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论文和设计-李佳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河床以及设置在河床两侧的坝体、柔性防撞装置,所述河床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群,所述分流群由多个分流墩组成,且多个所述分流墩呈规则分布设置,所述坝体靠近河床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基面,所述基面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基座,且两个基座的内侧均通过销轴安装有弹簧钢拉杆,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由轴承钢杆、椭圆状浮筒、活动钢杆、轻质钢索、工作缆绳、副绳组成,所述轴承钢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钢拉杆的端处连接,所述椭圆状浮筒套接在轴承钢杆的外侧,所述活动钢杆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防止泥石流对坝体的冲击与损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河床(1)以及设置在河床(1)两侧的坝体(2)、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1)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群,所述分流群由多个分流墩(3)组成,且多个所述分流墩(3)呈规则分布设置,所述坝体(2)靠近河床(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基面(4),所述基面(4)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基座(5),且两个基座(5)的内侧均通过销轴安装有弹簧钢拉杆(6),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由轴承钢杆(7)、椭圆状浮筒(8)、活动钢杆(9)、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组成,所述轴承钢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钢拉杆(6)的端处连接,所述椭圆状浮筒(8)套接在轴承钢杆(7)的外侧,所述活动钢杆(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钢杆(9)的中部分别与轴承钢杆(7)的端处连接,所述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均安装在两个活动钢杆(9)的内侧。

设计方案

1.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河床(1)以及设置在河床(1)两侧的坝体(2)、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1)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群,所述分流群由多个分流墩(3)组成,且多个所述分流墩(3)呈规则分布设置,所述坝体(2)靠近河床(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基面(4),所述基面(4)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基座(5),且两个基座(5)的内侧均通过销轴安装有弹簧钢拉杆(6),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由轴承钢杆(7)、椭圆状浮筒(8)、活动钢杆(9)、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组成,所述轴承钢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钢拉杆(6)的端处连接,所述椭圆状浮筒(8)套接在轴承钢杆(7)的外侧,所述活动钢杆(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钢杆(9)的中部分别与轴承钢杆(7)的端处连接,所述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均安装在两个活动钢杆(9)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墩(3)整体形状为三角形矮桩,其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墩(3)、坝体(2)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的椭圆状浮筒(8)靠近坝体(2)的一侧由工作缆绳(11)组成防撞后部,所述椭圆状浮筒(8)的另一侧由轻质钢索(10)、副绳(12)组成防撞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坝体(2)的内侧表面在河床(1)的上方均设置有抗冲刷层,所述抗冲刷层由若干单元体(13)组成,单个所述单元体(13)呈三角锥状,且所述单元体(13)的设置方向均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钢杆(7)的两端在椭圆状浮筒(8)的端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的截面为两个梯形组合,且所述坝体(2)的基面(4)与基座(5)为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坝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

背景技术

山区沿河地带,存在一种具有地域色彩的山区桥梁,虽然河面不如湖海宽,桥跨结构不算庞大,受河流深度限制而不可能出现大吨位船舶,但是随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深,东西部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往来货(客)运船舶日益增多,受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等地域性极强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对桥梁抗冲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河床以及设置在河床两侧的坝体、柔性防撞装置,所述河床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群,所述分流群由多个分流墩组成,且多个所述分流墩呈规则分布设置,所述坝体靠近河床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基面,所述基面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基座,且两个基座的内侧均通过销轴安装有弹簧钢拉杆,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由轴承钢杆、椭圆状浮筒、活动钢杆、轻质钢索、工作缆绳、副绳组成,所述轴承钢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钢拉杆的端处连接,所述椭圆状浮筒套接在轴承钢杆的外侧,所述活动钢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钢杆的中部分别与轴承钢杆的端处连接,所述轻质钢索、工作缆绳、副绳均安装在两个活动钢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分流墩整体形状为三角形矮桩,其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分流墩、坝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优选的,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的椭圆状浮筒靠近坝体的一侧由工作缆绳组成防撞后部,所述椭圆状浮筒的另一侧由轻质钢索、副绳组成防撞前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坝体的内侧表面在河床的上方均设置有抗冲刷层,所述抗冲刷层由若干单元体组成,单个所述单元体呈三角锥状,且所述单元体的设置方向均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轴承钢杆的两端在椭圆状浮筒的端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螺母。

