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示范区:解决环境问题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彭波[1](2021)在《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广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工作,通过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广西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好的成效。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出发,提出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分析了上一阶段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水平,推进壮美广西建设。
陈昌荣,谢雷[2](2021)在《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四川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又是四川民族地区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近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帮扶、消费扶贫支持等多项举措,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农牧群众脱贫致富成效显着,四川民族地区已经实现全域脱贫摘帽。但是,在生态建设刚性要求和巩固脱贫成果高强度任务之下,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存在"外因"和"内因"转化不畅、"产品"和"市场"严重脱节、"特色"和"卖点"定位不准等问题。全域脱贫摘帽之后的四川民族地区,应该对特色农牧业的市场定位、品牌打造、结构调整等进行长远谋划,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强这个巩固脱贫成果和培育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力争在"5年过渡期"内逐步摆脱"政策兜底"和"输血帮扶"困境。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廖小明[4](2020)在《协同治理视域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针对生态文明制度体制提出了完善"区域联动机制"的目标方向,提供了解决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协同问题的方向。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统一难、联防联控联动协作难、制度机制整合难、发展权益共享难的"四难"困境,出路在于以协同治理理念为牵引,健全领导体制;以保障机制构建为目标,建立三类基金;聚焦制度集成和效能优化,构建四项机制,彰显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
童涛[5](2020)在《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步入兴盛时期。由于地形条件特殊,重庆山地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多以村落为单位,零散的分布于山地之中,彼此独立,因此形成了众多别具特色的山地乡村景观。随着国家有关乡村旅游政策的不断引导,重庆山地乡村依势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各类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各具特色。然而,由于重庆山地乡村生态的脆弱性,乡村旅游活动对山地乡村景观的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当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山地乡村景观耦合时,会促进山地乡村景观的建设发展,实现游客满意度与经济增长的双丰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当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山地乡村景观发生冲突时,会对山地乡村景观造成生态影响,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造成山地乡村生态环境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如何协调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之间的耦合关系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耦合理论为基础,针对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重庆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模型的构建,试图探寻一条乡村旅游活动与山地景观耦合协调的发展之路,提出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对策,并应用于重庆市永宁寺村。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总结了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相关基础理论,对当前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现状、旅游活动现状及两者耦合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山地乡村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但景观与活动的耦合关系较弱。其次,通过对五个重庆典型村庄进行定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情况进行探究,判断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的耦合程度。根据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重庆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评价模型,统计判断值运用评价模型公式计算其耦合协调度,依据不同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对应3点提升对策:科学制定与山地乡村景观相耦合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容量协调匹配、旅游活动开发与优化山地景观空间布局协同发展。最后,通过对重庆市永宁寺村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永宁寺村景观与旅游活动耦合情况,提出6点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策略:利用自然景观的原生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注重乡土性人文景观与旅游活动空间的营造;打造符合永宁寺村地域及历史文化特点的旅游活动;导入容量影响评价系统在耦合关系中的运用;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优化永宁寺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的耦合关系为对象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我国西南山地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山地乡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胡渝聆[6](2020)在《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 ——以阿坝州黑水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滞后,这已是全球普遍现象,如何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山地沟域是山区主要地理单元,沟域作为山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资源及经济高度聚集的区域。因山区沟域众多的地貌特征,发展沟域经济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最佳手段。沟域旅游是沟域经济的重要展现形式,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业态,依托山区独特的地势地貌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沟域旅游,是解决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有力举措。中国作为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9.1%的国家,发展沟域旅游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沟域经济、山区旅游、沟域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沟域经济及沟域旅游内涵的理解,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并根据中国山区地形特征及旅游业发展在山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高海拔山区发展沟域旅游的必要性。其次,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海拔山区地势地貌特征及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创新性提出高海拔山区三维一体的沟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包括(1)X轴,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2)Y轴,垂直立体发展,强调沟谷—高半山—高山立体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沟谷依托民族村寨,点线面逐层推进;高半山促进农旅融合,点状示范带动发展;高山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特种旅游。