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春妮[1](2021)在《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香族聚酰亚胺是一类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高分子材料,它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微电子器件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新领域。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新领域对聚酰亚胺材料的热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的要求更高。而聚酰亚胺可以根据单体的结构特性选择性的合成所需特定性能的聚酰亚胺材料。这种可设计性合成带来的是聚酰亚胺性能的改变,比如可加工性、气体分离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等。因此本文从结构改性出发,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一、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设计合成及表征通过分子设计,以5-硝基吲哚、2-氯嘧啶、2-溴吡啶、吡咯、3-硝基苯硼酸为原料,经过亲电加成反应,铑催化的芳基化反应,钯/碳,水合联氨还原反应这三步反应,成功合成5-氨基-2-(3-氨基苯基)-N-嘧啶吲哚、5-氨基-2-(3-氨基苯基)-N-吡啶吲哚这两种新型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和2-(2,5-双(3-氨基苯基)-N-嘧啶吡咯这种对称二胺单体。优化反应的温度、溶剂、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分别得出有较高收率的合成新型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最佳反应条件。根据FI-TR,1H-NMR,13C-NMR,高分辨质谱等对目标产物的结构以及分子量进行分析。二、不对称吲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将自制的二胺单体DAPPI和DAPPDI分别与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反应,采用“两步法”制备相应的聚酰胺酸,再经过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薄膜。通过FI-TR确定聚酰胺酸是否完全亚胺化成聚酰亚胺,再通过XRD、TG、DSC、TMA以及UV-Vis等对聚酰亚胺薄膜的溶解性能、热稳定性、透过率以及机械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分解温度均在500 oC以上,在800 oC时的残炭率均在6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在296.66 oC~317.33 oC之间,说明这两种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这两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在84.76~116.40 MPa,断裂伸长率在5.58%~9.11%,说明这两种聚酰亚胺薄膜机械性能较好。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聚酰亚胺链上引入不对称吲哚结构,可以使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抗形变能力。
杜海峰[2](2020)在《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制备抗静电硅橡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及工厂制造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静电也成为重点安全防范之一,抗静电要求被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提出。硅橡胶因其优良的耐高温性、耐寒性、耐辐射性、生理惰性和稳定的化学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摩擦产生静电,导致其在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在满足硅橡胶使用的基本性能前提下,本文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体,过氧化二苯甲酰为硫化剂,炭黑F900B作为导电填料类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硅橡胶。首先,通过炭黑F900B掺杂对硅橡胶体积电阻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确定抗静电硅橡胶的基础配方,以及不同添加量炭黑F900B对硅橡胶温阻、压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F900B添加量为35phr时硅橡胶综合性能最好,即为抗静电硅橡胶基础配方,试样体积电阻率为1.64×103Ω·cm,硬度为59.30 HO,表观密度为1.145 kg·m-3,回弹率为27%,拉伸强度为2.81 MPa,断裂伸长率为645.40%,撕裂强度为19.96 kN·m-1;不同添加量炭黑F900B对硅橡胶温阻、压阻特性的影响表明,炭黑F900B添加量较多时电阻变化更加稳定。其次,在抗静电硅橡胶基础配方上,探讨了不同氨基含量的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792分别掺杂炭黑F900B对抗静电硅橡胶体积电阻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以及两种硅烷偶联剂分别掺杂炭黑对硅橡胶温阻、压阻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KH-792为炭黑掺杂剂且其用量为4wt%时,抗静电硅橡胶综合性能最优,试样体积电阻率为1.33×103Ω·cm,与为掺杂相比下降了 18.9%,撕裂强度为21.86kN·m-1,拉伸强度为3.22 MPa,断裂伸长率为668.85%,硬度为61.30HO,回弹率为29.8%,表观密度为1.141kg·m-3;两种硅烷偶联剂分别掺杂炭黑对硅橡胶温阻、压阻特性影响表明,双氨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KH-792掺杂炭黑后的硅橡胶较单氨基官能团硅烷偶联剂KH-550抗静电性能更好。最后,基于硅烷偶联剂KH-792掺杂炭黑后制备抗静电硅橡胶泡沫材料,探讨了微球发泡剂F-82D用量对抗静电硅橡胶体积电阻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泡剂F-82D用量为3 phr时抗静电硅橡胶综合性能最优,为中发泡泡沫材料,试样体积电阻率为8.82×103Ω·cm,孔隙率为69.10%,落球回弹率为51%,表观密度为0.354 kg.m-3,撕裂强度为2.07 kN·m-1,拉伸强度为0.32 MPa,断裂伸长率为116.04%,硬度为41.40 HO。
王凯君[3](2020)在《耐热型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其功能化的PI薄膜可以用于气体分离膜、柔性光电器件基底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PI的各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热性能在许多工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含杂环结构的PI具有很强的刚性,使其具有出众的耐高温性能。本文从结构设计出发,合成了5种新型的含有吡啶杂环的二胺单体,同时在其中引入砜基基团,通过与二酐单体发生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PI材料。通过对PI的性能进行研究表征发现,含有吡啶杂环的PI具有良好的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g)范围为276~363℃,在氮气的氛围下,5%热失重温度为291~445℃,10%热失重温度为389~472℃,800℃残炭率在41%以上。PI-3(6FDA/3b)具有最出色的综合性能,溶解性良好,可溶于DMF、DMAc、NMP等极性溶剂中;Tg为363℃,在氮气下5%热失重温度为445℃,800℃时的残炭率为45%;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的特点,CTE达到4 ppm/℃;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03.9 MPa,断裂伸长率为18.37%;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截止波长为323 nm,450 nm时透过率为82%,最大透过率可以达到90%,可见其拥有着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将PI-3(6FDA/3b)与含有醚键基团的ODA进行共缩聚。通过调节二胺单体3b与ODA的摩尔比,与6FDA进行共聚反应生成不同的PI。共聚后的PI溶解性略有下降,同时因为引入柔性基团,热性能较之共聚前也有所降低,但光学性能有所提升;并且随着二胺单体3b含量的增加,性能随之增强,当二胺单体3b:ODA=9:1时,Tg最高为355℃,5%热失重温度为432℃;450 nm时透过率为94%,最大透过率可以达到98%。
