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欧亚中高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欧亚,欧亚大陆,通量,环流,地表,中下游,异常。
欧亚中高纬论文文献综述
丁洁,褚涛[1](2019)在《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5.7,通过改变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陆面感热通量,对欧亚中高纬感热异常影响中国夏季气候进行模拟分析,并探讨其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通量加强时,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东部夏季气温降低,降水偏多;华北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偏少。春季陆面感热增强引起近地面和对流层低层大气热力状况异常,进而导致高度场和环流场的异常,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有气旋环流,对流运动旺盛,结合充足的水汽条件,对应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则相反,有反气旋环流和微弱的气流辐合,对应降水偏少。研究表明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陈栋杰[2](2018)在《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的特征及对中国气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DOE 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两千站地面气温日值站点数据,使用时空谱分析、Lanczos滤波、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回归分析、位相合成等方法,对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的特征及其与环流背景场的关系和对中国气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的分布特征、传播特征和垂直结构;其次分析了低频主模态与环流背景场的关系;最后了讨论低频主模态对中国气温的影响,包括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对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1)北半球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以20-40d周期为主,且冬季强于夏季。EOF前两个模态结果显示,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振荡在500hPa位势高度场上呈现出纬向一波型分布特征。从位相合成的结果上看,该模态主要以向西传播为主,纬向传播速度约为5-10经度/天,且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准正压的结构。(2)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与EU遥相关型和西伯利亚高压均呈现出显着正相关。该模态可通过EU波列对对流层中层中高纬度短波槽脊以及对流层低层西伯利亚高压的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欧亚地区气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第1至4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强,贝加尔湖地区为短波脊控制,从而有利于高纬度冷空气的南下;第5至8位相,对应为西伯利亚高压偏弱的位相,因此冷空气的活动也偏弱。(3)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对于我国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第1至4位相为冷位相,第5至8位相为暖位相。其中,第2和3位相负异常最显着,第6和7位正异常最显着。就日平均气温而言,各位相天数相差不大,最多每年相差约为3.7天。对于季节内振荡振幅超过1倍标准差的强事件,对日平均气温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超过0.5°C,对日最高气温的影响超过1.0°C,显着影响区域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相较于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对我国南方日最低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弱,振荡振幅超过1倍标准差的强事件对日最低气温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亦可超过0.5°C。(4)无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还是日最低气温,欧亚中高纬季节内低频振荡更有利于对我国极端低温事件产生影响;极端低温事件主要发生在第2和第5位相,而在第5位相以后至7位相则更有利于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对比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可见,欧亚中高纬季节内低频振荡易于使我国南方地区日最高气温偏低、日最低气温偏高,而在北方地区则易于使其日最高气温偏高、日最低气温偏低。(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庞雪琪,李栋梁,姚慧茹[3](2017)在《欧亚中高纬冬季地表感热异常与中国西北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9—2012年NCEP/DOE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西北东部156站夏季降水日资料,分析了欧亚大陆中高纬(61°N—67°N,53°E—68°E)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西北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冬季大气向地表输送感热值偏大时,春、夏季地表向大气输送感热值也偏大,引起了夏季500 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加强,蒙古低压加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南亚高压呈东部型;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异常上升气流,同时有水汽的辐合,西北东部位于副高外围和蒙古低压底部,大气环流场的变化导致中国西北东部夏季降水偏多。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冬季大气向地表输送感热值偏小时,春、夏季地表向大气输送感热值偏小,引起相反的夏季大气环流异常,使得中国西北东部夏季降水偏少。(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7年03期)
潘婕,纪立人[4](2016)在《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年代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夏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持续流型指数的年代际变化来反映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多年振动,尝试揭示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年代际变化与我国降水、全球海温以及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年代际变化之间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1959—2000年夏季欧亚中高纬流型指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80年前后流型指数均值发生了年代际突变;(2)夏季欧亚中高纬流型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我国夏季降水、6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印证了SSTA与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持续流型与我国夏季降水之间的关联;(3)冬季NAO指数和夏季流型指数在年代际尺度上关系甚为密切,它们的年际相关也存在着年代际变化;(4)合成分析表明,NAO高指数及E型过程对应的春季SSTA分布形势极为相似,且突变前后与E、C型环流对应的海温异常的分布特征和关键区,在中期-月及年代际不同时间尺度上也表现出了一致性,印证了下垫面强迫在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6年06期)
