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学论文-杨海胜,Bettina,M.Willie

骨力学论文-杨海胜,Bettina,M.Willie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力学,早衰症,骨细胞,动物模型

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胜,Bettina,M.Willie[1](2018)在《骨细胞陷窝-小管系统受损对骨力学适应性重建的影响:基于一种早衰症动物模型的在体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骨细胞及其周围高度连通的陷窝-小管系统(LCS)被认为是感应、转导力学信号和调控骨重建的"中枢",但其与骨力学适应性重建的直接联系尚缺乏在体研究的证据。在一种早衰症动物模型中(Gorab~(Prx1)),敲除Gorab基因后骨组织中骨细胞数量增多但LCS严重受损,这些变化是否影响骨组织对力学刺激的响应是研究的重点。方法 对正常和LCS受损小鼠的后肢左侧胫骨沿轴向施加周期性动载,右侧胫骨作为非加载对照。在加载周期内不同时间点对胫骨进行活体显微CT扫描,利用基于连续显微CT图像的3D骨形态计量学和传统的2D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依香叫,燕梦云,王松月,李金诚,裴凌鹏[2](2018)在《Micro-CT和骨力学测试观察刺老苞根皮对骨折大鼠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骨力学和Micro-CT技术,探讨刺老苞根皮对3月龄大鼠胫骨骨折显微结构和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3月龄SD雌性大鼠,在胫骨上打孔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组、刺老苞根皮低剂量组[0.9 g/(kg·d)]、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1.8 g/(kg·d)]、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3.6 g/(kg·d)],每天一次,连续给药4 w。分别在给药14、21、28 d后,取右侧胫骨进行骨力学检测,取左侧胫骨进行Micro-CT扫描及叁维重建。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从14 d到28 d,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骨的结构力学参数(弹性挠度、弹性载荷、最大挠度、最大载荷)和生物力学参数(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应力、弹性应变)明显提高(P<0.05);BV/TV、Tb.Th、Tb.V在21、28 d时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Tb.Sp、SMI在21、28 d时,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刺老苞根皮可通过改善骨折部位骨微小结构,提高骨密度,促进骨组织结构完整性,从而提升骨的抗冲击和变形能力,使其韧性和可塑性增强,骨组织强度增加,提高胫骨骨力学性能,促进大鼠骨折修复。(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李鹏,李新颖,李正伟,李亚军[3](2017)在《仙灵骨葆胶囊干预老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力学特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以压缩、弯曲力学性能指标评估仙灵骨葆胶囊等多种药物治疗老龄雌性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效果目前鲜有报道。目的:对以仙灵骨葆胶囊、阿仑膦酸钠、钙尔奇、甲状旁腺激素(3-34).牛干预治疗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胫骨进行压缩、弯曲实验,确定各种药物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去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以仙灵骨葆胶囊、阿仑膦酸钠、钙尔奇、甲状旁腺激素(3-34).牛进行干预治疗,给药20周。给药20周后,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取各组大鼠左、右侧股骨进行压缩实验,取大鼠左、右侧胫骨进行弯曲实验。结果与结论:(1)股骨压缩实验:模型组大鼠股骨压缩弹性应力、弹性载荷、弹性应变、弹性位移、最大载荷最大应变、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弹性模量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仙灵骨葆胶囊组、甲状旁腺激素(3-34).牛组(P<0.05),钙尔奇组拉伸与弯曲实验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模型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仙灵骨葆胶囊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最大位移、最大应变、最大应力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胫骨弯曲实验:模型组大鼠胫骨弯曲实验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弯矩、最大应变、抗弯截面模量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组、阿仑膦酸钠组、甲状旁腺激素(3-34).牛组(P<0.05),钙尔奇组各项弯曲力学性能指标与模型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仙灵骨葆胶囊组大鼠各项弯曲力学性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3)综上,模型组大鼠因骨质疏松导致股骨的压缩、胫骨的弯曲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以仙灵骨葆胶囊、阿仑膦酸钠、甲状旁腺激素(3-34).牛干预治疗后股骨的压缩、胫骨的弯曲力学特性均有一定恢复,以仙灵骨葆胶囊干预治疗组的效果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7年32期)

