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购并论文_程兆谦,吴梦妮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国购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思维,因素,理论,战略,集团,动因,维度。

跨国购并论文文献综述

程兆谦,吴梦妮[1](2015)在《中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战略叁角”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十多年里,中国企业购并呈现出历史上最繁荣的状态,其中以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最引人注目,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虽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动机和驱动因素,但是以往研究往往只是从特定理论视角出发(如制度视角),结合个别案例研究,并未提出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无法完整呈现驱动因素的内容与整体结构,这会阻碍相关研究更为细致深入地展开。本文将以2001—2011年之间成功的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交易为对象,通过扎根理论从宏观、行业、企业叁个层次识别出七个主要的购并方驱动因素,分别为国际经济因素、母国因素、东道国因素、行业竞争、国际行业垄断、行业特征、企业战略和战略性资产短缺。(本文来源于《浙商管理评论》期刊2015年00期)

吴梦妮[2](2014)在《中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的驱动因素与促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十多年里,中国企业购并呈现出历史上最繁荣的状态,其中的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最为引人瞩目,因为它与传统的跨国购并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目前跨国购并动机和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购并方。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其许多的动机和驱动因素,但是这些因素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而且以往研究往往只是从特定理论视角出发(如制度视角)、结合个别案例研究并未体现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无法完整呈现驱动因素的内容与整体结构,这会阻碍相关研究更为细致深入的展开。其次,只有少数的研究对被购并方的驱动因素提供一些信息,促成交易达成的双方彼此选择的结合维度就更少涉及了,这已成为现有购并动机研究的局限和缺失。另外,以往的研究隐含地假定了“购并都是相似的”,但当我们深入其中研究时发现同样是战略资产寻求型购并,相互间也有很大差异。基于上述讨论,本文将以2001~2011年之间成功的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交易为对象,从驱动因素及其互动关系入手,通过扎根理论从宏观、行业、企业叁个层次识别出购并方的驱动因素,系统梳理中国企业的跨国购并模式,与以往分类相比,这是一个更加规范严整的过程,主要从案例资料而不是主观判断中获得分类标准与信息。同时关注被购并方的驱动因素以及双方结合维度,从购并双方的角度来解释这些购并何以发生以及达成。我们认为厘清购并双方的驱动因素并了解使得它们相互选择的结合维度,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解这些购并何以发生以及这些购并的性质。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购并交易是否达成取决于双方的互动,而非购并某一方的作用。只有被购并企业受到强有力的驱动从而产生足够水平的动机,购并才可能发生。因此我们认为,购并交易的达成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双方互动的结果。(2)通过扎根编码从宏观、行业、企业叁个层次提取出国际经济因素、母国因素、东道国因素、行业竞争、行业特征、企业战略、战略性资产短缺7个主要的购并方驱动因素。(3)购并交易相互之间差别甚大,我们根据目标市场和业务强化,将其分为4大模式:国外市场横向强化、国外市场纵向强化、国内市场横向强化和国内市场纵向强化。(4)从被购并方的角度梳理其驱动因素,包括宏观层面的国际经济因素、行业层面的市场因素、以及企业层面的企业困境和战略因素。在购并交易当中,被购并方拥有主动权和决定权,他们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同时有多个潜在买家的情况下,价格远不是最重要的。(5)从购并双方角度来看,双方结合包含了经济、战略、资源、信任以及价值观五个维度。此外,本文还构建了一个双方结合的“冰山”模型,强调“水面下”的信任和价值观比“水面上”的经济、战略以及资源更重要。(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4-10-01)

程兆谦,蔡达良[3](2014)在《跨国购并中的知识转移研究: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取目标企业的知识是很多跨国公司购并的主要目标,知识转移也随之而成为购并后整合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活动。然而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起步较晚,仅仅有十年的历史。本文对跨国购并中知识转移研究在这十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主要介绍了知识转移过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这叁个题目下的代表性研究,评估其贡献,指出其不足。最后,从购并研究、知识转移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跨国购并中知识转移研究的理论价值,提出和探讨几个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商管理评论》期刊2014年00期)

包珂,孙超[4](2014)在《中国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战略的理论诠释与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存在"重资源轻技术"误区,这种误区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战略作用的发挥。尽管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与资源获取型跨国购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都很重要,但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前者比后者意义更为重要。本文分析表明: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不仅具有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高效增长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企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等功能。(本文来源于《新金融》期刊2014年03期)

尹中升[5](2014)在《论以跨国购并模式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现处于转型期,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向合理化、高度化演进是实现稳中求进主基调的重要战略方针,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对提升整体国民经济产业素质将起到核心作用。文章通过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技术型跨国购并与企业创新战略、我国企业技术型跨国购并现状与问题、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机遇与对策四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系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将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锡士[6](2013)在《跨国购并:万达远航》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6月19日,万达集团宣布,将斥资10.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8亿元)投资英国。其中3.2亿英镑用来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91.8%股份,另外7亿英镑计划投资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此次投资英国是继去年9月并购世界第二大院线美国AMC公司后,万达集团的又一次大手笔海外投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期刊2013年07期)