林伟男[4](2020)在《新型敏化剂HLC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辐射交联的影响及性能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绝缘电线电缆具有耐高温、耐辐射、质量轻等优点,从而成为航空航天线缆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和聚四氟乙烯(PTFE)相比,ETFE存在耐温性能较低,机械性能差等缺点,将ETFE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是一个有效地改性方法,但现有的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却因为其交联度不够,无法满足在极端条件下的使用要求。本文通过自主合成新型交联敏化剂(HLC),并探究其敏化效果。1.以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的结构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新型敏化剂(HLC)。通过对FT-IR和1H-NMR的分析,证明了HLC的成功制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的敏化剂TAC和TAIC,HLC的熔点和自聚温度分别明显上升至150°C和350°C,能满足ETFE的加工要求。热失重分析(TG)结果显示,HLC的结构稳定,挥发度大大降低,分解温度为400°C。HLC能有效解决现有敏化剂在自聚、热稳定、高温挥发等方面的问题,为ETFE的电子束辐照交联提供了可行性。2.对比探究了市场上现有的敏化剂(TAC、TAIC和TMAIC)与新型敏化剂HLC。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和热负重等测试结果显示新型敏化剂HLC对ETFE的辐照交联具有更优秀的促进作用。虽然现有的敏化剂TAC、TAIC和TMAIC对ETFE辐照交联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自聚和热稳定性不足,而导致其敏化效果一般,无法满足ETFE的加工要求。3.探究了新型敏化剂HLC的浓度和辐照剂量对ETFE辐照交联的影响。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和热负重等分析发现,在HLC的用量为2wt%,辐照剂量为10Mrad的条件下获得的XETFE(ETFE-2%HLC-10)的性能达到最好。力学性能分析结果显示,ETFE-2%HLC-10的拉伸强度上升至44Mpa,断裂伸长率保持225%;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其初始分解温度提升至461.25°C,相比ETFE-10提高了23°C;熔融结晶行为结果显示,ETFE-2%HLC-10的熔点、熔融热焓值?Hf和结晶度均明显降低,证明其交联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热负重测试结果显示,即使在高负载重量(40倍)时,样品ETFE-2%HLC-10在被拉伸延长到10cm也不会断裂,并且将负重测试后的样品在300°C下放置5分钟,样品会迅速回弹到原先的5cm的长度。而其他条件下获得的XETFE均会发生断裂。
孙国华[5](2020)在《基于芳杂环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芳杂环聚合物是以耐热性为特点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鉴于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低温性能、耐化学溶剂性能、以及良好的介电性能等,因此被以纤维、薄膜、粘接剂、复合材料、纳米纤维、涂料、塑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电池、微电子、军工等领域。聚苯并咪唑(PBI)和聚酰亚胺(PI)作为芳杂环聚合物的典型代表,其综合性能优异,而芳杂环聚合物纤维兼具了芳杂环材料本身和纤维的两种特性,通过对纤维进行功能化处理,同时将不同材料综合利用并进行优点整合,有望实现多元化应用。本论文主要针对PBI和PI两种芳杂环聚合物纤维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工作是围绕PBI高性能纤维纺丝工艺繁琐和强度差的难题进行展开,成功开发出新型的PBI纺丝一体化制备工艺,制备出高强度的PBI纤维。在PBI纤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诸多特性符合锂电隔膜的性能需求,期望将其引入隔膜的研究中进而制备出高性能的复合隔膜。第二部分工作针对PI纳米纤维作为锂电隔膜面临的强度差和结构松散、以及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研究体系:首先利用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对聚酰胺酸(PAA)纤维进行微观调控进而制备了高强度PI纳米纤维膜,改善了纤维膜强度差和结构松散的问题;同时开发PBI的多元化应用,研究证明PBI在锂电隔膜应用中的价值;然后将高性能PBI材料引入到PI纳米纤维中进一步优化纤维膜的性能,制备出一种超高强度的高性能PI纳米纤维复合膜,解决了纤维膜强度差和结构松散的问题;最后在高性能PI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研究基础上,引入可溶可熔体系的PI纤维膜,利用原位焊接技术将二种纤维膜进行优点整合,制备了具有自闭孔功能的高安全性PI复合纳米纤维膜,保证了纤维膜组装电池后的安全运行。具体工作如下:(1)为解决PBI纤维纺丝工艺繁琐和强度差的问题,我们研究了 PBI液晶聚合物溶液的纺丝技术,首次开发了新型一体化纺丝工艺,通过工艺优化,制备出高强度的PBI纤维。首先利用微波反应器制备了不同固含量的PBI液晶聚合物溶液,将制备的液晶溶液除气泡后直接作为纺丝液在高温下进行纺丝。研究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升高,PBI分子间大量的氢键会增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使聚合反应难以持续而导致聚合度降低,因而PBI纤维的特性黏度呈现降低的趋势。结果显示5%固含量制备的PBI纤维的特性黏度达到了 2.25 dL/g,其强度也高达0.91 GPa,在氮气中其热稳定性达到了 600℃,同时也体现出优异的阻燃自熄性。因此,高性能纤维的制备确认了纺丝工艺的可行性。(2)为改善PI纳米纤维膜强度差和结构松散的问题,我们利用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对PAA纳米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调控,得到了多孔层包覆形貌的高强度PI纤维膜。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使PI纤维膜的强度高达28 MPa,强度提升近6倍。通过调控喷覆液的成分使PI纳米纤维膜表现出了优异的浸润性,同时也使纤维膜体现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自熄性。制备的纤维膜组装半电池后表现出了较高的放电容量,在0.1 C下为157.7 mA h g-1,尤其在大倍率5 C下也高达129.9 mA h g-1,并且在120℃下电池也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制备的PI纳米纤维膜可以作为新型的耐热隔膜。(3)为验证PBI高性能聚合物在锂电隔膜中的应用价值,开发其优异的隔膜特性,我们首次利用小分子单体咪唑作为造孔剂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PBI微孔膜。通过调控造孔剂的用量,利用湿法造孔制备了孔径适宜的PBI微孔膜,其对水和电解液的接触角都远远小于商业化隔膜的接触角,证实了 PBI极好的浸润性。此外即使经过300℃的高温处理PBI微孔膜的尺寸都未发生任何变化,且在火焰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阻燃自熄性。将PBI微孔膜组装半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从0.1 C到5C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放电容量,同时电池运行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较高。因此,我们证实了 PBI作为新型隔膜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4)为进一步优化PI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我们将PBI通过粘接包覆的形式引入到PI纳米纤维中,利用自粘接和自压缩技术制备了超高强度的高性能PI@PBI核壳结构纳米纤维复合膜。自粘接技术使PI纤维被PBI紧密的粘接包覆,而自压缩技术使PI纤维膜结构更加稳定,因而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强度高达59 MPa,高性能PBI材料的引入使纤维膜的浸润性和阻燃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制备的复合纤维膜组装半电池后在0.1 C下放电容量为158.6 mAhg-1,即使在5C下也达到了 130.2 mA h g-1,其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商业化Celgard隔膜,此外在25℃和120℃都体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我们制备的高性能复合膜为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为制备高安全性PI复合纳米纤维膜,我们引入可溶可熔体系的PI纤维膜作为闭孔层,同时将高性能PI@PBI核壳结构复合纤维膜作为结构支撑层,利用原位焊接技术对这两种纤维膜进行优点整合,制备了具有自闭孔功能的高安全PI@PBI/PEI/PI@PBI三明治结构复合纳米纤维膜。由于超高强度的PI@PBI纤维膜作为结构支撑层以及可溶可熔体系的PI纤维膜交联结构的存在,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强度达到了 46.5MPa,同时呈现出良好的浸润性和阻燃性。此外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在235℃可发生自闭孔行为,进而有效增强了电池运行中的安全性。将复合纤维膜组装半电池后表现出了优异的放电容量,尤其在5 C下明显优于商业化的隔膜,其放电容量高达132.4 mA h g-1,且循环性能稳定。因此,我们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可以作为高功率、高性能、以及高安全的先进锂电池隔膜。
邵冲云,于春雷,胡丽丽[6](2020)在《面向空间应用耐辐照有源光纤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稀土掺杂有源光纤激光器或放大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电光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空间激光通讯、空间激光雷达、太空垃圾处理及军事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常规稀土掺杂有源光纤在太空辐射环境中的辐射诱导损耗是非稀土掺杂无源光纤的1000倍以上,这给面向空间应用的光纤激光器或放大器的长期稳定性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太空辐照环境、石英光纤在太空中的应用需求和所面临的挑战;然后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耐辐照有源光纤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1)有源光纤辐致暗化机理,2)有源光纤耐辐射特性的影响因素,3)提高有源光纤耐辐射特性的方法;最后,对耐辐照有源光纤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可平[7](2020)在《聚氨酯弹性体伽马辐射损伤行为及耐辐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氨酯弹性体兼具橡胶的高弹性和塑料的高强度特性,且产品性能可调节范围大,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航空航天、核动力系统等领域,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材料。面对γ射线、电子束等高能辐射环境,材料内部分子链及网络结构发生交联、断裂、重排等变化,并进一步引起宏观力学性能的显着变化。