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道德论文-黄凤羽,王晨

税收道德论文-黄凤羽,王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税收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税收道德,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腐败容忍度,中介效应

税收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黄凤羽,王晨[1](2019)在《国家文化对国民税收道德影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与经济行为的关系,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领域就是税收遵从。本文运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和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从国家和个体两个层面对文化与税收道德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低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强不确定性规避、短期取向有利于提高税收道德。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腐败容忍度在文化对税收道德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结合跨层次交互项模型得出,通过改善税收环境中的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可以降低腐败容忍度对民众税收道德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财政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梁裕华[2](2019)在《税收道德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税种,其改革历来备受关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全面实施,这也意味着综合分类税制时代的到来。课税模式的转变和征管形势的变化均要求征管模式由纳税人被动缴税转变为主动纳税。然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形势不容乐观,大量的纳税不遵从行为不仅造成巨额的税收流失,也使得个人所得税调控功能被严重削弱。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减少税收流失,完善国家税收治理体系和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国内学者主要从传统经济学或者税收法制化视角开展研究,而从社会心理角度尤其是税收道德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为匮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税收道德从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众多因素中摆在更突出的位置,重新审视税收道德心理对纳税人税收遵从决策行为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社会中的纳税人在作出税收遵从决策时,并不是一个仅仅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甚至政治利益等综合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税收道德心理影响纳税遵从行为的机理表现为:以纳税人与政府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为基础,社会价值取向、大众舆论评判、个人道德良知等共同构成的激励与纠偏心理机制,当纳税人在税收决策过程中存在不遵从倾向时会产生愧疚、羞耻、担忧受到社会谴责等心理负担,从而纠正其税收不遵从偏差;而税收遵从则会产生满足、愉悦的心理激励,促使其税收遵从行为持续下去。这些研究成果对开阔和补充个人所得税税收遵从的研究视角,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具有借鉴价值。全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是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纳税遵从与税收道德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从中找到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则是对税收道德和纳税遵从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税收心理契约、前景理论与合作博弈模型等相关理论对纳税遵从与税收道德进行探讨,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通过我国个人所得税当前的税收流失、纳税人遵从意愿以及税收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危害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与税收道德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第四章则首先深入分析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税收道德对纳税遵从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前景理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设计相关题项,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定量分析税收道德等因素对纳税遵从的影响。最后一章则是为提升个人所得税税收道德水平和纳税遵从度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6-15)

姚轩鸽,马岩[3](2019)在《税收道德的核心价值——国内税收伦理研究现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对当前国内税收伦理研究现状的梳理,认为存在以下亟待关注的问题,即对税收伦理研究的普遍关注度不够,对税收伦理重点问题的关注不平衡,学科体系构建存在明显不足。而税收伦理学构建任重道远,其未来使命在于:必须全面关注税收伦理问题,倡导系统性思维,突出研究的核心与重点,加快科学税收伦理学体系构建的步伐。(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马岩,姚轩鸽[4](2018)在《税收道德研究现状、趋势与借鉴——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税收道德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丰富的文献。以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使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和HistCite对国外税收道德研究领域的387篇英文文献进行全景式的扫描,以展现国外税收道德研究的现状,如文献发表年份、来源期刊、高影响力研究学者及地区、研究机构分布等,分析并归纳税收道德研究的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基于上述结果提出对我国税收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和启示。(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8年24期)

任小军,程丹蕾[5](2018)在《污染企业逃税决策的实证研究——以税收道德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税收道德为视角,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传统的A-S逃税模型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污染和逃税行为的理论框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并以我国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污染水平与逃税水平显着正相关。此外,企业规模与逃税水平显着正相关,而研发投入和资产负债率均与企业逃税水平负相关。最后,分析了上述研究结果的政策意义。(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李建军,宋亚香,黄健[6](2018)在《高等教育提升了个人的税收道德吗——基于中美两国调查数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道德作为解释"税收遵从之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直被忽略。如何有效地提升公民的税收道德水平,对于避免逃税、提高税收遵从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社会服务精神的公民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公民的税收道德也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美国已经很好地通过高等教育影响社会行为以及增进信任这两条途径,提升了公民的税收道德水平;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很好地通过增进信任感这一途径提升个人的税收道德水平,高等教育并没有显着地提高个人的税收道德。中国应该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和评价机制,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对个人税收道德的正效应。(本文来源于《税务与经济》期刊2018年01期)

