.4.5 数据编码 |
2.5 研究的信效度 |
3 研究结果呈现 |
3.1 研究一结果呈现 |
3.1.1 大班幼儿对于父母之爱的感知现状 |
3.1.2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之爱的表现 |
3.1.3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爱我的原因 |
3.1.4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一样的吗 |
3.1.5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不爱的表现 |
3.1.6 大班幼儿希望的父母之爱 |
3.2 研究二结果呈现 |
3.2.1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爱的表现 |
3.2.2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幼儿是否可以感知爱 |
3.2.3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幼儿不能理解的爱的表现 |
3.2.4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 |
3.2.5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的理想的父母之爱 |
4 关于父母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对比 |
4.1 关于父母之爱的表现的对比 |
4.1.1 两者关于父母之爱的表现方式上大致相同 |
4.1.2 两者在父母之爱表现上的差异 |
4.2 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对比 |
4.2.1 两者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方式上大致相同 |
4.2.2 幼儿与父母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的差异 |
4.3 导致两者关于父母之爱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
4.3.1 认知上的差异 |
4.3.2 角色定位的不同 |
5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关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表现 |
5.1.2 关于幼儿对父母不爱的表现 |
5.1.3 关于父母对父母之爱的表现 |
5.1.4 关于父母对父母不爱的表现 |
5.2 给父母的建议 |
5.2.1 尊重幼儿玩耍的权利 |
5.2.2 给予幼儿高质量的陪伴 |
5.2.3 了解幼儿内心的需要 |
5.2.4 请勿忽视幼儿当下的幸福 |
5.2.5 消除幼儿负向的爱的观念 |
5.2.6 注重生活的仪式感 |
5.2.7 善用肢体语言表达爱 |
6 总的结论 |
7 研究反思 |
7.1 研究对象 |
7.2 研究方法 |
7.3 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导向 |
1.1.2 社会发展趋势 |
1.1.3 经济发展趋势 |
1.1.4 科技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6.1 服务设计研究综述 |
1.6.2 乡村儿童阅读研究 |
1.6.3 研究述评 |
第2章 乡村儿童阅读与服务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儿童阅读的概述 |
2.1.2 服务设计概述 |
2.2 现有乡村儿童阅读模式解析 |
2.2.1 主要模式概述 |
2.2.2 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 |
2.3 具体案例解析 |
2.4 服务设计介入乡村儿童阅读系统的思考 |
第3章 乡村儿童阅读需求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地区的选择 |
3.1.3 调研步骤 |
3.2 调研内容 |
3.2.1 阅读环境调研 |
3.2.2 阅读需求调研 |
3.4 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的需求提取 |
3.4.1 需求总结 |
3.4.2 功能影响因子评估 |
3.4.3 需求优先级评估 |
第4章 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策略 |
4.1 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方向 |
4.1.1 创新服务触点,提升用户体验 |
4.1.2 宣传推广阅读知识,达成认知共识 |
4.1.3 完善激励体制,培养阅读习惯 |
4.2 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的原则 |
4.3 乡村儿童阅读服务系统构建 |
4.3.1 服务系统定义 |
4.3.2 用户角色构建 |
第5章 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实践 |
5.1 品牌形象设计 |
5.2 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
5.3 服务内容和流程设计 |
5.4 运营创新策略 |
5.5 阅读空间设计 |
5.5.1 功能分区 |
5.5.2 空间设计意向 |
5.5.3 人机尺寸 |
5.5.4 服务原型与方案筛选 |
5.5.5 最终方案细化 |
5.6 设计分析与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4)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冲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都市婚恋剧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艺术作品中冲突设计研究现状 |
三、戏剧冲突理论发展梳理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对比分析法 |
第一章 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概念与冲突设计概述 |
第一节 家庭伦理剧与都市婚恋剧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类型划分 |
一、老夫少妻型 |
二、姐弟恋型 |
第四节 都市年龄差婚恋剧冲突设计概述 |