因此,全面地认识聚氨酯弹性体在高能辐射环境下的辐射损伤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具有耐辐射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聚氨酯弹性体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其微相分离结构紧密相关。目前,关于聚氨酯弹性体辐射损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辐解产物及老化机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但在辐射导致微相分离结构的演化方面的关注不够,无法从微相分离结构角度阐述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同时,在提升聚氨酯弹性体的耐辐射性能仍面临挑战,在耐辐射机理分析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聚氨酯弹性体在高能辐射环境下的分子链松弛行为和微相分离结构演化规律,并探讨了微相分离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构效关系;在深入认识聚氨酯弹性体辐射损伤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聚多巴胺、石墨烯等自由基淬灭剂,设计开发了具有耐辐射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并揭示其耐辐射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聚醚型和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在γ射线作用下分子链松弛行为和微相分离结构的演化规律,阐明了力学性能劣化的内在原因:不仅仅与软段相的辐射损伤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硬段相微区发生了明显的瓦解所致。γ射线导致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软段相的协同运动能力加强,即软段相以辐射裂解为主,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软段相的协同运动受限程度增加,发生了以辐射交联为主的辐射损伤行为。同时,两种类型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硬段相微区都发生了明显的辐射裂解行为,并首次利用原位拉伸/小角散射技术观察到了受力过程中硬段相微区的演化规律,进而解释了宏观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此外,研究结果证实,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存在明显的剂量率效应。在低剂量率下,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软段相和硬段相都以辐射裂解为主;而在高剂量率条件下,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软段相发生了从辐射裂解为主到辐射交联为主的转变,这种剂量率效应是由于溶解氧协同辐射降解所致。(2)通过物理共混法获得了聚多巴胺/聚氨酯(PDA/PU)纳米复合材料,PDA纳米小球可以快速淬灭辐射产生的自由基,很好地保护PU硬段相微区不受辐射损伤,进而起到耐辐射作用。宏观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DA纳米小球可以有效减缓聚氨酯弹性体在γ射线作用场下拉伸力学性能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当辐射剂量在100kGy以下时,可以有效提升耐辐射性能。微相分离结构表征结果显示,PDA/PU复合材料硬段相微区的热稳定性几乎不受γ射线辐射的影响,即PDA小球可以对硬段相微区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3)利用多巴胺的包覆特性,制备了表面接枝量可控的聚多巴胺改性石墨烯纳米片(PDA-GNP),并通过物理共混法、原位聚合法获得了 GNP/PU和PDA-GNP/PU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PDA界面包覆层可以提升石墨烯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快速淬灭辐射生成的自由基,进而提升PU的耐辐射性能。物理共混法制备的PU、GNP/PU及PDA-GNP/PU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都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添加GNP对提升聚氨酯耐辐射性能几乎没有帮助,但PDA-GNP在较低添加量(小于0.25 wt%)时可以较好的提升耐辐射性能。原因在于PDA-GNP具有更优的自由基淬灭效率,可以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硬段相微区在高能辐射场下的稳定性。进一步,通过原位聚合法,利用PDA-GNP表面的活性基团化学接枝到聚氨酯主链中,制备获得了高强高韧的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仅添加0.5 wt%的PDA-GNP,PDA-GNP/PU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了 4倍,同时断裂韧性提高了近3倍。阐明了 PDA-GNP对聚氨酯弹性体增强增韧的作用机理:来源于生成了数量更多、尺寸更小的硬段相微区和优异的界面相互作用。此外,即使经历γ射线作用后PDA-GNP/PU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仍明显优于纯PU。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在高能辐射环境下的微相分离结构演化规律,并从微观结构的角度阐明了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内在原因,揭示了聚多巴胺、石墨烯等自由基淬灭剂在聚氨酯弹性体高能辐射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该方法可以为其它类高分子材料的耐辐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崔帅[8](2019)在《PI基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制备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润滑轴承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自润滑轴承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聚酰亚胺(PI)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腐蚀、低介电常数等优点,同时在耐磨性、力学性能及与金属、非金属的粘接性能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聚苯硫醚(PPS)耐磨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并且与金属、非金属有良好的粘接性,将PPS作为添加剂填充到PI中,有望提高PI和P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本论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来研究各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其中以PPS含量、压力、温度、保温时间作为试验因素,以邵氏硬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摩擦系数、磨损率作为试验指标,通过极差分析法得到各因素对单一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微观机理研究。最后再采用综合平衡法对该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得出该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邵氏硬度和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拉伸强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压力和PPS含量的增加,弹性模量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磨损率减小。压力和保温时间是影响邵氏硬度和剪切强度的主要因素;压力和温度是影响拉伸强度的主要因素;压力和PPS含量是影响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温度和PPS含量是影响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综合平衡法分析得到该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的制备方案。
王盼[9](2019)在《荧光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高分子荧光材料以其光谱性能可调、分子设计性强、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荧光传感、生物诊疗、柔性显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备受关注。经过长期发展,高分子荧光材料已包含如聚芴、聚噻吩等被广泛使用的高发光效率共轭高分子;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含大量酯基、羟基、氨基的线性/树枝状的非共轭高分子。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荧光高分子材料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利用特种高分子进行荧光功能化,可获得高性能的荧光高分子材料。本文所研究的聚芳醚腈(Polyarylene ether nitriles,PEN)是一类典型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因其主链含有柔性醚键和刚性芳环,以及极性腈基侧基,聚芳醚腈具有耐高温、耐辐射、耐腐蚀、易于加工、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石油化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聚芳醚腈还属于一类蓝光发射的本征型荧光高分子,具有可进行荧光功能化的基础。