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涉及等电位测试仪领域。该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和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测试仪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收线盘,转轴上还套设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位于收线盘与测试仪主体之间,并且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转轴,且另一端固定于收线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收线盘实现测试线的放线以及自动收线,从而将测试线规整的卷绕收集在收线盘上,避免测试线出现打结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和测试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收线盘(4),所述转轴(3)上还套设有涡卷弹簧(6),所述涡卷弹簧(6)位于所述收线盘(4)与所述测试仪主体(1)之间,并且所述涡卷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3),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线盘(4)。
设计方案
1.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和测试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收线盘(4),所述转轴(3)上还套设有涡卷弹簧(6),所述涡卷弹簧(6)位于所述收线盘(4)与所述测试仪主体(1)之间,并且所述涡卷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3),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线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侧壁还设置有导向管(5),所述导向管(5)对准所述收线盘(4),并且所述测试线(2)的前端穿设过所述导向管(5)后位于所述导向管(5)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5)的两端均设置有柔性套(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5)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所述测试线(2)外壁的锁定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7)包括锁定杆(71),所述导向管(5)的外壁贯穿有供所述锁定杆(71)滑移的锁定孔(52),所述锁定杆(71)位于所述导向管(5)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72),且位于所述导向管(5)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复位板(74),所述锁定杆(71)外壁套设有压紧弹簧(75),所述压紧弹簧(75)位于所述复位板(74)与所述导向管(5)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71)背离所述拉环(72)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下端面的四周均设置有支脚(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3)铰接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下端面,并且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供所述支脚(13)翻转后嵌入的卡槽(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电位测试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
背景技术
等电位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建筑物中的金属构建之间的等电位连接电阻,以及各种电气设备与地网地极间的连接导体的电阻。
中国专利CN206773077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等电位测试仪,该测试仪包括壳体和等电位测试仪本体,壳体为中空的槽体并且壳体的中空槽体内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设置有散热通孔,第一隔板将壳体的中空槽体分隔为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等电位测试仪本体放置在第一槽体内并且第一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通风槽,第二槽体通过第二隔板分隔为储线槽和散热槽,散热槽内安装有散热风扇。
上述等电位测试仪在使用时,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测试线,而这些测试线在进行存放时,很容易缠绕打结,因此再次使用时,需要对测试线进行整理,导致测试仪的再次使用过程很不方便,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具有避免测试线缠绕打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和测试线,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收线盘,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位于所述收线盘与所述测试仪主体之间,并且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线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测试仪时,拉动测试线向外运动,此时测试线拉动收线盘旋转,收线盘带动涡卷弹簧进行卷绕,并将测试线绕下,实现测试线的放线,此时即可对导线进行检测。当检测完毕后,松开测试线,此时涡卷弹簧弹开并带动收线盘反向转动,收线盘拉动测试线同步运动,并将测试线卷绕收集在收线盘上,实现测试线的有序收纳。从而使得测试线可以规整的卷绕于收线盘上,避免测试线出现打结现象,因此使得再次使用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侧壁还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对准所述收线盘,并且所述测试线的前端穿设过所述导向管后位于所述导向管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对准收线盘的导向管,使得测试线始终沿着同一个路径绕卷在收线盘上,从而使得测试线可以更加规整的卷绕于收线盘上,进一步避免测试线出现打结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柔性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柔性套,降低导向管两端的锋利程度,同时降低了对测试线外壁的破坏力,避免测试线出现磨损,延长了测试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所述测试线外壁的锁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线时,将锁定部解除,然后即可拉动测试线向外运动。当测试线的长度合适时,将锁定部锁紧,即可实现测试线的固定,此时即可使用绕下的测试线。