吕永涛,刘越,吴承伟[4](2017)在《脊椎段老龄化对椎骨皮质骨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椎骨皮质骨的断裂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然而目前老龄化对皮质骨断裂影响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明脊椎段老龄化对皮质骨应变的影响规律。文中建立了2种不同程度老龄化(中度老龄化和完全老龄化)的有限元脊椎段模型,这些老龄化的脊椎段模型是通过改变椎间盘的几何形状和脊椎各组成部分的材料属性生成的,然后将它们与作者之前研究中的一个健康脊椎段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为了研究哪一种情况对皮质骨的应变影响更大,本文分别建立了两种有限元模型比较方式:一种只改变脊椎材料属性,另一种只改变椎间盘的几何形状。研究结果表明,皮质骨的应变随着老龄化而增大;相比于椎间盘几何形状改变,脊椎材料属性的改变对皮质骨应变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或可说明,对于预防和治疗椎骨皮质骨断裂,增强脊椎强度是更有效的方式。(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张天龙[5](2017)在《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对大鼠骨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骨所处的力学环境对其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有显着影响。除了力学环境外,药物也可以影响骨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但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有必要探索非药物、非侵入性疗法对骨骼力学性能的影响。大量先前的探索分别单独地研究了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和额外负重训练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这些高频率低载荷振动研究在实验长度、检测的结果和适用条件等存在着差异,在分析其效果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额外负重训练,即相对日常生活可对骨产生更大应力的运动,有助于骨矿含量的积累和骨量的增加,并影响骨的力学性能。然而,骨在额外负重的同时接受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刺激的效果却鲜为人知。本研究有利于研究人员了解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对骨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旨在从宏观、微观和纳观尺度来探索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对生长期雌性大鼠骨的影响。将120只1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10组,即,静坐组(SED),额外负重为本体体重x%的负重组(WBx,x=5,12,19,26),基础振动组(V),和额外负重为本体体重x%同时振动的负重振动组(Vx,x=5,12,19,26)。振动的频率和加速度分别设为45 Hz和0.3 g。实验进行12周,每周7天,每天15 min。在实验开展前一天,准确测得大鼠体重,从而确定第一周大鼠所负背包的重量。随后,在每周的周末测量大鼠的体重,并重新为背包配重。12周后,大鼠处死,采集血清和左侧股骨。定量分析血清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phosphatase 5b,TRAP5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Calcium,Ca)和磷(Phosphorus,P)的含量。对于得到的左侧股骨,通过叁点弯曲力学实验来检测其宏观力学性能;通过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来评估其股骨头松质骨和股骨干皮质骨的微观结构;利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在纳观尺度测试骨材料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ED组的宏观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纳观的材料力学性能较好;V19组的破坏载荷显着低于SED组(P<0.05);Vx(x=5,12,19,26)组的微观结构较差,Vx(x=5,12,19,26)组中血清的TRAP5b含量显着高于SED组(P<0.05);相比WB26,V26组的纳观材料力学性能较好。SED组体重最高,且显着高于V5组,V19组和V26组(P<0.05)。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未对生长期骨的微观形态结构产生积极作用;同时,随着负重的增加,骨的微观形态结构受到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只进行额外负重对生长期骨微观形态结构影响不大;随着额外负重的增加,微观形态结构参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不足以导致宏观力学性能出现显着性变化。(2)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未能提高骨纳观尺度的力学性能。但额外负重较高时,如负重体重的26%,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相对于单独的振动刺激更有利于提高骨材料纳观尺度的力学性能。(3)适当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有助于降低体重。体重减少不仅影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同时也对微观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one fraction,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邓先攀[6](2017)在《福尔马林和生理盐水保存对皮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皮质骨生物力学试验中的试样常来源于冷冻或福尔马林等溶液保存,并将生理盐水广泛应用于皮质骨试样的制备、保存及测试等过程。冷冻保存被认为不会影响皮质骨的力学性能,因此新鲜冷冻试样常作为皮质骨生物力学试验的参照组。然而,福尔马林等化学试剂会造成骨骼组织成分和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皮质骨的力学性能。另外,生理盐水在整个生物力学试验过程中对皮质骨力学性能的影响也不明确。因此,有必要研究福尔马林溶液和生理盐水对皮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指导皮质骨保存及生物力学试验过程中生理盐水的合理使用。本文分别从7根牛股骨中段的前侧、外侧、后侧和内侧4个解剖位置取出尺寸为12mm×2mm×0.5mm的长方体试样。将试样分别进行新鲜冷冻保存(-20℃),福尔马林溶液室温(25℃)保存4周和8周,以及生理盐水室温(25℃)保存3天、10天、36天和60天。利用加载速率为0.02mm/s的准静态叁点弯曲试验获取每个试样的弯曲力-位移曲线,采用基于特定样本有限元模型的优化反求方法识别每个试样的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屈服应力和有效塑性应变。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研究福尔马林溶液和生理盐水保存是否能够显着改变皮质骨的本构参数。并通过Tukey方法或Dunnett's T3方法研究使用两种溶液保存多长时间会造成皮质骨本构参数的显着改变。结果表明,基于特定样本有限元模型的优化反求方法能够准确获取皮质骨的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屈服应力和有效塑性应变,新鲜冷冻组试样的弹性模量与文献数据吻合。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则显示,室温下福尔马林溶液保存会显着影响皮质骨的所有本构参数,且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生理盐水短期保存(≤3 days)不会显着改变皮质骨的力学性能,但长期保存(≥10 days)则会显着降低皮质骨的杨氏模量和屈服应力。当考虑试样解剖位置时,福尔马林溶液保存对四个解剖位置的本构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而生理盐水保存则只对四个解剖位置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存在差异。福尔马林溶液和生理盐水保存会影响皮质骨的力学特性,且对本构参数的影响与保存时间和试样的解剖位置有关。因此,在皮质骨生物力学试验过程中,应慎用福尔马林溶液保存的皮质骨试样,且室温下水化处理等过程也不宜将试样放置在生理盐水中过长时间,以免造成试样与在体特征的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17)