第二章 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内部冲突设计 |
第一节 婚恋主体中勇敢与犹豫的自我冲突 |
一、少妻与弟的勇敢寻爱 |
二、老夫与姐的犹豫不决 |
第二节 婚恋主体靓丽帅气与沉稳得体的形象反差 |
一、时尚靓丽与成熟稳重的组合 |
二、阳光帅气与端庄得体的搭配 |
第三节 婚恋主体个性与哲理的台词碰撞 |
一、少妻与弟的个性用语 |
二、老夫与姐的人生哲理 |
第四节 婚恋主体年轻与年长的年龄代沟 |
一、高与低的性需求冲突 |
二、优与劣的生育质量冲突 |
三、欲望与节俭的金钱消费观冲突 |
四、刺激与舒适的生活习惯冲突 |
第三章 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外部冲突设计 |
第一节 社会观念冲突下年龄差敏感话题的选择 |
一、现代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的冲突 |
二、敏感话题与常规话题的冲突 |
第二节 婚恋主体与家庭成员间的抗争 |
一、老夫和姐与年龄相近长辈的冲突 |
二、少妻和弟与年龄相近子女的冲突 |
三、老夫和姐与前妻、前夫的冲突 |
第四章 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冲突设计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受众心理的需求 |
一、年龄差敏感话题满足求新求奇的心理 |
二、性爱需求差异满足性爱窥探的心理 |
三、老夫与姐的形象满足恋父恋母情结 |
四、归属感与被爱满足女性受众的精神需求 |
第二节 商业运作的推动 |
一、现代婚恋搭配模式满足婚恋剧的市场需求 |
二、年龄差婚恋剧满足当下电视剧的商品属性 |
三、特有的情感满足符合女性消费欲望 |
第三节 社会观念的转变 |
一、婚恋主体身份地位的改变 |
二、家庭伦理关系的改变 |
三、传统婚恋观念的改变 |
第五章 都市婚恋剧冲突设计的立脚点与尺度 |
第一节 找准都市婚恋剧冲突设计的立脚点 |
一、寻找差异的婚恋选题 |
二、设计鲜明的矛盾冲突 |
三、创作符合女性消费的婚恋作品 |
四、创作跟随变化的婚恋观念 |
第二节 把握都市婚恋剧冲突设计的尺度 |
一、寻找差异选题不违背事实 |
二、设计鲜明冲突须合情理 |
三、满足女性受众与男性受众审美需求 |
四、跟随变化的婚恋观不脱离传统婚恋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遭遇 模仿和获得承认 ——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三)个人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教育信念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问题及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过程 |
第一章 教师教育信念的本体论解读 |
一、信念、教育信念、教师教育信念的定义 |
(一)信念的定义 |
(二)教育信念的定义 |
(三)教师教育信念的定义 |
二、教师教育信念的内容 |
(一)对自我的信念 |
(二)对学生的信念 |
(三)对学科教学的信念 |
(四)对教育的信念 |
三、教师教育信念的特点 |
(一)教师教育信念是知、情、意、行的同一 |
(二)教师教育信念以簇状的形式存在 |
(三)教师教育信念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
四、教师教育信念的功能 |
(一)教师教育信念激励着教师的职业信心 |
(二)教师教育信念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教师教育信念调节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
第二章 C教师教育信念的构成与表征 |
一、时代遭遇:C教师生活的时代背景 |
二、C教师对自我的信念 |
(一)常识看法:师范是“铁饭碗” |
(二)初步遇见:师范教育塑师形 |
(三)遭遇危机:是坚守还是放弃 |
(四)实现超越:学习使我变得专业 |
(五)模仿中前进:曙光照亮前行的路 |
(六)教育爱中获得承认:未来的憧憬 |
三、C教师对学生的信念 |
(一)遭遇真实的学生:童真不假 |
(二)承认的初体验:找寻学生立场 |
(三)学生观的实践生成:不一样的孩子 |
四、C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信念 |
(一)遭遇秩序职位,严抓课堂纪律 |
(二)灵活应对计划:“舍车保帅”求生存 |
(三)用心感受教学:脱离教案讲好课 |
(四)教师职业的终极体验:教育是份“良心活” |
五、C教师对教育的信念 |
(一)遭遇“语言”媒介:“说服”孩子成人 |
(二)发现学校教育的限度:完整的教育是一种“合力” |
(三)教育目的的终极体验: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
第三章 C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
一、C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非教育遭遇的无意识阶段 |
(二)遭遇真实的教育世界:信念的具体化和准反思阶段 |
(三)教师职业的承认:信念坚定阶段 |
二、C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特点 |
(一)对比中发现不同:从模糊信念向清晰信念发展的态势 |
(二)模仿中改进: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螺旋式发展 |
(三)获得承认:外部认可与自我肯定共同促进坚定信念的形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遭遇是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 |
(二)模仿是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重要手段 |
(三)获得承认是教师形成坚定教育信念力量的源泉 |
二、研究启示 |
(一)利用遭遇的教育价值对农村教师进行引导和提高价值判断力 |
(二)调动农村教师的理性思维 |
(三)树立榜样和利用承认的杠杆作用帮助农村教师生成理想的教育信念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口述访谈提纲 |
(一)初步访谈提纲 |
(二)再次访谈提纲 |
二、口述材料片段摘录 |
三、部分图片材料 |
(一)访谈对象学生的部分作品 |
(二)访谈对象的部分活动 |
(三)访谈对象的部分荣誉 |
(四)访谈对象的课堂 |
(五)访谈对象与孩子的陪伴中 |
(六)访谈对象最喜欢的书与外出培训 |
后记 |
