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利河口及莱州湾西部沉积特征分析

广利河口及莱州湾西部沉积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基于45个表层样和16个柱状样的实测数据,对广利河口北潮滩及莱州湾西部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所采样品粒度和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前人在河流年代特征、沉积速率和岸线变迁等研究成果,运用地学软件和数理统计软件,对广利河口北潮滩现代沉积环境和莱州湾西部近百年来沉积环境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广利河口北潮滩处于现代黄河三角洲和潍河-弥河三角洲交界区域。黄河1929-1934年在该区域入海泥沙形成了主要的沉积框架,但现代沉积环境更多受到广利河水系(包括广利河、溢洪河、支脉河)影响。广利河、溢洪河与支脉河所带来的物质存差异使得广利河北潮滩现代沉积物质极为复杂。黄河对现代莱州湾西部沉积环境影响作用由北向南逐渐变弱。根据黄河影响程度,结合粒度组分和参数、物源指数、水下地形地貌等信息,可将莱州湾西部划分为五个沉积分区。现代黄河口南部侧缘区基本与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侧缘相吻合,黄河是区域内最主要物质来源,具有完整的沉积序列,根据积速率的阶段性变化可以有效反应黄河入海河道的年代特征。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形成于1929-1934年,1934年后,黄河改道向北,对沉积环境影响趋于微弱。根据外部动力对沉积环境的改造作用,可以划分为近岸广利河口北潮滩和远岸中部浅海区。广利河口北潮滩在1934年后的沉积厚度在年代上不连续,对比附近区域沉积厚度、岸线进退规律,通过沉积环境、物源指数等信息,可以初步判定表层以下80cm深度为1934年。目前广利河水系对沉积环境的改造主要在表层至20cm深度,尚不足以改变整体的沉积格局。中部浅海区在黄河1934年向北改道后,沉积环境受到海水动力和沿岸河流综合影响,沉积物质来源复杂。中部浅海区沉积序列更多反映的是外部沉积动力的变化。小清河口及附近海域沉积环境目前更多受控于小清河,但黄河在历史上对该区域影响深远。通过对柱状样敏感粒度组分分析发现,该区域内细粒物质与黄河关系密切,而粗粒物质主要来源于小清河及莱州湾南岸河流。莱州湾南岸沿岸诸河流入海口距离较小,影响范围相互重叠,河流的水文特征对沉积影响明显,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和粉砂为主,黏土含量极少,外部沉积动力单一,基本不受黄河影响。1855年来岸线基本保持稳定,沉积厚度变化不大,沉积速率的阶段性变化与黄河无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样品采集
  •   2.2 地质地貌特征
  •   2.3 气候条件
  •   2.4 河流与海水动力
  • 3 广利河口北潮滩现代沉积环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品测试与研究方法
  •   3.2 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与参数
  •     3.2.1 粒度组分与参数分布特征
  •     3.2.2 洪枯季节变化在粒度中的响应
  •     3.2.3 沉积环境分异
  •   3.3 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物源意义
  •     3.3.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示踪意义
  •     3.3.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3.3.3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作用
  •     3.3.4 物质来源判定与元素因子分析
  •   3.4 小结
  • 4 莱州湾西部沉积区域划分与年代确定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 沉积区域划分
  •   4.3 沉积年代标定
  •     4.3.1 现代黄河口南部海域沉积年代变化
  •     4.3.2 广利河口北潮滩沉积年代标定
  •     4.3.3 小清河口附近海域及莱州湾南岸沉积年代特征
  •   4.4 小结
  • 5 莱州湾西部积环境空间差异及控制因素探讨
  •   5.1 各沉积分区粒度特征
  •   5.2 沉积物C-M图分布特征
  •   5.3 沉积动力空间差异
  •   5.4 沉积物质来源区域差异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黄学勇

    导师: 张戈

    关键词: 广利河口,北潮滩,莱州湾,黄河,沉积环境,物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基金: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600),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6YFC0402801),中国地质调查“渤海湾西部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DD20160144)”项目

    分类号: P512.2

    总页数: 72

    文件大小: 20249K

    下载量: 57

    相关论文文献

    •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6个项目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J]. 浙江水利科技 2013(05)
    • [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J]. 浙江水利科技 2012(01)
    • [3].创新谋求发展 合作创造共赢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参加第二届省级水利科研院所联席会[J]. 浙江水利科技 2008(05)
    • [4].浅谈灾备管理的新趋势——以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为例[J]. 浙江水利科技 2016(02)
    • [5].我校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签约共建共享实验基地[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01)
    • [6].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06~2012年学术论文评价分析[J]. 今日科技 2014(05)
    • [7].在传承中不断超越——访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院长叶永棋[J]. 今日科技 2008(08)
    • [8].广利河口北潮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9)
    • [9].陈龙出席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暨建院六十周年纪念活动[J]. 浙江水利科技 2017(06)
    • [1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科研成果荣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J]. 浙江水利科技 2014(03)
    • [11].在支撑引领浙江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迸发蓬勃生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J]. 今日科技 2015(06)
    • [1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J]. 浙江水利科技 2009(01)
    • [13].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50年[J]. 浙江水利科技 2008(01)
    • [14].广利河口北潮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学刊 2020(Z1)
    • [15].“DHI发展现状及其软件系列的最新进展”学术讲座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顺利召开[J]. 浙江水利科技 2011(06)
    • [16].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为全省水利和海洋经济发展作贡献[J]. 今日浙江 2015(18)
    • [17].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自主研发软件——ZIHE2D成功申请国家著作权[J]. 浙江水利科技 2010(06)
    • [18].虞洁夫副厅长赴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调研水利科技工作[J]. 浙江水利科技 2009(04)
    • [19].泰国灌溉厅代表团参观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江东农水试验基地[J]. 浙江水利科技 2012(05)
    • [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章晓桦同志获“省支援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J]. 浙江水利科技 2008(04)
    • [21].长江科学院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6)
    • [2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两个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三厅委组织的专家论证[J]. 浙江水利科技 2008(03)
    • [23].院所创新 嬗变成“蝶”——浙江省科研院所发展启示录[J]. 今日科技 2011(03)
    • [24].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总工程师潘存鸿入选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首批部级人选[J]. 浙江水利科技 2008(02)
    • [25].新书推荐[J]. 浙江水利科技 2013(04)
    • [26].省部共建“浙江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全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研讨会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江东农水试验基地举行[J]. 浙江水利科技 2015(06)
    • [27].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正式启动“聚智问道”创新发展大讲堂活动[J]. 科学养鱼 2017(11)
    • [28].家委会驻校轮值的创新与实践[J]. 教育家 2016(23)
    • [29].浙江省水利工程检测协会成立[J]. 浙江水利科技 2018(04)

    标签:;  ;  ;  ;  ;  ;  

    广利河口及莱州湾西部沉积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