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忠: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德性培育论文

孟国忠: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德性培育论文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力量,其养成过程就是和谐秩序的建构过程,其价值在于实现成就人类与成就自然的统一。当前,人们道德信仰的迷失、道德认知的错位、社会公德的缺失、市场价值的僭越以及功利主义的消解是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冲突的根源。人与自然是社会有机体组成的基本要素,需要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发展性、开放性与人本性特征出发,以先进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政府主导、全民行动的新格局,加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重视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双向运动中维持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德性;社会有机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德性作为人的内在修养,对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关系着人与自我、社会以及自然的态度和相处方式。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自然对人类的束缚日渐弱化,自然逐渐成为一个被人类有意识调控的人化系统。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和索取,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断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从表面上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由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膨胀以及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等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来讲,人性中的贪婪、非理性、无节制等非善的态度,将人类视为宇宙的中心等非道德性,才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根本原因。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解决,仅仅依靠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人的德性[1]。因此,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我们应大力加强人的道德建设,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共建生命共同体。

一、价值意蕴: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力量

德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引导人类向善的品质,表征着人与自然间的条理与秩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力量,实现了成就人类与成就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是相依相辅的生命共同体,德性是一切生命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过程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现代研究也表明,人并不是一切价值的来源,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和自然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阿尔贝特·史怀泽指出,“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2]19。德性的本质是向善,善体现了平等、尊重、宽容的美德。作为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德性能够阻碍、消除并且驱逐情感可能给我们的实践判断带来的模糊晦涩的影响[3]147,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之源,使人成其为人并提升人生的价值目标,其他任何价值都无法逾越道德的价值来体现其价值。人与自然作为相依相辅的生命共同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观念是以人的德性为基础的。因此,德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使人的本能欲望与情感得到理性的过滤,推动着人性的发展与升华,使其具有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德性的养成过程就是和谐秩序的建构过程。和谐有序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条件,其本质是各主体之间在一种平等共荣基础上的良性互动。秩序与和谐之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谐是对秩序的最好表达。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结构能够按照本身内在特定的规律运行而呈现出一定的秩序时,人们便称其为和谐;反之,便视其为不和谐。德性是人性中蕴含的良好素质,也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规定,其价值本身就包含着规则,就是要人们去做公认的秩序要求做的事情[4]169,总是以某种利他的性质和特征,给社会注入一种无形的、进步的力量。从客观上来说,任何社会秩序都是人类内在德性需求的外在表现,体现着一定的运行规则,告诉人们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因此,德性的养成过程就是和谐秩序的建构过程,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具有互为共生的关系,德性的价值在于实现了成就人类与成就自然的统一。人的道德自觉会使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由单纯追求利己逐步转向自愿利他,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并促进社会和谐。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具有互为共生的关系,德性强调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仅仅指道德准则和规范。人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人如果将自然视为物体,其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如果将自然视为与人一样的生命体,关心自然、保护自然就变得理所当然。德性作为一种引导人向善的力量,促使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历经从单纯依附自然、利用自然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5]。因此,德性养成的价值就在于推动了人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实现了成就个人与成就他人、成就人类与成就自然的统一。

二、现实困境:德性的缺失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根源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知识传授与生态道德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生态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另一方面,要构建鲜明的社会赏罚机制。道德楷模行无言之教,润物无声,富有深深的道德感染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使人们能从道德楷模的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从而提升社会的品德与境界层次,引导全社会德性的养成。同时,要对违反社会公德、损害自然环境的失德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构建社会赏罚长效机制,使人们在利益目标导向、利益价值导向、利益道德导向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从供给、消费、贸易、地缘政治及生态5个方面构建15个指标,其中定量指标12个,定性指标3个,见表1。定量指标数据主要来自《BP世界能源统计》《IEA能源统计报告》《中国统计年鉴》。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评分法,专家主要来自石油安全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石油行业工作的业内人员。