黄维盛[7](2017)在《税制改革对居民税收道德的影响:理论与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税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历史上许多帝国的兴衰都系于税收:税收遵从度高,国库充盈,国家则兴盛;税收遵从度低,国库枯竭,国家则衰败。因此长期以来,税收遵从都是财政税收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早期的研究(如AllinghamandSandmo,1972)只关注影响税收遵从的经济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实证结果,从而产生了“税收遵从之谜”(Alm etal.,1992)。为了弥补这一理论缺陷,后来的研究者将影响税收遵从的内在动机,或非经济因素归纳为税收道德。狭义的税收道德指的是税收遵从的内在动机,而广义的税收道德则是指影响税收遵从的非经济因素的总称。也就是说,税收道德指的就是税收遵从中无法用传统的A-S模型解释的部分。很显然,对税收道德的考察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税收遵从行为,进而设计相应的激励和监管机制,提高税收遵从水平。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税收道德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影响税收道德的特定因素,以及对特定国家税收道德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此外,中国近二十余年来不断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到2012年拉开帷幕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改革,税制改革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新特点,顺从发展要求的新变化,有力地支撑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中共十八届叁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税收作为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无疑意义非凡。然而,对于税制改革的影响,特别是对税收征纳个体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却相对缺乏。中国多次大规模的税收制度改革为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政策“实验室”,特别是营改增试点改革从部分行业、部分地区逐步推广到全行业、全国范围,这为我们识别税制改革的效应提供了很好的准自然实验。同时,识别和衡量税制变迁的微观效应,可以对我国进一步改革财政制度、完善税收制度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而从经济理论方面来看,将宏观的制度变迁和微观的个体行为放在在一起考虑,打破传统的微宏观界限,对于进一步发展经济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是理性的,会对经济和制度上的激励做出趋利避害的反应。但同时,人又不完全是理性的,其行为也受到内在情感和道德准则的影响。对于税制的改革,税收征纳个体不但会针对制度激励做出反应,而且也会对制度优劣做出价值判断,从而调整其征纳行为,最后反作用于税收制度,并影响税制改革的方向。总而言之,税制改革将深刻地影响居民的税收道德,进而影响税收遵从和下一步的税制改革。但遗憾的是,关于税制改革如何影响税收道德,以及多大程度上影响税收道德,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税制改革对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在理论方面,本文综合考察现有的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心理税收账户理论和心理税收合同理论,并提出税收道德模型。在实证方面,本文先是探究了分税制改革以来居民税收道德的变动趋势,然后进一步利用“营改增”试点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和测量税制改革对税收道德的影响,并分析了税制改革影响居民税收道德的机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其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呈现下降趋势,但本文并未发现分税制改革与居民税收道德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次,就短期而言,2012年开始的营改增试点对试点区居民的税收道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再次,营改增试点通过提高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和税收征管强度,从而影响了居民的税收道德。最后,在总结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税收遵从水平和税收征管效率,以及进一步实施税制改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1-01)

田彬彬,邢思敏[8](2017)在《税收道德对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在分别对地区税收道德水平和企业逃税进行合理测度的前提下,本文考察了税收道德对于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税收道德水平与辖区内企业逃税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税收道德水平越高,企业的逃税规模越小。同时,税收道德也存在一定的作用边界,在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税收道德对企业逃税的影响越小。而且,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逃税动机较弱,研究发现税收道德抑制逃税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最后,本文提出了治理我国当前逃税问题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7年10期)

