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西城幼儿园64640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可以将其精华部分或其思想迁移到幼儿园教育当中,特别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非常有帮助,可以丰富幼儿园的德育内容,扩展幼儿园教育的深度。
事实证明,在幼年时期,良好的德育对幼儿及其成年思想性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记住一篇篇佳作,更深远意义上来说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
学期初,我班把《弟子规》选做经典诵读的第一本,因为它可以教给孩子许多做人做事的规范,让孩子懂得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幼儿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日后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特征,不仅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能使幼儿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通过教孩子诵读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段落,让孩子懂得,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通过经典诵读,孩子们变得听话懂事多了,以前有好东西想不起父母,就是自己吃。现在能先把好吃的让给老人,不独占了。以前只知道让父母照顾自己,现在在父母生病时能主动问候,并送水送药。
二、教孩子与人友好相处
弟子规中写道:“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幼儿之间难免会有些小矛盾,很多孩子遇到问题喜欢向老师告状,自己解决不了矛盾也不会换位思考。甚至有的孩子做了错事不承认,影响了和他人的融洽关系。
通过联系生活的经典国学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幼儿之间的很多小冲突,并帮助他们树立了初步的是非观念。孩子们之间吵架、闹别扭的现象少了,摔倒的孩子能主动有人扶起来,东西被同伴损坏听到的不再是告状声,而是“对不起、没关系”等这些文明礼貌语言。
三、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独生子女喜欢事事依赖他人。不爱劳动,学习用品、玩具、衣物随处乱放也不会整理,这对孩子升入小学、走向社会是非常不利的。一个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是缺乏自信也没有能力关爱他人的。
为帮助孩子建市初步的劳动观念和自我服务的技能,我们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中:“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等段落,反复诵读,并配上很多孩子们书房的照片,对照这些照片,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清洁习惯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物品用后放回原处的良好品德习惯。
国学文化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宝贵遗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了孩子的文化和道德素质。通过经典诵读教育孩子做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入、有高尚道德的人、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幼儿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温家宝同志曾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等等。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经典中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是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等思想是社会价值系统的重要构成要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心法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事实证明,把国学礼仪经典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让这些意存高远的中国优秀古典经文,培养幼儿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给幼儿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幼儿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