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观察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给予原发病的治疗、氧疗、机械通气以及调节液体平衡等护理。结果:本组的80例患者在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得以好转。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36%-44%,所以加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降低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分析
Nursingcareof80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nursingeffectof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ndanalyzethem.Methods:Eightpatientswith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weretreatedwithprimarydisease,oxygentherapy,mechanicalventilation,andfluidbalance.Results:80patientsinthisgroupwereabletoimprovetheirconditionafteraseriesofeffectivetreatmentstrategiesandmeasures.Conclusion: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isanacuterespiratoryfailurecausedbyacutelungfailuremortalityrateofupto36%-44%,tostrengthenthetreatmentof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ndcareforthereductionoftheentirerespiratorydiseasemortalityisimportantThemeaningof.
Keywords: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ursing;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2-094-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是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致的急性弥漫性非损伤和进展发展的急性的呼吸衰竭。肺内致病因素主要是生物因素,如肺部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外致病因素有吸入毒气、烟雾,化学损伤,放射线损伤等。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炎症导致的肺微血管的通透性的增高,肺泡腔渗出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以及透明膜的形成,常常伴有的现象是肺泡的出血。一方面,在病理生理的主要改变是肺容积的减少,肺顺应性的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另一方面,在临床上的表现为呼吸的窘迫,顽固性的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平均45岁;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中,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者12例,,胰腺炎患者10例,胃内容物吸入患者8例,大面积创伤患者8例。肺损伤患者8例,非肺源性的感染中毒患者4例,另有非心源性休克患者10例,其它原因患者20例。临床表现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增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即患者感到胸廓紧束,严重的憋气感。患者亦常常伴有精神症状,如烦躁,焦虑,出汗等。实验室检查:80例患者的动脉血气改变为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氧分压的降低。47例患者的X线胸片的早期表现无异常,33例患者X线胸片表现呈轻度的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的磨玻璃或者是实变浸润影。而对于床边的呼吸功能的监测显示,血管外肺水肿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出现明显的肺内右向左分流。但无呼吸气流的受限。
1.2方法
主要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氧疗、机械通气、以及调节液体平衡等护理。
1.2.1原发病的治疗护理
原发病的治疗护理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首要原则和基础,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并予以彻底的治疗护理。其中感染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也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首要高危因素,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又易并发感染,所以对80位患者都进行检查,排除有明确的其它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存在。所以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原发病的护理中,防止感染尤为重要。
1.2.2纠正缺氧并进行护理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氧气的分压,轻症的患者可使用面罩进行给氧,对于较重的患者需要使用的是机械通气。在纠正缺氧的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给氧的及时性及其需要量
1.2.3机械通气护理
轻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无效或病情加重是尽快气管插管性有床机械通气护理。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维持充分的通气和氧合,以支持脏器功能。由于80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具有“不均一性”和“小肺”的特点,当采用较大的潮气量通气时,气体容易进入,顺应性良好,位于非重力依赖区的肺泡,是这些肺泡过度扩张,造成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加重了肺部的损伤,而萎陷的肺泡在通气过程中仍处于萎陷状态,在局部扩张肺泡和萎陷肺泡之间产生剪切力,也可引起严重的肺部的损伤。所以在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中,潮气量的控制格外重要。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推荐采用的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主要措施包括合适水平的PEEP和小的潮气量。因为适当水平的PEEP可以使得萎陷的小气道和肺泡再开放,防止肺泡随呼吸周期而反复开闭,使呼气末肺的容量增加,并可减轻肺损伤和肺泡水肿。但是PEEP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胸内正压,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加重了肺损伤的潜在危险。因此在PEEP的护理时应注意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以代偿回心血量的不足;同时不能过量,以避免加重水肿。正确的护理方法是从低水平开始,先用5厘米水柱,然后逐渐增加至合适的水平,争取维持氧气的分压。而对于小潮气量的通气护理,由于小潮气量旨在将吸气平台压控制在30-35厘米水柱以下,防止肺泡的过度的扩张。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为保证小的潮气量可允许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碳的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需要补适当的碱。
1.2.4液体管理的护理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迫综合征的患者,同样的本研究中的80位患者,为了减轻水肿的症状,对液体管理的护理方面,应该合理的限制液体的入量,以可允许的较低循环容量来维持有效循环,保持肺脏处于一个相对“干”的状态。当然再循环稳定和保证脏器组织灌注前提下,给予80名患者宜保持轻度的负平衡,这样可使用利尿药促进水肿的消退。在液体管理的护理过程中,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增加,胶体物质可渗至肺间质中,所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除非有低蛋白血症,则不宜输注胶体液。然而对于本研究中的创伤出血多的患者,给予输注新鲜血;当输入库存1周以上的血液时,应该加用微过滤器,以免发生微栓塞,从而加重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情。
1.2.5营养支持的护理
除了以上所讲述的治疗护理外,对于80位患者还要给予营养支持的护理。原因在于患者处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机体处于一个高代谢的状态,应该补充足够的营养。静脉营养可引起感染和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故而,对于营养支持的护理,应提倡全胃营养。本研究中的患者亦是如此。这样一来,经过全胃营养,不仅避免了静脉营养的不足,而且能够保护胃肠的黏膜,防止了肠道菌群的异位。从更为严谨的角度来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入住ICU进行更为全面的监测并进行护理,比如动态监测动态呼吸、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其它重要脏器的功能的护理。然因现实的诸多原因,部分患者未进行此项操作。
1.2.6其它治疗
因为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尽管有些致病因素可以对肺泡造成直接的损伤,但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本质是多种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中心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及其释放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的肺脏反应。所以在给予以上的操作护理后,对于本研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不明显者,予以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质,鱼油和吸入一氧化氮等护理,观察疗效以作进一步的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按照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于80名患者每3天进行一次疗效护理的统计以及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程度的统计。
2.结果
本组的80例患者在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措施后,病情得以好转。呼吸状态好转,精神状态好转,嘴唇发绀渐红润。
3结论
据文献系统综述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为36-44%。预后与原发病和疾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联。其中,继发于感染中毒症或者是免疫的功能低下的患者并发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肺炎患者预后较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单纯死于呼吸衰竭者仅占16%,49%的患者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另外,在年龄方面来说,老年患者(年龄超过60岁)预后不佳。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的因素。另有报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协作网在1997年至2009年,这13年间,开展的临床试验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呈现着明显的下降,这可能和采取的措施有关。这些措施包括允许性高的碳酸血症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溃疡和血栓形成、良好的液体管理、营养支持和其它脏器支持的护理等。当然从好的方面来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存活者大部分肺脏能完全恢复,部分遗留肺呈现纤维化,但多不影响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蕊.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现代养生,2016,06:204.
[2]卫晓静,李黎明,周立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对策[A]..2014年河南省造口、伤口护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4.
[3]骆福秀.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