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酵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管,灵芝,大肠菌群,面包,西番莲,明虾,腺苷。
发酵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红梅,薛正莲,杨心萍,宋词,章杰[1](2019)在《腺苷的主要功能和发酵法生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腺苷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生化功能的核苷类物质,可以合成ATP,ADP,cAMP,SAM,阿糖腺苷和嘌呤霉素等物质,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肾脏和肺等系统。综述了腺苷的功能和腺苷的微生物发酵生产途径和育种思路,讨论了发酵法生产腺苷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生物法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腺苷成本低、条件温和、提取率高,对环境几乎不造成危害,是今后腺苷生产的主要方法。(本文来源于《发酵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张振华,卢卓君,王惠婷,吴国秋,陈丽芬[2](2019)在《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测定地表水耐热大肠菌群的综合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的检测效果,为监测站耐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选择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11月~2019年3月,选取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和水源调查点采集的地表水为样本,用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两种方法分别对51份水样中耐热大肠菌群进行比对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相比,在检测一致性方面无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但固定酶底物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效率高、人力成本较低、结果更加精确、安全性较好等优势,既可作为地表水常规检测方法,又可用作应急、灾害时监测的快速筛查方法。(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张顺,黄苇[3](2019)在《二步发酵法在西番莲果皮酵素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番莲果皮为对象,研究酿酒酵母菌、乳酸菌二步发酵工艺,制备乳酸菌和酿酒酵母菌活菌数高、多酚保留好、风味醇和的果皮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以酿酒酵母菌和乳酸菌活菌数、总酚、乙醇生成量为指标,分别优选了单一乳酸菌和酿酒酵母菌发酵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总酸含量、活菌数、总酚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确定二步法发酵西番莲果皮浆的工艺参数为:发酵总时间40 h,酿酒酵母菌初始接种量1.5%,在29℃下发酵16 h后,再接入2.0%复合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1∶1),在37℃下继续发酵24 h至终点。制备的西番莲果皮发酵液中,复合乳杆菌活菌数为8.93 lg CFU/mL,酿酒酵母菌活菌数为7.78 lg CFU/mL,总酚含量为24.00μg/mL,总酸含量为4.40 mg/mL。二步发酵法发挥了酿酒酵母菌产香、产乙醇抑制杂菌,以及乳酸菌提高酸度、保留多酚物质的优点。(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致秀[4](2019)在《关于多管发酵法测定粪大肠菌群的几点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HJ347.2-2018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是检测粪大肠菌群的常用标准方法。从易耗品验收管理、人员素质、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个人的几点体会。(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导刊》期刊2019年S2期)
高志刚,朱波[5](2019)在《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和纸片快速法对叁类不同浓度粪大肠菌群的水样分析,叁种方法对不同浓度的同一样品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且酶底物法检测周期更短,操作更方便,能更好满足环境监测要求。(本文来源于《环保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蒋予箭,黄炳文,李婷[6](2019)在《补料发酵法生产玫瑰醋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传统玫瑰醋的生产效率,以装料量为500 kg的陶缸作发酵容器,在自然发酵条件下,分别在1.5、2.5、3.5 g/100 mL的初始酸度进行补料,补料体积比(原醋液:黄酒醪)设置为2:1和1:1两种情况,完成玫瑰醋补料发酵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酸度2.5 g/100 mL时补加等体积酒醪,发酵过程酸度最高上升到(5.59±0.27)g/100 mL(对照组为(5.19±0.23)g/100 mL),醋酸发酵周期从90 d缩短至78 d;非挥发性有机酸积累量达(27.15±1.11)mg/mL(对照组为(24.57±0.69)mg/mL),样品酸甜适口,酸味柔和;补料成品色率达到1.8×105(对照组色率为1.9×105),色泽接近传统玫瑰醋。该工艺的完成对玫瑰醋生产企业扩大产量、提高效率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冯杰,冯娜,刘艳芳,唐庆九,周帅[7](2019)在《液态深层发酵法高产灵芝叁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液态深层发酵法以提高灵芝叁萜的含量为目的,对发酵过程进行了系统的优化。(1)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中油酸的添加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油酸对灵芝叁萜的合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发酵的0 h添加30 m L/L的油酸效果最佳。在6 L发酵罐上验证灵芝叁萜的最大值为1.076 g/L,与模型的预测值1.080 g/L相差不多。