(3)Z轴,多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第三,对黑水县地势地貌、水文条件、资源凛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得出黑水县满足发展沟域旅游的基本条件。并分析黑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找出黑水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炼性得出黑水县发展沟域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将前文建立的高海拔山区三维一体沟域旅游立体发展模式应用到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中。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X轴):通过对黑水县村寨分布、旅游资源分布、产业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奶子沟、达古沟、黑水河沟域、毛儿盖河沟域、小黑水河沟域五大优先发展沟域,形成主沟次沟递推式发展的局面,并根据主体沟域资源特征对其进行主题定位;垂直立体发展(Y轴):选择黑水县具有代表性的奶子沟进行实例研究,对奶子沟进行沟谷—高半山—高山的立体发展模式应用。区域内各村庄坚持“一村一品”理念进行建设,先发展村带动后发展村,以点串线,促进沟谷旅游业发展。高半山依托异地搬迁后遗留的老寨及农田,促进农旅融合;高山地区依托昌德雪山,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特种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Z轴):促进黑水县沟域旅游业与农业、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深层次旅游产品。为确保黑水县沟域旅游的健康发展,构建沟域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这一创新型沟域旅游立体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促进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也能为中国其他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苟景铭[7](2020)在《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探析》文中认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具有重大意义。要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结合阿坝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采取努力建设"系统治理、示范引领"生态新样板,加快形成"三地共建、五业同优"产业新局面等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
薄宏涛[8](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王双全[9](2019)在《“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乡村要素流失问题仍然明显,特别是资金要素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农村成为我国决战全面小康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资金要素短缺;而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必要抵押品的缺失,使得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资金无法有效地向农业农村流动和聚集,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突出,“金融抑制”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农村的变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土地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扩大了农村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功能,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能力,为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制度基础,为农村土地资产化、金融化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活了农村金融,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深入研究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农村金融困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进行了一系列从土地产权制度到金融制度的系统改革。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加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探索农业融资新途径,加强对农业经营者的信贷支持,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5年全国232个县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资产;2016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并行实施,充分发挥农地的经济功能。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三权分置”制度,分离和实现承包权的保障功能和经营权的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融资渠道,打开了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死结。因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资本化严重不足的土地要素,将农村土地要素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探索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以期为推进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系统的学术和现实指导,充分发挥土地的融资功能,解决农村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满足农业生产资金的多层次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本研究以“三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围绕优化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体系这一中心任务,结合12家金融机构和54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经济学理论及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在对农户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Probit模型,以土地确权颁证、农地流转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为核心变量,分析土地确权颁证、农地流转、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及土地确权与后两者交互项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同时利用IV-Probit对核心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第二,厘清金融机构与政府在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梳理金融机构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供给情况,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探究农户获得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找到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第三,在前文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与需求错位的表征及原因,构建供需错位识别机制,对样本中具备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农户进行筛选,识别出供需错位的农户,构建Probit模型对供需错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选取典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夯实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保障体系,加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支持体系;针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问题,优化供需匹配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环境。