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一和同步带轮一,极化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一上;第二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二和同步带轮二,俯仰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二上;第三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三和同步带轮三,方位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三上;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内圈、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内圈、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内圈;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外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本实用新型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整体轮廓高度能够降低至10CM左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三分之一,保证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空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所述动中通卫星天线具有沿轴向依次安装的极化盘、俯仰盘和方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一和同步带轮一,所述极化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一上,所述同步带轮一在同步带一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第二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二和同步带轮二,所述俯仰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二上,所述同步带轮二在同步带二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以及第三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三和同步带轮三,所述方位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三上,所述同步带轮三在同步带三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内圈、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内圈、所述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内圈;所述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外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或者所述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外圈、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外圈、所述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外圈;所述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内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
设计方案
1.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所述动中通卫星天线具有沿轴向依次安装的极化盘、俯仰盘和方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一和同步带轮一,所述极化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一上,所述同步带轮一在同步带一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
第二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二和同步带轮二,所述俯仰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二上,所述同步带轮二在同步带二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
以及第三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三和同步带轮三,所述方位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三上,所述同步带轮三在同步带三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内圈、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内圈、所述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内圈;所述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外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
或者所述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外圈、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外圈、所述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外圈;所述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内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轴承一内圈顶部抵接同步带轮一、其内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一、其外圈顶部抵接轴承压环二、其外圈底部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薄壁轴承一的内环面抵接同步带轮一、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轴承压环一和同步带轮一固定,所述轴承压环二和支撑环座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轴承二内圈顶部抵接同步带轮二、其内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三、其外圈顶部抵接轴承压环四、其外圈底部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薄壁轴承二的内环面抵接同步带轮二、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轴承压环三和同步带轮二固定,所述轴承压环四和支撑环座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轴承三内圈顶部抵接联接环、其内圈底部抵接同步带轮三、其外圈顶部抵接支撑环座、其外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五;所述薄壁轴承三的内环面抵接联接环的外环面、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轴承压环五和支撑环座固定,所述联接环分别和方位盘和同步带轮三固定,所述方位盘通过联接环与同步带轮三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一具有第一传动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安装同步带一,所述极化盘环向一周过盈紧配固定在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一安装部沿环向一周的底部与轴承压环一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二具有第二传动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安装同步带二,所述俯仰盘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沿环向一周的底部与轴承压环三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三具有第三传动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传动部上安装同步带三,所述方位盘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联接环上,所述联接环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第三安装部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环五环向一周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上;轴承压环四环向一周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上;轴承压环二环向一周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上。