但目前系统的研究报道较少,聚芳醚腈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尚不清晰,特别是其荧光功能化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为此,本论文将对不同结构聚芳醚腈的荧光性能进行详细研究,揭示聚芳醚腈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开展荧光聚芳醚腈在重金属离子检测及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酚酞啉型荧光聚芳醚腈(PEN-PPL)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分子结构及环境因素与荧光性能的关系。为明确PEN-PPL进行荧光功能化所具有的结构优势,选择不同分子结构的聚芳醚腈进行比较。通过对溶解性、耐热性、成膜性、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的表征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PEN-PPL具有相对更好的综合性能,不仅是本征型蓝光发射的荧光高分子材料,还是5%热分解温度为422 oC,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6 oC,拉伸强度为84.9 MPa,以及可溶于常见弱极性溶剂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并且PEN-PPL侧链悬挂的羧基可作为反应位点,进一步拓宽聚芳醚腈荧光功能化的途径。因此,针对PEN-PPL继续进行溶剂、pH值、薄膜取向态、浓度、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其荧光性能影响的探索,其中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不仅对PEN-PPL荧光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具有浓度依赖性。在低浓度下,分子量大小对荧光性能起主要决定作用;而高浓度时,分子量分布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则更为重要。2.通过在PEN-PPL主链中引入四苯乙烯(TPE)结构,合成一系列不同TPE含量的双功能单体结构的荧光聚芳醚腈(PEN-TPE/PPL),用以优化聚芳醚腈的荧光性能。TPE功能单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该功能结构使PEN-TPE/PPL成为具有AIE效应的聚芳醚腈(AIE-PEN)。其在良-不良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集体后的荧光强度会出现大幅度增加,最高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因子(αAIE)可达81倍。同时,PEN-TPE/PPL的荧光发射峰相比于PEN-PPL的420 nm红移至470 nm,其发光颜色由蓝色转变为明亮的蓝绿色。另外,PPL功能单体可使PEN-TPE/PPL利用侧链的羧基官能团与金属阳离子(如Ca2+)通过配位作用使分子链发生交联反应,从而诱导分子聚集程度增加,使其荧光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最高αAIE可达7.4倍。结果表明,PEN-TPE/PPL的荧光光谱可调性更好,发光效率更高,并可借助侧链羧基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以调控高分子的聚集态荧光性能,为制备高质量本征型荧光聚芳醚腈提供了新的思路。3.基于酚酞啉型荧光聚芳醚腈,探讨聚芳醚腈在汞离子(Hg2+)检测领域的应用。利用PEN-PPL的蓝光发射及羧基功能化反应位点,以PEN-PPL为能量给体,金纳米团簇(Au NCs)为能量受体,构建PEN-PPL/Au NCs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荧光颜色随着Au NCs含量增加呈现出蓝光发射减弱而红光发射增强的现象。再利用体系中PEN-PPL与Au NCs的荧光对Hg2+响应的差异性,制备基于FRET的可视化红蓝双发射荧光传感材料。Au NCs的红色荧光对Hg2+具有超灵敏的特异性响应,能够在极低浓度的Hg2+存在时出现荧光猝灭现象,但PEN-PPL的蓝色荧光则十分稳定,即使在高浓度的Hg2+存在时仍未出现大幅度的猝灭,因此PEN-PPL/Au NCs复合体系可在Hg2+作用下呈现出肉眼可观察到的红色荧光向蓝色荧光的转变。最后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PEN-PPL微纳纤维薄膜,可负载Au NCs后得到荧光复合薄膜。通过对其固态荧光性能进行测试,发现该复合薄膜属于一种可重复利用的Hg2+快速识别固态传感材料。4.基于四苯乙烯型荧光聚芳醚腈,探讨聚芳醚腈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采用金属离子配位法及溶剂置换法,具有AIE性能的PEN-TPE/PPL可与Ca2+交联后获得稳定分散于水相中的荧光高分子纳米微球(AIE-PEN FPNs)。所得水分散AIE-PEN FPNs的荧光发射峰位于473-477 nm,平均流体动力学半径为173-200 nm。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证明了AIE-PEN FPN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最后,采用体外细胞孵育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结合,观察到富集于细胞内、具有蓝色荧光发射的AIE-PEN FPNs。表明聚芳醚腈作为一种荧光功能化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其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郭朋举[10](2019)在《聚三苯胺衍生物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三苯胺衍生物功能单体和含有三苯胺结构单元的有机聚合物,并通过将其作为掺杂剂和与其他功能单体共聚制备新型电化学活性聚合物,研究其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和电池性能。主要包含:(1)三苯胺衍生物有机酸掺杂聚吡咯制备复合材料(PPy-Li-TCPA2)及其电化学和电池性能研究;(2)含有三苯胺单元的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电池性能研究;(3)含三苯胺结构单元的新型醌胺高分子聚合物(PAQ)制备及其电化学和电池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三-(4-氰基苯基)胺和三-(4-羧基苯基)胺单体。利用锂化后的三-(4-羧基苯基)胺(Li-TCPA2)作为掺杂剂制备具有不同Li-TCPA2:吡咯摩尔投料比的复合电极材料(PPy-Li-TCPA2(6:1)、PPy-Li-TCPA2(4:1)和PPy-Li-TCPA2(2:1))。研究结果表明:聚吡咯为大颗粒堆积形貌,而三苯胺结构单元的引入使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且颗粒直径更小,其中PPy-Li-TCPA2(4:1)颗粒直径为100nm,但当Li-TCPA2过量加入后复合材料呈现块状分布。同时,与聚吡咯相比较,复合材料PPy-Li-TCPA2自身有更大比表面积68.58m2·g-1。电池测试研究表明:掺杂聚吡咯后PPy-Li-TCPA2具有更高的比容量,特别地,在30mA/g恒流充放电速率下PPy-Li-TCPA2(4:1)表现出更高的放电比容量(91.1mAh·g-1)。而且PPy-Li-TCPA2(4:1)有更优异的倍率循环性,即使在500mA/g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也可达到80.1mAh·g-1,损失很小仅为9.5%。电化学交流阻抗研究表明,PPy-Li-TCPA2(4:1)自身有较好的电荷迁移能力。PPy-Li-TCPA2(4:1)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PPy-Li-TCPA2(4:1)自身均匀分布的颗粒形貌和比表面积的增大为电解质和电极材料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制备三-(4-氨基苯基)胺单体,并利用该功能单体分别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萘四羧酸二酐(NDTA)反应制备两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电极材料(N1和N2)。从测试结果可得出:N1和N2聚酰亚胺材料分别是含有五元环,六元环结构单元的耐高温材料,说明已成功制备聚酰亚胺聚合物。N1材料为疏松颗粒堆积形貌。N2聚合物材料为块片状堆积形貌,这会影响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和电池性能研究表明,作为锂电池负极,N1和N2材料均具有明显的两对电压平台,这分别对应于五/六元环中羰基的电子得失。同时在30mA/g恒流充放电速率下,N1聚合物电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不断增长,50圈后增大到434.1mAh·g-1,这是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活性材料逐步活化的过程。而且N1有更优异的倍率循环性,即是在500mA/g高倍率充放电速率下,N1放电比容量依然呈上升趋势,最终可达到412.2mAh·g-1。阻抗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N2聚合物,N1电极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离子迁移能力,这与其高的电池性能相一致。采用三-(4-氨基苯基)胺和对苯二胺单体分别与对苯醌利用麦克尔(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加成反应分别制备两种不同结构的醌胺聚合物电极材料(PAQ1和PAQ2)。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电极材料PAQ1和PAQ2聚合物中包含有苯环和羰基,C-N结构单元,说明已成功制备醌胺聚合物。PAQ1聚合物材料为均匀分布的颗粒形貌,而PAQ2聚合物材料为块状形貌。电化学测试表明:PAQ1具有明显的电压平台3.912V和3.184V,对应于羰基的双电子得失。而PAQ2的一对电压平台3.754V和2.915V,也对应于羰基的双电子得失。在30mA/g恒流充放电速率下,PAQ1聚合物电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优于PAQ2。首次PAQ1和PAQ2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49.2mAh·g-1和124.6mAh·g-1,稳定后两者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8.1mAh·g-1和66.9mAh·g-1.同时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研究表明,从充放电电流从50 mAh·g-1增大至500 mAh·g-1,PAQ1和PAQ2聚合物电极材料在高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终为47.6mAh·g-1和31.9mAh·g-1。同时活性电极材料具有显着地容量恢复能力。这与制备的新型材料的高电化学活性以及具有的开放的结构形貌相一致。
