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混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胆釜,反应釜和内胆釜形状均为圆柱壳体下端一体连接圆锥壳体,反应釜和内胆釜的圆锥壳体中均嵌入有永磁环,反应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导流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料箱,反应釜的圆柱壳体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筒,控制筒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位装置,卡位装置和内胆釜连接,内胆釜壳体上紧靠导流管道的位置开设有控制通道,内胆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构造设计实现快速自动控制原料进入反应釜内腔中,确保反应釜内腔中的原料不能超过规定的量,进而保证混色装置的稳定工作。
主设计要求
1.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顶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下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下端延伸到反应釜(1)的内腔,且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扇叶(3),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胆釜(4),所述反应釜(1)和内胆釜(4)形状均为圆柱壳体下端一体连接圆锥壳体,所述反应釜(1)和内胆釜(4)的圆锥壳体中均嵌入有永磁环(5),所述反应釜(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6),所述导流管道(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料箱(7),所述反应釜(1)的圆柱壳体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筒(8),所述控制筒(8)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位装置(9),所述卡位装置(9)和内胆釜(4)连接,所述内胆釜(4)壳体上紧靠导流管道(6)的位置开设有控制通道(10),所述内胆釜(4)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设计方案
1.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顶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下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下端延伸到反应釜(1)的内腔,且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扇叶(3),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胆釜(4),所述反应釜(1)和内胆釜(4)形状均为圆柱壳体下端一体连接圆锥壳体,所述反应釜(1)和内胆釜(4)的圆锥壳体中均嵌入有永磁环(5),所述反应釜(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6),所述导流管道(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料箱(7),所述反应釜(1)的圆柱壳体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筒(8),所述控制筒(8)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位装置(9),所述卡位装置(9)和内胆釜(4)连接,所述内胆釜(4)壳体上紧靠导流管道(6)的位置开设有控制通道(10),所述内胆釜(4)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筒(8)嵌入反应釜(1)的壳体中,所述控制筒(8)的内壁和反应釜(1)的圆柱壳体内壁共面,所述控制筒(8)的内壁上开设有圆柱状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卡位装置(9),所述卡位装置(9)一端延伸到内胆釜(4)的圆柱壳体内壁上开设的圆锥凹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装置(9)包括卡位块(12)和弹簧(13),所述弹簧(13)位于控制筒(8)上的圆柱凹槽深处,所述圆锥凹槽(11)的一端连接有卡位块(12),所述卡位块(12)形状为圆柱的一端一体连接圆锥,所述卡位块(12)的圆锥与圆锥凹槽(11)相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卡位装置(9)下端的所述内胆釜(4)外壁上设置有凸出滑块,凸出滑块延伸到反应釜(1)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混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塑料颗粒与色母颗粒通过搅拌反应釜进行搅拌混色操作,具体为将原料注入反应釜中,完成搅拌混色操作后,通过出料口将成品塑料排出,但是反应釜的每个工作流程只能是单独进行,例如注料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搅拌,这样就会影响到塑料混色工作的效率。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混色装置具有自动进行注料的控制功能,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下端延伸到反应釜的内腔,且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扇叶,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所述反应釜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胆釜,所述反应釜和内胆釜形状均为圆柱壳体下端一体连接圆锥壳体,所述反应釜和内胆釜的圆锥壳体中均嵌入有永磁环,所述反应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反应釜的圆柱壳体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筒,所述控制筒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和内胆釜连接,所述内胆釜壳体上紧靠导流管道的位置开设有控制通道,所述内胆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控制筒嵌入反应釜的壳体中,所述控制筒的内壁和反应釜的圆柱壳体内壁共面,所述控制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圆柱状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一端延伸到内胆釜的圆柱壳体内壁上开设的圆锥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位块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控制筒上的圆柱凹槽深处,所述圆锥凹槽的一端连接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形状为圆柱的一端一体连接圆锥,所述卡位块的圆锥与圆锥凹槽相咬合。
优选的,卡位装置下端的所述内胆釜外壁上设置有凸出滑块,凸出滑块延伸到反应釜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构造设计实现快速自动控制原料进入反应釜内腔中,确保反应釜内腔中的原料不能超过规定的量,进而保证混色装置的稳定工作;
2.该装置通过永磁环和卡位装置的设计实现对内胆釜的控制,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注入,绿色环保,提高了整个混色装置的节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卡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电机、3搅拌扇叶、4内胆釜、5永磁环、6导流管道、7储料箱、8控制筒、9卡位装置、10控制通道、11圆锥凹槽、12卡位块、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混色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顶部设置有电机2,电机2下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下端延伸到反应釜1的内腔,且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扇叶3,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反应釜1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胆釜4,反应釜1和内胆釜4形状均为圆柱壳体下端一体连接圆锥壳体,反应釜1和内胆釜4的圆锥壳体中均嵌入有永磁环5,如图1所示永磁环5的位置和形状,永磁环5为漏斗形状,两个永磁环5分别嵌入在反应釜1和内胆釜4的壳体中,反应釜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6,导流管道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料箱7,反应釜1的圆柱壳体中部位置设置有控制筒8,控制筒8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位装置9,卡位装置9和内胆釜4连接,内胆釜4壳体上紧靠导流管道6的位置开设有控制通道10,内胆釜4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控制筒8嵌入反应釜1的壳体中,控制筒8的内壁和反应釜1的圆柱壳体内壁共面,控制筒8的内壁上开设有圆柱状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卡位装置9,卡位装置9一端延伸到内胆釜4的圆柱壳体内壁上开设的圆锥凹槽11中。
进一步地,卡位装置9包括卡位块12和弹簧13,弹簧13位于控制筒8上的圆柱凹槽深处,圆锥凹槽11的一端连接有卡位块12,卡位块12形状为圆柱的一端一体连接圆锥,卡位块12的圆锥与圆锥凹槽11相咬合,内胆釜4内腔中原料的增多,内胆釜4会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受到卡位块12插进圆锥凹槽11中的卡位限制,此时弹簧13推动卡位块12,卡位块12和圆锥凹槽11之间牢牢咬合在一起,内胆釜4不会下降,但是当内胆釜4承受的重量达到规定临界点时,内胆釜4突破卡位装置9的拦截,具体为圆锥凹槽11和卡位块12之间错位移动,卡位块12收缩回圆柱凹槽中。
进一步地,卡位装置9下端的内胆釜4外壁上设置有凸出滑块,凸出滑块延伸到反应釜1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如图2所示,凸出滑块用来限制反应釜1和内胆釜4之间的相对运动只能是沿着轴线方向移动,不会出现错位旋转。
工作原理:将待混色的塑料颗粒和色母颗粒装进储料箱7中,原料经过导流管道6进入内胆釜4的内腔中,当内胆釜4中的原料达到规定的量时,此时原料的重量会压迫内胆釜4,内胆釜4克服若干卡位装置9的拦截,进而内胆釜4下降,使控制通道10的通道和导流管道6之间出现错位,即导流管道6的通道被内胆釜4的壳体挡住,进而自动导流管道6中停止原料的输送,当内胆釜4中原料混色工作结束后,通过出料口排出成品塑料,随后内胆釜4受到的原料重力压迫变小,两个永磁环5之间的排斥力推动内胆釜4上升,内胆釜4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导流管道6中原料继续注入内胆釜4中,如此循环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137.2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65093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B29B 7/16
专利分类号:B29B7/16;B29B7/28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深圳市兴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兴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西田社区第三工业区第16栋二楼
发明人:罗民年
第一发明人:罗民年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兴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