(6)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幼儿哲学教学 |
(二)民间传统游戏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谷鲁斯内摹仿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谷鲁斯内摹仿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五)教育评价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幼儿哲学教学文献研究 |
(二)国外有关游戏理论的文献研究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幼儿哲学教学的文献研究 |
(二)有关幼儿游戏的文献研究 |
(三)有关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 |
第二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理论建构 |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一)哲学进步呼唤幼儿哲学家的出场 |
(二)幼儿哲学思维语言的发展水平分析 |
(三)幼儿哲学何以存在的现象解读 |
(四)幼儿哲学得以存在的学理解读 |
(五)幼儿思维“神经窗户”打开的脑科学分析 |
二、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教学价值分析 |
(一)幼儿作为游戏的存在 |
(二)游戏体验的思维触发机制 |
(三)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优势 |
(四)游戏作为哲学探究的价值 |
(五)几个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意涵 |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
(一)思考能力目标 |
(二)感知能力目标 |
(三)社会交往能力目标 |
(四)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目标 |
(五)对话能力目标 |
(六)人格塑造目标 |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 |
(一)文化建构场 |
(二)思维游戏圈 |
(三)复式驱动对话教学法 |
第三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应然、实然与尝试 |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应然诉求 |
(一)新时代幼儿的成长需求 |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
(三)哲学教学变革的需求 |
二、幼儿哲学教学的实然状态 |
(一)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发展 |
(二)幼儿哲学教学内容以故事性文本为主 |
(三)基本形成稳定的教学范式 |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尝试 |
(一)基于“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二)基于“网鱼”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三)基于“欻嘎拉哈”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四)基于“绕口令”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第四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条件两极分化 |
(一)学术研究一线教学条件不足 |
(二)教学实践一线学术研究粗浅 |
二、教学范式相对教条 |
(一)忽视非有声语言对话 |
(二)规则不当易引发消极等待 |
三、哲学经验准备匮乏 |
(一)模仿原型脱离现实 |
(二)哲学天性保护意识淡薄 |
(三)教师面前表现拘束 |
四、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 |
(一)问答单向性、一次性与自问自答 |
(二)高控阻止幼儿“七嘴八舌” |
(三)“内摹仿”过程缺失 |
(四)“假问题”时有发生 |
(五)角色期待革新思考不够 |
五、过于强调没有问题答案 |
(一)忽视幼儿习惯养成关键期 |
(二)忽视探究内容领域特点 |
第五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尚未形成幼儿哲学联动机制 |
(一)学术机构与教育机构缺乏合作 |
(二)学术人员与一线教师默契欠佳 |
二、对社会环境认知和利用失衡 |
(一)幼儿生活经验媒体化 |
(二)自由与安全责任矛盾 |
三、知识传授与习得目标观念深重 |
(一)习惯喧宾夺主的知识性学习 |
(二)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思考过程 |
四、存在原生家庭教育不当影响 |
(一)“补偿”教育问题突显 |
(二)家庭问题导致童心封闭 |
五、新教育思想理解偏差 |
(一)忽视内摹仿价值与实现过程 |
(二)鼓励教育有失分寸 |
第六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策略 |
一、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决策策略 |
(一)学前教育行政机构确立方针导向 |
(二)学术研究与一线教学联接合作 |
(三)学前教育设定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
(四)幼儿哲学教学内容的决策 |
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设计策略 |
(一)创设安全对话环境,量身定设组织教学 |
(二)提供积极模仿范型,设定过程与结果目标 |
(三)了解幼儿生活经验,从幼儿模仿天性出发 |
(四)传统游戏常态化,在反复模仿中加深体悟 |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互动策略 |
(一)摒弃成人视角目标,成就幼儿学习改变 |
(二)积极改善提问,利用两个时间 |
(三)避免旧习干扰视听,培养幼儿视听技巧 |
(四)正确处理跟随性表达,将幼儿模仿价值最大化 |
(五)把握规训与自由中控线,培养幼儿自我教育 |
(六)幼儿模仿的另一种表达,无声语也要哲学解读 |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成效评价策略 |
(一)幼儿哲学教学过程评价 |
