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性状论文_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量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产量,农艺,肥料,密度,河西,紫云英。

产量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1](2019)在《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玉米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在底施磷酸二铵450.0 kg/hm2、尿素300.0 kg/hm2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分别随滴灌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96.0 kg/hm2的处理可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该处理折合产量最高,为16 173.30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产38.09%,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1.23%;产值和净产值也均为最高,分别为27 495、14 745元/hm2,分别较对照不施肥增加7 585、3 835元/hm2,分别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 777、1 796元/hm2。(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孙道旺,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卢文洁[2](2019)在《播期和密度对云南冬播燕麦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知云南冬燕麦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白燕15号'、'坝莜6号'和'远杂2号'3个不同生育期的燕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播期和3个种植密度对云南冬播燕麦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白燕15号'和'坝莜6号'两品种的主穗小穗数、穗轮层数影响显着(P<0.05),对3个供试材料其余的经济性状影响不显着(P>0.05);密度对3个供试材料的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有效分蘖数影响显着(P<0.05),对其余的经济性状影响不显着(P>0.05)。根据产量结果,优化处理组合为:'白燕15号'适宜播期为10月29日,密度为64万株/hm~2;'坝莜6号'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密度为64万株/hm~2;'远杂2号'宜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密度为48万株/hm~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6期)

