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跳岭头”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区域灵山县以及合浦县等区域的民族文化,作为非遗岭域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已经形成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针对相关文化进行合理的传承,应全面理解桂南“跳岭头”相关的仪式文化内涵,遵循科学化的发展原则,结合安全诉求的发展特点,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系,全面提升其长远发展水平,为其后续进步夯实基础。
关键词∶安全诉求;桂南“跳岭头”仪式;文化内涵
对于桂南的“跳岭头”仪式而言,其文化内涵较为深厚,应树立人本化的观念,开展群众文化的建设以及管理等工作, 确保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相互之间的协调控制, 充分发挥相关文化内涵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群众文化,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统计得2001—2016年春季暴雨雨日共11 d,通过影响系统的分析发现(表1),在11次过程中,有8次暴雨都伴随有低空切变和地面倒槽的存在;高空槽,低空急流,地面冷空气也是重要的影响系统;春季是冷空气较为活跃的季节,有4次过程是高空有槽东移或急流存在,中层配合切变或低空急流,而地面先为倒槽控制,之后冷空气南下影响,冷暖空气交汇导致暴雨的发生。另外东北冷涡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系统,有4次暴雨与之有关。
1 桂南跳岭头仪式分析
跳岭头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过程中南部区域的汉族人民、壮族人民岭头节过程中举行的重要仪式。作为当地较为重要的祭祀活动, 跳岭头属于当地人们用来祈祷庄稼可以达到丰收并且祈求人们安全的主要民俗活动,有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跳岭头仪式的内容较为复杂,在各个时代变迁的背景下,从清朝末期开始已经定型,并且时间从集中向着分散的方向发展,节庆也从中秋节转变成了岭头节。跳岭头仪式研究分析之后可以发现, 其形式较为复杂, 程序存在烦琐的特点,主要划分成为四个环节,其一就是岭头节之前的一天,夜间进行处理,师傅会进行扶坛。其二就是在早晨开展工作,实现定坛处理、定师处理、祭社处理以及踢灯处理等。在第三个环节,就是进行表演类型以及观赏类型的仪式,根据实际状况开展仪式活动。而第四个环节很简单,主要在岭头节第二天早晨开展封船工作,结束相关仪式。对于桂南的跳岭头仪式而言,其中蕴含着人们的安全诉求,属于一种信仰活动,蕴含着很多的民族文化,属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已经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传承的价值很高,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形成了民族文化的良好发展模式,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进步。
2 桂南“跳岭头”仪式的相关文化内涵分析
对于桂南“跳岭头”仪式而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属于民间的礼俗,有机整合了儒家、道家的相关文化内容,并且与我国民间的信仰功能存在相似之处。在我国相关学者实际研究的过程中, 发现民间的信仰旺盛与群众的需求存在直接联系, 此类需求属于精神方面的渴望,希望得到一定的护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群众的趋利避害安全诉求心理, 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具体文化内涵表现如下。
实验分别加标量为5、10、50 mg/kg的鲜牛奶、奶粉和酸奶(每个水平重复6次),按照1.2节和1.4节的方法进行前处理和分析测定,计算加标回收率和RSD,结果见表2-4表。
2.1 对于安全理想方面的追求
人属于自然有机体的存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对于此类属性而言,生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生活活动以及生产活动而言都与生命的存在产生直接联系,如若生命已经失去, 那么就会导致所有的事物已经失去。与此同时在此类属性方面,与血缘关系以及亲缘关系等存在一定的关联, 家庭也属于社会关系发展的核心内容。这就导致人们在安全诉求方面,已经拓展到家庭以及所有的成员身上。在此期间,桂南的跳岭头文化中,开始表达家庭成员的安全诉求,对其较为重视,通过跳岭头的仪式将安全理想的追求落实在家庭中,在仪式中进行社王与土地庙进行拜祭, 表达出对家庭成员安全方面的诉求,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也表达出人们的安全渴望。
2.2 有着安全保障方面的交换文化内涵
对于桂南跳岭头仪式而言, 其所表达并且诉求的安全状态保证, 安全诉求成为跳岭头仪式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使得相关仪式被称为“还年例”。与此同时,在调查分析中还可以发现,对于跳岭头仪式而言,相关文化内涵包括了人与其他事物关系, 二者之间有着双向并且互惠的联系,人们在杀牲口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向上天提出自身的要求。而在桂南跳岭头的相关仪式中,其代表以及蕴含着人们对于安全保障交换内容,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交换关系。例如:在相关“地头科、申意”相关的内容中,已经说明了各类问题,也就是人们之间相互沟通,形成安全保障的交换。首先,需要向着禀明仪式缘由以及各类事项,然后进行歌唱等仪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群众的安全诉求。
2.3 安全相关的构建分析
