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分析国内应用技术大学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提出应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地域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具有“创新性”的课程体系,采用“特色化”案例教学方式和建设“创业性”的实践教学基地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 工商管理 应用科技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是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创业教育国际格局特征表明,正在转型发展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将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对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满足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在推进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工作中,构建我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构建利于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平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企业的经营模式需要创新,政府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者培养的摇篮,其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需要创新。对于地方应用技术大学,探讨如何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转型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都在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在前列,如浙江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云南工商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南宁学院、百色学院等等。但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面临思路模糊、落实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大多数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策划、连锁经营管理等基本技能和工作实践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策划与运营、连锁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各高校在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基本上都以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策划与运营、连锁经营管理等工作,而不是以企业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也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创业动机不高。
2. 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不一致。在课程设置上,地方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等。然而,在实际的执行中,大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了速成教育,缺乏持久的培养,没有将创业的内容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例如,战略管理课程很少涉及初创企业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很少涉及初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会计和财务管理学很少涉及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这些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兴办一个企业,更不知道如何管理一个初创企业。而且,创业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创业教育当作就业培训,作为对工商管理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对创业知识的系统教育和对创业实践的训练。在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学分。
① 太阳能辐射能量。除了常年日照平均天数之外,还需要掌握太阳高度角,以便于调整光伏方阵角度,接受更多阳光。一般而言,光伏方阵角度D、太阳能峰值时刻h与区域经度s存在如下关系:D=(h-12)×15+(s-116),角度D与区域维度l、光伏组件高度g存在关系:D=0.707g/tan(acrsin(0.648cosl-0.399sinl));
二、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
[37] Andrew Browne, “China’s World: Terror Hastens Turning Point for China,”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25, 2015; The Editorial Board, “China’s Trillion-Dollar Foreign Policy,”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8, 2017.
3)诊断任务创建与运行:根据诊断对象及其评估指标,建立诊断任务并启动任务。此后,诊断任务会根据调度配置要求定时运行,给出安全形势的评估预测结果和可预见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问题可以从专家知识库中推理检索相应的解决方案。
4. 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荷兰地少人多的国情使其必须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使得荷兰的竞争力始终排在欧盟前列。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提供的课程包括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其课程设计高度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002年以前,第一年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完后参加考试,考试完淘汰30%的学生;第二年开始分专业,学生自选专业;第三年去企业实习实训,进行职业化训练,这个过程施行导师负责制;第四年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撰写一篇学期论文或者完成一项毕业设计,并通过期末考试。2002年以后,应用技术大学开始采用学分制,学士课程需修满240个学分,学分修满后,学士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1.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无论规模大小,非常注重特色化办学,与当地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结构和需求有效结合。例如,在汽车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如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地区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的应用技术大学都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为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人才培养目标十分鲜明,带有非常明显的应用性和职业导向。这种使地方应用型高校与产业密切结合的办学特色,一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二则提升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3. 采用“特色化”案例教学方式。结合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赋予案例教学法以生命,使之开花结果。清华大学的案例教学将哈佛案例引入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案例,拥有了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王者身份;东北财经大学的案例教学根据中国人学习习惯和课堂教学安排的国情,选择短小、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 一边挖掘晋商历史,特别是乔家字号的研究,一边与东北国家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帮企业疏导整理企业成功的管理实例,由此充实了其案例教学的资源库。与此同时,引入现代网络教学,使课程常态化,提高教与学的互动,为其全国工商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2. 瑞士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瑞士为自然资源匮乏型国家,优势产业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瑞士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人才,特色鲜明。一是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二是学院类型多样化,既有公立学校,也有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和经济来源基本独立的私立学校。三是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实践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课题和科研项目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四是注重培养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很多企业的高管都是先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然后根据自身职业的发展到应用技术大学进行深造。五是科研以需求侧为导向,重视应用型开发与研究,注重产教融合。
