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坏疽论文_朱雪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糖尿病足坏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坏疽,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中药,周围神经,酸中毒。

糖尿病足坏疽论文文献综述

朱雪梅[1](2019)在《糖尿病足坏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糖尿病足坏疽的重要性,提出预防方式。方法对1例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及周围血管病变,足部皮肤感染破溃,截趾。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死亡风险较高,加强糖尿病血糖管理、早期识别周围神经病变、准确诊断与及早治疗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宋佰慧,郑娜,王超[2](2019)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护理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截肢术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部坏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截肢端创口恢复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截肢端创口恢复情况均良好,愈合良好的概率为94.44%,参考组患者愈合良好的概率为7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0%,参考组患者满意度为72.2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部坏疽患者在行截肢术后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整体提升临床治疗疗效,促使患者截肢端创口得到良好的恢复,加快愈合,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运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22期)

唐云云,曾冬阳,龚智逊,黄倩[3](2019)在《一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治疗糖尿病指坏疽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示指溃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患者经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后,经过2个月的住院和门诊的连续性治疗及干预后,伤口好转愈合。手指功能评定:患指主动功能(TAM)由<健侧50%恢复至>健侧75%,手指活动度由1分恢复至4分,感觉评分由S1级恢复至S4级,患者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王新[4](2019)在《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于该院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分成未发生的糖尿病足坏疽对照组(n=100),与发生糖尿病足坏疽的观察组(n=40),获取患者一般病症资料,涉及姓名、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坏疽病程、住院天数;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比较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各个临床指数无统计学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研究糖尿病足坏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率为30%、糖尿病肾病为2%、严重疼痛70%、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率为1%、糖尿病肾病为5%、严重疼痛12%。结论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多为血糖、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代谢紊乱、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疼痛症状出现的概率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是糖尿病足坏疽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足坏疽的保护因素。(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20期)

张连文[5](2019)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作用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血管支架方式治疗,分析治疗之前与之后的造影血流与血管内径的数值。结果治疗之后的数值优于治疗之前,治疗之前的骼动脉造影血流(19.2±1.1),治疗之后为(33.4±1.7),治疗之前的股前动脉造影血流(133.4±1.1),治疗之后为(344.5±1.7)。治疗前骼动脉的血管内径(4.5±1.1)mm,治疗后为(7.8±1.7)mm。治疗前股浅动脉(1.3±1.1)mm,治疗后(3.4±1.7)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实际治疗期间,合理的使用外周血管支架法,有助于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效果,有着很好的推广优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孙俊超,朱朝军,张朝晖[6](2019)在《糖尿病足坏疽血管介入后创面清创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足缺血性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存在极大可能截肢、甚至死亡风险。随着临床通过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斑块旋切等血管介入治疗,下肢血供改善后,干性坏疽者可通过切痂等手段而使创面愈合,而湿性坏疽者因合并感染,创面的治疗就需要联合蚕食清创、切开排脓等方法使创面缩小、最终愈合。(本文来源于《中医外治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亮亮,相胜敏,罗云,王伟灵,赵诚[7](2019)在《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中医证素辨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的中医辨证及其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136例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患者,制定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四诊信息采集表,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及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因子分析共获得17个公因子,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证素辨证的方法获得4种有效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热毒伤阴证。结论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以湿热毒盛证最为多见,湿热为其主要证素;其余依次为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热毒伤阴证。(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蔡敏,高璐璐,龚文静,曹程飞,陈玉芳[8](2019)在《中药溻渍技术与中药熏蒸技术在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中药溻渍技术与中药熏蒸技术在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筋疽)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筋疽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溻渍组与熏蒸组各80例,分别运用中药溻渍技术与中药熏蒸技术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依从率和满意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无显着差异(P> 0. 05),但熏蒸组依从率及满意患者例数均显着优于溻渍组(P <0. 05)。结论中药熏蒸较中药溻渍操作方法更为安全、科学、简便,易于患者接受。(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何静,张洪斌,洪炜,郭静,刘夕斌[9](2019)在《糖尿病足坏疽酮症酸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疾病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糖尿病足坏疽合并酮症酸中毒的认识。糖尿病足气性坏疽合并酮症酸中毒较少见,需积极控制血糖和局部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2期)

李学玲[10](2019)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9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西医治疗组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糖尿病足坏疽愈合的时间、糖尿病足坏疽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正常时间、糖尿病足坏疽皮肤颜色暗黑消失时间、间歇性跛行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糖尿病足坏疽症状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治疗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糖尿病足坏疽愈合的时间、糖尿病足坏疽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正常时间、糖尿病足坏疽皮肤颜色暗黑消失时间、间歇性跛行消失时间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糖尿病足坏疽症状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糖尿病足坏疽症状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坏疽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可改善患者症状,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5期)

糖尿病足坏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护理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截肢术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部坏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截肢端创口恢复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截肢端创口恢复情况均良好,愈合良好的概率为94.44%,参考组患者愈合良好的概率为7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0%,参考组患者满意度为72.2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部坏疽患者在行截肢术后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整体提升临床治疗疗效,促使患者截肢端创口得到良好的恢复,加快愈合,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运用价值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尿病足坏疽论文参考文献

[1].朱雪梅.糖尿病足坏疽[J].北京医学.2019

[2].宋佰慧,郑娜,王超.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护理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9

[3].唐云云,曾冬阳,龚智逊,黄倩.一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治疗糖尿病指坏疽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9

[4].王新.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

[5].张连文.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作用及预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6].孙俊超,朱朝军,张朝晖.糖尿病足坏疽血管介入后创面清创治疗[J].中医外治杂志.2019

[7].李亮亮,相胜敏,罗云,王伟灵,赵诚.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糖尿病足坏疽(筋疽型)中医证素辨证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

[8].蔡敏,高璐璐,龚文静,曹程飞,陈玉芳.中药溻渍技术与中药熏蒸技术在非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9].何静,张洪斌,洪炜,郭静,刘夕斌.糖尿病足坏疽酮症酸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社区医师.2019

[10].李学玲.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探析[J].双足与保健.2019

论文知识图

我国各类型糖尿病患者分布比例图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病变动脉...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病机制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病变动脉周围的侧支动...骨折后股浅动脉受压患者股浅动脉下段周...术前可见左足部出现坏死

标签:;  ;  ;  ;  ;  ;  ;  

糖尿病足坏疽论文_朱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