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视点论文_陈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述视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视点,叙述者,连贯,策略,亲缘,真实感,母语。

叙述视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婷[1](2019)在《《减去十岁》叙述视点交叉移位修辞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视点交叉移位是文本叙述过程中叙述角度的交替变换。本文以谌容的小说《减去十岁》视点交叉移位为切入点,探讨谌容如何巧妙地运用对象视点移位、时空视点移位、叙述人称交叉等几个方面,发挥视点交叉移位的审美特色,塑造真实人物,构建真实情境,完成作者与读者、作品人物与读者的对话。(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丁玉[2](2018)在《浅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叙述视点转换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不仅要求作者在词汇、语法、句法上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在整个语篇建构上能具备英语写作的思维模式。中国学生在语篇连贯性方面常出现频繁转换人称代词、叙述视点不一致的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该文通过总结典型错例,分析成因,以期获得一些教学上的启示,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0期)

龚金平[3](2018)在《鲁迅《祝福》新论——以叙述视点和叙述分层为切入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叙述学的角度来看,"讲述"一个故事,结构一个可供观看或阅读的文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谁来讲述故事?在一个叙述文本中,一个叙述者代表一种叙述视点(角度),规定着事件信息可以展开的范围、叙述立场的选择,影响着叙事进程,提供、组织甚至"强加"给读者特定的叙述信息。在一个叙述文本中,可能不止一个叙述者,这些叙述者可以是平行的,但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多层存在的,这种高叙述层次为低叙述层次提供叙述者的现象被称为"叙述分层"[1]。如果我们在一系列的叙述层次中确定一(本文来源于《语文学习》期刊2018年02期)

刘珉,李逸飞[4](2016)在《斜塔了望:意志权威的“神化”与“去神化”——论《大同》中导演周浩的视点剖析与叙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繁复的社会视角中,周浩作为斜塔的了望者无疑失陷于"悖论"间:在对大同市长耿彦波的"神化"塑像中又对其发展的暴虐性与酷烈性剖露出"去神化"的剥离。作为斜塔上的了望者,周浩回望大同的目光究竟携带了怎样的复杂情感?当斜塔最终坍毁于大同市民一片苦涩血雨泪海中时,废墟间耿彦波神像我们又该如何审视与内省?当悬置于废墟上空的了望视域呈现出斑驳凋敝的血色时,我们该如何进入斜塔注目深远的了望?本文试通过纪录片《大同》对于耿彦波"神化"与"去神化"的过程,来深度剖析周浩作为纪录片导演,在《大同》中所展现的独特视点和叙述策略。(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6年S1期)

马尔瓦·拉吉卜[5](2016)在《新闻叙述者分类和叙述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语】本文研究新闻叙述者们的分类和叙述视点一、叙述视点叙述视点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和观察的特别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可能现出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义。新闻的本质也是超值的文本和语言、新闻叙述视点是新闻语言对内容进行讲述与观察的角度。叙述视点的作用在叙事中很重要,在新闻报道中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10期)

徐强[6](2016)在《全知与限知——关于叙述的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叙文的主要任务是叙述故事或事件。客观地看,故事或事件本身都是自动展开的,并不存在"从哪个角度"呈现给读者的问题;但一旦进入叙述,就必然出现"角度"的问题。第7-8期本栏目所载文章谈到"叙述的人称",那是从"谁说"方面来分析叙述的"角度"问题。除了"谁说",还存在一个"谁看"的问题。人们把它称为"视点"。叙述的视点可分为"全知"与"限知"两大类。全知视点,也就是叙述者对于故事世界中的一切全部知悉,且能随时讲述(本文来源于《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期刊2016年17期)

