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胆红素论文_雷甜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胆红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胆红素,胆汁,碳酸钙,光谱,新生儿,聚集体,糖醛酸。

游离胆红素论文文献综述

雷甜[1](2018)在《基于量子点聚集成像的游离胆红素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因其特有的光学性质而被关注,在生物传感、光学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胆红素是临床上诊断肝功能和肺癌的重要指标,同时又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由于其临床研究的重要意义,胆红素的检测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有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低、易受干扰、选择性低、操作繁琐。因此,本文以单分子荧光成像为手段,研究了几种聚合物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如荧光闪烁、光漂白、光谱蓝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灵敏的通过计算量子点团聚体比例检测人体全血和血清中游离胆红素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几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本章在单个量子点水平上,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酰胺对量子点荧光闪烁、光漂白和光谱蓝移等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酰胺(Mw为400000-800000)可以抑制量子点的荧光闪烁。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提高了量子点的抗漂白能力,有效地抑制了溶液中量子点的光漂白。聚乙烯亚胺(Mw分别为10000、25000)可以抑制量子点的蓝移,量子点的蓝移速率明显减小。(2)量子点团聚成像检测全血和血清中的游离胆红素。本章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透射光栅的量子点聚集成像方法,拍摄得到量子点的零级光斑和一级条纹图像。以量子点光斑的一级条纹分裂的不同步性作为量子点聚集体的判断标准。然后构建了以量子点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游离胆红素、聚乙烯亚胺叁种物质共同作用形成的量子点聚集体,确立了量子点聚集比例与游离胆红素浓度的相关性。据此建立的游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2 nM-100 nM,检测限(S/N=3)为0.6 nM。在稀释的血清样品和全血样品中加标胆红素,所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99%和98%-106%。(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2)

黄洋洋,何昕[2](2016)在《游离胆红素对新生儿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红素作为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机体体液、组织、器官中,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临床也常称之为脂溶性胆红素和水溶性胆红素。目前发现胆红素在体内有着"双刃剑"的作用,即生理浓度的胆红素在体内发挥着积极的保护作用,而超生理浓度的胆红素却显现出诸多损害表现。但由于新生儿个体差异显着、合并症复杂、病情进展快等因素,使得在准确界定胆红素临界浓度方面变得尤为困难,考虑到当前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该文就游离胆红素对新生儿的机体影响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6年16期)

李承明[3](2015)在《改进RP-HPLC法测定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的游离胆红素以保证牛黄类药材及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与用药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改进RP-HPLC法测定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的游离胆红素以保证牛黄类药材及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与用药安全。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用HPLC法测定游离胆红素的含量。考察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不同分散介质如碳酸钙和硅藻土对游离胆红素测定的影响。色谱条件,C18色谱柱,检测波长分别为Kromasil 100,(5μm,0.46 cm×15 cm),450 nm。以乙腈-1%冰醋酸(95:5)为流动相。结果胆红素在0.3055~30.5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最高。结论对于牛黄及安宫牛黄丸,采用碳酸钙作为分散介质的测定结果优于硅藻土等介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5年05期)

曹帅,夏晶,钟吉强,季申[4](2014)在《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游离胆红素的RP-HPLC测定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RP-HPLC法测定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的游离胆红素以保证牛黄类药材及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与用药安全。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提取样品,HPLC法测定游离胆红素的量。对于安宫牛黄丸,分别考察碳酸钙、硅藻土等不同分散介质对游离胆红素测定的影响。色谱条件为Kromasil 100C18色谱柱(5μm,0.46 cm×15cm),以乙腈-1%冰醋酸(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0 nm。结果胆红素在0.305 5~30.5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105%之间。对于安宫牛黄丸,采用碳酸钙作为分散介质的测定结果优于硅藻土等介质。结论采用碳酸钙替代硅藻土作为牛黄类药材及其大蜜丸样品中游离胆红素分析的分散介质,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易行。(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4年03期)