在当地群众实际发展过程中, 和谐理念属于群众对于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文化心理, 其可以表现出人与自然、社会抑或是他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和谐理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群众认为只有具有综合性以及协调性因素, 才能更好地营造和谐社会与氛围,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且在古代的各类书籍中,也已经记录了很多关于和谐安全的内容,可以看出, 和谐理念已经在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得到良好发展,在各家各派抑或是各个时期中,也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发展模式, 成了我国在文化价值体系方面的核心部分与精髓内容。对于和谐统一而言,其中集中包括了关于桂南的“跳岭头” 仪式等相关安全理想追求, 虽然在相关仪式中的歌词理念没有体现出和谐两个字,但是,此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群众“感动”理念表达处理,其中的群众价值已经揭示出来。在此类群众价值方面, 也体现出了相关的理想追求。例如:相关跳岭头意识中,对辖区之内的所有管理事宜有着主宰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所以人们信奉,可以凸显出和谐方面的发展理念,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 凸显出群众对于安全性以及和谐性的追求,并且体现出当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和谐发展情况,更好地进行协调控制。
2.4 安全缺失方面的救济分析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限制因素很多,人们难以合理地进行外界侵害抵御,在理想方面,安全状态不能达到心理方面的要求。在理想情况与显示情况发生落差的时候,就会导致人们出现不安的现象,发生安全缺失的问题,需要进行救济处理。而桂南的跳岭头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其对安全缺失局域较高的救济作用,主要是进行“驱邪出外”的相关仪式,利用自然力量、仪式的方式,进行驱邪处理,营造较为安全的环境氛围。从多种意义而言,其有着巫术的相关性质,认为法器有着一定的力量,例如:在仪式中会有着语言,表达出对安全的诉求。与此同时在跳岭头的仪式中已经体现出安全缺失方面的救济作用,传统研究工作中,人们都过于重视中罡的内容,而在当地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跳岭头仪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封船”,属于人们在安全诉求方面的最终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跳岭头仪式与其他的祭祀形式区别就是, 可以将诉求以及祈盼等意愿表达在祈祷方面,例如:在“封船”的过程中,师傅会进行“收禁”以及“行符”处理,利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 其中的文化内涵就是将不好的事情都送往东洋大海中,不会对当地的百姓造成威胁,也可以保证社区抑或是家庭的安全。
3 结语
人们在生存以及生产的过程中,安全诉求很高,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形成了寄托类型的文化内涵。而桂南的跳岭头仪式在发展过程中, 其有着传统文化以及乡土风俗的融合特征,属于文化融合的成功,全面反映出当地人们的安全诉求。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跳岭头不仅是一种仪式,也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安全诉求方面的载体, 为了更好地对相关文化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应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王祥只觉得五雷轰顶,自己随手就弄丢了一生可能就这么一次的发财机会。但是到底是怎么回事,王祥还在云里雾里。
参考文献
[1] 陈德钦,房鹏飞.桂南村落傩舞的民俗体育文化内涵与现代传承探析——以国家非遗项目“钦州跳岭头”(傩舞)为个案[J].广西社会 科学,2017,24(10)∶62-66.
[2] 卢纯.钦州壮族与汉族跳岭头仪式比较研究[J].歌海,2018,33(2)∶115-119.
[3] 余华丽,邓远龙.浅析广西钦州傩戏“跳岭头”的艺术特征[J].魅力中国,2017,23(21)∶246-247.
[4] 张秋萍.民俗重塑与海洋文化传承∶广西钦州“跳岭头”的播迁与流变——广西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之二[J].广西社会科学,2016,4(11)∶30-35.
[5] 陈文佩,何文钜,何文钊.安全诉求∶桂南“跳岭头”仪式文化内涵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1)∶38-41.
[6] 莫忧.“岭头节”研究综述[J].钦州学院学报,2017,32(12)∶15-18.
[7] 何文钜,何忠志.桂南岭头节文化及其和谐特质初探[J].百色学院学报,2008(2):29-30.
[8] 周永忠.桂南“跳岭头”与“跳大排”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06(4):165-170.
[9] 覃圣敏,李桐.“跳岭头”诸神考略[J].民族艺术,1992(3):52-59.
[10] 刘喜.钦州“跳岭头”综述[J].中国商界,2008(6):273.
[11] 岑家峰,梁洁.当前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及思考——基于桂南三个村庄的调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2)∶14-1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03(a)-0045-02
作者简介:聂雪蕾(1986,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群众文化系列馆员(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群众文学创作,非遗文化。
标签:仪式论文; 文化论文; 钦州论文; 过程中论文; 内涵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神话与原始宗教论文; 原始宗教论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7期论文; 钦州市群众艺术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