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权分置”改革是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农村经营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增加,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土地金融市场中来,农村的土地资源将进一步转化为资本,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据调研的543户农户数据显示,314户表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有需求,仅130户获得了金融机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供给。随着我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然而,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与模式的创新还处于初期摸索试点阶段,仍受到法律、产权及市场等多重制约,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市场供给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从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看,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土地确权颁证的前提下,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在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中起增强性的调节作用,但土地流转在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流转的实施,农民与集体的土地承包关系明晰化,土地流转会促进农地抵押市场,金融知识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以土地融资投入生产,进而催生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4.从供给的影响因素看,金融机构普遍看好农村土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土地财产权抵押条件尚未成熟,农村财产权抵押风险还较大,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体系还未健全,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较低。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发展前景及预期盈利空间能够正向影响金融机构供给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良好的土地政策环境、成熟的农地流转抵押市场、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土地的金融抵押品特性,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经营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政策风险,减少金融机构面对信贷违约的损失,这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从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来看,从需求侧看,农户文化水平低和金融知识水平不高是造成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关键因素,强化相关培训与宣传力度,提高农户金融知识水平,是放松农户信贷约束的关键之一;从供给侧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利率与农户预期利率不匹配导致供需错位,应进一步优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从外部环境因素上看,政策实施不到位是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土地金融市场发展依然是以政策引导为主,农户借贷行为内生性不足。因此,在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农户土地金融借贷的自发性和内生动力。本文创新之处或边际贡献在于:1.丰富了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内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地金融合约的机制设计,从经营权确权到抵押担保权的赋权,认为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使农地租佃市场的产权条件更加完备,增强了农地金融契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抵押信贷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2.弥补了当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零碎化的缺陷。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系统性探讨,并基于农户、机构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立足农户、金融机构两大决策主体的行为动机,结合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背景,探究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检验了农地抵押信贷的影响机制,发现土地确权颁证与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文考虑到两个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或者一个因素发挥作用要以另一个变量为条件或基础,将土地确权颁证与金融知识水平的交互项纳入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核心变量对农户需求的影响机理。
徐斌[10](2019)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和一切财富的聚集地,同时又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类矛盾影响的主要源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演进,赋予了新型城镇化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内涵。在应对时代变化的挑战中,城市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首要着力点和实施平台,不再是单纯孤立建设的城市空间,而是“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综合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体系正是从绿色生态适应观的角度出发,主张多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涉及城市规划的编研、实施、管控、评估和调控全过程;同时,需要形成具有可达性的规划建设指引和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深层次的要求。本研究课题按照“理论研究——系统构建——方法探索——技术整合——实践验证——总结展望”的思路,以城市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空间要素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生态学、系统性、复杂性、适应性发展等理论,从“方法引领”“技术引导”“机制运作”“实施管理”“绩效控制”“评估调控”和“政策保障”等多维度,构建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整体分析框架,探索与研究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领域具体的实施路径与适应性技术,系统地对绿色生态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同耦合机制进行深入的解析。此外,以苏南地区28个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示范区为例,探讨适合苏南地区城市的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绩效管理系统,并提炼苏南地区重点的绩效控制要素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提供指导。城市绿色生态发展体系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层次,包括经济与产业、自然生态系统、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绿色交通、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高效应用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相关基础理论,阐述绿色生态适观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绿色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其在规划建设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影响。(2)构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模型(I-NATURE)和适应性技术框架。(3)探索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的实施路径。(4)结合对苏南地区28个示范区的解析,构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技术体系、绩效控制体系、重点要素的绩效控制指引以及绩效评估体系。