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抑制,血管,紧张,活性,蚕蛹,多肽,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论文文献综述
李谋,杨小琳,赵金礼[1](2019)在《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全球发病率逐年攀升,开发具有抗高血压功效的多肽类食品及保健品将在未来高血压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体内血压调控的重要分子,研究开发其抑制肽可安全、有效防控高血压。食物来源的多肽因其安全性高,来源广泛而被学者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已经从植物、动物、海洋生物、乳品及发酵制品中发现多种具有抗高血压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然而对功效的验证大多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仅对少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开展了体内功效研究。(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08期)
张利利,马凌云,陈超阳,梁雁,袁海龙[2](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用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硬化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ACEI联合ARB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确认治疗方案合理性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协助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并实施药学监护,有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颜泽,姜燕蓉,刘畅,熊笑妍,张猛[3](2018)在《海洋生物来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活性能够降低血压。目前人工合成ACE抑制药物已开发并应用到降血压的治疗中,但会带来多种副作用。食源性ACE抑制肽与合成抑制剂相比因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ACE抑制肽研究的热点。由于独特的生活环境与巨大的存在数量,海洋生物具有与陆地生物截然不同的化学结构及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海洋生物来源ACE抑制肽的研究为食源性ACE抑制肽的筛选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海洋生物来源ACE抑制肽的作用机制及制备流程,对鱼类、软体动物、虾类、藻类及海绵、海蜇、粗刺参等不同生物来源的ACE抑制肽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海洋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概括。(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祖峰,王晓红,郝晓慧,王彩歌,朱秋平[4](2018)在《3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血管再通且血压稳定后开始使用ACEI类药物:A组患者服用福辛普利钠片10 mg,qd;B组患者服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qd;C组患者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q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PG)、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LVESD、LVEDD、LVPWD、CO、HR、FPG、TG、TC、LDL-C水平显着降低,LVEF、SBP显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Scr水平显着升高,且显着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IVSD、DBP、HDL-C、AST、ALT、BUN水平比较,A、C组患者治疗前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对AMI患者心室重构均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可使其心腔缩小、收缩压升高、心率降低、心室耗氧量降低,且作用相当。培哚普利可能会导致Scr水平升高,故对于存在肾功能异常的AMI患者,选择福辛普利和贝那普利的安全性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04期)
吴继红,黄明泉,孙宝国,郑福平,孙金沅[5](2016)在《白酒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白酒中发现一种多肽,该多肽具有明显的抑制ACE酶活性的作用。采用直接浓缩手段从古井浓香型白酒和国井芝麻香型白酒中分离发现,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LC-ESIMS-QTOF)和合成标准品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Pro-His-Pro(PHP);对其体外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对其抑制ACE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与抑制作用类型进行了测定和研究。IC_(50)为446 mM,PHP和底物HHL能够同时与ACE酶结合,是ACE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叁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1-09)
王朝阳,赵钟兴,陶萌良,王欣辉,孙华菊[6](2016)在《蚕蛹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抑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纯化得到的两条具有ACE抑制活性的肽(P1和P2)为基础,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确定P1、P2的氨基酸序列,并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随后对它们的抑制动力学进行研究,最后用Sybyl软件分别将其与ACE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1的氨基酸序列为Gly-Asn-Pro-Trp-Met(IC50值为12.61μg/m L),为非竞争性抑制肽,抑制常数Ki,1=0.037 mmol/L;P2的氨基酸序列为Asn-Arg-Tyr-Leu-Arg(IC50值为14.68μg/m L),为竞争性抑制肽,其抑制常数Ki,2=0.020 mmol/L;P1、P2都能与ACE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P1、P2可以作为预防高血压的功能性食品,为蚕蛹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17期)
王朝阳,吕汶骏,赵钟兴,廖丹葵,孙建华[7](2015)在《蚕蛹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多肽的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蚕蛹蛋白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蛋白,其经蛋白酶酶解后的产物更是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等诸多功效,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从蚕蛹蛋白中分离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多肽,将蚕蛹蛋白的中性蛋白酶酶解液使用超滤方法分成5 k D以上组分(SN1)和5 k D以下组分(SN2),测定其ACE抑制活性。在样品浓度为(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7)
刘婉璐,方元元,牛彩霞,李风娟,王昌禄[8](2015)在《豆酱发酵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Aspergillus oryzae 3.042发酵制备豆酱过程中样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变化,并对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酵前期样品的ACE抑制活性迅速升高,然后保持平稳,后酵8周所得样品的IC50值为0.390 mg/m L。发酵过程中多肽的含量前期迅速增加然后降低,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持续降低,而样品颜色则逐渐加深。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发酵后期样品稳定的高活性起着重要作用,这为高ACE抑制活性的功能性调味品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5年06期)