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一、同步带轮二、同步带轮三的动力源均为伺服电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中通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动中通卫星天线通信系统是一种能够在运动中不间断实时通信的现代卫星通信系统。该天线系统能够在车辆、轮船、飞机等各种载体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准卫星,保证卫星通信连续不断,从而实现运动中不间断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传输能力。传统的动中通天线,多为抛物面天线和平板阵列天线,其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当缺点是体积大、重量重、传动结构复杂,尤其是轮廓比较高,一般高度都在30CM以上,难以和载体共形,造成风阻比较大,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基于该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的动中通卫星天线整体轮廓高度能够降低至现有技术中的三分之一,保证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空间;同时,基于该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之后的动中通卫星天线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阻,节省能耗,极大的缓解发热、能耗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共形、易于隐蔽、易安装、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所述动中通卫星天线具有沿轴向依次安装的极化盘、俯仰盘和方位盘,所述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一和同步带轮一,所述极化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一上,所述同步带轮一在同步带一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
第二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二和同步带轮二,所述俯仰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二上,所述同步带轮二在同步带二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
以及第三安装结构,其包括薄壁轴承三和同步带轮三,所述方位盘安装在同步带轮三上,所述同步带轮三在同步带三和动力源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内圈、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内圈、所述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内圈;所述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外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
或者所述同步带轮一固定于薄壁轴承一的外圈、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于薄壁轴承二的外圈、所述同步带轮三固定于薄壁轴承三的外圈;所述薄壁轴承一、薄壁轴承二和薄壁轴承三的内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薄壁轴承一内圈顶部抵接同步带轮一、其内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一、其外圈顶部抵接轴承压环二、其外圈底部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薄壁轴承一的内环面抵接同步带轮一、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轴承压环一和同步带轮一固定,所述轴承压环二和支撑环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薄壁轴承二内圈顶部抵接同步带轮二、其内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三、其外圈顶部抵接轴承压环四、其外圈底部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薄壁轴承二的内环面抵接同步带轮二、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轴承压环三和同步带轮二固定,所述轴承压环四和支撑环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薄壁轴承三内圈顶部抵接联接环、其内圈底部抵接同步带轮三、其外圈顶部抵接支撑环座、其外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五;所述薄壁轴承三的内环面抵接联接环的外环面、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所述轴承压环五和支撑环座固定,所述联接环分别和方位盘和同步带轮三固定,所述方位盘通过联接环与同步带轮三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同步带轮一具有第一传动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安装同步带一,所述极化盘环向一周过盈紧配固定在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一安装部沿环向一周的底部与轴承压环一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同步带轮二具有第二传动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安装同步带二,所述俯仰盘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沿环向一周的底部与轴承压环三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同步带轮三具有第三传动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传动部上安装同步带三,所述方位盘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联接环上,所述联接环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第三安装部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轴承压环五环向一周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上;轴承压环四环向一周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上;轴承压环二环向一周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同步带轮一、同步带轮二、同步带轮三的动力源均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壁挂式安装结构,通过壁挂式结构设计,动中通卫星天线三个盘的薄壁轴承稳定的固定在静置的支撑环座上,三个盘随各自薄壁轴承的内圈或者外圈转动,三个盘结构紧凑,运动相互独立,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空间,基于本该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整体轮廓高度能够降低至10CM左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三分之一;同时,基于该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的动中通卫星天线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阻,节省能耗,极大的缓解发热、能耗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共形、易于隐蔽、易安装、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壁挂式安装结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壁挂式安装结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壁挂式安装结构沿A-A方向剖视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未标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极化盘,3-俯仰盘,5-方位盘;
21-薄壁轴承一,22-同步带轮一,23-同步带一,24-轴承压环一,25-轴承压环二,26-第一传动部,27-第一安装部;
41-薄壁轴承二,42-同步带轮二,43-同步带二,44-轴承压环三,45-轴承压环四,46-第二传动部,47-第二安装部;