二、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酰亚胺的发展历程 |
1.3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1.3.1 熔融缩聚法制备PI |
1.3.2 溶液缩聚法制备PI |
1.3.3 界面缩聚法制备PI |
1.3.4 气相沉淀法制备PI |
1.4 聚酰亚胺的改性 |
1.4.1 主链中引入脂肪链结构 |
1.4.2 主链中引入体积庞大的侧基 |
1.4.3 主链中引入非共平面结构 |
1.4.4 引入含氟﹑硅等特性原子基团 |
1.4.5 引入杂环 |
1.5 聚酰亚胺的应用 |
1.6 二胺单体及其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
1.6.1 含苯环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 |
1.6.2 含吡啶环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 |
1.6.3 含萘环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表征方法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TR分析) |
2.3.2 核磁共振分析(NMR分析) |
2.3.3 高分辨质谱(micrOTOF Ⅱ) |
2.4 嘧啶/吲哚型二胺单体DAPPI设计与合成 |
2.4.1 嘧啶/吲哚型二胺单体DAPPI的设计路线 |
2.4.1.1 原料NPI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1.2 二硝基化合物DNPPI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1.3 新型二胺单体DAPPI的设计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2 合成DAPPI的实验过程 |
2.4.2.1 合成NPI的实验步骤 |
2.4.2.2 合成DNPPI的实验步骤 |
2.4.2.3 合成DAPPI的实验步骤 |
2.4.3 新型二胺单体DAPPI的结构表征 |
2.4.3.1 新型二胺单体DAPPI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3.2 新型二胺单体DAPPI的核磁谱图分析 |
2.4.3.3 新型二胺单体DAPPI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2.5 吡啶/吲哚型二胺单体DAPPDI的设计与合成 |
2.5.1 吡啶/吲哚型二胺单体DAPPDI设计路线及条件优化 |
2.5.1.1 原料NPDI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5.1.2 二硝基化合物DNPPDI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5.1.3 新型二胺单体DAPPDI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5.2 合成DAPPDI的实验过程 |
2.5.2.1 合成NPDI的实验步骤 |
2.5.2.2 合成DNPPDI的实验步骤 |
2.5.2.3 合成DAPPDI的实验步骤 |
2.5.3 新型二胺单体DAPPDI的结构表征 |
2.5.3.1 新型二胺单体DAPPDI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3.2 新型二胺单体DAPPDI的核磁谱图分析 |
2.5.3.3 新型二胺单体DAPPDI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2.6 吡咯/嘧啶型二胺单体DPPRI的设计与合成 |
2.6.1 吡咯/嘧啶型二胺单体DPPRI的设计路线及条件优化 |
2.6.1.1 原料NPR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6.1.2 二硝基化合物DNPPRI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6.1.3 新型二胺单体DAPPRI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6.2 合成DAPPRI的实验过程 |
2.6.2.1 合成NPR的实验步骤 |
2.6.2.2 合成DNPPRI的实验步骤 |
2.6.2.3 合成DAPPRI的实验步骤 |
2.6.3 新型二胺单体DAPPRI的结构表征 |
2.6.3.1 新型二胺单体DAPPRI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3.2 新型二胺单体DAPPRI的核磁谱图分析 |
2.6.3.2 新型二胺单体DAPPRI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对称吲哚型聚酰亚胺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聚酰亚胺的表征方法 |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I-TR)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3 溶解性测试 |
3.3.4 热失重分析(TGA) |
3.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3.6 静态热机械分析(TMA) |
3.3.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3.8 机械性能测试 |
3.4 嘧啶/吲哚型聚酰亚胺的制备 |
3.4.1 嘧啶/吲哚型聚酰胺酸的制备 |
3.4.2 嘧啶/吲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3.5 吡啶/吲哚型聚酰亚胺的制备 |
3.5.1 吡啶/吲哚型聚酰胺酸的制备 |
3.5.2 吡啶/吲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3.6 聚酰亚胺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6.1 聚酰亚胺的红外光谱分析 |
3.6.2 聚酰亚胺的结晶性 |
3.6.3 聚酰亚胺的溶解性 |
3.6.4 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3.6.5 聚酰亚胺的光学性能 |
3.6.6 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制备抗静电硅橡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
1.1.1 静电的产生 |
1.1.2 静电的危害 |
1.2 抗静电剂分类 |
1.2.1 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 |
1.2.2 导电型填料类抗静电剂 |
1.2.3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 |
1.2.4 抗静电剂的选择 |
1.3 抗静电橡胶简介 |
1.4 高温硫化硅橡胶简介 |
1.4.1 高温硫化硅橡胶硫化机理 |
1.4.2 高温硫化硅橡胶种类及特性 |
1.4.3 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应用 |
1.5 硅橡胶泡沫材料简介 |
1.5.1 硅橡胶泡沫材料分类 |
1.5.2 硅橡胶发泡机理 |
1.5.3 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抗静电硅橡胶的制备 |
2.4 硅烷偶联剂对炭黑F900B的掺杂 |
2.4.1 炭黑F900B溶液的配制 |
2.4.2 硅烷偶联剂掺杂溶液的配制 |
2.4.3 硅烷偶联剂对炭黑F900B的掺杂流程 |
2.5 抗静电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制备 |
2.6 性能测试 |
2.6.1 结构表征 |
2.6.2 力学性能测试 |
2.6.3 物理性能测试 |
2.6.4 抗静电性能的测定 |
3 炭黑掺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1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
3.2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撕裂强度的影响 |
3.2.2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 炭黑F900B含量对硅橡胶表观密度的影响 |
3.3.2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硬度的影响 |
3.3.3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回弹率的影响 |
3.4 不同炭黑F900B添加量硅橡胶的形貌表征 |
3.5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温阻特性的影响 |
3.6 炭黑F900B添加量对硅橡胶压阻特性的影响 |
3.7 小结 |
4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及其对抗静电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4.1 硅烷偶联剂的选择 |
4.2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前后的红外表征 |
4.3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及用量对抗静电硅橡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
4.4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及用量对抗静电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及用量对抗静电硅橡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4.6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前后抗静电硅橡胶的形貌表征 |
4.7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对抗静电硅橡胶温阻特性的影响 |
4.8 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对抗静电硅橡胶压阻特性的影响 |
4.9 小结 |
5 抗静电泡沫硅橡胶的性能研究 |
5.1 发泡剂及不同用量发泡剂硅橡胶的形貌表征 |
5.2 发泡剂F-82D用量对硅橡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5.3 发泡剂F-82D用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发泡剂F-82D用量对硅橡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耐热型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PI材料概述 |
