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影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
【摘要】目的:由于布氏杆菌病与其他脊柱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于是总结本院近一年确诊的由布氏杆菌性引起的脊椎炎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通过归纳总结来提升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比分析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脊椎炎的CT、MRI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理学资料的整理与已确诊的脊椎病变的影像表现比较。结果:布氏杆菌病多见于腰椎,病变椎体骨质破坏一般较轻,且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小且多,一般都是破坏只局限于椎体边缘的单个椎体破坏最为明显,不累及椎弓根,一般椎体无压缩改变,脓肿区域较为局限且相邻椎体周围也可出现脓肿,椎间盘破坏程度也相对较轻。结论:根据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与其他脊柱病作出鉴别诊断。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53-02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是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病患临床常出现腰背痛、间断发热、椎间隙及椎体感染,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该病易感染,多发于牧区,主要传染由于接触了带有病菌的牛羊的阴道分泌物、皮毛、粪便等。近些年,由于新疆畜牧业高速发展,在新疆牧区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影响了牧民的正常生活。由于该病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的特别之处,一般来说,仅是椎体病变部位的叩压疼痛,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脊椎活动受限无法在临床上给予确诊。通过长期实践发现,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炎在影像学显示上有一定特点,熟悉并掌握其在影像学的特点,能为该病的快速确诊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收集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脊柱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且影像学资料齐全的18例患者,通过研究CT扫描加后期的三维重建、核磁、病理征象从而加强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表现的认识,达到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水平的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经手术及最终病理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范围39至65岁,平均年龄为50岁,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表现为间断发热、多汗、乏力、食欲不振,腰痛以下腰痛为主。
1.2检查方法
1.2.1CT检查运用SIEMENS炫速双源CT检查,检查完后采用后处理技术对病变进行冠矢状MPR重建及容积再现技术多方面展示病灶。
1.2.2MRII检查运用SIEMENS1.5TMRI检查,使用体部线圈,采用多序列(T1WI、T2WI及压脂序列中的TIRM压脂)扫描及多方位扫描(轴位、矢状位及加扫的冠状位)。
1.2.3实验室检查方法所有病例采用实验室检查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的结果由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出,显示为血沉增快的病人有14例,实验室检查中显示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病人为15例。
1.3病理学表现
渗出、增生、肉芽肿的形成是布氏杆菌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所以经过HE染色后表现为病变区组织细胞的增生和肉芽肿形成,由于有渗出改变,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内亦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图7、8)。
2.结果
病椎分布及表现:18例病人中有16例病人表现为2个椎体受累,病变部位位于L1-2椎体的3例,L3-4椎体的5例,L4-5椎体的8例;同时3个椎体受累及的为2例,受累及部位常位于L2-4椎体,由此可以得病变多位于L4-5椎体。病变椎体的骨质破坏程度一般较轻,骨质破坏表现为小且多发,一般都是破坏只局限于椎体边缘的单个椎体破坏最为明显,不累及椎弓根,一般椎体无压缩改变,脓肿范围较局限,且相邻椎体周围软组织内亦可出现脓肿,椎间盘破坏也相对较轻。
3.讨论
布鲁氏杆菌病发生在我国多以东北和西北的游牧区多见,以男性、中壮年、农牧民发病较多见[2]。
3.1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①骨改变:局限于椎体边缘,通常是直径小于1cm的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的骨破坏,并且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硬化带。与之相邻的椎体密度大部分增高,椎弓根一般不累及且也不形成破坏。(图1-3)②椎间盘改变:椎间盘的破坏程度较轻,一般CT上呈等密度改变。③椎旁肿胀:较少发生寒性脓肿。脓肿较局限,不会形成多节段椎旁脓肿,一般只会累及相邻椎体。④骨膜改变:骨膜增厚,使椎体中间呈斑驳样不均匀密度增高影,椎体边缘变尖增生的骨赘与形成的破坏灶形成的花边椎为其特征性表现。⑤韧带改变:前纵韧带、棘间韧带的钙化在CT上表现为点状高密度影,进一步行MRI检查时信号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骨及周围软组织的异常信号可以比较早的在MRI上发现,椎体及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在MRI上一般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而在TIRM压脂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图4-6)。而MRI表现为短T2的骨质硬化常常存在于骨质破坏灶的周围。椎体边缘骨质的异常增生并部分融合形成骨桥。椎间隙变窄(图6)。椎旁脓肿范围一般较小,在MRI上表现为:T1WI为中低信号,而在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腰大肌)与脓肿的界限较清晰。注射Gd-DTPA后扫描:病变的椎体与椎间盘的信号略增高产生不均匀强化,脓肿壁信号也略增高产生不均匀强化。
图1到2:椎体边缘变尖增生,部分椎体骨质不规则破坏,部分椎间隙狭窄,部分上下关节面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而图3中病变椎体边缘出现软组织密度。
图4:SAGT2WI显示:L1椎体下缘、L2椎体上缘见不规则异常信号,T2WI为高信号。
图5:SAGT1WI显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内见不规则片状低信号影,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
图6:脂肪抑制显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内见不规则高信号影,在椎前软组织内亦可见条状高信号,椎间盘信号不均,考虑椎间盘受累。
图7、8:少量破碎骨组织及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内见少量急慢性炎性细胞。
3.2鉴别诊断
3.2.1结核性脊椎炎:疼痛较轻微,多发在胸、腰段,可以呈跳跃性侵犯,椎体变形明显,易形成椎旁脓肿,且脓肿有流注趋势,增强扫描呈现环形强化。椎体呈溶骨型破坏,可以见到沙粒样死骨,周围见增生、硬化,终板有破坏趋势;
3.2.2化脓性脊椎炎: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白细胞升高,腰椎多见,椎体边缘及负重部位均侵犯,附件也可累及,软组织受累范围较小且较弥散,少有脓肿形成。注射Gd-DTPA后病变呈现均匀强化;
3.2.3脊椎转移瘤:一般多见于老年人且大多数具有肿瘤病史,椎间盘一般不会受侵犯,呈跳跃式椎体破坏为转移瘤的表现,并且椎体附件破坏较常见;
3.2.4普通椎间盘炎:椎体的相对缘表现无骨质破坏的异常信号,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为高信号。
发病具有一定地方特点的布氏杆菌病,多发生于西北及东北游牧区[3],分析在我院确诊的18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病例,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与化脓性脊柱炎病、脊柱结核有着显著的不同点,再结合病史及是否有牛羊接触史及其他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最终病理结果能给予正确诊断及提早治疗,进而避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CheungWY,LukKD.Pyogenicspondylitis.IntOrthop.2012;36(2):397-404.
[2]荣独山主编.x线诊断学(第三册):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9-340.
[3]董丽,王化彬,于慧霞,等.赤峰市布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5,2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