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责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公共责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责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责任,监督机制,责任意识,公共事业,组织,习性,政府。

公共责任机制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艳蕾[1](2018)在《我国大学生公共责任意识及其习惯养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大学生群体的公共责任意识日益下滑,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可以基于Maultsby的"习惯形成机制"理论,通过大学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网络新媒体等多元平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共责任信念与公共责任态度,最终促使他们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公共责任行为习惯。(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Management and Applied Social Science(ERMASS 2018)》期刊2018-10-28)

罗忠桓[2](2018)在《跨区域治理公共责任实现中监督机制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区域治理公共责任的履行依靠意愿、合作、信任、监督等内外动力共同发挥作用。跨区域治理的监督是公共责任得到实现、跨区域整体得到发展的最后保障。跨区域治理公共责任履行的监督主体主要依靠中央的监督、共同的上级组织的监督、相互监督和社会团体及公民的监督等;监督内容主要有诚信监督、契约监督、过程监督和效率效能监督;监督方式主要有信息互通、交流对话、召开会议、绩效考核、政治监督、法律监督、问责监督等。(本文来源于《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徐旖瑶,朱仁显[3](2018)在《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使命是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其公共责任包括履行委托代理的法律责任,代理公共权力的管理责任,实现公益最大化的职业道德责任。当前,公益性事业单位面临连环复合性的公共责任困局,需实行"保障-激励-约束"叁效合一的责任实现机制。(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8年01期)

崔传涛,胡宜[4](2016)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治理理论与"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提出,人民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公共事业组织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然而,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缺失和监督机制滞后,使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产生了许多问题。研究京津冀一体化中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不仅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公共事业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国的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对接京津——解题京津冀一体化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3次论坛[二])论文集》期刊2016-01-10)

胡炜[5](2014)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治理理论与"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提出,人民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公共事业组织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然而,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缺失和监督机制滞后,也使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产生了许多问题。研究京津冀一体化中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不仅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公共事业一体化与改善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提出了建议,而且对于全国的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 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10-01)

曹爱军[6](2013)在《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逻辑延展与治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属性和伦理精神,使其成为一种道义性的社会力量。履行应有的伦理使命是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规范,也是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共同期许。在此情景下,公共责任成为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关切。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关注,主要源于其公益性质及行为的"正当性";而复合性责任概念框架的提出,使得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探究具有了学理规范。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多维性,使其公共责任机制也具有复合性的特点,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的协同治理来实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胡艳蕾[7](2013)在《论公民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路径建构——基于民主心灵习性的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责任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作为其首要内容亦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最终诉求是使公民逐步形成公共责任的民主习性。因此,应从公民公共责任信念的培养与公民公共责任情境的建构两大路径逐步构建基于公民民主心灵习性的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胡艳蕾[8](2013)在《我国城市公民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建构——基于中国若干城市问卷调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形态的多样化与民主政治体制的日趋完善,城市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以及公共责任文化日益成为实现城市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对中国若干城市公民的问卷调查归纳我国目前城市公民公共责任意识的客观特征,指出构建"自觉稳定性"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所在;继而基于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民主心灵习性"理论与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对构建"自觉稳定性"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必要性与实施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指出我国目前城市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具体构建措施。(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3年02期)

陈巍[9](2013)在《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助推公共责任机制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新公共管理时期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工具,其功能诉求在于摒弃官僚制过度规制、效率低下、缺乏灵活和回应性等弊端,重建政府公共责任机制。美国、英国以及其他OECD国家纷纷采取多种改革措施,依托绩效评估制度来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当前,中国应立足国情和政府管理实际,合理借鉴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经验,倡导公众本位导向和结果管理理念,健全公众评议政府的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制度,从而积极推进政府公共责任机制的建设。(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时光[10](2011)在《论政府公共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领域,对于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研究内容,主要局限在政府改革、政府作用、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方面,而对于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责任追究的研究不足,因此政府违反公共管理伦理而产生的公共责任承担问题成为了公共管理理论的难点。为了有效追究政府在行使公共管理权过程中产生的责任,设计一个独立的责任制度,既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加以约束,也对相关利益加以保障,是公共管理制度视阈下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公共责任制度构建的前置性学术背景应是对公共管理一般性问题有明确的把握,并将公共管理始终置于动态的考量之下。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权的“产生—本体—运行”的实证分析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进路。政府公共管理权运行中的责任配置、政府公共管理权运行责任追究机制、原则、规则的探究是政府承担公共管理责任的最根本性问题。尝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政府责任制度,完善公共管理制度的逻辑构成,为政府依法落实公共责任制度提供法律依据应是论文主要的学术贡献。作者研究的目标就是尝试建立一种动态的公共责任追究机制和新型的责任形式,使得政府不再用国家财政为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买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界定公共责任概念、探究承担公共责任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伦理,尝试建立一种动态的公共责任追究机制和新型的责任形式,使得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责任得以落实。作者通过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政府公共管理权力运行这一动态的过程中设计动态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设立个人财产连带责任形式,使相关责任人员和部门的赔偿责任难以旁落。(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1-04-01)

公共责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跨区域治理公共责任的履行依靠意愿、合作、信任、监督等内外动力共同发挥作用。跨区域治理的监督是公共责任得到实现、跨区域整体得到发展的最后保障。跨区域治理公共责任履行的监督主体主要依靠中央的监督、共同的上级组织的监督、相互监督和社会团体及公民的监督等;监督内容主要有诚信监督、契约监督、过程监督和效率效能监督;监督方式主要有信息互通、交流对话、召开会议、绩效考核、政治监督、法律监督、问责监督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责任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胡艳蕾.我国大学生公共责任意识及其习惯养成机制研究[C].Proceedingsof201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Reform,ManagementandAppliedSocialScience(ERMASS2018).2018

[2].罗忠桓.跨区域治理公共责任实现中监督机制的运用[J].理论研究.2018

[3].徐旖瑶,朱仁显.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J].东南学术.2018

[4].崔传涛,胡宜.京津冀一体化中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研究[C].对接京津——解题京津冀一体化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3次论坛[二])论文集.2016

[5].胡炜.京津冀一体化中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研究[C].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2014

[6].曹爱军.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逻辑延展与治理机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胡艳蕾.论公民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路径建构——基于民主心灵习性的理论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胡艳蕾.我国城市公民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建构——基于中国若干城市问卷调查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3

[9].陈巍.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助推公共责任机制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0].时光.论政府公共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D].吉林财经大学.2011

标签:;  ;  ;  ;  ;  ;  ;  

公共责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