徐晨,陈海山,黄菱芳[5](2015)在《冬季欧亚中高纬陆面热力异常与同期大气环流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欧洲中心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58-2001年冬季欧亚中高纬陆面热力状况的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冬季陆面热力异常与中高纬大气环流的联系及其可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全球变暖的区域非均匀性,近年来冬季欧亚中高纬陆面增温趋势显着且增温幅度较大,中低纬陆面增温幅度相对偏小,陆面热力变化的经向非均匀性造成欧亚大陆中纬度区域(40°N-50°N附近)的陆面经向温度梯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减弱。由于陆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导致蒙古高原至中国东北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经向温度梯度减小,从而使得对流层大气斜压性减弱,根据热成风原理,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小,最终导致欧亚中高纬高空西风环流异常偏弱。(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5年06期)
许蓓,陈海山,高楚杰[6](2015)在《冬季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中高纬地区的适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积雪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但是观测台站稀疏且记录只到1996年,导致积雪观测资料严重缺乏。基于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3套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NCAR-20th century reanalys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日本气象厅(JMA)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JRA-55),利用前苏联站点观测的雪深资料评估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大陆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套再分析资料对积雪的时空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其中,尤以JRA-55再分析资料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能较好揭示欧亚中高纬雪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雪深的长期变化趋势。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亚雪深与169站观测有90%吻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有76%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只有一半。区域尺度上,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洲、西伯利亚南部雪深在1961~1990年的变化与观测是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0.87,而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仅有0.77、0.32。长时间序列的雪深资料(JRA-55)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1960年代积雪偏少;1970年代偏多;从1980年代开始呈现减少趋势,持续至20世纪末,并且积雪的减少是高纬度积雪变化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吴荷,陈海山,黄菱芳[7](2015)在《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ECMWF逐月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吴荷,陈海山,黄菱芳[8](2014)在《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心逐月再分析地表感热通量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期刊2014-11-03)
吴荷[9](2014)在《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且旱涝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陆面热力异常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欧亚中高纬地区地表感热异常可以引起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欧亚中高纬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的可能联系,对增强我国夏季气候预测准确性具有一定实际和科学意义。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逐日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40和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表层土壤感热通量资料、NEC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冰雪资料中心提供的全球月平均积雪水当量资料。分析了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欧亚中高纬春季积雪异常与春季感热之间进行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近50年来,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且东西呈反位相分布,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前欧亚中高纬东部地区春季感热减弱,70年代末期至00年代初级期间感热显着增强,00年代初期之后感热减弱;西部地区地表感热变化特征相反。(2)长江中下游的夏季气候与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关系密切,欧亚中高纬春季感热与长江中下游的夏季降水和气温分别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当欧亚中高纬春季感热增强,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增多,气温降低;感热减弱,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减少,气温升高。且两者之间的年代际变化也存在一定联系,具体表现为当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偏弱期,对应的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显着减少,气温偏高,感热异常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气温偏低。(3)感热异常期环流形势发生显着变化,感热偏弱期,夏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偏弱,夏季副高位置偏东,强度减弱,夏季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条件差,且上空为下沉气流控制,不利于夏季降水,气温偏高;感热偏强期,夏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增强,夏季副高位置偏西,夏季长江中下游上空受气旋性环流控制,造成辐合上升运动,水汽输送条件好,有利于夏季降水,气温偏低。