张悦,魏云洁,张正海,张亚玉,侯淑丽[3](2019)在《不同基肥对平贝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平贝母施用不同农家肥和复合肥,研究不同基肥对平贝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平贝母鳞茎繁殖方法,整地期间对6块实验地分别施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胺、猪粪、牛粪、鹿粪和空白处理,采收期时对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总产量和总生物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施用鹿粪的植株,除叶宽外,在株高、茎粗和叶长方面显着优于其他处理,猪粪和磷酸二胺表现最差;与对照组比对,施用牛粪和鹿粪作为基肥可使平贝母产量分别提高15%和32%,施用猪粪产量最低;施用磷酸二胺和鹿粪后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比对照组提高31%和23%,但磷酸二胺处理组产量较低。综合比较,鹿粪作为平贝母基肥处理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蕊,梁艳荣,张颖力,曹继龙[4](2019)在《种植密度对大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品种H1316、内葱二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80 cm×5 cm,80 cm×6 cm,80 cm×7 cm)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葱品种的抽薹率、株高、假茎长、假茎横径无显着差异,但内葱二号株高、假茎长、假茎横径优于H1316,分别为129.43,55.80,3.53 cm;不同密度下H1316单株重差异显着,以B3(80 cm×7 cm)密度为最佳,且内葱二号单株重优于H1316,为526.27 g;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产量也随之增加,且H1316和内葱二号在密度80 cm×5 cm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08 238.35,125 412.60 kg/hm2。内葱二号可作为内蒙古地区大葱生产首选优良品种之一,密度以80 cm×5 cm为宜。(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雪,王世发,王庆峰,李庆鹏,解林昊[5](2019)在《不同栽培方式对工业大麻产量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庆麻1号和汾麻3号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研究其对工业大麻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庆麻1号A1(种2垄空1垄)栽培方式比其他栽培方式产量高,籽粒产量为1 614 kg/hm2,株高为297 cm,茎粗为19 mm,分枝数为41个;汾麻3号A2(种2垄空1垄)栽培方式比其他栽培方式产量高,籽粒产量为2 603 kg/hm2,株高为172 cm,茎粗为11 mm,分枝数为31个。2种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的不同栽培方式中,种2垄空1垄得到的籽粒产量高于全种的常规栽培方式。(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袁迎春,邹伟,郭红艳,郭亚林,何治芳[6](2019)在《紫云英翻压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翻压紫云英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文设置7个处理,即M0F0(不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M0F1(不翻压紫云英+推荐施化肥)、M1F0(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M1F1(翻压紫云英+100%化肥)、M1F0.9(翻压紫云英+90%化肥)、M1F0.75(翻压紫云英+75%化肥)和M1F0.6(翻压紫云英+60%化肥),检测不同生育期各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对水稻有效穗、穗总粒数、实粒数、空瘪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M0F0相比,M1F0有助于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分蘖初期至成熟期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单施化肥处理(M0F1)相比,各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处理均有助于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与M0F0相比,翻压紫云英处理及施肥处理均有助于提高有效穗、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其中以M1F0.75实际产量最高,达到8 437.5 kg·hm-2,较单施化肥处理增产3.8%,差异显着(P<0.05)。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在翻压紫云英30 000 kg·hm-2后,配施75%化肥(N123.8 kg·hm-2、P2O545 kg·hm-2、K2O 45 kg·hm-2)时,可实现水稻理论和实际产量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孙显旻,国艳春,曾路生,李旭霖,柳新伟[7](2019)在《优化施肥与肥料添加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优化施肥与肥料添加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营滨海盐碱地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施肥;L:当地常规施肥;OAN:优化施肥+聚氨酸+NAM;OANB:优化施肥+聚氨酸+NAM+菌肥;OG:优化施肥+石膏;OA4:优化施肥+4%改良剂;OA5:优化施肥+5%改良剂。结果表明,在优化施肥基础上配合施用添加剂对盐碱地土壤养分有明显提高作用,其中以添加石膏或4%、5%改良剂对提高盐碱地土壤养分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OG处理pH值降幅最大,达0.71个单位,降盐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OAN、OANB、OG、OA4、OA5相较于常规施肥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86、2.23、1.65、1.73、2.31倍;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5%改良剂对提高棉花产量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丁熙柠,史田,杨辉,杨林菲,王凯轩[8](2019)在《喷施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产量性状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田定植4年的‘凤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牡丹进行喷肥试验,分别测定叶片衰老和籽粒产量与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5—7月喷施0.04 mg·L~(-1)芸苔素内酯可有效减缓后期牡丹叶片绿叶比的下降速率,增加叶片SPAD值,降低叶片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生长发育期内喷施0.04 mg·L~(-1)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籽粒产量没有影响。在5、6、7月分别喷施叁次0.04 mg·L~(-1)芸苔素内酯后,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47%、11.70%和7.02%,5、6、7月各喷施一次0.04 mg·L~(-1)芸苔素内酯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4.27%。(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黄玲,徐兴科,闫璐,孙雷明,邵敏敏[9](2019)在《旺长麦田春季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机械镇压对旺长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返青期对济麦22旺长麦田进行了机械镇压处理。结果表明,镇压后起身期单株鲜重、干重、单株次生根条数和分蘖数降低。拔节期叶片长度和宽度减小:单株分蘖数、鲜重和干重明显降低,依次为-19.36%、-21.92%和-20.11%;0-20厘米土层水分含量提高5.14%。挑旗期旗叶及以下叁叶叶片宽度减小,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片长度增长,但是倒叁和倒四叶片长度减小;叶面积增减依次为8.99%、14.04%、-3.94%和-8.35%;旗叶、倒二叶、倒叁叶和倒四叶鲜重和干重依次增加5.03%、6.21%、1.33%、-47.21%和3.17%、1.65%、-3.94%、-50.00%。总体表现为抑制低位叶片生长,而对旗叶和倒二叶有促进作用,总体表现为先抑后促。镇压较未镇压株高降低4.76 cm,降幅5.61%。镇压对基部3个节间长影响较大,依次减少4.95%、10.42%和14.34%,对穗下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影响较小。机械镇压处理亩穗数增加0.91万,穗粒数增加0.79粒,千粒重增加0.34 g,分别较对照增加2.00%、2.25%和0.8%,增产5.77%。旺长麦田返青期至起身期前镇压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和产量,提高丰产稳产性,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防倒增产增效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陶婧,汪骞,袁艺,钟秋月,李石开[10](2019)在《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对萝卜肉质根色素产量的影响,对自主创制的10份云南红萝卜杂交组合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杂交组合按3次重复随机排列分别种植,于萝卜收获期调查根长、根粗、株高、开展度、叶重、叶长、叶宽、外露长、单根重、肉质根色素含量、肉质根色素产量11个性状。应用DPS软件进行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偏相关性、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所测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0.09%~10.42%,其中,开展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叶重;根重、色素含量和根粗是影响云南红萝卜杂交组合色素产量的重要经济性状,决定了色素产量变异的99.67%。在适宜的开展度、叶片大小和外露长的基础上,应注重选择根粗、根长、单根重较大的组合,更易实现云南红萝卜高色素含量育种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产量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知云南冬燕麦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白燕15号'、'坝莜6号'和'远杂2号'3个不同生育期的燕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播期和3个种植密度对云南冬播燕麦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白燕15号'和'坝莜6号'两品种的主穗小穗数、穗轮层数影响显着(P<0.05),对3个供试材料其余的经济性状影响不显着(P>0.05);密度对3个供试材料的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有效分蘖数影响显着(P<0.05),对其余的经济性状影响不显着(P>0.05)。根据产量结果,优化处理组合为:'白燕15号'适宜播期为10月29日,密度为64万株/hm~2;'坝莜6号'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密度为64万株/hm~2;'远杂2号'宜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密度为48万株/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量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9

[2].孙道旺,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卢文洁.播期和密度对云南冬播燕麦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张悦,魏云洁,张正海,张亚玉,侯淑丽.不同基肥对平贝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特产研究.2019

[4].刘晓蕊,梁艳荣,张颖力,曹继龙.种植密度对大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9

[5].张雪,王世发,王庆峰,李庆鹏,解林昊.不同栽培方式对工业大麻产量性状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9

[6].袁迎春,邹伟,郭红艳,郭亚林,何治芳.紫云英翻压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9

[7].孙显旻,国艳春,曾路生,李旭霖,柳新伟.优化施肥与肥料添加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

[8].丁熙柠,史田,杨辉,杨林菲,王凯轩.喷施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产量性状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

[9].黄玲,徐兴科,闫璐,孙雷明,邵敏敏.旺长麦田春季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10].陶婧,汪骞,袁艺,钟秋月,李石开.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个BC群体两个环境下检测到的控制产量...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五个产量性状个杂种及其亲本在4个生育时期田间表...水稻叶片叶脉的减少(图片引自Qietal...应用选择导入系检测到的可能遗传网络...杂种及其亲本在3个时期所有表达基因聚...

标签:;  ;  ;  ;  ;  ;  ;  

产量性状论文_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