道德信仰的迷失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基趋于崩溃。信仰是思想的灵魂,是支配思想和结果的决定性力量。信仰创建了一个全身心的思想网络,自觉地整理和加工着人们的思想世界,消解和屏蔽那些人们不相信的价值与目标。道德信仰是人生信仰的重要内容结构,是个体和社会道德建构的价值基础,突出表现为对道德价值的肯定、确信与坚守。如果没有道德信仰作为导向,德性的力量也就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必然导致社会道德危机层出不穷。在我国传统社会伦理形态中,道德信仰被赋予稳固的价值地位和普遍的社会认同。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不断泛化,个体对物质利益的极度追求,价值尺度的多元化以及受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侵蚀了德性养成所依托的土壤,使得人们道德信仰和精神理想的光环逐渐失去了光泽,个体道德行为失范以及社会整体道德失序,人与社会、自然以及自我关系出现“异化”,直接导致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和空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基趋于崩溃,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直接危及人类生存,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学生学习最普遍的两种方法是计算机辅助学习和课堂与网络结合学习,前者将计算机当做一种辅助工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后者则在硬件与软件上受到了限制[1]。混合式学习方法是对这两种学习方法的一种结合与创新,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优势进行充分的融合,既是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学习资源和学习风格的混合,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随机过程{X(t),t∈T},每一个t∈T的随机变量X(t)都可以用随机过程在参变量为t时的过程元A(t)进行刻画,过程元A(t)是随机变量X(t)的可拓模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体现了国家作为全体人民代表性主体的价值追求。文明和谐的内涵不仅仅是指社会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应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自然,构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在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平等、公正同样包含着生态环境公平的价值内涵,全社会要共担生态保护之责、共享生态利益之责,体现生态环境公平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也是评价公民个人行为的价值标准。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的内涵,同样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友善关系与德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转化为公民个人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社会公德的缺失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障濒于瓦解。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践中,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之后,随着人口总量的急剧增长,全球经济也迅速发展,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人类把自身的利益看作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社会公德的缺失,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大量的开发和消耗,甚至是乱采滥用,远远超过了自然本身的承受能力,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障濒于瓦解。

市场价值的僭越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纽带趋于断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使得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但市场经济自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弱点,导致人的经济性和道德性的分离与紧张。正如杜尔凯姆所说:“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也自然而然地使欲望迅速增长。就在传统约束失去权威的同时,可望得到的报酬越厚,刺激就越大,欲望也变得越迫切,越不受控制。在这最需要限制激情的时刻,限制却偏偏更少了,脱缰野马般的激情更加剧了这种无规则的混乱状态。”[7]212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市场经济,具有原始积累时期强烈的赢利性、野蛮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强调商品交换的平等性、公平性,使人们处于一个无人格魅力的“物化环境”之中,把市场价值观视为唯一真实的社会价值所在[8]86,一切以商品的价值作为判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人至上、金钱万能的畸变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市场价值的导向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增添了征服自然的野心,为了满足人自身的物质利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斩断了人与自然间和谐共生的纽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有了“金山银山”却毁了绿水青山。

功利主义的思潮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逐渐消解。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把人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满足个人的私欲、外在物质利益的活动,一切以求取个人利益和幸福为原则”[9]210。功利主义思潮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态度、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导致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快速蔓延,使得人被物质所约束,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以功利主义判断为主而非以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为主。尤其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把满足人的欲望放在了目的性地位,把自然仅仅当成满足人类感性欲望和需要的工具,只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利益,只重物质利益而轻精神价值,对自然只是一味地进行索取、利用,很少顾及对自然的保护,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陷入了空前脆弱的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被消解,既对自然造成了长远的损害,也不利于培养人们对自然的道德情感。

教学设计类型包括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如培训或学习系统设计)、微观的针对课程或单元的教学过程设计和基于媒体的教学产品设计(如幻灯片、录音、教材多媒体课件等)。[5]

三、培育策略:遵循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0]102人与自然之间日益突出的危机是由于规范有机体行为的意识与推动有机体发展的实践出现了偏差[11],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发展性、开放性与人本性特征出发,以先进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政府主导、全民行动的新格局,加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重视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双向运动中,加强德性培育,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