(二)幼儿哲学教学结果评价 |
(三)教学成效评估总结 |
五、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反思策略 |
(一)基于教师教学态度的反思 |
(二)基于教师教学组织的反思 |
(三)基于教学反思的教育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式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评估项目 |
附录4 研究开展过程性材料(选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现状 |
1.1 国内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
1.2 国外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
1.3 小结 |
2.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2.1 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
2.2 笔者近几年来的工作经历 |
2.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3.2 研究方案 |
4.本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4.1 研究内容 |
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概念的界定 |
5.1 学龄前儿童 |
5.2 美术教育机构 |
5.3 美术教学方法 |
第1章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概述 |
1.1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模式的变化历程 |
1.2 学龄前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
1.3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
1.4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内容 |
1.5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的一般方法 |
1.6 小结 |
第2章 调研的前期准备 |
2.1 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与代表性 |
2.1.1 YMH国际艺术教育学龄前儿童班级概况 |
2.1.2 ML国际美术教育学龄前儿童班级概况 |
2.1.3 YX艺术教育学龄前儿童班级概况 |
2.1.4 LS文化创意空间学龄前儿童班级概况 |
2.1.5 TCS美术教育学龄前儿童班级概况 |
2.1.6 TH美术教育学龄前儿童班级概况 |
2.2 教学环境的调查 |
2.3 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2.4 小班制教学 |
2.5 课程设置的调查 |
2.5.1 美术教材的来源 |
2.5.2 学期课程设置 |
2.6 小结 |
第3章.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的列举 —以深圳地区六家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为例 |
3.1 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 |
3.1.1 语言或者绘本故事导入的教学方法 |
3.1.2 以图片、声音、实物等导入课程的教学方法 |
3.1.3 以电影动画导入课程的教学方法 |
3.1.4 以VR体验导入课程的教学方法 |
3.2 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为主的教学方法 |
3.2.1 以观察自然为主的教学方法 |
3.2.2 美术 |
3.3 从儿童自身经验、体验出发的教学方法 |
3.3.1 家长参与的亲子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
3.3.2 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游戏化教学) |
3.3.3 情景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
3.4 多种绘画工具与材料运用的教学方法 |
3.4.1 二维纸拼贴作品 |
3.4.2 立体雕塑作品 |
3.4.3 对颜料画笔的多重体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综合性分析与结论 |
4.1 调查结果统计 |
4.2 研究讨论 |
4.2.1 教学方法采用情况的讨论 |
4.2.2 不同教学方法实际运用的讨论 |
4.3 研究结论 |
4.3.1 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4.3.2 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法与绘本教学法 |
4.3.3 组织形式上以儿童独立创作为主,其他为辅 |
4.3.4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
4.4 研究建议 |
4.4.1 给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师的建议 |
4.4.2 给家长的建议 |
4.5 研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结题报告 |
一、问题的提出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有关名词术语的界定和说明 |
三、别人已有的成果和具体做法 |
四、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
五、研究目标 |
六、研究内容 |
七、研究方法 |
八、研究的主要效果 |
1、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
(2) 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明显提高。 |
(3) 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稳中有升。 |
(4) 学生知行合一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
2、一些学生有了较大的转变。 |