感热异常可能通过以下过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温度梯度增大,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位置偏西,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温度偏低。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夏季降水异常偏少,温度偏高。(4)近30年来,欧亚中高纬春季积雪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且春季积雪量与融雪量呈相反变化特征。欧亚中高纬春季积雪的这种异常变化与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关系密切,春季积雪量与融雪量分别与春季感热存在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春季积雪正异常年,融雪量少,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偏强,春季积雪负异常年,融雪量多,春季地表感热偏弱。(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6-01)
杨双艳,武炳义,张人禾,周顺武[10](2014)在《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欧亚遥相关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LFO)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年际尺度上与同期欧亚大气背景环流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冬季欧亚中高纬LFO以10~30 d周期为主,且具有明显向东南方向传播的特征。其经、纬向平均移速分别约为3.4纬度/d和15经度/d。进一步分析发现,冬季欧亚中高纬LFO强度的年际变化与欧亚遥相关型(EU)密切相关。定义乌拉尔地区的脊和东亚、欧洲西北部的槽比常年弱(强)时,即EU指数小于(大于)零时,为EU负(正)位相。当对流层中上层EU处于负位相时,此时,对流层低层的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减弱,这些因素均导致欧亚地区大尺度经向环流偏弱,环流较为平直,不利于LFO的传播;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欧亚中高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NCEP/DOE 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两千站地面气温日值站点数据,使用时空谱分析、Lanczos滤波、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回归分析、位相合成等方法,对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的特征及其与环流背景场的关系和对中国气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的分布特征、传播特征和垂直结构;其次分析了低频主模态与环流背景场的关系;最后了讨论低频主模态对中国气温的影响,包括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对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1)北半球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以20-40d周期为主,且冬季强于夏季。EOF前两个模态结果显示,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振荡在500hPa位势高度场上呈现出纬向一波型分布特征。从位相合成的结果上看,该模态主要以向西传播为主,纬向传播速度约为5-10经度/天,且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准正压的结构。(2)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与EU遥相关型和西伯利亚高压均呈现出显着正相关。该模态可通过EU波列对对流层中层中高纬度短波槽脊以及对流层低层西伯利亚高压的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欧亚地区气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第1至4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强,贝加尔湖地区为短波脊控制,从而有利于高纬度冷空气的南下;第5至8位相,对应为西伯利亚高压偏弱的位相,因此冷空气的活动也偏弱。(3)北半球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对于我国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第1至4位相为冷位相,第5至8位相为暖位相。其中,第2和3位相负异常最显着,第6和7位正异常最显着。就日平均气温而言,各位相天数相差不大,最多每年相差约为3.7天。对于季节内振荡振幅超过1倍标准差的强事件,对日平均气温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超过0.5°C,对日最高气温的影响超过1.0°C,显着影响区域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相较于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对我国南方日最低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弱,振荡振幅超过1倍标准差的强事件对日最低气温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亦可超过0.5°C。(4)无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还是日最低气温,欧亚中高纬季节内低频振荡更有利于对我国极端低温事件产生影响;极端低温事件主要发生在第2和第5位相,而在第5位相以后至7位相则更有利于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对比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可见,欧亚中高纬季节内低频振荡易于使我国南方地区日最高气温偏低、日最低气温偏高,而在北方地区则易于使其日最高气温偏高、日最低气温偏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欧亚中高纬论文参考文献
[1].丁洁,褚涛.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J].气象科学.2019
[2].陈栋杰.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季节内低频主模态的特征及对中国气温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8
[3].庞雪琪,李栋梁,姚慧茹.欧亚中高纬冬季地表感热异常与中国西北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J].高原气象.2017
[4].潘婕,纪立人.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年代际变化[J].海洋预报.2016
[5].徐晨,陈海山,黄菱芳.冬季欧亚中高纬陆面热力异常与同期大气环流的联系[J].高原气象.2015
[6].许蓓,陈海山,高楚杰.冬季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中高纬地区的适用性评价[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
[7].吴荷,陈海山,黄菱芳.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
[8].吴荷,陈海山,黄菱芳.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2014
[9].吴荷.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的可能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10].杨双艳,武炳义,张人禾,周顺武.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欧亚遥相关型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