(一)坚持整体性,构建政府主导、全民行动的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不是分散零乱的存在物,应该保持一种整体协调的状态。人的德性养成植根、内含、渗透于人类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中,是内在修养与外在德性的统一[12],“通过公众参与能够有效建立一种与社会关系密切、互相影响的活态公共关系网络系统,是实现公众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13]。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推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全民行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格局。

在如何认定间接征收的标准问题上,学界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目的标准,二是纯粹效果标准。东道国为保护文化遗产而作出的限制或剥夺外来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是否能被认定构成间接征收,涉及如何正确适用上述标准,这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人的德性决定了人是向善还是向恶的程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所在。在人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由于人的道德信仰的迷失、道德认知的错位、社会公德的缺失、市场价值的僭越以及功利主义的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日渐突出。

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倡导全体社会成员积极践行理念上不烦琐、需求上不纵欲、习惯上不攀比的绿色生活的德性要求和基本道德规范。理念上不烦琐就是无论是对物质的取舍,还是个人的价值观念,都要服从一种简单、简洁和简约的价值追求;需求上不纵欲,就是在个体的生活中,对自身的欲望进行理性的取舍,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坚守绿色生活信仰,减少不必要的生活消费并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科学合理控制自身的欲望;习惯上的不攀比,就是不把物质上的富足作为生活最重要的追求,而是经常从自己的过去看变化和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的未来,始终让自己处于正向的激励中,用绿色文化自觉引领自己的绿色生活,做绿色生活方式的模范践行者。

(二)坚持发展性,强化先进价值体系的引领

文化是德性养成的人造土壤,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人与自然和谐文化观的树立,就是要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伦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共同体。

在线条上,画面下半部分我都是选择一些比较圆滑的线条,例如海面上的波浪,沙滩上的波纹。而画面上半部分我则是选择了一些顿一些、起伏不太明显的线条来维持整个画面的对比关系。但是这些线条也远远不够,所以我还在这些线条的基础上做了其他的更微妙的线条,例如画面中的人物、花草及鸟类。这样一些细小的、微妙的线条也能打破之前的一些形状,这样的碰撞对于整个画面来说也是好的。在初期定草图的时候,我将海浪的起伏感、立体感定位重点之一,将其起伏变化都进行了反复修改,线条的穿插、长短都是画面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伦理。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支配人类文明进程的主导力量。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一切事物的尺度,世界万物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需要而存在,其核心逻辑是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论的影响造成的。为此,需要转变思维,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论,扩大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把利益平等的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大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一方面,树立自然价值观,尊重生命价值。自然同人类一样具有内在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中,既要尊重、珍视和保护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自然的价值,常怀敬畏之心[16],另一方面,维护自然的权利,弘扬生态正义。人类既拥有利用自然的权利,又要承担呵护自然的义务,还要行使尊重自然的道德权利,以维持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还是仁爱万物的伦理准则,都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强调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地自然有真实无欺之德,人也应效仿天地拥有同样的德性。同时,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奴役关系,一切事物均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之所以视天地自然为至善之存在,是因为它代表了承载和化生万物之德。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为此,要大力弘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精髓,将其作为克服人类当前环境与生态危机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不断发展和升华,坚持一切顺应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原则,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4]24,这是以自然主义的生态思想来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对于形成有的放矢的政策引导,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标准,普及平等、宽容、仁爱与共生的生态伦理规范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就是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5]211。

道德认知的错位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准日渐模糊。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6],它是一个从道德刺激到道德新知、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和形成过程。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认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待标示个人自我规定性的“权利——义务”间的平衡关系上,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德性原本并不依赖于相应的权利,德性原本也不是一种权利,而仅仅是以义务的形式出现。基于这种认知,中国传统社会中大公为私、助人为乐、平等宽容等道德品质,在当代社会便不再是人之为人所应尽的义务,而仅仅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手中可以斟酌决定的自由选择。由于道德认知的错位,削弱了德性养成的价值涵养,必然导致人们非道德主义的抬头和泛滥,甚至对出现的非道德行为也认为是理所当然。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理解和诠释中,人们往往从经济角度或政治角度来衡量人与自然的应有尺度,就会把工具理性的霸权性、人类欲望的不合理性看作对待自然的合理尺度,把人的权利看作特权,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看作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最终动摇道德信仰的基础。

