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洁解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清洁,废物,放射性,最小化,物料,轻微,氟化钙。
清洁解控论文文献综述
袁微微,郭亚平,刘跃东,梅星,侯文臻[1](2019)在《核电厂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流程标准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厂运行和维修时产生的放射性轻微污染物料需要解控。为保障未来清洁解控工作顺利实施,提高清洁解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调研阐述了核电厂清洁解控物料类型、解控限值及解控方法,对已有核电厂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流程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便于实施解控的角度提出了清洁解控标准流程优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25期)
高超[2](2019)在《IAEA适合再利用材料的具体清洁解控水平推导技术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适合再利用材料的具体清洁解控水平推导技术会议(Technical Meeting on Derivation of Specific Clearance Levels for Materials That Are Suitable for Reuse)于2018年11月12—16日于奥地利维也那召开。本次会议由IAEA主办,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捷克、白俄罗斯、巴西、保加利亚、荷兰、马来西亚、立陶宛、(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通讯》期刊2019年01期)
曹莲[3](2017)在《清洁解控技术在放射性废物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管理策略研究和发展,近年来,清洁解控技术作为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被推广和应用。本文围绕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氟化钙废渣清洁解控评估和应用、清洁解控技术的推广进行介绍,旨在证明清洁解控技术在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管理中具有较高实际价值,在废物安全处置和再利用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以为后期清洁解控技术持续应用和技术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核材料分卷、辐射防护分卷)》期刊2017-10-16)
禹恩发,徐卫东,唐明山,邓波[4](2017)在《乏燃料后处理厂房清洁解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乏燃料后处理厂房工艺要求和设备污染情况,对国内外常用去污技术的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出成熟的适用于后处理厂房退役去污的技术,并对筛选的去污技术进行试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去污后达到清洁解控要求的技术进行评价,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后处理厂房退役去污的清洁解控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化工分卷、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卷、辐射物理分卷)》期刊2017-10-16)
骆志平,汪传高,徐勇军,王薇,郭金森[5](2017)在《核电站废树脂清洁解控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轻微污染的废树脂采取解控处理是核电站废物最小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介绍近几年开展的核电站废树脂解控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核电站目前的废树脂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利于实施废树脂废物最小化的技术途径。解控后的废树脂可能采取的处置出路包括危险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暂时尚不具备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的条件。为了提高核电站这类废物最小化的实施效率,建议对不同类型放射性核素在废树脂中含量的相关性问题,对放射性核素在离子交换柱树脂中的空间分布问题,对废树脂分拣的在线监测技术以及其它类型固体废物的分拣监测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在保证取样代表性的同时,减少取样量和测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物最小化的经济成本。(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期刊2017年05期)
汪传高,王薇,徐勇军,骆志平[6](2016)在《放射性废物的清洁解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洁解控是放射性废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达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有效措施,也是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在废物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应用。清洁解控水平的研究对实现废物管理的正当性、安全性、经济性及有序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工作首先通过对IAEA、欧盟、美国以及我国的解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欧盟、美国均根据各自具体实际情况建(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6年00期)
周程,朱晓翔,蒋若澄,胡建伟,周健[7](2017)在《江苏省含低放射性废渣清洁解控技术规范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省稀土行业废渣实际情况为背景,基于国内外对天然放射性物质(NORM)的管理限值水平,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建立了废渣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与现场γ剂量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场实验和样品γ谱核素分析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在留有足够安全冗余的情况下确定现场γ剂量率筛选水平,并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NORM废物γ剂量率筛选现场检验程序。(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陈健菠,陈坚[8](2017)在《宁德核电站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前的准备工作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核电站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宁德核电站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了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策略及管理操作程序,并对APG废树脂、通风滤芯框架及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了分类管理及测量,为实施解控做准备。(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通讯》期刊2017年01期)
杨勇,杨瑞红,高宇,晏飞来[9](2017)在《核医学放射性废物清洁解控管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医学诊断治疗过程中放射性"叁废"的产生和处置是核医学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主要措施是: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对防治设施运行后的放射性"叁废"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放射性"叁废"实行排放审查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在放射性"叁废"排放前进行监测,符合清洁解控水平的予以解控排放。目前管理模式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同医疗机构的核医学场所有关放射性"叁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期刊2017年01期)
张露,汪萍,黄敏杰,吕彩霞,盛青[10](2016)在《含铀氟化钙渣的产生控制及清洁解控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铀氟化钙渣是核燃料循环前段中的重要废物之一,通常要求其应能清洁解控。本文根据我国含铀氟化钙渣产生的主要特点,经过理论计算,推导出生产和废液处理工艺中控制含铀氟化钙渣放射性活度浓度的技术条件,如核燃料厂应控制进入固氟蒸氨工艺的废液处理量V和铀的质量浓度C1,满足VC1<723g的要求。本文还对含铀氟化钙中铀的监测提出了以监测沉淀工艺废液中的铀为主,氟化钙渣中铀的测量为辅的监测思路,对含铀氟化钙渣的回收再利用提出了统一规划、协调管理、标准化解控程序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11期)
清洁解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适合再利用材料的具体清洁解控水平推导技术会议(Technical Meeting on Derivation of Specific Clearance Levels for Materials That Are Suitable for Reuse)于2018年11月12—16日于奥地利维也那召开。本次会议由IAEA主办,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捷克、白俄罗斯、巴西、保加利亚、荷兰、马来西亚、立陶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洁解控论文参考文献
[1].袁微微,郭亚平,刘跃东,梅星,侯文臻.核电厂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流程标准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
[2].高超.IAEA适合再利用材料的具体清洁解控水平推导技术会议[J].辐射防护通讯.2019
[3].曹莲.清洁解控技术在放射性废物管理中的应用[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核材料分卷、辐射防护分卷).2017
[4].禹恩发,徐卫东,唐明山,邓波.乏燃料后处理厂房清洁解控技术研究[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化工分卷、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卷、辐射物理分卷).2017
[5].骆志平,汪传高,徐勇军,王薇,郭金森.核电站废树脂清洁解控问题探讨[J].辐射防护.2017
[6].汪传高,王薇,徐勇军,骆志平.放射性废物的清洁解控[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6
[7].周程,朱晓翔,蒋若澄,胡建伟,周健.江苏省含低放射性废渣清洁解控技术规范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
[8].陈健菠,陈坚.宁德核电站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前的准备工作实践[J].辐射防护通讯.2017
[9].杨勇,杨瑞红,高宇,晏飞来.核医学放射性废物清洁解控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
[10].张露,汪萍,黄敏杰,吕彩霞,盛青.含铀氟化钙渣的产生控制及清洁解控条件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