李云[9](2015)在《乳源酵母发酵牛乳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雪莲菌菌粒为来源分离乳源酵母菌株,采用培养形态、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酵母分离株进行了鉴定,评价了不同种的代表菌株蛋白水解活性、发酵产活性肽的潜力和益生特性,对一株具有很好产活性肽潜力的酵母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发酵乳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从不同地区来源的雪莲菌粒中,共分离到66株酵母菌株,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26S r DNA的D1/D2区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分离出属于8个不同种的酵母,包括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涎沫假丝酵母(Candida zeylanoides),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单孢酿酒酵母(Kazachstania unispora)。其中K. marxianus、Ka. unispora和P. fermentans的出现频率最高,而P. fermentans, D. hansenii, C. zeylanoides, C. parapsilosis和R. mucilaginosa为首次在雪莲菌中发现。菌株S. cerevisiae K11, P.fermentans K14, D. hansenii H2和K. marxianus Z17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胃肠转运耐受性,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耐受胆盐能力;在培养条件下和非生长的静息细胞状态下,4株酵母都表现出降解胆固醇活性,其中K11的降解能力最好。4株酵母均表现出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活性。菌株K11,K14,H2和Z17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可作为优良的潜在益生菌株。蛋白降解实验表明,R. mucilaginosa D2和K. marxianus Z17蛋白水解活性最强;S. cerevisiae K11, P. fermentans K14, D. hansenii H2, C. zeylanoides D3的蛋白水解活性适中,而C. parapsilosis D4和Ka. unispora K21蛋白水解活性较弱。菌株P.fermentans K14, R. mucilaginosa D2, C. zeylanoides D3, C. parapsilosis D4和K. marxianus Z17发酵乳多肽的ACE抑制活性较高,其中R. mucilaginosa D2,P. fermentans K14和K. marxianus Z17具有较好的发酵牛乳获得ACE抑制肽的潜力,其发酵乳多肽的IC50值在53.9-227.6 μg/mL之间。菌株P. fermentans K14和K. marxianus Z17发酵多肽分子量小于3kDa组分显示了更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各菌株发酵乳多肽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在7.3%到53.5%之间,其中P.fermentans K14发酵乳多肽小于3kDa组分的清除率最高。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K. marxianus K17发酵牛乳产ACE抑制肽的条件。发酵温度,接种量和转速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极显着,初始pH不显着。温度与接种水平以及温度与转速的相互作用对ACE抑制活性有显着影响。菌株Z17发酵牛乳产ACE抑制肽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初始pH6.5、接种量6%和转速189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48h,发酵乳的ACE抑制活性可达为81.23±2.69%。发酵过程蛋白水解、肽酶活性和ACE抑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ACE抑制活性(%)和蛋白水解(OPA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蛋白水解程度(OPA指数)可作为反映发酵乳ACE抑制活性的指标。氨肽酶和羧肽酶活性与ACE抑制活性有显着的正相关性。而胞内蛋白酶活性和ACE抑制活性无显着相关性,表明ACE抑制肽的释放可能是由于细胞内肽酶的作用,生成有活性的小肽后再分泌到发酵乳中。发酵过程的实验表明,最优发酵时间在稳定期中期48h,以实现最高的ACE抑制活性。采用凝胶过滤色谱、RP-HPLC对K. marxianus Z17菌株发酵乳所含ACE抑制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两个抑制活性较好的分离峰P5和P7,IC50值分别为59.2和86.3 μg/mL。采用MALDI/TOF-TOF MS/MS质谱对P5和P7的序列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5和P7的序列为VLSRYP和LRFF,分别对应于K酪蛋白第31-36位和αs1酪蛋白第21-24位氨基酸的肽段。查阅相关数据库和文献表明这两条肽为新发现的乳蛋白源ACE抑制肽。测定了VLSRYP和LRFF的ACE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6.7μmol/L和116.9μmol/L,这两条肽的抑制动力学Lineweaver-Burk图表明,它们对ACE的作用方式为竞争性抑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4-25)
马艳莉,卢忆,张晓阳,李里特[10](2013)在《后酵辅料对腐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腐乳是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受加工工艺影响。本文研究了后发酵过程中不同辅料(乙醇、红曲和面曲)添加量对腐乳ACE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红曲和面曲添加影响腐乳ACE抑制活性;分别添加15%乙醇、2%红曲、1%面曲时,腐乳具有最高ACE抑制活性。腐乳ACE抑制活性在后酵过程中呈先升后降趋势;添加15%乙醇腐乳在后酵第5周时,ACE抑制活性达到最大值89.3%;添加2%红曲腐乳后酵第6周时ACE抑制活性达最大值84.9%;1%面曲添加量腐乳ACE抑制活性在后酵第6周时达最大值79.6%。(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2013年04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硬化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ACEI联合ARB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确认治疗方案合理性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协助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并实施药学监护,有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论文参考文献
[1].李谋,杨小琳,赵金礼.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2].张利利,马凌云,陈超阳,梁雁,袁海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治疗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用药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3].颜泽,姜燕蓉,刘畅,熊笑妍,张猛.海洋生物来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4].张祖峰,王晓红,郝晓慧,王彩歌,朱秋平.3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J].中国药房.2018
[5].吴继红,黄明泉,孙宝国,郑福平,孙金沅.白酒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发现与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叁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6].王朝阳,赵钟兴,陶萌良,王欣辉,孙华菊.蚕蛹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抑制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
[7].王朝阳,吕汶骏,赵钟兴,廖丹葵,孙建华.蚕蛹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多肽的分离纯化[C].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
[8].刘婉璐,方元元,牛彩霞,李风娟,王昌禄.豆酱发酵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变化[J].中国调味品.2015
[9].李云.乳源酵母发酵牛乳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
[10].马艳莉,卢忆,张晓阳,李里特.后酵辅料对腐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