(三)坚持开放性,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有机体不是封闭的、机械的,需要保持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交换,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开放是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必要条件,全球化时代,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需要重视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精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尽管西方工业文明将技术理性全面渗透到人的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引起人的理性与价值的背离,导致严重生态危机。但西方文化中普遍具有的勇于创新、重视规则、尊重人格和价值等文化精髓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应该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将外来文化、道德中的精华吸纳到我们的道德体系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态精神与世界先进文化进行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关系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此外,“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17]69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的新理念、新构想,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的中国智慧。该理念既立足我国又胸怀全球,既照顾现实又放眼未来,对人类社会应对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挑战、推动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历史和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需求,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理应成为普世伦理。[18]各国、各个民族都应将本国、本民族的发展纳入世界范围,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Monographic report: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四)坚持人本性,重视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有机体的一切关系都是由人的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中,既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履行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命,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循环能力。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人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及其创造物观照自身,自然则在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进行改造、得到人类保护的前提下,更加和谐稳定。“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19]32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同时也为人的活动提供了舞台。由此可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不是意味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否定,相反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主体尊重自然规律并发挥人的能动性的过程。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凸显了作为人类普世价值的人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快发展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20]。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就是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保证他们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是宣扬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的利益和创造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切实履行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命。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自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思维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哲学家康德指出,“德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责任的恪守中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21]6。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中,切实履行好人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重要使命,常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把工具主义的理性诉求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关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主体自觉,为构建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做出人类自己的贡献。

人对自然的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根基,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从过程的角度看,德性的培养并不仅仅表现为外在强加,而是有其内在的根据,但这种根据最初主要以向善的潜能等形式存在,唯有通过教育、学习及道德实践的过程,内在的潜能才能不断获得现实的内容,并成为真正的德性。”[24]145因此,人对自然德性的养成,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人对日常生活规范和行为习惯的自觉遵守,更表现为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我修养的提升。人类既需要个体的体验与践行,又需要教育的帮助与教化,唯有这样,才成达到德性习惯养成与德性理性养成的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4)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加大对绿色工程的补贴、扶持力度和环保宣传;相关生产设备的开发和工厂化生产作业流水线的建设,需要同步研究与设计。

参考文献:

[1] 肖楠楠.找回失落的德性:生态德育的价值观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8(5).

[2]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3] [芬]George Henrik von Wright.The varieties of goodness[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3.

[4] [美]A.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 刘尚明.论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要义的思想[J].社科纵横,2017(11).

[6] 张鹏.论德性与人生观教育的互动[J].教育评论,2012(2).

[7] [法]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M].钟旭辉,马磊,林庆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 汪应曼.经济转型与道德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9] 任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潘树国,周建超.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下的绿色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

[12] 李兰芬,王国银.交往实践视域中的生活与德性[J].教学与研究,2008(3).

[13] 孙颖.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市空间分异治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14]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 倪伟.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1(9).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 黄守红,万波.科学发展观与普世伦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

[1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0] 胡熠,黎元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N].学习时报,2019-01-09.

[21] [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2]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On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 i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ENG Guo-zhong
(Advanced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Abstract:The co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es in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Virtue is the inner strength of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virtue i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order. The value of virtue is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achieve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t present, the loss of human moral beliefs, the misplacement of moral cognition, the lack of social morality, the surpassing of market value and the dissolution of utilitarianism ar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on flic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Human and nature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social organis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 development, openness and human nature of Marx's social organism, a new pattern of government-led and national action with the guidance of advanced value systems should be built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Much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main role of the people in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sm in the twoway move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should be maintained to finally realize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human and na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rtue; social organism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19)03-0021-07

收稿日期:2019-01-19

作者简介:孟国忠(1977- ),男,山西忻州人,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副教授,博士,江苏环境与生态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公众生态意识培育体系构建研究”(17JYB01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绿色发展视域下的生态教育:理论、实证与政策”(2017ZDIXM093)

责任编校 顾金春

标签:;  ;  ;  ;  ;  ;  ;  ;  ;  ;  

孟国忠: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德性培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