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盐碱胁迫论文_于爽,高剑,于洋,杨新宇,王春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盐碱胁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盐碱,苜蓿,种子,脱落酸,生理,活性氧,指标。

混合盐碱胁迫论文文献综述

于爽,高剑,于洋,杨新宇,王春雪[1](2019)在《混合盐碱胁迫对龙葵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龙葵(Solanum nigrum L.)幼苗对不同盐碱胁迫的适应性差异,从而合理高效地利用龙葵资源,以龙葵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中性单盐NaCl、中性混合盐(NaCl、Na_2SO_4的浓度比为1∶2)和碱性混合盐(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的浓度比为5∶23∶9∶3)进行胁迫处理,研究龙葵幼苗抗氧化酶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性盐与碱性盐的作用下,龙葵幼苗都会遭受氧化胁迫。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在碱性混合盐的作用下,抗氧化酶活性在盐浓度为100~1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在中性混合盐胁迫下,只有POD活性上升,SOD、CAT活性均表现出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在中性单盐NaCl的胁迫下,只有CAT活性在盐浓度>200 mmol/L时下降,而其他2种酶活性持续上升。在碱性混合盐作用下,龙葵幼苗会积累更多的丙二醛,在盐浓度为300 mmol/L时达到最高值,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也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李波,邬婷婷,李红,杨曌,林浩[2](2019)在《ABA浸种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种子萌发受阻的缓解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进行20,25,30,35,40,45,50,55和60mmol·L~(-1)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μmol·L~(-1)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缓解处理,测定了不同苏打盐碱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和ABA缓解苏打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苜蓿种子发芽率均随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ABA缓解WL343HQ和龙牧807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分别为40mmol·L~(-1)和35mmol·L~(-1),WL343HQ抗苏打盐碱能力高于龙牧807;随ABA浓度的增加,2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芽长、胚根长、鲜重、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ABA浓度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均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ABA浓度为75μmol·L~(-1)时缓解作用最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苏打盐渍化土壤苜蓿种植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杜敏[3](2019)在《混合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同种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NaCl与Na2CO3混合溶液为试液,创建苜蓿种子的盐碱萌发环境,研究混合盐碱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盐碱浓度的增加,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苗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发芽指数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程度有所不同,根据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分析,60 m M NaCl与60 m M Na2CO3混合处理组的盐碱浓度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甚至使其无法正常萌发。(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9年10期)

宋士伟,焦德志,杨允菲[4](2019)在《东北草地野大麦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盐碱胁迫下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的生理响应及耐盐碱基因的发掘,采用不同浓度NaCl与NaHCO3混合液胁迫处理45日龄幼苗,通过理化分析方法确定野大麦盐碱逆境胁迫临界值,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2 d后,野大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300 mmol·L~(–1)达到最大值,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呈连续上升趋势。选取300 mmol·L~(–1)处理组的野大麦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与对照组(无盐碱处理)相比有4 163个基因上调,1 936个基因下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可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主类52个小类;4 405个差异基因被注释到132个通路中,主要涉及蔗糖合成、脯氨酸合成、过氧化物酶体等代谢途径,蔗糖合成酶(SuS)、鸟氨酸转氨酶(OAT)、谷氨酸激酶(ProB)、谷氨酸-5-半醛脱氢酶(Pro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编码基因上调表达。野大麦可以通过提高某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适应盐碱逆境胁迫,这种代谢过程调节蕴涵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理机制。(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建新,欧晓彬,王金成[5](2019)在《外源H_2O_2对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信号分子过氧化氢(H_2O_2)增强裸燕麦盐碱耐性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以裸燕麦品种‘定莜6号’为材料,在日光温室内用珍珠岩培养幼苗至叁叶一心期时叶面喷施0. 01 mmol·L~(-1)H_2O_2的同时根部浇灌75mmol·L~(-1)盐碱混合溶液(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12∶8∶9∶1)或添加H_2O_2淬灭剂二甲基硫脲(DMTU),研究对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H_2O_2能够缓解盐碱混合胁迫对裸燕麦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幼苗根长、株高和植株干重及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H_2O_2、丙二醛、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抗氧化物质类黄酮、总酚和原花青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添加DMTU部分或完全逆转了H_2O_2的上述作用。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喷施H_2O_2提高了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添加DMTU完全逆转了H_2O_2对D值的提升作用。表明外源H_2O_2通过参与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等生理代谢调控缓解盐碱混合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和生长抑制,从而提高裸燕麦对盐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陆婷,李英霜,康健[6](2019)在《混合盐碱胁迫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橡胶草为研究材料,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和浓度配制成25组梯度混合盐溶液,采用室内培养法观察了混合盐胁迫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相对盐害率上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初生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盐浓度条件下,pH值高的混合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强;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盐浓度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导因素,pH值的影响次之。(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2期)