1.2 PI的发展历史 |
1.3 PI的研究现状 |
1.3.1 PI的分类 |
1.3.2 PI的性能 |
1.3.3 PI的应用 |
1.3.4 PI的改性 |
1.4 含杂环结构的PI |
1.4.1 吡啶类 |
1.4.2 嘧啶类 |
1.4.3 其它杂环类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测试表征方法 |
2.2.1 高分辨质谱(MS) |
2.2.2 红外光谱(FT-IR) |
2.2.3 核磁共振测试 |
2.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2.2.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2.6 热重分析(TGA) |
2.2.7 热膨胀系数(CTE) |
2.2.8 元素分析 |
2.2.9 比浓粘度(η_(inh))测试 |
2.2.10 聚合物分子量检测 |
2.2.11 机械性能表征 |
2.2.12 溶解性表征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单体的合成方法 |
2.3.2 均聚PI的合成 |
2.3.3 共聚PI的合成 |
2.3.4 PI薄膜的制备 |
第3章 含吡啶单元的PI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含吡啶单元的单体合成与表征 |
3.2.1 二胺单体的合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含吡啶单元的PI的表征与讨论 |
3.3.1 PI的结构表征 |
3.3.2 PI的热性能 |
3.3.3 PI的溶解性能 |
3.3.4 PI的机械性能 |
3.3.5 PI的光学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含吡啶单元及氟化基团的PI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I的结构表征 |
4.2.2 PI的溶解性能 |
4.2.3 PI的热性能 |
4.2.4 PI的机械性能及热膨胀系数 |
4.2.5 PI的光学性能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新型敏化剂HLC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辐射交联的影响及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高分子材料辐照交联的应用及研究 |
1.2.1 高分子材料的辐照交联反应机理 |
1.2.2 辐照交联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 |
1.2.3 辐照交联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3 辐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
1.3.1 氟塑料在电线电缆中的研究进展 |
1.3.2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特征 |
1.3.3 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研究 |
1.4 敏化剂的探究 |
1.4.1 敏化剂的在ETFE中的影响 |
1.4.2 专利中敏化剂的分类 |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意义 |
1.5.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敏化剂HLC的合成和性能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新型敏化剂HLC的合成与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谱图分析 |
2.3.2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2.3.3 新型敏化剂HLC的热分析 |
2.3.4 新型敏化剂HLC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种敏化剂对ETFE辐照交联的影响 |
3.1 前沿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制备和表征 |
3.2.4 试样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敏化剂对XETFE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敏化剂对ETFE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敏化剂下XETFE的熔融结晶行为研究 |
3.3.4 不同敏化剂下XETFE的热负重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辐照条件和新型敏化剂浓度对ETFE性能的影响 |
4.1 前沿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与表征 |
4.2.4 试样结构和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分析 |
4.3.2 力学性能分析 |
4.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4 热稳定性分析 |
4.3.5 XETFE的熔融和非等温结晶行为 |
4.3.6 XETFE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4.3.7 同敏化剂浓度(HLC)和辐照剂量对XETFE的热负重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芳杂环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苯并咪唑概述 |
1.2.1 聚苯并咪唑的发展史 |
1.2.2 聚苯并咪唑的种类 |
1.2.3 聚苯并咪唑的合成路线及聚合工艺 |
1.2.4 聚苯并咪唑的性能 |
1.2.5 聚苯并咪唑的应用 |
1.3 聚酰亚胺概述 |
1.3.1 聚酰亚胺的发展史 |
1.3.2 聚酰亚胺的合成 |
1.3.3 聚酰亚胺的性能 |
1.3.4 聚酰亚胺的应用 |
1.4 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及其应用 |
1.4.1 静电纺丝的介绍 |
1.4.1.1 静电纺丝的原理 |
1.4.1.2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4.2 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
1.4.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应用 |
1.5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5.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5.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5.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
1.6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现状 |
1.6.1 改性微孔膜 |
1.6.2 无纺布隔膜 |
1.6.3 有机无机复合隔膜 |
1.7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9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制备 |
2.2.3.1 聚苯并咪唑液晶纺丝液的合成 |
2.2.3.2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结构 |
2.3.2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凝聚态结构 |
2.3.3 聚苯并咪唑纺丝液的结晶态 |
2.3.4 聚苯并咪唑纺丝液的复数黏度 |
2.3.5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特性黏度与力学性能 |
2.3.6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微观形貌 |
2.3.7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热稳定性 |
2.3.8 聚苯并咪唑纤维的阻燃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层包覆形貌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微交联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原位自粘接和微交联制备多孔层包覆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原位自粘接和微交联技术对PI纳米纤维微结构的调控 |
3.3.2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和结构 |
3.3.3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 |
3.3.4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浸润性 |
3.3.5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孔径尺寸 |
3.3.6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 |
3.3.7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阻燃性 |
3.3.8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 |
3.3.9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电化学窗口稳定性 |
3.3.10 多孔层包覆的PI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苯并咪唑微孔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PBI微孔膜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PBI微孔膜对锂离子的影响 |
4.3.2 PBI微孔膜微观形貌和结构 |
4.3.3 PBI微孔膜孔隙率、吸液率、以及力学性能 |
4.3.4 PBI微孔膜浸润性 |
4.3.5 PBI微孔膜热稳定性 |
4.3.6 PBI微孔膜阻燃性 |
4.3.7 PBI微孔膜离子电导率 |
