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属于机电设备制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侧支架、主支架、主电机、传动齿轮系、显示器、旋转盘、传送带、中心轴、轮辐轴、轮辐盘、横杆、悬挂车舱。该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封闭式车厢可以实现滚动式停车,不仅节省占地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而且可将停车、自动调整车辆入库角度、自动入库、取车、自动出库、自动调整到车辆所需方位等过程一气呵成,功能更加完善且操作安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侧支架(2)、主支架(14)、主电机(3)、传动齿轮系(4)、显示器(8)、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中心轴(13)、轮辐轴(16)、轮辐盘(17)、横杆(15)、悬挂车舱(5);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侧支架(2)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两侧上方;主支架(14)位于左右两个侧支架(2)的中间位置,立于底座(1)上方;主电机(3)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支架(2)的外侧,主电机(3)的转动轴与传动齿轮系(4)连接,传动齿轮系(4)与中心轴(13)连接;显示器(8)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前部;旋转盘(9)分为左右两个,置于底座(1)的前方,两个旋转盘(9)上分别设有一个旋转传送带(10),左右两个旋转传送带(10)分别与左右两个传送带(11)相接;中心轴(13)横穿左右两个侧支架(2)和主支架(14),中心轴(13)两侧分别安装两个轮辐盘(17),轮辐盘(17)的周边分别均匀分布6根轮辐轴(16),并且主支架(14)两侧的轮辐轴(16)两两平行,左右两侧的对应的两根轮辐轴(16)之间分别设置有1根横杆(15),横杆(15)与主支架(14)活动连接;悬挂车舱(5)左右分别设置有6个,分别悬挂在6根横杆(15)的两边,悬挂车舱(5)内部设有舱位(6),舱位(6)的底部设有舱位传送带(7),显示器(8)包括显示屏及内部控制器,显示屏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操作键,主电机(3)、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舱位传送带(7)均与控制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侧支架(2)、主支架(14)、主电机(3)、传动齿轮系(4)、显示器(8)、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中心轴(13)、轮辐轴(16)、轮辐盘(17)、横杆(15)、悬挂车舱(5);
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侧支架(2)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两侧上方;主支架(14)位于左右两个侧支架(2)的中间位置,立于底座(1)上方;主电机(3)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支架(2)的外侧,主电机(3)的转动轴与传动齿轮系(4)连接,传动齿轮系(4)与中心轴(13)连接;显示器(8)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前部;旋转盘(9)分为左右两个,置于底座(1)的前方,两个旋转盘(9)上分别设有一个旋转传送带(10),左右两个旋转传送带(10)分别与左右两个传送带(11)相接;中心轴(13)横穿左右两个侧支架(2)和主支架(14),中心轴(13)两侧分别安装两个轮辐盘(17),轮辐盘(17)的周边分别均匀分布6根轮辐轴(16),并且主支架(14)两侧的轮辐轴(16)两两平行,左右两侧的对应的两根轮辐轴(16)之间分别设置有1根横杆(15),横杆(15)与主支架(14)活动连接;悬挂车舱(5)左右分别设置有6个,分别悬挂在6根横杆(15)的两边,悬挂车舱(5)内部设有舱位(6),舱位(6)的底部设有舱位传送带(7),显示器(8)包括显示屏及内部控制器,显示屏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操作键,主电机(3)、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舱位传送带(7)均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左右两个停舱位(12),悬挂车舱(5)下降到底部时正好位于停舱位(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系(4)包括位于侧支架(2)内侧且相互啮合的大齿轮(18)和小齿轮(19),小齿轮(19)安装在主电机(3)的输出轴上,大齿轮(18)安装在中心轴(13)两侧,大齿轮(18)的齿数大于小齿轮(19)的齿数,传动齿轮系(4)的传动比小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14)上半部分设置有圆形通槽(20),使6根横杆(15)顺利横穿主支架(14),横杆(15)与主支架(14)通过轴承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属于机电设备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立体车库数量有所增加,但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内陆城市分布较少。由于国内人们的观念未能转变,且收费管理上不够规范,致使现有的立体车库利用率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立体车库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进入家庭趋势的不可阻挡,国内制造行业推广立体车库技术势在必行,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然出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封闭式车厢可以实现滚动式停车,不仅节省占地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而且可将停车、自动调整车辆入库角度、自动入库、取车、自动出库、自动调整到车辆所需方位等过程一气呵成,功能更加完善且操作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包括底座1、侧支架2、主支架14、主电机3、传动齿轮系4、显示器8、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中心轴13、轮辐轴16、轮辐盘17、横杆15、悬挂车舱5;