王晓璐[5](2011)在《ICP母胎石胆酸及脐血游离胆红素的检测及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母胎血清中胆汁酸谱的特点以及石胆酸(LCA)与ICP病情严重程度、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2.探讨ICP脐血中游离型胆红素与ICP病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1.随机收集正常组、轻度ICP组、重度ICP组孕妇母血和脐血标本各2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叁组母血与脐血胆汁酸谱,包括石胆酸(LCA)、牛磺胆酸(TCA)、甘氨胆酸(GCA)、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牛磺石胆酸(TLCA)。比较叁组母血、脐血胆汁酸谱特点,母体血清LC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及ICP母胎LCA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2.随机收集正常组孕妇22例、ICP组孕妇31例母血和脐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脐血游离型胆红素(Bf)的水平。分析脐血游离型胆红素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①母血胆汁酸谱特点:轻度ICP组的TCA、GCA高于正常组,重度ICP组的LCA、TCA、GCA、TLCA高于正常组,UDCA水平低于正常组,重度ICP组的LCA、TCA、GCA、TLCA高于轻度I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脐血胆汁酸谱特点:轻度ICP组的TCA、GCA高于正常组,重度ICP组的LCA、TCA、GCA、CA、TLCA高于正常组,UDCA低于正常组,重度ICP组的TCA、GCA、CA高于轻度ICP组,UDCA低于轻度I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母血与脐血的胆汁酸谱比较:正常组、轻度ICP组母血与脐血的LCA、TCA、GCA、CDCA、CA、UDCA、TLC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组母血的的LCA、TCA、GCA、UDCA、TLCA高于脐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CP母血LCA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轻度ICP组母血的LCA与ALT、AST、TBIL、DBIL成正相关性(r=0.302-0.413,P<0.05),重度ICP组母血的LCA与ALT、AST、TBIL、DBIL成正相关性(r=0.403-0.502,P<0.05);⑤ICP妊娠结局与LCA的关系:轻、重度ICP组孕妇中羊水粪染组、早产组、羊水粪染+早产组的母血LCA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羊水粪染组、早产组、羊水粪染+早产组的脐血LCA水平同样也分别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①ICP组的脐血Bf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CP组脐血Bf与ALT、AST、TBIL、DBIL成正相关性(r=0.356-0.487,P<0.05);③ICP组孕妇中羊水粪染组、早产组、羊水粪染+早产组的脐血Bf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CP与正常孕妇母胎血清胆汁酸谱有差异,其中毒性最强的LCA水平与ICP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且与ICP不良妊娠结局有关。2.ICP组的脐血Bf值高于正常组,且脐血Bf与ICP的病情程度及妊娠结局有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1-05-01)

胡江,李晓原,赖兴强,刘建中,吴俊超[6](2011)在《不同光谱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光源照射对体外游离胆红素光化学降解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种不同光谱范围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光源对体外游离胆红素降解效应的影响。方法:将500μL浓度为205.2μmol/L的胆红素标准液封入5mL的耐热玻璃管制成一个样本管。将所有共54个样本管分为叁组,分别经相同光照强度的蓝光、蓝绿混合光和绿光LED阵列照射0h、0.5h、1h、2h、4h和8h,然后通过咖啡因法检测胆红素溶液的吸光度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蓝光、蓝绿混合光和绿光LED光照均对胆红素有明显的降解作用(P<0.05);其中又以蓝光LED的光化学降解效应最强。结论:光谱是影响新生儿黄疸LED光疗疗效的重要参数,并且蓝光(465±20)nm为LED光疗较适宜光谱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刘丽娟,朴梅花,李松[7](2009)在《血清游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新生儿黄疸高峰期游离胆红素(Bf)的浓度,分析Bf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7年7~10月入院的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其黄疸高峰期检测Bf、血清总胆红素(TSB)、胆红素/白蛋白(B/A),并监测其伴随疾病、用药和治疗情况,对Bf和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选172例,TSB(236.1±66.5)μmol/L(88.9~427.5μmol/L),Bf(13.2±11.0)nmol/L(2.0~53.9 nmol/L)。相关分析显示,TSB与Bf呈正相关(r=0.546,P<0.01),B/A和Bf呈正相关(r=0.514,P<0.001)。以Bf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12.634+0.130X1-0.810X2+5.139X3,标准化偏回归系数X1为0.774,X2为-0.258,X3为0.110。结论Bf与TSB、黄疸高峰日龄及感染相关,Bf与TSB高度相关,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除TSB外,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新生儿科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朱雷明,孙劲文,王学志,蔡端,张延龄[8](2006)在《细菌在含有游离胆红素的模拟胆汁体系中对胆固醇晶体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含有游离胆红素(UCB)的模拟胆汁体系中细菌对胆固醇晶体形成的作用。方法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游离胆红素的模拟胆汁中,观察胆汁中胆固醇晶体形成时间(NT)的变化。结果游离胆红素缩短模拟胆汁中胆固醇晶体形成时间。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缩短胆固醇晶体形成时间,但是同时加入游离胆红素后,NT未见进一步缩短。在CSI 0.6时单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胆汁比单加UCB时的晶体形成时间更短。结论模拟胆汁体系中,细菌和游离胆红素对胆固醇晶体形成无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6期)