八、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 掌握了我校三 (2) 班学生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状况。 |
1、重“主科”, 轻“副科” |
2、重“安全”, 轻“实践” |
3、重“结果”, 轻“过程” |
4、重“校园”, 轻“社区” |
九、小学品德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
(一) 改变教师的观念, 提高教师的水平。 |
(二)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 |
1、组织课前准备活动, 开阔学生的视野 |
2、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丰富学生的体验 |
(三) 教学情景生活化 |
1、走进生活, 寻找契机, 促进体验。 |
2、访问了解, 调查积累, 了解生活。 |
3、开发教材, 合理运用, 感受生活。 |
4、巧用课堂资源, 促进生活体验 |
5、组织体验活动 |
(四) 组织课后延伸活动, 内化学生的认知。 |
(五) 从学生实际出发, 改变品德课的评价机制。 |
十、研究成果: |
十一、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课题研究相关论文 |
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 |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
品德与生活课中主体性活动方式的构成 |
一、解放思想, 多与学生互动交流 |
二、敞开心扉, 激起学生乐学的情绪 |
三、俯下身子, 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 |
浅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 |
一、转变角色, 发展自我。 |
二、结合实际, 畅所欲言。 |
放飞雏鸟, 阳光沐浴展翅翔——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浅谈 |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 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
二、放飞学生,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 在生活中学习 |
三、让家长合作, 参与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 |
联系实际 创新思维 做生活中的引导者 |
一、营造良好氛围, 让学生自我发展 |
二、多样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其学习水平 |
三、以课改为向导, 做生活中引导者 |
四、联系实际, 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
五、道德形成, 细节升华 |
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尊重人格, 尊重差异, 思想自由, 个性解放, 自知规律, 自我发展。 |
参考资料: |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一、模拟生活, 获得体会 |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
三.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 |
四、来源生活, 回归生活 |
提高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1、为活动而活动 |
2、廉价表扬太多 |
3、课件音响泛滥 |
4、学科整合杂乱 |
一、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
二、立足学生实际的生活 |
三、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
四、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
如何让小学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
第一、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
第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生活 |
第三、模拟生活, 指导学生的行为 |
第四、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
第五、课后延伸, 让学生走进生活 |
让小学思品课教学回归生活 |
一、启发诱导, 回味生活 |
二、创设情境, 体验生活 |
三、活动参与, 探究生活 |
四、课外延伸, 拓展生活 |
(9)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90后高中生成长与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背景、方法与过程 |
第一章 自由、自主与自律的结合—制度生活中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
第一节 纪律管制中的自由追求与纪律意识 |
一、“不想服从没有道理的规定”:纪律对抗中的自由追求 |
二、“心态平和多了”:纪律自我的成长 |
三、对话式引导青少年的纪律意识 |
第二节 着装管制中的自主追求与审美情趣 |
一、“穿得青春、自由”:着装美中的自主追求 |
二、“在试错中提高审美能力”:着装美中的自我成长 |
三、对话式引导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
第三节 活动管制中的身体自由与理性自律 |
一、“为什么不顾我们的身体”:活动管制中的身体追寻 |
二、“年轻人的执拗”:身体场与理性的冲突 |
三、对话式引导青少年的身体意识与理性自律 |
第四节 师生交往中的自我寻求与权威意识 |
一、“敢干就敢承认”:师生冲突中自我的寻求 |
二、“我们会内疚”:师生对话中自我的成长 |
三、对话式引导青少年的权威意识 |
小结 |
第二章 向学、审美与理智的平衡—课程学习中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
第一节 课程学习中本真自我的追求 |
一、“英语是我去学校的动力”:本真自我的实现 |
二、“使自己更好而学习”:本真自我的关切 |
三、教学中本真自我的支持 |
第二节 课程学习中向学自我的寻求 |