孙苗[7](2016)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叙述视点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暗夜行路》是志贺直哉历时16年完成的长篇巨作。其中融入了志贺直哉多年来生活和思想的纠葛,以及心灵成长历程,是一部蕴含了志贺文学真髓的私小说。志贺直哉在创作小说《暗夜行路》过程中,通过叙述视点的精心设置,巧妙地将成长历程的真实性展现在读者面前。对《暗夜行路》叙述视点的挖掘和分析,有利于把握作者的真正创作意图,更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唐莉[8](2015)在《简论莫言小说中的亲缘叙述视角——以《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AI写作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小说不但耀眼于中国当代文坛,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文章选取《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从"亲缘"的角度诠释了战争、政治、人性和文化,凸显出这种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它使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摆脱时空的羁绊而挥洒自如,在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中去游刃有余地表达和品味独特的思想感情。亲缘叙述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张平忠,林秉娟[9](2013)在《叙述视点的向内转与故事的变异演绎——张抗抗小说《隐形伴侣》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形伴侣》是张抗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叙述视点的"向内转",运用意识流尤其是梦境的表现手法,对小说言语编码作出新颖独特的设计,以怪诞的方式对前故事进行再演绎、后故事进行预演绎和当下故事进行变异演绎,使读者常常从清醒的理性状态突然跌入混沌的虚幻梦境,在正常与怪诞的言语对比中,感受到小说叙事的张力与审美的快感。(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汪雪[10](2013)在《视点叙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R.R.马丁是美国奇幻、恐怖、科幻小说家与剧作家,他的写作风格生动、简洁、富有活力。《冰与火之歌》系列奇幻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五部已经在1996年至2011年间相继出版。在第一部《权力的游戏》于1996年出版后,冰火系列迅速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奇幻文学作品之一。该系列曾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赢得多项世界级大奖,被誉为是奇幻文学界近五十年来的里程碑式作品。马丁从玫瑰战争中汲取灵感,创造了一个复杂的中世纪世界,来自不同家族的人野心勃勃地加入到权力的游戏中,在朝廷和战场上争斗不休。强烈的历史小说意味以及适度的奇幻元素运用使得《冰与火之歌》与当代大部分奇幻小说颇不相同。这是一个残酷、血腥,时常让读者不敢翻到下一页的故事,揭露了人在面对生存与死亡时展现的人性阴暗面。故事中虽有爱;但更多的是背叛,有荣誉,但更多的是阴谋诡计;有梦想和坚守,但往往受到诱惑和利益的挑战。在《冰与火之歌》中,马丁运用“视点写作法”,使每章都从故事中的某一角色的角度出发进行叙述,只展示该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她)所看到、听到、了解、记得的事情,无法看到其他人的内心活动以及发生在超出该角色视野范围的事情。从视点人物的角度出发,读者能看到他们的成长轨迹以及复杂的人性特点,就好像读者与他们比肩站在故事情境里。这篇论文将对《冰与火之歌》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检验通过使用视点人物叙述策略,马丁的作品达到了怎样的一种艺术效果;这种叙述策略又是怎样帮助读者了解到作品的主题,进而对作品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本论文的第一章介绍奇幻文学的起源、定义,20世纪以来的历史和发展,奇幻文学的次文类。第二章介绍《冰与火之歌》及其作者马丁,以及该作品在全球广受欢迎的原因;还归纳和总结之前以及现在关于《冰与火之歌》的国内外研究,然后从理论方面介绍“视点”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最后以我的研究角度——从叙述策略的角度研究《冰与火之歌》的原因结束本章。第叁章着眼于《冰与火之歌》中的视点人物叙述策略,对第叁人称有限视角以及作品中的主要视点人物做简单介绍,最后阐明作者选取特定角色作为视点人物的原则。第四章将检验作者通过采取人物视点叙述策略而实现的小说的真实感,分析马丁如何通过将其故事和人物戏剧化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在结论部分,本篇论文首先回顾了乔治·马丁的写作风格、《冰与火之歌》系列作品的成功、作品的主题及其叙述策略。通过探索马丁的作品,本篇论文尝试从叙事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回答了以下问题:马丁是怎样运用视点人物叙述策略创作《冰与火之歌》的;通过运用视点人物叙述策略使该作品实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视点人物的成长轨迹以及人性特点体现了作品怎样的主题。结论的最后部分陈述了该论文的研究局限性并提供了一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3-05-30)

叙述视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篇好的英语作文不仅要求作者在词汇、语法、句法上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在整个语篇建构上能具备英语写作的思维模式。中国学生在语篇连贯性方面常出现频繁转换人称代词、叙述视点不一致的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该文通过总结典型错例,分析成因,以期获得一些教学上的启示,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述视点论文参考文献

[1].陈婷婷.《减去十岁》叙述视点交叉移位修辞策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丁玉.浅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叙述视点转换问题[J].海外英语.2018

[3].龚金平.鲁迅《祝福》新论——以叙述视点和叙述分层为切入角度[J].语文学习.2018

[4].刘珉,李逸飞.斜塔了望:意志权威的“神化”与“去神化”——论《大同》中导演周浩的视点剖析与叙述策略[J].艺术百家.2016

[5].马尔瓦·拉吉卜.新闻叙述者分类和叙述视点[J].唐山文学.2016

[6].徐强.全知与限知——关于叙述的视点[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

[7].孙苗.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叙述视点考察[J].黑河学院学报.2016

[8].唐莉.简论莫言小说中的亲缘叙述视角——以《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J].甘肃高师学报.2015

[9].张平忠,林秉娟.叙述视点的向内转与故事的变异演绎——张抗抗小说《隐形伴侣》解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汪雪.视点叙述策略[D].中央民族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月夜》叙述视点前两联“今夜鄜...内视点与外视点区别图和艺术的理想吗?浅析微型小说的视点图1中,V代表观察者(viewer);S代表说话...微透镜多视点立体显示原理图〕这部依据真实的历史素材,从巴赫的第...

标签:;  ;  ;  ;  ;  ;  ;  

叙述视点论文_陈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