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先锋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先锋,小说,文学,乌苏,吉姆,巴赫,文体。
先锋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杜璇[1](2019)在《《傻瓜吉姆佩尔》与先锋小说的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语言实验和结构迷宫为显着特征的中国当代文坛先锋小说,在逐渐丧失其指涉意义之时,便失去了读者。其后的转型之作,无论从叙事视角、创作手法,还是从情感基调方面,皆受到了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的作品《傻瓜吉姆佩尔》的深刻影响。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不仅给中国当代文坛带来了巨大影响,也为其增添了不可小觑的魅力景观。先锋派作家在吸收、选择、模仿这部小说的创作精华的过程中,创作出了具有中国背景的新写实小说作品,体现了先锋派小说转型的叛逆和超越精神。(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艳庭[2](2019)在《哲思现实主义与内敛的先锋性——王威廉小说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威廉是"80后"作家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气质的小说家。王威廉的小说拥有对主体性、存在、身体、他者化意识形态与微观权力、记忆与历史意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等主题的独特思考与呈现。而在叙事方法上,第二人称叙事呈现出鲜明的解构特征,其在小说中的使用也产生了复杂的叙事交流。王威廉小说的哲思现实主义和内敛的先锋性特征,使其拥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从王威廉小说创作中,也可以看到先锋小说在新世纪延伸和演变的一个向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叶祥俊,刘林英[3](2019)在《认知文体学与文学翻译的应用探索——以先锋小说《临终关怀》的英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文体学是近几年翻译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自20世末科学理论开始认知转向后,翻译和文体学研究也开始借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继续深化发展。本文从认知文体学的角度对着名作家陈村的小说《临终关怀》及学生课堂译本进行分析,旨在为文学翻译实践与教学提供思路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米慧[4](2019)在《论瓦吉诺夫小说创作的先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先锋主义小说家,瓦吉诺夫在继承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力求革新,积极拓展小说体裁的可能性,将小说体裁记忆与时代现实紧密结合,用镶嵌体裁、改造性用典及其它多种手段引进和组织他人话语,充分发挥小说的杂语性,塑造出具有形式—体裁面具功能的"收藏癖"形象。(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艺》期刊2019年04期)
陈思广,方竹欣[5](2019)在《先锋·历史·女性·南方——苏童小说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88年王干、费振钟发表第一篇评介苏童的文章至今,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已走过了30个年头,并因之形成了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先锋、历史、女性、南方。"先锋"是苏童小说最先得以展示并获得接受者呼应的视阈,其中"意象"和"叙事实验"两大视野成为既定视野,"先锋"也由此成为了文学史对苏童的最初定位;"历史"是学者们就苏童小说中的历史与个人、历史与现实、历史欲望学等命题展开的期待视野,有待进一步深化;"女性"是对苏童小说创作的"红粉情结"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视野的丰富与开拓,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南方"不仅是苏童接受的既定视阈,而且还开启了诸如"叙事空间""小说地理"等新的期待视野。当然,接受研究中与"历史"相关的如"现实问题"等,也有待于进一步思考。(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范立红[6](2019)在《关于人性真相及“人”的终极命运的形而上思考——论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创作思潮的价值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先锋小说疏离时代政治、经济环境,借助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方面的思想资源,把文学对于人性、"人"的价值和命运的思考推向深入。它对人性中暴力、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强调,对世界荒诞无序的状态的认识,是对"五四"以来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关于人性的一般观念的一种反叛,对后来的新写实小说、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文学潮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过度依赖于西方现代哲学关于人性、人的价值和命运的观念,忽略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导致先锋小说对于人性、人的本质的重新认识具有形而上的性质,也就失去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丰厚土壤。到了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思潮在中国开始退潮,这是它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环境之后的必然命运。(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叶君武[7](2019)在《广义修辞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事主题及英译处理——以作品《红高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英译应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叙事主题,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处理作品中特殊叙事要素的相应语言转换,并能在文化上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更好地把中国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推介出去。本文以《红高梁》为例,简述了广义修辞视角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事主题的英译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卫琳琳[8](2019)在《余华小说的古典因素与先锋意识——以《鲜血梅花》《古典爱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颇负盛名的先锋文学作家,余华前期的代表作《鲜血梅花》与《古典爱情》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外在形式,与传统文学保持血缘关系,又赋予其反思人性与人文关怀的先锋意识,实现了古典因素与先锋意识的同构。试从古典文类的戏仿与颠覆、重复叙事的音乐性和古典形式下的先锋意识与现实观照叁方面探析两篇小说中共存的古典形式与先锋内质的艺术,以期探寻余华前期小说典型的先锋色彩与深厚的人性关怀。(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肖庆国[9](2019)在《东西小说“先锋性”及其先锋续航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代以来,作家东西所持守典型的先锋意识使其文学行为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之间始终存在内在一致的共同性状态。当我们把东西小说的"先锋性"及其意义作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恒定的重要问题时,其探讨的前提指涉到两个层面。一是,东西小说"先锋性"的发生与流变,与其所置身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相关系,两者之间的"对话"自然会形塑其"先锋"的特质。因此,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的内在运变逻辑就成为亟需我们关注的方面;二是,"先锋"(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朱东丽[10](2019)在《先锋与传统的融合——刘照如小说叙事策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刘照如及其创作刘照如,山东定陶县人,现居济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济南市文联《当代小说》杂志社,担任主编。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1987年开始在《人民文学》《十月》《天涯》《山花》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至今100多万字。主要从事中短篇小说写作,多篇作品(本文来源于《山东文学》期刊2019年07期)
先锋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威廉是"80后"作家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气质的小说家。王威廉的小说拥有对主体性、存在、身体、他者化意识形态与微观权力、记忆与历史意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等主题的独特思考与呈现。而在叙事方法上,第二人称叙事呈现出鲜明的解构特征,其在小说中的使用也产生了复杂的叙事交流。王威廉小说的哲思现实主义和内敛的先锋性特征,使其拥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从王威廉小说创作中,也可以看到先锋小说在新世纪延伸和演变的一个向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锋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杜璇.《傻瓜吉姆佩尔》与先锋小说的转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艳庭.哲思现实主义与内敛的先锋性——王威廉小说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3].叶祥俊,刘林英.认知文体学与文学翻译的应用探索——以先锋小说《临终关怀》的英译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米慧.论瓦吉诺夫小说创作的先锋性[J].俄罗斯文艺.2019
[5].陈思广,方竹欣.先锋·历史·女性·南方——苏童小说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6].范立红.关于人性真相及“人”的终极命运的形而上思考——论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创作思潮的价值追求[J].广西社会科学.2019
[7].叶君武.广义修辞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事主题及英译处理——以作品《红高粱》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8].卫琳琳.余华小说的古典因素与先锋意识——以《鲜血梅花》《古典爱情》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肖庆国.东西小说“先锋性”及其先锋续航意义[J].小说评论.2019
[10].朱东丽.先锋与传统的融合——刘照如小说叙事策略论[J].山东文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