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教派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派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派,主义,中东,什叶派,印度,政治,印度教。

教派主义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霏[1](2019)在《“教派主义”与叙利亚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强调"教派主义"既是叙利亚危机中的突出元素,也将是影响叙利亚重建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论证叙利亚危机不完全属于教派冲突,指出阶级、意识形态、地方关系等也在叙利亚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继而对叙利亚"教派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动员进行详细论述,指出叙利亚"教派主义"因为长期的历史矛盾、短期的危机刺激及教派成员对集体被灭绝的恐惧等诸多因素动员起来。最后,结合哈菲兹·阿萨德与巴沙尔·阿萨德统治时期"教派主义"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分析在叙利亚未来重建中"教派主义"将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臧书磊,谌焕义[2](2018)在《真纳:从民族主义向教派主义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纳由民族主义者向教派主义者的转变大致经历了叁个时期,1904-1928年真纳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主义者,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将南亚次大陆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1929-1937年真纳的民族主义立场发生了动摇,他更多地关注印度穆斯林的利益,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印穆团结的理想;在国大党赢得1937年省立法会议选举、拒绝与穆斯林政党合作之后,真纳彻底放弃了与国大党合作的幻想,将大多数穆斯林政党合并到穆斯林联盟,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印穆斯林政党。在促使真纳转变的诸因素中,国大党拒绝与穆斯林政党合作是最重要的。真纳由民族主义者转变为教派主义者使南亚次大陆的分裂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8年02期)

曹南来[3](2017)在《作为俗世主义工具的宗教治理:法国反极端教派运动的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反极端教派运动。本文讨论法国政府所采用的应对和治理措施,并分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即法国政教分离的俗世主义(la?cité)在这场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笔者指出法国对极端教派的治理本质上是对其俗世主义国家体制的捍卫,因此这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俗世主义价值观的治理个案。总之,当代法国的反极端教派运动不仅仅是政府的法律制定和适用问题,世俗化的法兰西社会催生了一套特定的管控极端教派的手段,这些手段不仅仅旨在根除极端教派的组织力量,而是通过掀起一场社会运动来动员民众情感、整合社会,以达到维护法兰西核心的共和主义价值观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7年01期)

包澄章,刘中民[4](2015)在《对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教派主义的多维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不仅影响中东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且通过跨国教派渗透影响国家间关系乃至地区格局。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在于教派矛盾的高度政治化,即教派主义的加剧,并突出表现为许多国家基于教派关系对政治进行评估,根据教派关系制定自己的内政与外交政策。伴随教派主义的发展,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中东国家国内政治和地区政治两个主要层面,而"伊斯兰国"等宗教极端组织对教派矛盾的利用,则成为教派矛盾影响中东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些表现背后的根源则在于教派主义对教派矛盾的政治化和工具化,它既表现为中东国家内部利用教派矛盾展开政治权力斗争,也表现为地区大国利用教派矛盾构建政治联盟、争夺地区主导权,还表现为极端组织利用教派矛盾塑造宗教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认识中东的教派矛盾,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更要重视挖掘教派矛盾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当前,中东地区教派矛盾的加剧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产物,同时也是部分中东地区国家和西方国家极力建构的政治话语体系。(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15年05期)

王宇洁[5](2013)在《教派主义与中东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斯兰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的影响日益彰显。近年西亚北非的政治变局中,教派主义的概念更是被频频使用。本文通过对近年中东政治中教派主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宗教既非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也非治愈此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把教派差异视为目前中东政治变局产生的主因,不仅不利于冲突的解决,反而会使所谓"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之争"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本文来源于《阿拉伯世界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肖军[6](2013)在《印度教教派主义的兴起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教教派主义萌生于19世纪初,于20世纪初正式兴起。英属印度殖民地教育的发展、英殖民者实施的"分而治之"政策,促进印度教教派主义的兴起;教派冲突的激化催生了印度教教徒的政治共同体想象;英属印度殖民地传媒与交通的改善、工业经济的发展也是印度教教派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印度教教派主义的诞生在促进印度独立时也导致印巴分治,对印度国内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深深地制约印巴关系发展,也强化了印度的"印度中心主义"。(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3年04期)

刘睿[7](2013)在《伊拉克连续爆发大规模游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东媒体1月13日报道,伊拉克连续数周的大规模游行活动又有新进展:继此前在多个地区爆发逊尼派穆斯林反政府游行示威活动后,12日,在包括首都巴格达在内的多地发生什叶派穆斯林大规模游行活动,声援以总理马利基为首的伊拉克中央政府。有分析人士认为,持续多日的游(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3-01-14)