魏朝磊[7](2017)在《过载条件下松质骨力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是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功能;松质骨是皮质骨下一种多孔、非均质、各向异性和具有粘弹性的结构,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松质骨在负载传输和能量吸收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皮质骨力学性能不同。目前骨力学研究较多的在皮质骨领域,近年来松质骨报道逐渐增多,但在过载条件下松质骨粘弹特性、棘轮效应等力学性能还需深入研究,其研究对揭示骨力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猪股骨远端处的松质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模型预测,研究了单轴压缩载荷下松质骨的蠕变性能和应力率依赖性能。研究发现,恒定应力水平下,松质骨的蠕变应变随加载时间的增加先快速增大,之后缓慢增大;随应力水平的提高,蠕变应变增加,而蠕变柔量减少。应力率对松质骨的压缩行为有显着影响,随着应力率的增加,松质骨的杨氏模量也增加,说明松质骨是一种率相关的非线性粘弹性材料。考虑到松质骨的非线性粘弹性特征,本文建立了松质骨的蠕变模型和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对不同恒定应力水平下松质骨的蠕变性能和不同应力率下的单轴压缩性能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吻合良好。通过不同加载条件下松质骨的棘轮实验,研究了应力幅值、应力率、平均应力和波峰/波谷保持时间等因素对松质骨棘轮行为的影响。在循环压缩棘轮实验中,发现棘轮应变和棘轮应变率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应力率的增加而减少。相同条件下,无骨髓的松质骨棘轮应变要小于正常松质骨的棘轮应变。同时,从微观图像中得出松质骨在不同的深度,其棘轮应变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循环拉压棘轮实验中,发现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变化以及波峰/波谷保持时间的长度都会影响材料的棘轮行为,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增加以及保持时间的延长都会加速棘轮应变的累积。在高频拉压棘轮疲劳实验中,发现疲劳寿命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而大幅缩短。微观图像显示,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会最终导致松质骨试样的断裂。(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7-01-01)