4.3.8 PBI微孔膜电池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核壳结构的PI@PBI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微粘接包覆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原位自粘接和自压缩制备PI@PBI复合纳米纤维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原位自粘接和自压缩技术对PI@PBI复合纳米纤维进行微结构调控 |
5.3.2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和力学性能 |
5.3.3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吸液率、以及透气率 |
5.3.4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润性 |
5.3.5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孔径尺寸 |
5.3.6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 |
5.3.7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阻燃性 |
5.3.8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 |
5.3.9 PI@PBI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三明治结构的PI@PBI/PEI/PI@PBI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微焊接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6.2.4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原位焊接技术对PBEI复合纳米纤维微结构的调控 |
6.3.2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和力学性能 |
6.3.3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润性 |
6.3.4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孔隙率和吸液率 |
6.3.5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 |
6.3.6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阻燃性 |
6.3.7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自断电行为 |
6.3.8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离子电导率 |
6.3.9 PBEI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池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面向空间应用耐辐照有源光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太空辐照环境 |
3 石英光纤在太空中的应用和挑战 |
4 耐辐照有源光纤的研究现状 |
4.1 有源光纤RD效应的产生机理 |
4.1.1 粒子辐照与石英玻璃的相互作用 |
4.1.2 辐射诱导稀土离子变价和氧空穴色心形成 |
4.1.3 石英玻璃中常见点缺陷介绍 |
4.2 有源光纤耐辐照特性的影响因素 |
4.2.1 光纤参数 |
4.2.2 环境参数 |
4.2.3 应用参数 |
4.3 提高有源光纤耐辐照特性的方法 |
4.3.1 组分优化 |
1) 减少辐照敏感性元素。 |
2) 优化共掺元素比例。 |
3) 共掺变价离子Ce3+/4+。 |
4.3.2 预处理 |
1) 预载气。 |
2) 预辐照。 |
3) 预退火。 |
4.3.3 后处理 |
1) 热漂白。 |
2) 光漂白。 |
3) 气氛漂白。 |
4.3.4 系统优化 |
5 展 望 |
(7)聚氨酯弹性体伽马辐射损伤行为及耐辐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分子辐射化学概述 |
1.2 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概述 |
1.2.1 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结构简介 |
1.2.2 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结构表征技术 |
1.3 聚氨酯弹性体辐射损伤行为研究 |
1.3.1 高能射线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1.3.2 高能射线下聚氨酯弹性体的辐解产物及老化机理研究 |
1.3.3 高能射线下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结构演化研究 |
1.4 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及辐射防护机理 |
1.4.1 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方法 |
1.4.2 提高石墨烯在聚氨酯弹性体中分散性的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1 主要原材料 |
2.1.2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2.1.3 基于物理共混的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4 基于原位聚合的石墨烯/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2.1.5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辐射实验 |
2.2 结构表征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2.2 热失重分析 |
2.2.3 动态力学热分析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6 凝胶渗透色谱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2.8 电子顺磁共振谱 |
2.2.9 小角散射技术 |
2.2.10 宽频介电松弛谱 |
2.2.11 拉伸性能测试 |
第三章 γ射线作用下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微观结构演化及介电松弛行为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γ射线对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化学结构的影响 |
3.2.2 γ射线对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3.2.3 γ射线对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分子链松弛行为的影响 |
3.2.4 γ射线对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 |
3.2.5 γ射线对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γ射线作用下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微观结构演化及介电松弛行为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γ射线对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化学结构的影响 |
4.2.2 γ射线对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分子链松弛行为的影响 |
4.2.3 γ射线对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 |
4.2.4 γ射线对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聚多巴胺/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化及耐辐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 |
5.2.2 γ射线对聚多巴胺/聚氨酯弹性体化学结构的影响 |
5.2.3 γ射线对PDA/PU复合材料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5.2.4 γ射线对PDA/PU复合材料分子链松弛行为的影响 |
5.2.5 γ射线对PDA/PU复合材料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 |
5.2.6 γ射线对PDA/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7 PDA/PU复合材料耐辐射机理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物理共混法的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辐射损伤行为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聚多巴胺修饰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及生长规律研究 |
6.2.2 聚多巴胺包覆石墨烯纳米片(PDA-GNP)结构表征 |
6.2.3 γ射线对石墨烯/聚氨酯弹性体分子量的影响 |
6.2.4 γ射线对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松驰行为的影响 |
6.2.5 γ射线对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微相分离结构 |
6.2.6 γ射线对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7 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耐辐射机理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高强高韧型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辐射损伤研究 |
7.1 引言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 |
7.2.2 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表征 |
7.2.3 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
7.2.4 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相分离结构表征 |
7.2.5 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