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侧支架2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两侧上方;主支架14位于左右两个侧支架2的中间位置,立于底座1上方;主电机3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支架2的外侧,主电机3的转动轴与传动齿轮系4连接,传动齿轮系4与中心轴13连接;显示器8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前部;旋转盘9分为左右两个,置于底座1的前方,两个旋转盘9上分别设有一个旋转传送带10,左右两个旋转传送带10分别与左右两个传送带11相接;中心轴13横穿左右两个侧支架2和主支架14,中心轴13两侧分别安装两个轮辐盘17,轮辐盘17的周边分别均匀分布6根轮辐轴16,并且主支架14两侧的轮辐轴16两两平行,左右两侧的对应的两根轮辐轴16之间分别设置有1根横杆15,横杆15与主支架14活动连接;悬挂车舱5左右分别设置有6个,分别悬挂在6根横杆15的两边,悬挂车舱5内部设有舱位6,舱位6的底部设有舱位传送带7,显示器8包括显示屏及内部控制器,显示屏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操作键,主电机3、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舱位传送带7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左右两个停舱位12,悬挂车舱5下降到底部时正好位于停舱位12上。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齿轮系4包括位于侧支架2内侧且相互啮合的大齿轮18和小齿轮19,小齿轮19安装在主电机3的输出轴上,大齿轮18安装在中心轴13两侧,大齿轮18的齿数大于小齿轮19的齿数,传动齿轮系4的传动比小于1。
优选地,所述的主支架14上半部分设置有圆形通槽20,使6根横杆15顺利横穿主支架14,横杆15与主支架14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其封闭式车厢可以实现滚动式停车,不仅节省占地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而且可将停车、自动调整车辆入库角度、自动入库、取车、自动出库、自动调整到车辆所需方位等过程一气呵成,功能更加完善且操作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示意图。
图1-2中各标号:1-底座,2-侧支架,3-主电机,4-传动齿轮系,5-悬挂车舱,6-舱位,7-舱位传送带,8-显示器,9-旋转盘,10-旋转传送带,11-传送带,12-停舱位,13-中心轴,14-主支架,15-横杆,16-轮辐轴,17-轮辐盘,18-大齿轮,19-小齿轮,20-圆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立体车库,包括底座1、侧支架2、主支架14、主电机3、传动齿轮系4、显示器8、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中心轴13、轮辐轴16、轮辐盘17、横杆15、悬挂车舱5;
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侧支架2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两侧上方;主支架14位于左右两个侧支架2的中间位置,立于底座1上方;主电机3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支架2的外侧,主电机3的转动轴与传动齿轮系4连接,传动齿轮系4与中心轴13连接;显示器8分为左右两个,分别立于底座1的前部;旋转盘9分为左右两个,置于底座1的前方,两个旋转盘9上分别设有一个旋转传送带10,左右两个旋转传送带10分别与左右两个传送带11相接;中心轴13横穿左右两个侧支架2和主支架14,中心轴13两侧分别安装两个轮辐盘17,轮辐盘17的周边分别均匀分布6根轮辐轴16,并且主支架14两侧的轮辐轴16两两平行,左右两侧的对应的两根轮辐轴16之间分别设置有1根横杆15,横杆15与主支架14活动连接;悬挂车舱5左右分别设置有6个,分别悬挂在6根横杆15的两边,悬挂车舱5内部设有舱位6,舱位6的底部设有舱位传送带7,显示器8包括显示屏及内部控制器,显示屏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操作键,主电机3、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舱位传送带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左右两个停舱位12,悬挂车舱5下降到底部时正好位于停舱位12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齿轮系4包括位于侧支架2内侧且相互啮合的大齿轮18和小齿轮19,小齿轮19安装在主电机3的输出轴上,大齿轮18安装在中心轴13两侧,大齿轮18的齿数大于小齿轮19的齿数,传动齿轮系4的传动比小于1。工作时,主电机3带动小齿轮19转动,小齿轮19带动大齿轮18转动,大齿轮18带动中心轴13转动,中心轴13转动带动主支架14转动,主支架14转动带动横杆15上的悬挂车舱5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支架14上半部分设置有圆形通槽20,使6根横杆15顺利横穿主支架14,横杆15与主支架14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主电机3、旋转盘9、旋转传送带10、传送带11、舱位传送带均由控制器控制器工作。驾驶员驾驶车辆行驶至旋转传送带10上,驾驶员下车后,通过显示器8提示进行存车操作,若有空余车位,主电机3通过驱动传动齿轮系4将可用的悬挂车舱5旋转至停舱位12,旋转盘9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调整车辆入库角度,传送带11启动,将车辆传输至停舱位12入口处,然后舱位6内的舱位传送带7启动,配合传送带11将车辆传送至舱位6内部,此时车辆放置在舱位传送带7上,完成存车操作;若驾驶员想要取车,根据显示器8提示进行取车操作,主电机3驱动传动齿轮系4将对应的悬挂车舱5旋转至停舱位12,然后舱位6内舱位传送带7启动将车辆传送至传送带11,同时传送带11和旋转传送带10启动,将车辆传送至旋转盘9,旋转盘9旋转,将车辆调整至驾驶员所要求的方位,驾驶员缴费成功后,打印发票,驾驶员驾车离开。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4881.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908049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4H6/16
专利分类号:E04H6/16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第一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申请人地址: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发明人:吕宏;余娅婷;段寿康;宋臣臣
第一发明人:吕宏
当前权利人:昆明理工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