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群际态度是群际关系的指示器,预测着群际行为与群际和谐。已有研究从社会认同、群际威胁等方面分别探讨了对群际态度的影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第一,关于社会认同如何影响群际态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第二,群际态度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并未涉及。基于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认同、群际威胁对群际态度是否存在交互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群际威胁且社会认同程度高时,A文化群组被试表现了对内群体积极行为的偏爱,而B文化群组被试对内群体消极行为表现出了保护的倾向。研究结果提示群体成员对内群体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并未出现无条件的内群体偏爱。而当群际威胁出现时,无论社会认同程度高低,A文化群组被试表现出了显著的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见,提示A文化群组成员更容易表现出对内群体的亲社会行为;而B文化群组被试只有在高社会认同时,才会出现明显的内群体偏爱。因此,社会认同程度、群际威胁交互影响了人们的群际态度。这些研究结果对预测群际行为与群际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夏瑞雪,李诺,牛百灵,苏婉茹,李世峰,邵宏宏,刘冰华
关键词: 社会认同,群际态度,群际威胁,语言群际偏差
来源: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社会学及统计学
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藏汉双文化者的社会认同及其神经机制—基于群体间语言偏差的策略”(14XJC190005),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SKGG16011)
分类号: C912.6
页码: 105-122+221-222
总页数: 20
文件大小: 207K
下载量: 77
相关论文文献
- [1].Morphing技术下维、汉大学生性别内群体偏向实验研究[J]. 时代教育 2017(01)
- [2].社会分类与面孔识别的内群体偏向[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3].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8)
- [4].大学生内隐性别认同、自尊与性别内群体偏差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10(02)
- [5].空间距离、内群体边界与近乡区域品牌偏好[J]. 经济管理 2020(09)
- [6].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1)
- [7].方言广告选择困境:内外群体间认同、信任、购买意愿的比较[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10)
- [8].共同内群体认同对群体帮助的提升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9(02)
- [9].内群体对消费者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12)
- [10].沟通与刻板印象的维持、变化和抑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3)
- [11].创立媒介品牌的“三力”路径[J]. 中国编辑 2009(02)
- [12].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研究:理论、方法与进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3)
- [13].社会歧视的社会学分析[J]. 理论界 2010(07)
- [14].藏族、汉族大学生内外群体偏爱效应的差异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3)
- [15].轻轻一拉,让恶变成善——读《孩子与恶》有感[J].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03)
- [16].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8)
- [17].对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情绪反应——群体内疚[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2)
- [18].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网民群体——以“被xx”为例[J]. 人民论坛 2012(36)
- [19].劳务派遣员工双重身份认同:薪酬水平的影响作用[J]. 管理观察 2013(29)
- [2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文化冲击的对策探讨[J]. 网络财富 2008(09)
- [21].校园欺凌:同伴群体的视角[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2019(01)
- [22].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4(03)
- [23].组织领导研究新视角——群际领导概念和模型[J]. 企业经济 2013(08)
- [24].群体骚乱的社会心理学机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03)
- [25].群体间的语言偏见[J]. 理论月刊 2012(03)
- [26].姑娘与故事[J]. 中学生百科 2015(04)
- [27].好人也会做坏事:有限道德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8)
- [28].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企业的体育赞助对其员工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05)
- [29].快速转型期重复信访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J]. 法制与社会 2011(15)
- [30].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新特点及根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