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论文和设计-姜文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框架、垃圾转运箱、导轨和液压电控系统,所述固定框架前端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有上料斗,所述固定框架顶部设置有受料口;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的底部,所述垃圾转运箱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垃圾转运箱前部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受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设置有压缩装置,所述垃圾转运箱后端设置有后门;所述液压电控系统连接控制所述压缩装置和翻转装置。此设备日处理量大,无二次污染,压缩比和装载率高,设备及转运车辆利用率高,投资运营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框架、垃圾转运箱、导轨和液压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前端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有上料斗,所述固定框架顶部设置有受料口;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的底部,所述垃圾转运箱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垃圾转运箱前部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受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设置有压缩装置,所述垃圾转运箱后端设置有后门;所述液压电控系统连接控制所述压缩装置和翻转装置。

设计方案

1.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框架、垃圾转运箱、导轨和液压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前端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有上料斗,所述固定框架顶部设置有受料口;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的底部,所述垃圾转运箱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垃圾转运箱前部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受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设置有压缩装置,所述垃圾转运箱后端设置有后门;所述液压电控系统连接控制所述压缩装置和翻转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呈向外凸出设置的半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斗后侧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上的旋转支座,所述上料斗两侧设置有翻转支座,所述翻转支座铰接于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旋转臂的一端,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固定支座;所述旋转臂中间设置有旋转孔,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油缸支座,所述旋转孔与所述油缸支座之间安装有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连接所述液压电控系统。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垃圾处理投资费用剧增、中转站选址困难,迫切需求一种日处理量大,无二次污染,压缩比和装载率高,设备及转运车辆利用率高,投资运营成本低的设备。

我国现使用的垃圾中转设备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采用自带上料机构和压缩机构,与钩臂车配套使用,虽然此类设备占地面积小,但是运输过程中由于是连体式上料结构,连同压缩机构占用设备很大容积、装载率低、运输亏载,运营成本高。一类为上料以及压缩机构固定在确定位置,然后由钩臂车转运垃圾箱,此类设备压缩机构与垃圾存储箱采用分离结构,需要中间额外添加抱紧锁止机构,且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采购及基建投入费用高,压缩及与箱体对接密封性差,站内环境较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比和装载率高,设备及转运车辆利用率高的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框架、垃圾转运箱、导轨和液压电控系统,所述固定框架前端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有上料斗,所述固定框架顶部设置有受料口;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的底部,所述垃圾转运箱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垃圾转运箱前部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受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设置有压缩装置,所述垃圾转运箱后端设置有后门;所述液压电控系统连接控制所述压缩装置和翻转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门呈向外凸出设置的半圆弧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的上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斗后侧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上的旋转支座,所述上料斗两侧设置有翻转支座,所述翻转支座铰接于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旋转臂的一端,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固定支座;所述旋转臂中间设置有旋转孔,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油缸支座,所述旋转孔与所述油缸支座之间安装有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连接所述液压电控系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框架、垃圾转运箱、导轨和液压电控系统,所述固定框架前端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有上料斗,所述固定框架顶部设置有受料口;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的底部,所述垃圾转运箱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垃圾转运箱前部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受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口,所述垃圾转运箱内前端设置有压缩装置,所述垃圾转运箱后端设置有后门;所述液压电控系统连接控制所述压缩装置和翻转装置。其有益效果是:上料斗、受料口与垃圾装运箱分离,减去了多余的重量,箱体存储垃圾容积增加,车辆装载率增加,液压电控系统外置,相比于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减少垃圾转运箱内部占用体积,可实现一套系统配备多个垃圾转运箱,降低设备运营成本。将压缩机构置于垃圾运输箱前端上半部分,相比固定式垃圾压缩设备没有中间抱紧锁止机构,简化了复杂的压缩机构,节约成本,在垃圾压缩过程中不会出现污水以及垃圾外漏造成的二次污染。设备机构简单,操作更加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上料斗接收垃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上料斗翻转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钩臂车勾住牵引钩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钩臂车将垃圾转运箱从固定框架中勾出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钩臂车将垃圾转运箱勾至车体并锁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钩臂车举升油缸倾斜设备倾倒垃圾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架;2-垃圾转运箱;3-导轨;4-液压电控系统;5-上料斗;6-翻转装置;7-受料口;8-压缩装置;9-后门;10-钩臂车;11-垃圾收集口;12-牵引钩;13-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包括固定框架1、垃圾转运箱2、导轨3和液压电控系统4,所述固定框架1前端通过翻转装置6连接有上料斗5,所述固定框架1顶部设置有受料口7;所述导轨3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1内的底部,所述垃圾转运箱2设置在所述导轨3上,所述垃圾转运箱2前部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受料口7对应的垃圾收集口11,所述垃圾转运箱2内前端设置有压缩装置8,所述垃圾转运箱2后端设置有后门9;所述液压电控系统4连接控制所述压缩装置8和翻转装置6。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受料口7下端与所述垃圾转运箱2的垃圾收集口11对接但不接触,所述压缩装置8设置在所述垃圾转运箱2内前端的上部,更加便于压缩垃圾使其充满箱体,且在倾倒时不会存在残余垃圾,实现垃圾倒入箱体前端后,由压缩装置8推动垃圾进入储料仓。该压缩装置8即普通的通过两条交叉油缸驱动压缩机构往复运动的设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赘述。