谷成,黄维盛[9](2017)在《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90年至今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有序Probit模型,并分别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以及个体观感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税收道德的下滑幅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税收道德和税收遵从水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任禹强[10](2017)在《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与税收道德》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道德作为税收遵从在价值观和道德层面的延伸,近年来已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税收道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指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人们的税收道德水平,进而达到保证税款足额征缴、稳定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维持税制平稳运行的目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似乎意味着公共服务水平能够对税收道德产生直接影响,而在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下,户籍居民、非户籍居民身份的差别又使得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更为严重。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税收道德叁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对此加以利用?这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与税收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税收道德、户籍制度间接影响税收道德、社会人口属性等其他因素同样影响税收道德的理论假设。此后,本文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并筛选得到的大量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研究假设,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公共服务水平对人们的税收道德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第二,户籍制度衍生了同一区域内户籍居民与非户籍居民身份的区别,这通过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机制间接地对人们的税收道德产生影响,非户籍居民的税收道德要相对较低;第叁,年龄、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对政治和社会的态度、对税收制度的态度、个人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对人们的税收道德具有积极影响。最后,本文在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提升人们的税收道德水平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第一,转变治税理念,税收法治与税收民主并重,既要加速推进税收法治,提高税收体系运行效率,又要充分发扬税收民主,凸显税收用之于民的本质;第二,重视内在联系,公共服务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并行,既要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加快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削弱户籍制度“过滤器”作用;第叁,完善税收制度,提升税收服务与结构性减税并举,既要提升税收服务水平,降低税收征纳成本,又要合理减轻税收负担,平稳实现结构性减税。(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7-04-01)

税收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税种,其改革历来备受关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全面实施,这也意味着综合分类税制时代的到来。课税模式的转变和征管形势的变化均要求征管模式由纳税人被动缴税转变为主动纳税。然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形势不容乐观,大量的纳税不遵从行为不仅造成巨额的税收流失,也使得个人所得税调控功能被严重削弱。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减少税收流失,完善国家税收治理体系和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国内学者主要从传统经济学或者税收法制化视角开展研究,而从社会心理角度尤其是税收道德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为匮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税收道德从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众多因素中摆在更突出的位置,重新审视税收道德心理对纳税人税收遵从决策行为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社会中的纳税人在作出税收遵从决策时,并不是一个仅仅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甚至政治利益等综合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税收道德心理影响纳税遵从行为的机理表现为:以纳税人与政府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为基础,社会价值取向、大众舆论评判、个人道德良知等共同构成的激励与纠偏心理机制,当纳税人在税收决策过程中存在不遵从倾向时会产生愧疚、羞耻、担忧受到社会谴责等心理负担,从而纠正其税收不遵从偏差;而税收遵从则会产生满足、愉悦的心理激励,促使其税收遵从行为持续下去。这些研究成果对开阔和补充个人所得税税收遵从的研究视角,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具有借鉴价值。全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是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纳税遵从与税收道德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从中找到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则是对税收道德和纳税遵从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税收心理契约、前景理论与合作博弈模型等相关理论对纳税遵从与税收道德进行探讨,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通过我国个人所得税当前的税收流失、纳税人遵从意愿以及税收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危害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与税收道德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第四章则首先深入分析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税收道德对纳税遵从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前景理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设计相关题项,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定量分析税收道德等因素对纳税遵从的影响。最后一章则是为提升个人所得税税收道德水平和纳税遵从度提出政策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税收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黄凤羽,王晨.国家文化对国民税收道德影响机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9

[2].梁裕华.税收道德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

[3].姚轩鸽,马岩.税收道德的核心价值——国内税收伦理研究现状述评[J].社会科学论坛.2019

[4].马岩,姚轩鸽.税收道德研究现状、趋势与借鉴——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财会月刊.2018

[5].任小军,程丹蕾.污染企业逃税决策的实证研究——以税收道德为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8

[6].李建军,宋亚香,黄健.高等教育提升了个人的税收道德吗——基于中美两国调查数据的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8

[7].黄维盛.税制改革对居民税收道德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7

[8].田彬彬,邢思敏.税收道德对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经验证据[J].税务研究.2017

[9].谷成,黄维盛.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7

[10].任禹强.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与税收道德[D].南开大学.2017

标签:;  ;  ;  ;  

税收道德论文-黄凤羽,王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