(5)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产城融合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典型案例——住建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全过程进行剖析和评价。论文崭新的研究视角、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动态的分析模型,引导了论文的整体创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视角创新:剖析了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与传统规划建设体系相比的独特性,以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构关系,开辟了城市规划建设在绿色生态适应性领域新的研究视角。(2)方法创新:采用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联动机制,完善苏南地区绿色生态性规划建设技术、绩效控制和绩效评估方法。(3)成果创新:构建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多系统(I-NATURE)、多层次(规划建设、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优化调控)考量的实施方法与指南。(4)实践创新:针对苏南区域和典型案例,践行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现有规划建设体系的有效衔接。综上所述,论文在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层面、技术手段、操作层面、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以及运作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研究成果,并结合苏南地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与剖析,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并为我国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生态示范区:解决环境问题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示范区:解决环境问题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概况 |
2.1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历程 |
2.2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
2.3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取得的成果 |
3 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具体要求 |
3.1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
3.2 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
3.3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3.4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
3.5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
3.6 培育生态文化 |
3.7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 |
3.8 共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4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生态建设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
4.2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薄弱 |
4.3 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机制尚需完善 |
4.4 生态文明宣教不到位 |
4.5 部分地区领导干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
4.6 长效管理机制缺失 |
5 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对策建议 |
5.1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5.2 规范生态示范创建申报 |
5.2.1 制定详细的申报技术指导规范性文件 |
5.2.2 加强申报创建工作的培训指导 |
5.2.3 加强创建地区的工作过程管理 |
5.3 建立考核奖励机制 |
5.4 加强生态示范区的监督管理 |
6 结语 |
(2)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二、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前期成效 |
(一)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
(二)特色农牧业优质品牌影响不断提升 |
(三)特色农牧业助推脱贫致富成效显着 |
三、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外因”和“内因”转化不畅 |
(二)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产品”和“市场”严重脱节 |
(三)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特色”和“卖点”定位不准 |
四、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 |
(一)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定位 |
1.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要夯实绿色生态发展基底 |
2.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 |
3.特色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
(二)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路径 |
1.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 |
2.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3.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与基层党建相互促进 |
(三)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联动 |
1.整合优势资源以促进三原色良性互动 |
2.完善工作机制以促进农牧业发展联动 |
3.开拓产品市场以促进销售网多维互动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4)协同治理视域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协同治理及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协同的必要性 |
(一)协同治理是现代治理的重要理念和方式 |
(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二、协同治理视域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协同难”的现实表现 |
(一)思想认识统一难 |
(二) 联防联控联动协作难 |
(三)制度机制整合难 |
(四)发展权益共享难 |
三、协同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以协同理念为牵引,健全领导体制 |
(二)以保障机制构建为目标,建立三类基金 |
第一,建立跨界生态执法保障基金。 |
第二,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
第三,建立生态教育基金(生态文明教育专项基金)。 |
(三)聚焦制度集成和效能优化,构建四项机制 |
第一,构建州(市)级工作协同与监督机制。 |
第二,构建跨界跨区联防联控联动机制。 |
第三,构建跨界跨区利益共享机制。 |
第四,建立责任分担与惩戒机制。 |
(5)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活动的向往 |
1.1.2 国家政策的不断引导 |
1.1.3 重庆山地乡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
1.1.4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协调发展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对象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山地乡村景观 |
2.1.1 山地乡村景观的概念 |
2.1.2 山地乡村景观的分类 |
2.1.3 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的构成及特征 |
2.1.4 山地乡村景观的特点 |
2.2 乡村旅游活动 |
2.2.1 乡村旅游活动相关概念 |
2.2.2 乡村旅游活动分类 |
2.2.3 乡村旅游活动的特点 |
2.3 耦合协调理论 |
2.4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协同理论 |
2.4.2 系统理论 |
2.4.3 农旅产业融合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5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4.6 RMP理论 |
第3章 重庆代表性乡村旅游与山地乡村景观调研 |