三、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背景有所不同,而地方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所以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在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侧重点时也应有所区别。选择具有创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思维应该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学生的成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围绕“创新、创业”为核心,系统的设计其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 教学方式方法上没有体现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创新,然而在国内大部分地方应用型技术大学在教学方式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践教学运用停留在表面,案例教学中案例陈旧、没有更新等。有些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没有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创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创新等环节根本无法进行实践,有些高校虽然邀请了企业高层到课堂开讲座,但是内容很少涉及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创新创业信息。
1. 突出“地域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应该成为各类市场创业的主体之一。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愿、能力和素质。
2. 设置“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第一,可以增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比重,如可以开设创业管理、创新学、创业学等课程。还可以根据企业的演变过程,开设新企业的创立、创新型管理者、研发设计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类知识。第二,创新创业课程中有些关键课程应该为必修课,而不应该是选修课,应该让所有学生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而不单单是少数学生的平台和机会。第三,增加创业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增强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训练。例如,模拟企业经营沙盘训练、团队训练、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心理训练、领导艺术训练、技术创业实验等等。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沟通、创业团队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创业心理准备,提高创业过程中的领导力,更有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第四,在每一个可能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尽量体现创业理论、创业实践相联系的环节。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中涉及企事业各管理职能的理论与实践时,应在相关的课程中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管理环节。在管理学课程中,可以开设创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专题;在战略管理类课程中,可以开设初创企业环境内外部环境分析专题、创业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创新等专题;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可以开设初创创业文化的制定和管理等专题。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中,始终贯穿创业创新管理的内容,可以优化工商管理专业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 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奥地利作为世界上高度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其创新能力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位列第六。奥地利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其高新技术人才,而其高新技术人才又源于其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奥地利的应用技术大学重视职业能力培训,旨在针对不同的行业开展培训,所以课程体系中特别强调实践工作经历。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委员会监督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质量,审核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一级国外学历认证以及应用技术大学的设立等。除了委员会监督外,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道防线。
以上工商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实践,正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成功例子。作为应用技术大学,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同样可以结合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做文章,如广西应用科技大学可以重拾桂商、衔接北部湾和东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使之成为特色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广西、洞悉广西企业和经济发展态势,这对于学生毕业后服务广西、建设广西有着深远的意义。
4. 建设“创业性”的实践教学基地。创业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完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有力举措。一方面,在校内建立各种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在校外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采取 “校园+企业”“校园+开发区”“校园+社区”“校园+农村”的形式,建设地方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实现社会化企业办孵化园的新模式。做好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根据企业需要成立多个“校企合作工作室”,以市场为背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共赢的方式,不但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同时还可为师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出真实的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其次,在信息化建设上做文章,配合课程建设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尝试微课教学;二是建设管理创新实训室和CEO孵化实训室,其中管理创新实训室开设“视野拓展—知名公开课学习”“学习领域延伸——兴趣课题学习”“实践创新——学生模拟开讲”“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实践”等四类实训项目。CEO孵化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全面掌握企业运营管理和管理思维训练的平台。
(4)管理云检查此ONT的SN是否在白名单上,如果在,则根据已经配置好的策略(VLAN分配策略、SSID、ONT WAN等配置策略),生成该ONT的配置,通过OLT的MIB接口下发配置。
2.2.1.1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 mm×2~4 mm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图1)。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A Selection of Cases on the Law of Contracts[M].Boston:Brown,1871
[2]Robert Stevens.Law School:Legal Education in America from the 1850s to the 1980s[M].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3
[3]罗 峰,黄 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3
[4]唐雪梅.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创新训练途径[J].重庆与世界,2015
[5]田 耘.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9-12-0146
(本文系基金项目:2018年南宁学院桂商研究专项项目“‘桂商企业+行业’视角下校企共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18GSZX06)
作者简介:李晓芬(198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广西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高级经济师,南宁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标签:工商管理论文; 应用技术论文; 大学论文; 专业论文; 课程论文;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年第12期论文; 南宁学院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