一、“敢于挑战难度最大的课程”:向学自我的显现 |
二、“我在高中更自信”:向学自我的成长 |
三、教学中向学自我的培育 |
第三节 课程学习中审美自我的寻求 |
一、“穿万件衣,读万卷书”:审美自我的显现 |
二、“说英语被自己美翻”:审美自我的成长 |
三、教学中审美自我的培育 |
第四节 课程学习中理智自我的寻求 |
一、“对更好形象的期待”:理智自我的显现 |
二、“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理智自我的探索 |
三、教学中理智自我的培育 |
小结 |
第三章 个性、创造与共享的融合—课外活动中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
第一节 创造性活动中的个性追求 |
一、“太酷了”:活动中的个性追求 |
二、“最难忘的经历”:活动中的自我成长 |
三、创造性活动中个性化自我意识的发展 |
第二节 真实性活动中的自我寻求 |
一、“找到专业的真爱”:实践中的自我发现 |
二、“体验变化带来的好的一面”:实践中的自我超越 |
三、真实性活动中自我寻求的引导 |
第三节 闲暇式活动中的个性化成长 |
一、“创建美好世界”:闲暇式活动中的个性塑造 |
二、“平静的状态”:闲暇式活动中的自我回归 |
三、闲暇式活动中个性化自我的引导 |
第四节 共同体活动中的自我寻求 |
一、“很放松的环境”:学校共同体中自我的寻求 |
二、“惊天动地的事情”:友爱共同体中自我的寻求 |
三、共享品性及共同体活动环境的培育 |
小结 |
第四章 自立、关爱与对话的协调—家庭生活中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
第一节 家庭保护中的自立追求 |
一、“我将要离开了”:自我在家庭中的逃离 |
二、“我们需要相互理解”: 自我在家庭中的表达 |
三、 家长“让…自立”的引导智慧 |
第二节 家庭对话中的自立追求 |
一、“不要评判我”:认识自我的未论定性 |
二、“我很骄傲!嘻嘻!”:实践自由而亲昵的交往 |
三、家庭对话的冲突转化及自立培育 |
第三节 家庭管教中的关爱渴求 |
一、“我打电话不是寻求建议”:关爱的异化与渴求 |
二、“我感觉很温暖”:关爱关系的重建 |
三、家庭关爱与对话性自我的成长 |
第四节 家庭关爱、引导与自我改变 |
一、“你这位老师”:关爱中的自然引导 |
二、“也许她想放松一下”:关爱式引导中的自我改变 |
三、家长多维身份的自主建构 |
小结 |
第五章 走向对话性自我:90后青少年成长特性及教育路径 |
第一节 青少年的对话性自我及其寻求 |
一、延展自我外对话,发展社会自我 |
二、回归自我内对话,充实自然自我 |
三、对话自然性与社会性,寻求自我完满 |
第二节 90后青少年的成长特性与生命诉求 |
一、追求自由而逃离自律 |
二、追求快乐而逃离理智 |
三、追求自我实现而价值观偏向 |
第三节 青少年对话性成长与教育的实现 |
一、对话性教育的基础:理解与关爱 |
二、对话性教育的目标:个性激励与价值引导 |
三、教育者的自我定位:对话中的共同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育儿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育儿知识与社会变迁 |
第四节 育儿杂志与亲职建构 |
第五节 儿童、父母与国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视角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章 80年代:培养聪明的接班人 |
第一节 促进孩子智力与品行的发展 |
第二节 父母共同育儿 |
第三节 为国教子的话语阐述模式 |
第四节 八十年代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
第五章 90年代:培养高素质儿童 |
第一节 重视素质教育 |
第二节 改造母亲:九十年代新母亲的形成 |
第三节 九十年代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
第六章 21世纪:养育快乐的孩子 |
第一节 重新发现童年世界 |
第二节 爱的教育 |
第三节 新父母时代 |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
第七章 育儿知识生产的政治 |
第一节 “称职父母”的话语建构 |
第二节 “理想儿童”的话语建构 |
第八章 压缩的现代性:改革开放以来亲职话语的转变 |
第一节 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全球与在地之间的互动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亲职话语转变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儿童与现代性 |
第四节 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研究文本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让孩子在真爱中体验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D]. 吴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村儿童阅读服务设计研究[D]. 邱乐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中国都市年龄差婚恋剧的冲突设计研究[D]. 陈扬.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遭遇 模仿和获得承认 ——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个案研究[D]. 贺文权.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D]. 卢红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调查研究[D]. 张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8]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A]. 杨杰,陈冬梅,王东杰,王东成,杨慧娟.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 2017
- [9]对话性自我的寻求 ——90后高中生成长与教育的个案研究[D]. 熊金菊.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10]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D]. 陶艳兰. 南京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