当对导线进行检测时,由于通过设置锁定部将测试线进行固定,因此无需一直拉拽测试线,从而使得测试线的使用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并且减小了测试线所受的拉拽力,延长了测试线的试样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部包括锁定杆,所述导向管的外壁贯穿有供所述锁定杆滑移的锁定孔,所述锁定杆位于所述导向管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且位于所述导向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复位板,所述锁定杆外壁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位于所述复位板与所述导向管内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解除锁定部时,拉动拉环带动锁定杆向外运动,锁定杆带动复位板同步运动,复位板压动压紧弹簧压缩。直至锁定杆的端部完全脱离测试线外壁时,测试线即可沿着导向管的内壁滑移,从而实现测试线的放线或收线作业。当锁紧锁定部时,松开拉环,此时压紧弹簧伸长并驱动复位板反向运动,复位板带动锁定杆反向运动,并逐渐靠近测试线。直至锁定杆的端部完全压紧测试线的外壁时,即可实现测试线的压紧固定。锁定部的结构简洁,操作方便,从而使得测试线的收线和放线以及固定的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杆背离所述拉环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垫,降低锁定杆对测试线外壁的压强,从而降低测试线的磨损。同时橡胶垫可以增大锁定杆与测试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测试线可以更加稳定的被压紧固定于导向管内壁,增大了测试线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下端面的四周均设置有支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脚对测试仪主体进行支撑,避免地面上的水渍影响测试仪主体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铰接于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下端面,并且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下端面还设置有供所述支脚翻转后嵌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以翻转收纳的支脚,实现支脚的合理收纳,使得测试仪主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使得装放与携带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收线盘实现测试线的放线以及自动收线,从而将测试线规整的卷绕收集在收线盘上,避免测试线出现打结现象;
2.通过设置导向管显示测试线的运动路径,使得测试线始终沿着同一个路径绕卷在收线盘上,从而使得测试线可以更加规整的卷绕于收线盘上;
3.通过设置结构简洁且操作方便的锁定部,实现测试线的压紧固定,因此无需一直拉拽测试线,从而使得测试线的使用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并且减小了测试线所受的拉拽力,延长了测试线的试样寿命;
4.通过设置方便翻转收纳的支脚,对测试仪主体进行支撑,避免地面上的水渍影响测试仪主体的正常使用,同时使得测试仪主体的结构更加紧凑,达到了便于装放与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导向管与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测试仪主体;11、显示面板;12、操作面板;13、支脚;14、卡槽;2、测试线;21、探头;3、转轴;4、收线盘;5、导向管;51、柔性套;52、锁定孔;6、涡卷弹簧;7、锁定部;71、锁定杆;72、拉环;73、橡胶垫;74、复位板;75、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等电位电阻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和测试线2,测试仪本体上设置有显示面板11以及操作面板12,测试线2的端部设置有探头21。
如图2所示,测试仪主体1的下端面的四周均铰接有支脚13,并且测试仪主体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供支脚13翻转后嵌入的卡槽14。
当使用上述测试仪时,先将测试仪主体1取出,然后转动支脚13向下翻转,此时支脚13逐渐脱离卡槽14,直至支脚13完全张开后,将支脚13放置于地面上。然后握持探头21靠近需要检测的导线,此时探头21拉动测试线2伸长。最后再将探头21固定于导线上后,即可通过操纵操作面板12,对导线进行测量,同时根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得出准确的测量值。
如图1所示,测试仪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收线盘4,并且测试线2从转轴3的中心穿出,并绕卷于收线盘4,而且测试线2的接头处转动连接于测试仪主体1。测试仪主体1的侧壁还设置有导向管5,导向管5供测试线2穿设且对准收线盘4的中部,并且导向管5的两端还设置有柔性套51。
当拉动探头21带动测试线2运动,实现测试线2的放线作业时,测试线2沿着导向管5的内壁向外滑动,同时带动收线盘4沿着转轴3的外壁旋转,将测试线2从收线盘4上绕下,从而实现测试线2的放线作业。
当测试线2使用完毕,并对测试线2进行收纳时,驱动收线盘4反向转动,收线盘4拉动测试线2同步运动,并将测试线2卷绕收集在收线盘4上,从而实现测试线2的有序收纳。
如图1所示,转轴3上还套设有涡卷弹簧6,涡卷弹簧6位于收线盘4与测试仪主体1之间,并且涡卷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转轴3,且另一端固定于收线盘4。
当放线时,收线盘4转动,并带动涡卷弹簧6进行卷绕。当收线时,涡卷弹簧6弹开,并驱动收线盘4反向转动,此时将测试线2卷绕于收线盘4上,从而实现收线盘4的自动收线作业。
如图1、图3所示,导向管5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测试线2外壁的锁定部7,锁定部7包括锁定杆71,导向管5的外壁贯穿有供锁定杆71滑移的锁定孔52。锁定杆71位于导向管5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72,且另一端设置有橡胶垫73。
如图3所示,锁定杆71位于导向管5内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复位板74,并且锁定杆71外壁套设有位于复位板74与导向管5内壁之间的压紧弹簧75。
当放线时,拉动拉环72带动锁定杆71向外运动,锁定杆71沿着锁定孔52的内壁向外滑套,同时带动复位板74同步运动,并且复位板74压动压紧弹簧75压缩。直至锁定杆71的端部完全脱离测试线2外壁时,实现锁定部7的解除,此时即可拉动测试线2沿着导向管5的内壁滑移,从而实现测试线2的放线作业。
当测试线2的长度满足使用需求时,拉住测试线2并松开拉环72,此时压紧弹簧75伸长并驱动复位板74反向运动,复位板74带动锁定杆71反向运动,并逐渐靠近测试线2。直至锁定杆71上的橡胶垫73完全压紧测试线2的外壁时,即可实现测试线2的压紧固定,此时即可使用测试线2。
当收线时,再次将锁定部7解除,并松开测试线2,此时测试线2即可沿着导向管5的内壁滑移,最终收卷于收线盘4上,实现测试线2的有序收卷以及规整收集。
工作原理:当对导线进行检测时,将导向管5上的锁定部7解除后,再拉动探头21以及测试线2向外运动,此时收线盘4将测试线2绕下,实现测试线2的放线。当测试线2所绕下的长度满足使用需求后,再通过锁定部7将检测线进行固定,然后对导线进行检测。当检测完毕后,此时即可对导线进行检测。当检测完毕后,将锁定部7解除,并松开测试线2,此时在涡卷弹簧6的作用下,使得收线盘4反向转动,将测试线2卷绕收集在收线盘4上,实现测试线2的有序收纳。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389.3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90143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G01R 27/20
专利分类号:G01R27/20
范畴分类:31F;
申请人:常州从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从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万达广场3-1215室
发明人:梁兆晨;陈盛前
第一发明人:梁兆晨
当前权利人:常州从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