王碧芳[7](2012)在《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驱动因素研究——一个战略叁角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因素驱动中国企业近几年的海外购并浪潮,企业应如何提高购并的效率及可能。本文利用战略叁角框架,从企业、行业、制度叁个角度分析中国企业开展跨国购并的动因。根据这个框架,结合中国企业知名购并案例"吉利购并沃尔沃"的案例分析,分析企业资源、行业研发密集型、行业竞争性、制度因素在企业跨国购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2年11期)

祝福恩[8](2012)在《运用整合规律实现全球化发展的探索之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关键因素之一是整合发展,确切地说是中国运用整合规律实现全球化发展。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徐旭教授所着《跨国购并的整合之道》(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书,正是在企业层面上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探索和回答,对于推进企业改革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2-10-25)

张聚昌[9](2012)在《从整合发展到整合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国购并的整合之道》是去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书。这是作者徐旭经过6年时间跟进考察研究全球快递巨头TNT与中国着名民营物流华宇集团跨国购并整合的经典案例,首次提出中国创新型跨国购并整合的九大思维模式,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跨国购并整合规律的专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2-04-09)

王洁,王碧芳[10](2012)在《跨国购并后的文化整合研究:以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购并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存在企业与民族的双重文化差异,购并后的整合变得非常困难,如何有效地处理跨国购并中的文化冲突已成为每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回顾和整理跨国购并文化整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联想购并IBM PC事业部为例,探索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后的文化整合问题,并提出跨国购并中文化整合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2年07期)

跨国购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企业购并呈现出历史上最繁荣的状态,其中的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最为引人瞩目,因为它与传统的跨国购并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目前跨国购并动机和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购并方。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其许多的动机和驱动因素,但是这些因素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而且以往研究往往只是从特定理论视角出发(如制度视角)、结合个别案例研究并未体现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无法完整呈现驱动因素的内容与整体结构,这会阻碍相关研究更为细致深入的展开。其次,只有少数的研究对被购并方的驱动因素提供一些信息,促成交易达成的双方彼此选择的结合维度就更少涉及了,这已成为现有购并动机研究的局限和缺失。另外,以往的研究隐含地假定了“购并都是相似的”,但当我们深入其中研究时发现同样是战略资产寻求型购并,相互间也有很大差异。基于上述讨论,本文将以2001~2011年之间成功的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交易为对象,从驱动因素及其互动关系入手,通过扎根理论从宏观、行业、企业叁个层次识别出购并方的驱动因素,系统梳理中国企业的跨国购并模式,与以往分类相比,这是一个更加规范严整的过程,主要从案例资料而不是主观判断中获得分类标准与信息。同时关注被购并方的驱动因素以及双方结合维度,从购并双方的角度来解释这些购并何以发生以及达成。我们认为厘清购并双方的驱动因素并了解使得它们相互选择的结合维度,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解这些购并何以发生以及这些购并的性质。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购并交易是否达成取决于双方的互动,而非购并某一方的作用。只有被购并企业受到强有力的驱动从而产生足够水平的动机,购并才可能发生。因此我们认为,购并交易的达成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双方互动的结果。(2)通过扎根编码从宏观、行业、企业叁个层次提取出国际经济因素、母国因素、东道国因素、行业竞争、行业特征、企业战略、战略性资产短缺7个主要的购并方驱动因素。(3)购并交易相互之间差别甚大,我们根据目标市场和业务强化,将其分为4大模式:国外市场横向强化、国外市场纵向强化、国内市场横向强化和国内市场纵向强化。(4)从被购并方的角度梳理其驱动因素,包括宏观层面的国际经济因素、行业层面的市场因素、以及企业层面的企业困境和战略因素。在购并交易当中,被购并方拥有主动权和决定权,他们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同时有多个潜在买家的情况下,价格远不是最重要的。(5)从购并双方角度来看,双方结合包含了经济、战略、资源、信任以及价值观五个维度。此外,本文还构建了一个双方结合的“冰山”模型,强调“水面下”的信任和价值观比“水面上”的经济、战略以及资源更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国购并论文参考文献

[1].程兆谦,吴梦妮.中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战略叁角”框架[J].浙商管理评论.2015

[2].吴梦妮.中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购并的驱动因素与促成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3].程兆谦,蔡达良.跨国购并中的知识转移研究: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浙商管理评论.2014

[4].包珂,孙超.中国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战略的理论诠释与实证分析[J].新金融.2014

[5].尹中升.论以跨国购并模式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战略[J].生产力研究.2014

[6].锡士.跨国购并:万达远航[J].上海经济.2013

[7].王碧芳.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驱动因素研究——一个战略叁角框架[J].江苏商论.2012

[8].祝福恩.运用整合规律实现全球化发展的探索之作[N].光明日报.2012

[9].张聚昌.从整合发展到整合规律[N].黑龙江日报.2012

[10].王洁,王碧芳.跨国购并后的文化整合研究:以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

论文知识图

一4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增长情况图(...一5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增长情况图(...一6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区位分布图国内购并与跨国购并对比分析一3跨国购并动机分析图一7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产业分布比例...

标签:;  ;  ;  ;  ;  ;  ;  

跨国购并论文_程兆谦,吴梦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