张生亮[8](2016)在《骨关节炎时软骨下骨力学特性变化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炎类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目前的观点是骨关节炎不仅影响关节软骨还影响到了滑膜和软骨下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一般只关注关节软骨的变化,后来逐渐认识到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的病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和软骨下骨在关节炎早期发生了异常的骨重建。生物体的骨重建受力学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调节,但力学研究者只关注力学因素对骨重建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中生物学对骨重建的影响。本课题通过对软骨下骨骨重建的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力学因素在有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对骨重建过程的影响。针对生物因素对骨重建的机制的调节,本文总结了对骨重建比较有影响的两类细胞因子。一类细胞因子为促进骨吸收的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另一类为促进骨形成的胰岛素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这两类细胞因子对骨再造阈值有影响。在以往的骨重建模拟中,由于没有考虑生物因素,每个研究者对骨再造阈值的取值都不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本文通过对骨重建的有限元模拟和文献中对照组大鼠的股骨软骨下骨在起始和第4个月的骨密度,模拟计算出了大鼠正常状态下的骨再造阈值为0.458 J/g,用同样的方法模拟计算实验组(有骨关节炎疾病)的大鼠,得出大鼠在病态下的骨再造阈值为0.486 J/g。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体内因这两类生化因子的含量不同而导致骨再造阈值的不同。利用计算出的骨再造阈值,模拟了计算了文献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胫骨软骨下骨的第2个月的骨密度,和文献中的骨密度相差4.3%和3.5%,说明本文中的计算出骨再造阈值具有参考价值。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大鼠健康状态下和骨关节炎状态下的准确的骨再造阈值的数值,而且骨关节炎下的骨骨再造阈值变大,这为以后更能准确地模拟骨重建过程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数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申才良,刘斌,唐天驷,杨惠林[9](2016)在《冷冻、冻干、辐照对用于脊柱融合的胫骨皮质骨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冷冻、冻干及辐照处理方法对胫骨皮质骨抗压强度和硬度的影响,探讨适合的胫骨皮质骨处理方法。方法收取外伤截肢的胫骨干中段皮质骨,将其加工成大小约10 mm×10 mm×5 mm的皮质骨板,并随机平均分为7组:正常组(A组)、深冻组(B组)、冻干组(C组)、冷冻+~(60)Co辐照(25 J/g)组(D组)、冷冻+~(60)Co辐照(50 J/g)组(E组)、冻干+~(60)Co辐照(25 J/g)(F组)、冻干+~(60)Co辐照(50 J/g)组(G组)。应用生物材料试验机分别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同种皮质骨进行抗压强度和硬度测试。结果胫骨皮质骨的最大抗压强度为6.089~9.089 k N。与A组比较,B、C、D、F组胫骨皮质骨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区别(P>0.05),B、C组硬度无明显区别(P>0.05),但D、F组硬度分别减少9.6%(P<0.05)和8.7%(P<0.05);E、G组与A组比较,抗压强度分别减少29.6%(P<0.05)和33.1%(P<0.05),硬度分别减少16.7%(P<0.05)和14.8%(P<0.05)。结论对胫骨皮质骨进行冷冻、冻干处理时,抗压强度及硬度较无处理组无明显变化。与无处理组比较,冷冻后或冻干后接受小剂量60Co辐照时胫骨皮质骨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变化,但硬度有一定降低;大剂量60Co辐照时,抗压强度及硬度均有明显降低。在应用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行椎间融合时,辐照灭菌剂量应控制在15~25 J/g。(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6年01期)

王增田,杨静,张秋燕,李覃,邢杰[10](2015)在《骨细胞参与骨力学调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细胞是力学载荷的主要感应细胞,可感知力学刺激的变化,参与骨重塑过程,通过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参与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在骨的力学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骨细胞在力学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影响,希望能为骨细胞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11期)

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骨力学和Micro-CT技术,探讨刺老苞根皮对3月龄大鼠胫骨骨折显微结构和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3月龄SD雌性大鼠,在胫骨上打孔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组、刺老苞根皮低剂量组[0.9 g/(kg·d)]、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1.8 g/(kg·d)]、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3.6 g/(kg·d)],每天一次,连续给药4 w。分别在给药14、21、28 d后,取右侧胫骨进行骨力学检测,取左侧胫骨进行Micro-CT扫描及叁维重建。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从14 d到28 d,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骨的结构力学参数(弹性挠度、弹性载荷、最大挠度、最大载荷)和生物力学参数(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应力、弹性应变)明显提高(P<0.05);BV/TV、Tb.Th、Tb.V在21、28 d时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Tb.Sp、SMI在21、28 d时,刺老苞根皮中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高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刺老苞根皮可通过改善骨折部位骨微小结构,提高骨密度,促进骨组织结构完整性,从而提升骨的抗冲击和变形能力,使其韧性和可塑性增强,骨组织强度增加,提高胫骨骨力学性能,促进大鼠骨折修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海胜,Bettina,M.Willie.骨细胞陷窝-小管系统受损对骨力学适应性重建的影响:基于一种早衰症动物模型的在体实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2].依香叫,燕梦云,王松月,李金诚,裴凌鹏.Micro-CT和骨力学测试观察刺老苞根皮对骨折大鼠的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

[3].李鹏,李新颖,李正伟,李亚军.仙灵骨葆胶囊干预老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力学特性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

[4].吕永涛,刘越,吴承伟.脊椎段老龄化对椎骨皮质骨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7

[5].张天龙.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对大鼠骨力学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

[6].邓先攀.福尔马林和生理盐水保存对皮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7

[7].魏朝磊.过载条件下松质骨力学性能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8].张生亮.骨关节炎时软骨下骨力学特性变化的数值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9].申才良,刘斌,唐天驷,杨惠林.冷冻、冻干、辐照对用于脊柱融合的胫骨皮质骨力学性能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16

[10].王增田,杨静,张秋燕,李覃,邢杰.骨细胞参与骨力学调控的研究进展[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

标签:;  ;  ;  ;  

骨力学论文-杨海胜,Bettina,M.Willi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