如图3所示,所述后门9呈向外凸出设置的半圆弧形,且该后门9上设置密封机构。半圆弧形的设计使该后门9可以作为垃圾的翻转面,在压缩过程中垃圾沿弧形后门9进行翻转,垃圾压缩更加密实,实现垃圾完全充满箱体。设置的密封机构能够防止垃圾中的污水产生二次污染。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翻转装置6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斗5后侧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的旋转支座,所述上料斗5两侧设置有翻转支座,所述翻转支座铰接于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旋转臂的一端,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的固定支座;所述旋转臂中间设置有旋转孔,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油缸支座,所述旋转孔与所述油缸支座之间安装有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连接所述液压电控系统4。

上料斗5重复上举翻转倒料,压缩装置8往复压缩工作,直至满箱报警,上料斗5翻转至最高位置,等待钩臂车10拉箱动作。

如图1、图4、图5所示,所述导轨3一方面作为所述垃圾转运箱2承载体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13固定,可避免设备转运过程中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基建地基的损坏。另一方面,可在垃圾转运箱2进出基建时限制左右位置,保证设备不偏移,使所述箱体垃圾收集口11与受料口7对接准确。满箱以后解除所述垃圾转运箱2与所述液压电控系统4的连接。钩臂车10倒车至所述垃圾转运箱2前端,与箱体上设置的牵引钩12对接,钩臂车10将垃圾转运箱2水平拉出至所述固定框架1不干涉位置,然后通过车上旋转机构将所述垃圾转运箱2勾至车体并锁紧。由钩臂车10转运至指定位置进行垃圾倾倒工作。

本实施例的动力来源于所述液压电控系统4,主要由液压油箱、电机、油泵、液压控制阀、液压管路和电气控制箱组成,为公知技术,在此就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所述电气控制箱与所述垃圾转运箱2通过快速接头进行互联。

所述液压电控系统4设备外置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亦可以固定于基建安全区域,可实现操作与压缩设备箱体分离,隔绝污染源。所述液压电控系统4主要作用为控制油缸运动,与垃圾转运箱2使用快速接头进行互联,相比于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不再设置垃圾转运箱2内部,减少占用体积,不再需要一机一套系统可实现一套系统配备多个垃圾转运箱2,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如图5、图6、图7所示,压缩垃圾满箱后,使用钩臂车10实现设备位置转移,钩臂车10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钩臂车10液压装置提供动力,打开后门9锁止机构,钩臂车10举升油缸倾斜设备,通过垃圾自重实现垃圾的倾倒。完成垃圾倾倒后将垃圾转运箱2运输至基建位置,进行下次循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365.8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834662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65F9/00

专利分类号:B65F9/00;B65F1/14;B65F3/02

范畴分类:申请人:山东五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五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2300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市北经济开发区五征汽车城

发明人:姜文娟;张崇亮;牟江涛;张红欣;曹海鹏

第一发明人:姜文娟

当前权利人:山东五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佳鑫

代理机构:37244

代理机构编号: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分体式垃圾压缩转运设备论文和设计-姜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