优选的,所述坝体的截面为两个梯形组合,且所述坝体的基面与基座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河床的上表面两侧设置分流群,将分流群的分流墩设置为三角形矮桩,泥石流沿河床下泄过程中,遇河床三角形矮桩,利用三角形两条斜边,将泥石流往两边分流,另外,由三角形矮桩构成的群桩亦呈三角形布设,从宏观上将泥石流往两边分流导向,从而实现对坝体的防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坝体的内侧表面设置基面,并在基面上安装基座,将柔性防护装置的轴承钢杆通过弹簧钢拉杆与基座连接,同时由于柔性防护装置由轴承钢杆、椭圆状浮筒、活动钢杆、轻质钢索、工作缆绳、副绳组成,其中柔性防撞装置的椭圆状浮筒靠近坝体的一侧由工作缆绳组成防撞后部,椭圆状浮筒的另一侧由轻质钢索、副绳组成防撞前部,在遭遇泥石流冲击时,能够有效的对泥石流中的石块以及漂浮物进行阻挡,从而达到防护坝体的目的,进一步的,在坝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抗冲刷层,通过抗冲刷层的单元体有效的防止泥石流对坝体表面的冲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泥石流的分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河床;2、坝体;3、分流墩;4、基面;5、基座;6、弹簧钢拉杆;7、轴承钢杆;8、椭圆状浮筒;9、活动钢杆;10、轻质钢索;11、工作缆绳;12、副绳;13、单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河床1以及设置在河床1两侧的坝体2、柔性防撞装置,所述河床1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群,所述分流群由多个分流墩3组成,且多个所述分流墩3呈规则分布设置,所述坝体2靠近河床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基面4,所述基面4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基座5,且两个基座5的内侧均通过销轴安装有弹簧钢拉杆6,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由轴承钢杆7、椭圆状浮筒8、活动钢杆9、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组成,所述轴承钢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钢拉杆6的端处连接,所述椭圆状浮筒8套接在轴承钢杆7的外侧,所述活动钢杆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钢杆9的中部分别与轴承钢杆7的端处连接,所述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均安装在两个活动钢杆9的内侧。

所述分流墩3整体形状为三角形矮桩,其截面为三角形,泥石流沿河床1下泄过程中,遇河床1三角形矮桩,利用三角形两条斜边,将泥石流往两边分流,另外,由三角形矮桩构成的群桩亦呈三角形布设,从宏观上将泥石流往两边分流导向;所述分流墩3、坝体2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有效的增大分流群、坝体2的强度;所述柔性防撞装置的椭圆状浮筒8靠近坝体2的一侧由工作缆绳11组成防撞后部,所述椭圆状浮筒8的另一侧由轻质钢索10、副绳12组成防撞前部,在遭遇泥石流冲击时,防撞前部与防撞后部的轻质钢索10、工作缆绳11、副绳12组成网状结构,对泥石流中的石块、漂浮物进行有效的阻挡,产生一定的缓冲从而防护坝体2;两个所述坝体2的内侧表面在河床1的上方均设置有抗冲刷层,所述抗冲刷层由若干单元体13组成,单个所述单元体13呈三角锥状,且所述单元体13的设置方向均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有效的减少泥石流对坝体2的冲刷;所述轴承钢杆7的两端在椭圆状浮筒8的端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螺母,对椭圆状浮筒8的位置进行有效的限定;所述坝体2的截面为两个梯形组合,且所述坝体2的基面4与基座5为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柔性防撞装置的轴承钢杆7通过弹簧钢拉杆6与坝体2基面4的基座5连接,在坝体2遭遇泥石流时,泥石流整体对河床1的表面以及坝体2的内侧表面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对坝体2与河床1的连接部位冲击更大,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所示,而河床1上表面以及坝体2内侧表面的抗冲刷层能够有效的减少泥石流造成的冲刷,从而对坝体2进行有效的防护,同时有多组分流墩3组成的分流群能够对河床1表面的泥石流进行分流,进一步的,泥石流沿河床1下泄过程中,遇河床1三角形矮桩,利用三角形两条斜边,将泥石流往两边分流,另外,由三角形矮桩构成的群桩亦呈三角形布设,从宏观上将泥石流往两边分流导向,从而有效的减少对坝体2的冲击,有效的防止坝体2受冲击塌陷,同时由于弹簧钢拉杆6与柔性防撞装置的轴承钢杆7、基座5均通过销轴连接,进而使得柔性防撞装置的椭圆形浮筒能够根据水面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柔性防装装置的防撞前部、防撞后部分别对石块以及漂浮物进行阻挡,进一步的有效的对坝体2进行有效的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322.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760168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2B7/10

专利分类号:E02B7/10

范畴分类:36B;36E;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

第一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

申请人地址: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大道319号

发明人:李佳坤;陈远川

第一发明人:李佳坤

当前权利人:重庆文理学院

代理人:刘中航

代理机构:50218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能够抵抗泥石流冲击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论文和设计-李佳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