王宇洁[8](2012)在《教派主义与中东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任何宗教一样,伊斯兰教产生后不久,内部即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教派分野。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教派主义因素非但没有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潮流而淡化,相反其影响却在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流国家形态而日益彰显。特别是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以一种更为明显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虽然这场革命并未强调其什叶派的属性,而是采取了泛伊斯兰主义的立场、宣扬伊斯兰世界的大团结,并在周边一些国家引发了连锁反应。但是,很多伊斯兰国家的政权并不认为伊朗革命是真正的伊斯兰运动的胜利。很多时候,它被认为是一场挑战各国现存政治秩序的政治动荡,更是什叶派对逊尼派的宗教挑战。代表逊尼派的沙特与代表什叶派的伊朗,在中东以及其他地区的穆斯林社团当中展开了以宗教为旗帜的意识形态宣传战,并将其与自身争取地区霸权和伊斯兰世界领袖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伊朗革命本来是一场以伊斯兰为旗帜的革命,其输出革命的理想更是基于一种泛伊斯兰主义的认同,但是它引发的冲击与地区政治、世界政治因素互相结合,某种程度上使得两个教派之间的隔阂更加深刻,使教派主义成为影响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在近年来中东北非的政治变化中,教派主义的概念更是被频频使用。在西方一些学者以"文明的冲突"来诠释全球格局的未来走势而受到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强烈抨击之时,伊斯兰世界内部这种与教派因素有关的矛盾冲突和紧张关系,以一种文明中的"次级文明"群体冲突的形式,为这一理论做出了另一种版本的诠释。对教派主义及其在中东北非政治变迁中的作用予以考察,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北京论坛(2012)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新格局·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信仰与社会-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期刊2012-11-02)

杨淑岚[9](2011)在《论黎巴嫩教派主义的认知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摘录马龙派、德鲁兹派与什叶派民众在伏尔尼和拉马丁游记作品中的形象展示当地民风,在还原这些摘录的基础上指出作者的立场和本意,进而揭示以此为蓝本的当代主流解读的片面性。我们认为,艰苦的自然条件,武装防御的习俗并不蕴含某种宿命。回顾过去的历史证明,这个地区虽在不同时期隶属不同帝国,内部叁教派共生的局面却呈现出连续性,宗派之间出于必要会互相结盟,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各派都继承了腓基尼文明在对待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性上的崇尚自由的精神,在社会关系构成上,家庭和部落派系是重要的纽带,此外,为维护荣誉而复仇以及有组织动武也是传统的一部分。贝希尔二世统治期间,西欧工业化浪潮和法国大革命思潮随着传教士活动的扩大散布到黎巴嫩山区,马龙派天主教徒开放的态度使得他们取得比其他教派民众更大的发展。贝希尔本人甚至低调眅依了天主教,并实行一系列土地改革,以期削弱封建地主对其统治的威胁,削弱的对象有马龙派地主,也有德鲁兹派地主,但后者数量较多,唯一幸免的是贝希尔家族和其盟友。贝希尔在流亡时期,与昔日铁杆盟友琼布拉家族隔阂日益加深,后者先发制人,联合几位受到剪除的德鲁兹地主起义反抗贝希尔,巧合出现了:贝希尔是天主教徒,起义首领都是德鲁兹派教徒,结合当时马龙派人口数量激增,经济发展较快引发的嫉妒,冲突突然带上了宗教的色彩。而在此之前,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武力对抗都以政治派系为划分。尽管在随后的反抗穆罕穆德·阿里的起义中马龙派民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派之间由于土地分配而产生的矛盾却不断加剧,致使贝希尔叁世期间,两派间兵戈相见。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试图把事实和认知分离,以便更好地揭示通行的印象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心态。南北分治时期,北方马龙派区中农民反抗地主的社会革命引发了基督徒内部的分裂,传统的统治阶级被推翻,教士阶级成为新的权力中心,他们大多平民出身,在革命中传递法国大革命观念,成为庶民阶级的代言人。除了阶级斗争以外,分治政府和南北两区的传统头目之间摩擦不断,分治区的教派混居则在行政上形成了互相干涉的困境,加剧了两派间的不信任感。传统头目间派系纷争仍然存在,对待宗教的虔诚程度成为了政治比拼中的筹码之一。我们力图通过还原这一段历史,展示历史事实本身的复杂性,指出在简史中很多史实被边缘化,当代人把当下最关心的宗教问题过分强化。我们将1860年宗派冲突并导致基督徒被屠杀的史实按“备战-战斗-屠杀”的顺序叙述,这种将“屠杀”与“战斗”分离的做法,力求创建一个相对中立的表述,指出冲突是双方共同挑起的,但是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使得宗派标准从此在历史上沉淀下来。结论:通过研习发现黎巴嫩是一个地理位置险要,但实力又不够强大的政体,这使得它在历史上臣服于各个帝国,无法与列强平起平坐,没有建立多面式互相依存的结盟关系,进而沦为他国棋盘上的棋子,各国从自己的战略出发将黎巴嫩民众按宗教派别分裂。1860年宗派屠杀的爆发使得这一分裂烙下了深刻印记,为后世所难以磨灭。在“史实-认知”的博弈思考中,我们发现历史有着“暂时性”,由认知而引发的历史道路转变会将这种认知转化成新的历史现实。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叙述,这同时代精神有关;我们当下的困境是在20世纪内战和19世纪史实上发生认知混淆,认为需要在体制上去宗教化,进而用这种理念去有选择地认识历史。20世纪一种担忧是认为宗教是一个需要拔除的问题,这种态度本身来自于人类希望给自己的历史赋予意义的倾向,然而我们认为根源是黎巴嫩各族没有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式,宗教是他们国民性的组成部分,否认宗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去宗教说一直在现实中不断受挫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06-30)