赵颖,魏小红,赫亚龙,赵枭飞,韩厅[7](2019)在《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北地区藜麦栽培土壤限制问题,研究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抗性相关酶特性的影响,探讨藜麦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机制,为藜麦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0种混合盐碱条件对藜麦种子进行胁迫,分析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表达。结果表明:5种盐碱胁迫均引起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降低,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萌发受到显着抑制(P<0.05),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较大。A,B处理组各浓度盐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均高于CK;C,D,E处理组SOD活性均低于CK,但GR活性在50mmol·L-1盐碱浓度时高于CK。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盐碱浓度为50mmol·L-1时最高,随盐浓度增加POD活性比CK降低4倍,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DS-PAGE分析发现,盐碱胁迫可诱导SOD,POD,CAT,GR同工酶出现新的条带,但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酶带的表达量降低。上述结果说明,盐碱胁迫抑制藜麦种子萌发,其中Na_2SO_4和NaHCO_3对藜麦种子萌发抑制效应明显。本试验条件下,藜麦的耐盐碱阈值为50mmol·L-1,其中盐碱浓度是影响藜麦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盐组分值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次之。(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郭金博,施钦,熊豫武,殷云龙,华建峰[8](2019)在《盐碱混合胁迫对‘中山杉406’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盐碱混合胁迫对‘中山杉406’(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 406’)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室内土培法模拟沿海地区盐渍土的离子组分对‘中山杉406’进行盐碱混合胁迫,研究其株高、地径、鲜质量和干质量等生物量及光合色素、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光响应曲线等光合特性的响应。【结果】盐碱混合胁迫45 d后,供试的‘中山杉406’全部存活,3、5和8 g/kg盐碱处理组的中山杉株高、地径及根冠比均与CK无显着差异,但8 g/kg处理组的根和叶的生物量比CK组显着降低。盐碱混合胁迫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降低了叶片P_n、T_r和G_s,而气孔限制值(L_s)、瞬时水分利用率(η_(WUE))和C_i无显着变化。盐碱混合胁迫下,光合-光强响应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饱和限制,光补偿点(p_(LCP))维持在较低水平,5和8 g/kg处理组的光饱和点(p_(LSP))显着降低。‘中山杉406’在低于8g/kg的盐碱混合胁迫下均可成活,高于5 g/kg的盐碱混合胁迫显着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非气孔限制因素是造成P_n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盐碱混合胁迫下,‘中山杉406’可通过提高全日照弱光的利用率和维持水分利用率(WUE)来缓解盐碱混合胁迫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见,‘中山杉406’对盐碱混合胁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适用于盐碱地治理和绿化的优良乔木。(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詹振楠,马青,王文娟,纳伟[9](2018)在《混合盐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黑果枸杞种子为对象,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及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4种组合,并分别设置50、100、150、200 mmol/L 4个浓度梯度,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黑果枸杞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盐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加强,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有显着下降(P <0. 05);同一盐碱浓度胁迫下,随pH值的升高,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减小,但当盐碱浓度≥150 mmol/L时,不同pH值处理的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参数相互间差异相对较小;混合盐碱胁迫解除,黑果枸杞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其中,低浓度NaCl、Na_2SO_4混合的中性盐胁迫处理的黑果枸杞种子其恢复萌发率相对最高,最终萌发率达到65. 0%,与对照接近,但高盐浓度、高pH值处理的种子恢复萌发率相对极低;盐浓度、pH值及其相互作用对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盐浓度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4期)

修妤,梁晓艳,石瑞常,顾寅钰,王向誉[10](2018)在《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萌发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将中性盐(Na Cl、Na2SO4)和碱性盐(Na 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按照碱浓度增加的原则设定4个处理组,每组又设5个浓度(25、50、100、150、200mmol·L-1),测定20种混合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混合盐碱浓度与发芽势、发芽率呈现负效应,且对发芽势达到极显着负相关(P<0.01);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碱性越强,下降幅度越大,且发芽势受浓度影响较大,发芽率受影响不显着,说明藜麦具有较强的适应盐碱的能力。盐碱浓度对于胚芽长和胚根长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随浓度增加,胚芽与胚根长呈现不同趋势,胚芽长逐渐减低,胚根长则先增加后降低,并且碱性越大,下降幅度越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混合盐碱胁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进行20,25,30,35,40,45,50,55和60mmol·L~(-1)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μmol·L~(-1)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缓解处理,测定了不同苏打盐碱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和ABA缓解苏打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苜蓿种子发芽率均随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ABA缓解WL343HQ和龙牧807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分别为40mmol·L~(-1)和35mmol·L~(-1),WL343HQ抗苏打盐碱能力高于龙牧807;随ABA浓度的增加,2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芽长、胚根长、鲜重、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ABA浓度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均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ABA浓度为75μmol·L~(-1)时缓解作用最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苏打盐渍化土壤苜蓿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盐碱胁迫论文参考文献

[1].于爽,高剑,于洋,杨新宇,王春雪.混合盐碱胁迫对龙葵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李波,邬婷婷,李红,杨曌,林浩.ABA浸种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种子萌发受阻的缓解作用[J].草地学报.2019

[3].杜敏.混合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当代畜牧.2019

[4].宋士伟,焦德志,杨允菲.东北草地野大麦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J].草业科学.2019

[5].刘建新,欧晓彬,王金成.外源H_2O_2对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9

[6].陆婷,李英霜,康健.混合盐碱胁迫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9

[7].赵颖,魏小红,赫亚龙,赵枭飞,韩厅.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8].郭金博,施钦,熊豫武,殷云龙,华建峰.盐碱混合胁迫对‘中山杉406’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詹振楠,马青,王文娟,纳伟.混合盐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10].修妤,梁晓艳,石瑞常,顾寅钰,王向誉.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萌发期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盐浓度对羊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的...混合盐碱胁迫对帚用高梁种子发...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根尖数的...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平均根直...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总根长和...) 白刺对不同浓度混合盐碱胁迫的...

标签:;  ;  ;  ;  ;  ;  ;  

混合盐碱胁迫论文_于爽,高剑,于洋,杨新宇,王春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