(2)通过不同搅拌转速条件下灵芝叁萜液态深层发酵的跟踪分析,对发酵过程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比生长速率,比消耗速率和比合成速率叁个动力学参数,提出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即在发酵40 h前,控制搅拌转速为150 rpm,40 h后调整转速至100 rpm。运用此发酵策略,使得灵芝叁萜的最大浓度为0.720 mg/100 mg,灵芝叁萜对葡萄糖得率为0.051 g/g,灵芝叁萜生产强度为0.0055 g/(L·h),相比于最好的单因素搅拌转速分别提高了5.56%,0.66%和20.59%。(3)在对不同温度下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叁萜的过程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温度与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灵芝菌丝体高产量、高得率和高生产强度液态发酵合成灵芝叁萜的温度控制轨迹:在发酵初始阶段(0-61 h)控制发酵温度为32℃以维持较高的菌丝体生长速率和灵芝叁萜合成速率;发酵中期(62-127 h),逐步将发酵温度降到31-30℃以获取代谢流强化和菌丝体衰亡之间的最佳平衡;然后维持29℃至发酵结束以提高菌丝体后续合成灵芝叁萜的能力。采用这一最佳温度控制轨迹,灵芝叁萜产量(0.269 g/L)、对葡萄糖产率(0.0101 g/g)和生产强度[0.00207 g/(L h)]比29℃恒温发酵分别提高了27.32%、13.94%和37.11%。(4)在50 L发酵罐中采用四种补料培养方式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叁萜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通过补料可以明显地促进灵芝菌丝体的生长和灵芝叁萜的合成,同时还发现不同的补料方式对菌丝体生长和灵芝叁萜合成有不同的影响:采用指数补料方式可获得较高的菌丝体浓度,并提高了灵芝叁萜的含量,与传统的发酵方式相比,采用此补料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酵终点灵芝菌丝体干重达到17.68 g/L,灵芝叁萜含量达到4.58 g/100 g干菌丝体,分别比分批发酵提高了65.70%和100.88%。(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吴兴树[8](2019)在《不同发酵法对面包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包逐渐成为中国人营养早餐的选择,由于面包发酵方法的差异,导致所做出来的面包品质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采用不同发酵方法制作面包的试验,探索了发酵方法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次数越多,发酵时间越长,面包的烘焙品质越好。(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4期)
周强,刘蒙佳,张健丽,刘爱青[9](2019)在《明虾下脚料酵母发酵法脱腥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虾下脚料为原料,探讨明虾下脚料酵母发酵法脱腥工艺。以脱腥液的腥味值作为感官评定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脱腥条件为:酵母接种量1.0%,作用温度45℃,脱腥时间60min。该研究可实现明虾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7期)
[10](2019)在《发酵法生产肌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肌酸的方法,其采用食品安全型的微生物,通过发酵直接将碳源和氮源转化为肌酸,所生产的肌酸达到营养补充剂的标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上述方法中使用的微生物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一种谷氨酸棒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02。(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发酵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比较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的检测效果,为监测站耐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选择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11月~2019年3月,选取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和水源调查点采集的地表水为样本,用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两种方法分别对51份水样中耐热大肠菌群进行比对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相比,在检测一致性方面无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但固定酶底物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效率高、人力成本较低、结果更加精确、安全性较好等优势,既可作为地表水常规检测方法,又可用作应急、灾害时监测的快速筛查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酵法论文参考文献
[1].袁红梅,薛正莲,杨心萍,宋词,章杰.腺苷的主要功能和发酵法生产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2019
[2].张振华,卢卓君,王惠婷,吴国秋,陈丽芬.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测定地表水耐热大肠菌群的综合效果比较[J].净水技术.2019
[3].张顺,黄苇.二步发酵法在西番莲果皮酵素加工中的应用[J].热带作物学报.2019
[4].陈致秀.关于多管发酵法测定粪大肠菌群的几点体会[J].环境科学导刊.2019
[5].高志刚,朱波.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比较[J].环保科技.2019
[6].蒋予箭,黄炳文,李婷.补料发酵法生产玫瑰醋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
[7].冯杰,冯娜,刘艳芳,唐庆九,周帅.液态深层发酵法高产灵芝叁萜的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8].吴兴树.不同发酵法对面包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19
[9].周强,刘蒙佳,张健丽,刘爱青.明虾下脚料酵母发酵法脱腥工艺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9
[10]..发酵法生产肌酸[J].乙醛醋酸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