郑茗戈[10](2010)在《教派主义与印度政治格局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上,印度的宗教和政治就存在密切关系,印度独立后,采取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确立了世俗主义的立国原则,要把印度建成一个“非宗教性的民族共和国”。但世俗主义原则在印度政治生活中被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随着印度政局的变化,宗教势力不断发展并向政治领域渗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国内出现了印度教复兴的思潮,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更加突出。可以说,离开宗教因素,就难以理解印度政治。关于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的影响,国内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教派主义及印度政治格局的演变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清楚在印度政治发展过程中,教派主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印度的政治与社会,以及在未来发展中,印度政府如何处理教派主义与其政治政策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清楚的了解印度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特点,而且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迄今为止尚无明确定义的教派主义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认为这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极端形式,接着对印度教教派主义的起源及发展状况,以及主要的教派主义政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印度的政治制度是在继承英属印度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行的是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度。独立以后的印度政治格局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转折,而教派主义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在尼赫鲁执政的近二十年时间里,正是印度教教派主义得势之时,以人民同盟和国民志愿服务团为代表的组织纷纷批评尼赫鲁的世俗主义政策,鼓吹大印度教,极力排斥伊斯兰教,不但使得教派冲突加剧,也让政府的世俗化道路遭受了严峻的考验;进入20世纪70、80年代后,国大党一党独大的地位不再牢固,具有印度教教派主义倾向的印度人民党势力逐渐上升,而伊斯兰教派则转而支持国大党的世俗主义政策,借以对抗印度教教派,此时印度教教派主义的强大攻势和世俗主义的相对式微引发了更加剧烈的教派冲突,政局也更为动荡;从20世纪最后十年至今,印度步入了联合政府执政时代,印度人民党与印度教教派组织关系密切,并一度在政坛称雄,而其实不同教派也都纷纷成为各党派加以依靠或利用的政治力量,政党和教派的密切结合,使印度政坛的斗争更显复杂化。本文最后,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印度教派主义长期存在并能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时至今日,教派主义仍然是印度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总体来说,政府的政策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一点点在完善,在处理教派问题上也逐渐成熟。(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0-05-01)

教派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纳由民族主义者向教派主义者的转变大致经历了叁个时期,1904-1928年真纳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主义者,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将南亚次大陆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1929-1937年真纳的民族主义立场发生了动摇,他更多地关注印度穆斯林的利益,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印穆团结的理想;在国大党赢得1937年省立法会议选举、拒绝与穆斯林政党合作之后,真纳彻底放弃了与国大党合作的幻想,将大多数穆斯林政党合并到穆斯林联盟,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印穆斯林政党。在促使真纳转变的诸因素中,国大党拒绝与穆斯林政党合作是最重要的。真纳由民族主义者转变为教派主义者使南亚次大陆的分裂成为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派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霏.“教派主义”与叙利亚重建[J].世界宗教研究.2019

[2].臧书磊,谌焕义.真纳:从民族主义向教派主义的转变[J].学海.2018

[3].曹南来.作为俗世主义工具的宗教治理:法国反极端教派运动的个案[J].世界宗教文化.2017

[4].包澄章,刘中民.对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教派主义的多维透视[J].西亚非洲.2015

[5].王宇洁.教派主义与中东政治[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

[6].肖军.印度教教派主义的兴起及影响[J].求索.2013

[7].刘睿.伊拉克连续爆发大规模游行[N].人民日报.2013

[8].王宇洁.教派主义与中东政治[C].北京论坛(2012)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新格局·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信仰与社会-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2012

[9].杨淑岚.论黎巴嫩教派主义的认知形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10].郑茗戈.教派主义与印度政治格局演变[D].云南大学.2010

标签:;  ;  ;  ;  ;  ;  ;  

教派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