61-薄壁轴承三,62-同步带轮三,63-同步带三,64-轴承压环五,65-支撑环座,66-联接环,67-第三传动部,68-第三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壁挂式安装结构,上述动中通卫星天线具有轴向上依次安装的极化盘1、俯仰盘3和方位盘5,此处,极化盘1、俯仰盘3和方位盘5三者的盘心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上述动中通卫星天线,通过优化结构设计的极化盘1、俯仰盘3和方位盘5同轴、安装,且沿竖直方向逐层安装,实际使用过程中,方位盘5转动实现方位面的波束扫描,俯仰盘3转动实现俯仰面的波束扫描,极化盘1转动实现极化角的波束扫描,以此,通过控制三个盘各自独立转动,能够实现天线始终对准卫星。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壁挂式安装结构用于壁挂式安装极化盘1、俯仰盘3和方位盘5,三个盘随各自的薄壁轴承的内圈转动,三个盘的薄壁轴承的外圈稳定的固定在静置的支撑环座上,三个盘彼此间相互独立的运动,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空间,以此能够极大的降低动中通卫星天线的整体轮廓高度。
参照图1~5所示,上述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依次分层设置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和支撑环座65:
第一安装结构包括薄壁轴承一21和同步带轮一22,上述极化盘1安装在同步带轮一22上,上述同步带轮一22在同步带一23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二安装结构包括薄壁轴承二41和同步带轮二42,上述俯仰盘3安装在同步带轮二42上,上述同步带轮二42在同步带二43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三安装结构包括薄壁轴承三61和同步带轮三62,上述方位盘5安装在同步带轮三62上,上述同步带轮三62在同步带三63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上述同步带轮一22固定于薄壁轴承一21的内圈、上述同步带轮二42固定于薄壁轴承二41的内圈、上述同步带轮三62固定于薄壁轴承三61的内圈;上述薄壁轴承一21、薄壁轴承二41和薄壁轴承三61的外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65。
其具体结构如下:
一、薄壁轴承一21
参照图1~5所示,上述薄壁轴承一21内圈顶部抵接同步带轮一22、其内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一24、其外圈顶部抵接轴承压环二25、其外圈底部抵接支撑环座65;上述薄壁轴承一21的内环面抵接同步带轮一22、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65;上述轴承压环一24和同步带轮一22固定,上述轴承压环二25和支撑环座65固定。进一步的,上述同步带轮一22具有第一传动部26和第一安装部27;上述第一传动部26上安装同步带一23,上述极化盘1环向一周过盈紧配固定在第一安装部27上;上述第一安装部27沿环向一周的底部与轴承压环一24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
二、薄壁轴承二41
参照图1~5所示,上述薄壁轴承二41内圈顶部抵接同步带轮二42、其内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三44、其外圈顶部抵接轴承压环四45、其外圈底部抵接支撑环座65;上述薄壁轴承二41的内环面抵接同步带轮二42、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65;上述轴承压环三44和同步带轮二42固定,上述轴承压环四45和支撑环座65固定。进一步的,上述同步带轮二42具有第二传动部46和第二安装部47;上述第二传动部46上安装同步带二43,上述俯仰盘3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第二安装部47上;上述第二安装部47沿环向一周的底部与轴承压环三44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
三、薄壁轴承三61
参照图1~5所示,上述薄壁轴承三61内圈顶部抵接联接环66、其内圈底部抵接同步带轮三62、其外圈顶部抵接支撑环座65、其外圈底部抵接轴承压环五64;上述薄壁轴承三61的内环面抵接联接环66的外环面、其外环面抵接支撑环座65;上述轴承压环五64和支撑环座65固定,上述联接环66分别和方位盘5和同步带轮三62固定,上述方位盘5通过联接环66与同步带轮三62固定。进一步的,上述同步带轮三62具有第三传动部67和第三安装部68;上述第三传动部67上安装同步带三63,上述方位盘5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联接环66上,上述联接环66环向一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第三安装部68上。上述轴承压环五64环向一周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65上;轴承压环四45环向一周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65上;轴承压环二25环向一周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配固定在支撑环座65上。
以上,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所有的紧配固定均优选使用螺钉,固定牢固稳定,能够匹配卫星天线各盘的高速转动。
以上,整个安装结构轴向上逐层固定,径向上彼此限位,安装动中通卫星天线的三个盘(极化盘、俯仰盘和方位盘)后拆装非常方便、快捷,同时能够极大的降低动中通卫星天线的整体轮廓高度,保证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空间。动中通卫星天线安装后整体的轮廓高度能做到10CM左右,相当于现有技术的三分之一,实现动中通卫星天线的超低轮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共形、易于隐蔽、易安装、可靠性高的特点,
基于该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的动中通卫星天线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阻,节省能耗,极大的缓解发热、能耗高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上述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依次分层设置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和支撑环座65:
第一安装结构包括薄壁轴承一21和同步带轮一22,上述极化盘1安装在同步带轮一22上,上述同步带轮一22在同步带一23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二安装结构包括薄壁轴承二41和同步带轮二42,上述俯仰盘3安装在同步带轮二42上,上述同步带轮二42在同步带二43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三安装结构包括薄壁轴承三61和同步带轮三62,上述方位盘5安装在同步带轮三62上,上述同步带轮三62在同步带三63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上述同步带轮一22固定于薄壁轴承一21的外圈、上述同步带轮二42固定于薄壁轴承二41的外圈、上述同步带轮三62固定于薄壁轴承三61的外圈;所述薄壁轴承一21、薄壁轴承二41和薄壁轴承三61的内圈均固定于支撑环座6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三个同步带轮和支撑环座65的固定位置不同,以及对应各自不同固定位置的结构设计。
以上,实施例一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其相较于实施例二具有更易于拆装的特点,动中通卫星天线的轮廓高度更优于实施例二。但,实施例二中壁挂式安装结构安装后的动中通卫星天线的轮廓高度仍然优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设计。
另,本申请壁挂式安装结构设计,选用同步带轮和同步带配合的传动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锥齿轮配合直齿轮的设计,结构更简单,占用空间少,利于降低整体轮廓高度的同时具有传动精度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401969.8
申请日:2019-03-2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3013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H01Q1/12
专利分类号:H01Q1/12;H01Q1/28;H01Q1/32;H01Q1/34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苏州灵致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灵致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328号创意产业园17-A501-2单元
发明人:颜荣勤;王红伟;李东晓;尤清春;杨侃;潘强
第一发明人:颜荣勤
当前权利人:苏州灵致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殷海霞
代理机构:32257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