3.1 重庆山地乡镇现状分析 |
3.2 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资源优势分析 |
3.2.1 独具特色的山地乡村自然风光 |
3.2.2 人文资源丰富 |
3.2.3 发展潜力较大 |
3.3 现状调查与说明 |
3.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3.2 调查原则 |
3.4 代表性乡村案例分析 |
3.4.1 重庆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 |
3.4.2 重庆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 |
3.4.3 重庆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 |
3.4.4 重庆巴南区跳石镇梁岗村 |
3.4.5 重庆荣昌区万灵镇大荣寨社区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5.1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
3.5.2 旅游活动现状 |
3.5.3 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度现状分析 |
第4章 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耦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
4.1 重庆山地乡村景观与旅游活动耦合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4.1.1 AHP法原理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依据 |
4.1.3 数据来源 |
4.1.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5 进行专家评价并构造判断矩阵 |
4.1.6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设定 |
4.2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协调度分析思路 |
4.2.1 理论前提——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2.2 实证过程——耦合协调度案例研究 |
4.2.3 意见反馈——耦合协调度优化策略 |
4.3 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现状问题分析 |
4.4 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
4.4.1 科学规划与山地乡村景观相耦合的旅游活动 |
4.4.2 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容量协调匹配 |
4.4.3 旅游活动开发与优化山地景观空间布局协同发展 |
第5章 实证分析——重庆市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提升方案 |
5.1 项目概括 |
5.1.1 永宁寺村区位分析 |
5.1.2 永宁寺村现状风貌 |
5.2 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度现状分析 |
5.2.1 景观类型分析 |
5.2.2 永宁寺村旅游活动现状分析 |
5.2.3 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度现状分析 |
5.3 设计原则及定位 |
5.3.1 设计原则 |
5.3.2 项目定位 |
5.4 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
5.4.1 利用自然景观的原生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
5.4.2 注重乡土性人文景观与旅游活动空间的营造 |
5.4.3 加强特色景观的塑造与旅游活动的趣味性 |
5.4.4 导入容量影响评价系统在耦合关系中的运用 |
5.4.5 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 |
5.4.6 优化永宁寺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 ——以阿坝州黑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沟域经济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1.1.2 沟域旅游是山区沟域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 |
1.1.3 论文研究区是高海拔山区典型代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沟域经济相关研究 |
1.3.2 山区旅游相关研究 |
1.3.3 沟域旅游相关研究 |
1.3.4 研究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突破 |
第2章 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理论研究 |
2.1 高海拔山区的界定 |
2.2 沟域经济的内涵 |
2.2.1 沟域的概念 |
2.2.2 沟域经济的起缘 |
2.2.3 沟域经济的概念 |
2.3 沟域旅游的内涵 |
2.4 高海拔山区发展沟域旅游的必要性 |
2.4.1 沟域是高海拔山区的典型地理形态 |
2.4.2 旅游业是高海拔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2.5 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
2.5.1 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X轴) |
2.5.2 垂直立体发展(Y轴) |
2.5.3 融合发展(Z轴) |
第3章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3.1 黑水县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 |
3.1.3 水文条件 |
3.1.4 社会环境 |
3.2 黑水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黑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
3.2.2 黑水县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3.3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
3.3.1 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
3.3.2 乡村振兴的需要 |
3.3.3 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
3.3.4 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
3.4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
3.4.1 地理环境基础 |
3.4.2 旅游资源基础 |
3.4.3 政策环境基础 |
第4章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应用 |
4.1 黑水县沟域旅游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X轴) |
4.1.1 主沟次沟阶梯式推进 |
4.1.2 沟域旅游发展主题定位 |
4.2 黑水县沟域旅游垂直立体发展(Y轴) |
4.2.1 基本情况分析 |
4.2.2 垂直立体发展 |
4.3 黑水县沟域旅游纵深化融合发展(Z轴) |
4.3.1 农旅融合发展 |
4.3.2 文旅融合发展 |
4.3.3 体旅融合发展 |
4.4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政策建议 |
4.4.1 管理体系构建建议 |
4.4.2 资金筹措建议 |
4.4.3 人才培养建议 |
4.4.4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7)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 |
二、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
(一)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是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根本要求 |
(二)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三)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是建设生态美好家园的迫切需要 |
三、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
(一)总体要求 |
1.坚持生态立州,筑牢生态屏障。 |
2.坚持绿色发展,壮大生态经济。 |
3.坚持民生取向,共享生态红利。 |
4.坚持区域统筹,深化开放合作。 |
(二)奋斗目标 |
四、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方向及思路 |
(一)筑牢“生态屏障” |
(二)突出“四带引领” |
1.西北草原特色产业示范带。 |
2.西南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带。 |
3.东北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带。 |
4.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 |
(三)实现“全域生态” |
五、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新措施 |
(一)努力建设“系统治理、示范引领”生态新样板 |
1.创建生态脆弱区综合修复治理典范。 |
2.创建川西北高原生态系统保护提升典范。 |
3.创建世界遗产地灾后恢复重建典范。 |
(二) 加快形成“三地共建、五业同优”产业新局面 |
1.优先发展旅游业,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