张磊,孟翔凌,夏泉,黄赵刚[9](2005)在《游离胆红素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游离胆红素(UCB)是否影响胆囊胆固醇及色素性结石的形成以及UCB与相关指标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关系。方法收集29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囊胆汁,分为急性炎症合并结石组(AI)和慢性炎症合并结石组(CI)。分别测定胆汁中的UCB浓度、总胆红素(TB)浓度以及内、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结果AI组与CI组相比,UCB和TB浓度显着降低(P<0.05);内、外源性-βG活性显着增高(P<0.05)。UCB浓度与TB浓度呈负相关。结论UCB影响胆囊胆固醇及色素性结石的形成;本组研究中,UCB浓度与TB浓度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古丽克孜·阿日甫,杨展澜,翁诗甫,吴瑾光[10](2001)在《游离胆红素与固体碳酸钙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红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溶液中游离胆红素与固体碳酸钙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色素型胆结石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可以与固体碳酸钙作用,游离胆红素通过与固体碳酸钙表面的钙作用生成难溶性的胆红素钙络合物.牛磺胆酸钠、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的加入能阻止游离胆红素与碳酸钙的作用,其中加入牛磺胆酸钠后,游离胆红素几乎不与碳酸钙作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1年10期)

游离胆红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胆红素作为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机体体液、组织、器官中,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临床也常称之为脂溶性胆红素和水溶性胆红素。目前发现胆红素在体内有着"双刃剑"的作用,即生理浓度的胆红素在体内发挥着积极的保护作用,而超生理浓度的胆红素却显现出诸多损害表现。但由于新生儿个体差异显着、合并症复杂、病情进展快等因素,使得在准确界定胆红素临界浓度方面变得尤为困难,考虑到当前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该文就游离胆红素对新生儿的机体影响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胆红素论文参考文献

[1].雷甜.基于量子点聚集成像的游离胆红素检测技术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黄洋洋,何昕.游离胆红素对新生儿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

[3].李承明.改进RP-HPLC法测定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的游离胆红素以保证牛黄类药材及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与用药安全[J].中国实用医药.2015

[4].曹帅,夏晶,钟吉强,季申.牛黄及安宫牛黄丸中游离胆红素的RP-HPLC测定方法改进[J].中成药.2014

[5].王晓璐.ICP母胎石胆酸及脐血游离胆红素的检测及意义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

[6].胡江,李晓原,赖兴强,刘建中,吴俊超.不同光谱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光源照射对体外游离胆红素光化学降解效应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

[7].刘丽娟,朴梅花,李松.血清游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

[8].朱雷明,孙劲文,王学志,蔡端,张延龄.细菌在含有游离胆红素的模拟胆汁体系中对胆固醇晶体形成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

[9].张磊,孟翔凌,夏泉,黄赵刚.游离胆红素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意义[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

[10].古丽克孜·阿日甫,杨展澜,翁诗甫,吴瑾光.游离胆红素与固体碳酸钙的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温度对BIA吸附游离胆红素的影响游离胆红素干扰血液中游离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浓...新生儿ABO溶血病多通道微流控芯片与毛细管电泳偶联结...人体胆红素代谢图英文简写如下:Haem...

标签:;  ;  ;  ;  ;  ;  ;  

游离胆红素论文_雷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