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论文-冯云,王素云,石艳喜

再生骨料论文-冯云,王素云,石艳喜

导读:本文包含了再生骨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再生微粉,水泥胶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

再生骨料论文文献综述

冯云,王素云,石艳喜[1](2019)在《再生微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微粉来源,经机械破碎筛分后获得,对其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再生微粉对水泥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及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透水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再生微粉是一种疏松多孔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建筑垃圾粉末;一定掺量内,对水泥胶砂强度有促进作用,最佳掺量为10%。再生微粉取代率<10%,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接近基准组,>10%,强度急剧下降,不利于强度发展;测得透水系数为3.28~4.92 mm/s,与孔隙率呈正相关。因此,将再生微粉作为掺和料取代水泥,可节约水泥,降低砂浆成本,环境明显改善,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为再生微粉能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9年11期)

黄建忠[2](2019)在《固废制备再生骨料开启巨大市场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砂石骨料是仅次于空气、水之后第叁个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资源,也是现代文明必不可少、无法替代的基础性原材料,需求量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关于天然砂石的开采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是自然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带来的紧迫压力,使得天然砂(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9-11-29)

杨医博,张毅,谭世霖,陈前谱,陈峭卉[3](2019)在《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在高强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再生细骨料是将废弃混凝土全部制备成5mm以下的再生细骨料,相比传统的再生细骨料,其具有表观密度高、吸水率低等特点。由于骨料性能明显改善,全再生细骨料有可能在高强混凝土中得到应用。本文首先根据全再生细骨料的特点进行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然后与同水胶比的河砂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再生细骨料能够全取代河砂应用于C70高强混凝土中,且在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相当的情况,胶凝材料用量降低13. 0%。(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黄朕宇[4](2019)在《再生骨料性质对再生混凝土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约型社会理念的发展,再生混凝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重要的发展资源。就再生混凝土而言,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相比,其密度相对较低、吸水率相对较大,具有较大的压碎指标且强度相对较差,所以其配制而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较低,并且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其强度也会有所降低,因而再生混凝土的性质会直接受到再生骨料性质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推动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21期)

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5](2019)在《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内部湿度场的变化会对结构的耐久性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再生粗骨料界面的多孔特性,对比研究100%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不同温度、距离表层不同深度及有、无荷载作用下的内部相对湿度的响应规律及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响应速率快于普通混凝土,距离再生混凝土表层越近,相对湿度响应速率越快,且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弯曲荷载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相对湿度响应速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更为显着;对于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滞后上升现象,提出"再生粗骨料分区-界面热湿传递模型",分析相对湿度滞后上升的机理;采用多元非线性曲线分段拟合的方法,建立再生混凝土内外环境相对湿度响应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成芹,张微,张潇,王剑萍[6](2019)在《废旧橡胶颗粒再生骨料对SCC50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旧轮胎传统销毁方式和堆积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将其磨碎筛分加入混凝土中配制成橡胶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性能、韧性,既环保又经济。以SCC50(强度等级为C50的自密实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单掺和复掺不同粒径(1~3 mm、2~4 mm)和不同掺量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砂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同时获取SCRC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量在0%~15%时,粒径1~3 mm坍落扩展度介于668~685 mm,粒径2~4 mm坍落扩展度介于668~706 mm,坍落扩展度增大且无离析泌水现象,表明掺入橡胶颗粒可以提高新拌SCC工作性;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达到20%时,坍落扩展度突然下降,粒径1~3 mm的下降到640 mm,粒径2~4 mm的下降到670 mm,对SCC工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废旧轮胎胶粒在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且具有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杨士明[7](2019)在《不同粗骨料来源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设计了不同来源(其中一种粗骨料来源的其原生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另一种粗骨料来源为拆迁后的强度为MU25烧结普通砖块)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指标试验以及相应再生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试验,并与天然粗骨料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对照分析,得出结论:来源为C25原生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制成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较来源为MU25烧结普通砖的再生粗骨料制成的再生混凝土强度更低。(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1期)

冯云,陈守开,张政男[8](2019)在《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交互作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设定水灰比、砂率以及龄期这叁个因素的不同水平,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试验并建立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失拟项不显着,试验数据与模型不相关程度不显着,模型可信,且试验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高,叁个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敏感程度为龄期>水灰比>砂率;通过对比模型最优化预测结果与验证试验结果,发现模型预测结果绝对误差为0.89 MPa,相对误差为3.34%,使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理论分析可以与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测结果相匹配。(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9年10期)

任艺楠,朱亚光,张楸雨[9](2019)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垃圾的使用率,文中运用正交试验法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通过测试其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探索再生红砖取代率、砂率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红砖取代率为15%、砂率为6%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较好;0.25水灰比要优于0.35水灰比;相较于5~10mm粒径,10~20mm粒径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较低,但是透水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李岩凌,李烁,周少剑,彭丹丹,谭成海[10](2019)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废混凝土、废黏土砖、废砂浆为主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堆积密度小、空隙率大、吸水率高,可以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对比了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的蓄水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蓄水率明显大于天然骨料,且再生骨料能够更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可进一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进出水p H值对比试验表明,再生骨料出水p H值和天然骨料相差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接近进水pH值;而浸水试验表明,随着时间延长,废混凝土再生骨料的p H值明显升高。(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再生骨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砂石骨料是仅次于空气、水之后第叁个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资源,也是现代文明必不可少、无法替代的基础性原材料,需求量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关于天然砂石的开采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是自然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带来的紧迫压力,使得天然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生骨料论文参考文献

[1].冯云,王素云,石艳喜.再生微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

[2].黄建忠.固废制备再生骨料开启巨大市场机遇[N].中国建材报.2019

[3].杨医博,张毅,谭世霖,陈前谱,陈峭卉.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在高强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9

[4].黄朕宇.再生骨料性质对再生混凝土性质的影响[J].建筑技术开发.2019

[5].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6].陈成芹,张微,张潇,王剑萍.废旧橡胶颗粒再生骨料对SCC50性能的影响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7].杨士明.不同粗骨料来源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J].科技视界.2019

[8].冯云,陈守开,张政男.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

[9].任艺楠,朱亚光,张楸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9

[10].李岩凌,李烁,周少剑,彭丹丹,谭成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标签:;  ;  ;  ;  

再生骨料论文-冯云,王素云,石艳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