2.着力提质增效,加快建成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 |
3.坚持科学开发利用,努力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
4.聚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民族文化产业集聚区。 |
5.创新发展“飞地”经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三)补齐基础短板,集聚绿色发展动能 |
1.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
2.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
3.建设幸福美丽乡村。 |
4.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
(四)健全组织保障,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
1.加强组织领导。 |
2.严格考核评价。 |
3.完善政策法规。 |
4.加大投入力度。 |
5.加强宣传引导。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9)“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金融 |
2.1.2 金融产品 |
2.1.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三权分置”改革与土地金融的关系研究 |
2.2.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5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优化研究 |
2.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供求理论 |
2.3.4 理论框架 |
3 “三权分置”改革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现状分析 |
3.1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 |
3.1.1 农地“三权分置”的历史演进 |
3.1.2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现实意义 |
3.1.3 “三权分置”改革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的意义 |
3.2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实践 |
3.2.1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与模式 |
3.2.2 国内外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比较分析 |
3.2.3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创新实践评价 |
3.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分析 |
3.3.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发展趋势 |
3.3.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现状 |
3.3.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存在的问题 |
3.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分析 |
3.4.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发展趋势 |
3.4.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现状 |
3.4.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动力机制 |
4.1.1 内生动力:规模化生产需要 |
4.1.2 外在拉力:“三权分置”改革的牵引 |
4.1.3 市场合力:激活农村资产的需要 |
4.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农户资金借贷需求与来源渠道 |
4.2.3 农户农地抵押信贷需求意愿、类型和额度 |
4.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研究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3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主体与功能 |
5.1.1 供给主体—金融机构 |
5.1.2 监管主体—政府 |
5.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描述性分析 |
5.2.1 四川省总体供给状况 |
5.2.2 金融机构供给意愿 |
5.2.3 农户供给获得情况 |
5.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3.5 内生性检验 |
5.4 章节小结 |
6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表征及原因 |
6.1.1 供需错位的表征 |
6.1.2 供需错位的原因 |
6.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供需错位的识别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研究方法 |
6.2.4 变量选取 |
6.2.5 实证结果分析 |
6.3 章节小结 |
7 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典型案例分析 |
7.1 温江区“花木捆绑”抵押贷款 |
7.1.1 背景介绍 |
7.1.2 具体做法 |
7.1.3 实施成效 |
7.1.4 案例启示 |
7.2 郫都区花牌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 |
7.2.1 背景介绍 |
7.2.2 具体做法 |
7.2.3 实施效果 |
7.2.4 案例启示 |
7.3 崇州市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助推“农业共营制” |
7.3.1 背景介绍 |
7.3.2 具体做法 |
7.3.3 实施效果 |
7.3.4 案例启示 |
7.4 章节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夯实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保障体系 |
8.2.2 加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
8.2.3 优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支撑体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
1.1.1 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城市转型 |
1.1.2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
1.1.3 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适应观 |
1.1.4 构建多目标跨学科建设体系的需求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与内涵解析 |
2.1 基础理论解析 |
2.1.1 自然系统 |
2.1.2 经济系统 |
2.1.3 社会系统 |
2.1.4 空间系统 |
2.2 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2.1 绿色生态城理念的发展 |
2.2.2 绿色生态城的相关实践 |
2.2.3 适应性理论的发展 |
2.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解析 |
2.3.1 适应观的特征 |
2.3.2 绿色、生态相关概念的衍生 |
2.3.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与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与技术体系 |
3.1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的构建 |
3.1.1 模型构建的原理 |
3.1.2 模型的内涵解析 |
3.2 I-Industry专项:城市经济与产业系统 |
3.2.1 城市产业系统的重要性 |
3.2.2 绿色产业构建目标与原则 |
3.2.3 产城融合与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体 |
3.2.4 绿色产业构建的技术路线与策略 |
3.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3.3.1 自然要素与绿色生态适应性城镇系统的关联 |
3.3.2 绿色基础设施引导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融合 |
3.3.3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与复合功能 |
3.3.4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3.5 适应性技术体系 |
3.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绿色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3.4.1 高性能建筑体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耦合 |
3.4.2 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4.3 区域绿色建筑敏感因素筛选与规划 |
3.4.4 街区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 |
3.4.5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 |
