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芬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乡雨汪中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传统教学的剖析和农村教育现状的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力度,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152-02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为重点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探究性活动,西方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等也在其论著中提出探究的主张,1909年杜威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运用探究方法。当前,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极少考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轻自主探究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重视探究性教学
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偏重讲授课本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记忆、巩固、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的,带着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那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再加上大量的反复训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教学过程,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教学观、教育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严重滞后,教师极少考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会以及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技能,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轻自主探究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教学重点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掌握科学方法的技能。改变新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尝试活动,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我在课堂中大胆创新,尝试自主、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数学,转变为通过传授知识来指导学法的教学观,教给学生学法,使学生“想学”、“能学”达到“会学”,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创新,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探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学习知识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观察学校教学楼、花园等示意图,及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再动手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正好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等。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学生在尝试了探究后,获得新知,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牢固的接受新知。
在学生思维探究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教师完全不必要也不能去干涉学生的讨论,除非讨论完全偏离学习活动,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多听多看、多感受少说话,及时肯定那些新颖的想法。当学生陷于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时,教师应强调指出互相矛盾的发现或说法,既不粗暴地加以干涉,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而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把讨论引导到主题,并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体验探究的快乐。
三探究性教学的思考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如何提升探究性课堂教学?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如何有效串联已学知识?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这需要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诸方面入手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学习为基础的新型课堂体系,也就是探究性教学走入数学课堂的核心。要不断转变思想,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例题,但不要拘泥于教材,例题习题功能的开发和拓展,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可以采用课前提出问题,在预习中就开展探究;也可以相互交流研讨,开展合作学习;还可以利用假期,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学生通过研究,获得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对未知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积极主动、有所认识、有所发现,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参与、体验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使教学更加“过程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对未知的事物主动探究的过程,是体验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学生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产生了好奇,体验了数学化过程。让学生摆一摆,动手操作;想一想,观察思考;议一议,交流心得。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也达到了从探索规律中增加数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也体验了图形对称美,学会倾听、交流、反思,发展了科学思维,增强了科学精神。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到求知的欢愉和成功的快乐,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探究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充满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系统。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断定理》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从旧知识中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并通过“类比——猜测——探索——证明”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在学习或作业中反映的情况,选取学生易错或难以理解的练习或试题,把它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进行教学。
2.探究性教学的反思
探究式教学的反思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的,是对其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具体的事物,从引导、观察、操作、解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对反思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剖,力求从创新和提高工作的方面入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调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客观公正地看待教学中的得与失,并不断地进行纠正措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得出他们所寻找的数学解题方法及规律。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的习惯,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
通过探究,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信任、宽容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潜能。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怎样让学生真正学会探究,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李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