3.4.6 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
3.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3.5.1 绿色交通的意义与研究目标 |
3.5.2 绿色交通研究内容 |
3.5.3 绿色交通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3.6.1 意义、目标与原则 |
3.6.2 内容、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3.7.1 城市可持续水系统的构建 |
3.7.2 规划建设目标与原则 |
3.7.3 可持续水系统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 |
3.7.4 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3.8.1 意义、目标和原则 |
3.8.2 内容与方法 |
3.8.3 高效能源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9 智慧化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绩效管理视阈下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
4.1 城市绩效管理及其要素解析 |
4.1.1 城市绩效管理概述 |
4.1.2 规划建设的目标、原则与特征 |
4.1.3 城市建设要素与自然生态要素解析 |
4.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解构 |
4.2.1 区域概况 |
4.2.2 经济优势 |
4.2.3 地区产业 |
4.2.4 科教文化 |
4.2.5 城镇化进程 |
4.2.6 空间结构 |
4.2.7 小结: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驱动力 |
4.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决策实施路径 |
4.3.1 信息吸收 |
4.3.2 诊断分析 |
4.3.3 目标构建 |
4.3.4 集成实施 |
4.3.5 评估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控制体系 |
5.1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控制框架 |
5.1.1 绩效控制目的 |
5.1.2 绩效控制体系 |
5.1.3 绩效控制要素 |
5.1.4 绩效控制方法 |
5.1.5 绩效控制体系优化 |
5.2 苏南地区重点绩效控制要素与技术解析 |
5.2.1 产城融合与绿色经济 |
5.2.2 土地集约化利用 |
5.2.3 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
5.2.4 绿色交通系统 |
5.2.5 能源资源系统 |
5.2.6 自然生态与绿色基础设施 |
5.2.7 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
6.1 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的概述 |
6.1.1 绩效评估的意义与内涵 |
6.1.2 绩效评估的重点研究内容 |
6.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
6.2.1 评估目标与范畴界定 |
6.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
6.2.3 数据样本检验 |
6.2.4 非正态分布数据的正态变换 |
6.2.5 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 |
6.2.6 熵权——双基点法实证研究 |
6.2.7 绩效评估实证分析检验与结论 |
6.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优化 |
6.3.1 评估体系的协动效应 |
6.3.2 评估框架 |
6.3.3 GEP-LCA绩效评估模型 |
6.3.4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住建部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 |
7.1 示范区规划建设概况 |
7.1.1 概况简介 |
7.1.2 区位特点 |
7.1.3 发展历程 |
7.1.4 战略目标 |
7.1.5 空间层次 |
7.2 I-Industry专项:城镇产业系统 |
7.2.1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发展模式 |
7.2.2 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产业链 |
7.2.3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路径 |
7.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7.3.1 目标与原则 |
7.3.2 指标体系 |
7.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的构建 |
7.3.4 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 |
7.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7.4.1 目标与原则 |
7.4.2 绿色建筑建设指标 |
7.4.3 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
7.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7.5.1 目标与原则 |
7.5.2 指标体系 |
7.5.3 发展战略 |
7.5.4 分区规划策略 |
7.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7.6.1 目标与原则 |
7.6.2 指标体系 |
7.6.3 发展战略 |
7.6.4 方案与策略 |
7.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7.7.1 目标与原则 |
7.7.2 指标体系 |
7.7.3 发展战略 |
7.7.4 方案与策略 |
7.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7.8.1 目标与原则 |
7.8.2 指标体系 |
7.8.3 负荷需求测算 |
7.8.4 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 |
7.8.5 能源高效利用方案与策略 |
7.9 绩效管理体系 |
7.10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思考与展望 |
8.1 结论与观点:面向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规划建设体系 |
8.2 研究展望:进一步探讨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契合点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理论汇总表 |
附录2: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示范区信息表(江苏省省级示范) |
附录3: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调研表 |
附录4:低影响技术策略 |
附录5: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绩效性控制体系 |
附录6: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标准化处理后数据 |
附录7: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BOX-COM变换后数据 |
附录8: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 BOX-COM变换后min-max标准化数据 |
附录9: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指标部门联动的实施路径示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在读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
四、生态示范区:解决环境问题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对策研究[J]. 彭波.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10)
- [2]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陈昌荣,谢雷.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02)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协同治理视域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J]. 廖小明. 学术探索, 2020(09)
- [5]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D]. 童涛. 西南大学, 2020(01)
- [6]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 ——以阿坝州黑水县为例[D]. 胡渝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探析[J]. 苟景铭.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1)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9]“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D]. 王双全.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10]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D]. 徐斌. 东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