7.2.6 γ射线对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7.3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PI基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制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聚酰亚胺的产生和发展 |
1.2.2 聚酰亚胺的分类和性能 |
1.2.3 聚酰亚胺的研究现状 |
1.3 聚苯硫醚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1 聚苯硫醚的产生和发展 |
1.3.2 聚苯硫醚的性能及应用 |
1.3.3 聚苯硫醚的研究现状 |
1.4 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发展和研究 |
1.4.1 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的产生和发展 |
1.4.2 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高分子材料摩擦磨损机理 |
1.5.1 高分子材料摩擦机理 |
1.5.2 高分子材料磨损机理 |
1.6 拉伸断面形貌机理 |
1.6.1 拉伸断面宏观形貌 |
1.6.2 断裂源区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与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流程 |
2.3 试验方法 |
2.4 复合材料制备及成型 |
2.4.1 试验材料 |
2.4.2 复合材料制备 |
2.4.3 复合材料成型 |
2.4.4 主要设备 |
2.5 力学试验及设备 |
2.5.1 力学试验 |
2.5.2 力学试验设备 |
2.6 摩擦学试验及设备 |
2.6.1 摩擦学实验 |
2.6.2 摩擦学试验设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PI基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3.2.1 复合材料邵氏硬度 |
3.2.2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 |
3.2.3 复合材料弹性模量 |
3.2.4 复合材料剪切强度 |
3.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I基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 |
4.2.1 复合材料摩擦系数 |
4.2.2 复合材料磨损率 |
4.3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微观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I基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多因素多水平实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各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荧光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荧光高分子 |
1.1.1 发光原理 |
1.1.2 高分子荧光性能的影响因素 |
1.1.3 荧光高分子的聚集效应 |
1.1.4 荧光高分子的分类 |
1.1.5 荧光高分子的应用 |
1.2 聚芳醚 |
1.2.1 聚芳醚类高分子的发展 |
1.2.2 聚芳醚类高分子的荧光功能化 |
1.3 聚芳醚腈 |
1.3.1 聚芳醚腈的发展 |
1.3.2 聚芳醚腈的荧光功能化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酚酞啉型荧光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表征方法与仪器 |
2.2.3 荧光聚芳醚腈的合成 |
2.2.4 荧光聚芳醚腈薄膜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表征 |
2.3.3 溶解性能表征 |
2.3.4 耐热性能表征 |
2.3.5 力学性能表征 |
2.3.6 酚酞啉型聚芳醚腈的荧光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苯乙烯型荧光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表征方法与仪器 |
3.2.3 四苯乙烯型荧光聚芳醚腈的合成 |
3.2.4 聚芳醚腈的聚集诱导荧光效应测试 |
3.2.5金属离子交联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表征 |
3.3.3 溶解性能表征 |
3.3.4 耐热性能表征 |
3.3.5 四苯乙烯型聚芳醚腈的荧光性能 |
3.3.6 四苯乙烯型聚芳醚腈与钙离子交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荧光聚芳醚腈在汞离子检测领域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表征方法与仪器 |
4.2.3 含酚酞啉结构荧光聚芳醚腈的合成 |
4.2.4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
4.2.5 聚芳醚腈微纳纤维薄膜的制备 |
4.2.6 金属离子检测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FRET效应的PEN-PPL/Au NCs复合材料构建 |
4.3.2 基于PEN-PPL/Au NCs FRET复合材料的Hg~(2+)检测 |
4.3.3 可重复利用的PEN-PPL/Au NCs荧光复合薄膜及Hg~(2+)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荧光聚芳醚腈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表征方法与仪器 |
5.2.3 分散于水相的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制备 |
5.2.4 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细胞毒性试验 |
5.2.5 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生物成像试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的发射光谱 |
5.3.2 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的微观形貌 |
5.3.3 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
5.3.4 荧光聚芳醚腈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聚三苯胺衍生物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2.1 锂离子电池结构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 有机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
1.4 三苯胺基聚合物 |
1.5 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研究 |
1.5.1 聚吡咯简介及结构 |
1.5.2 聚吡咯的合成及及电化学进展 |
1.5.3 聚吡咯复合材料研究 |
1.6 聚酰亚胺材料研究 |
1.6.1 聚酰亚胺结构及应用 |
1.6.2 聚酰亚胺合成及电化学进展 |
1.6.3 聚酰亚胺电化学前景 |
1.7 醌类聚合物的研究 |
1.7.1 醌类聚合物结构及应用 |
1.7.2 醌类聚合物合成及电化学进展 |
1.7.3 醌类聚合物电化学前景 |
1.8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有机酸掺杂聚吡咯作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TCPA_1和TCPA_2单体及复合材料的合成路线 |
2.2.4 有机酸掺杂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合成(PPy-Li-TCPA_2) |
2.2.5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CPA_2的核磁氢谱分析 |
2.3.2 PPy及复合材料FTIR、UV-vis分析 |
2.3.3 PPy及复合材料SEM,XRD,TGA分析 |
2.3.4 PPy及复合材料BET分析 |
2.3.5 PPy及其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性能测试 |
2.3.6 PPy及其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三苯胺结构聚酰亚胺材料制备及作为负极材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三-(4-硝基苯基)胺和三-(4-氨基苯基)胺单体的制备 |
3.2.4 聚酰亚胺合成(N1和N2) |
3.2.5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ATA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TATA的核磁氢谱分析 |
3.3.3 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N1和N2的FTIR分析 |
3.3.4 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N1和N2的TGA分析 |
3.3.5 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N1和N2的SEM分析 |
3.3.6 聚合物N1和N2 的循环伏安性能测试 |
3.3.7 N1和N2 聚合物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醌胺聚合物的制备及作为正极材料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醌胺聚合物的制备(PAQ1和PAQ2) |
4.2.4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醌胺聚合物PAQ1和PAQ2 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2 醌胺聚合物材料PAQ1和PAQ2的SEM分析 |
4.3.3 醌胺聚合物 PAQ1 和 PAQ2 的循环伏安性能测试 |
4.3.4 醌胺聚合物物PAQ1和PAQ2 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 |
四、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对称吲哚型二胺单体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的制备[D]. 周春妮. 江汉大学, 2021(01)
- [2]硅烷偶联剂掺杂炭黑制备抗静电硅橡胶及其性能研究[D]. 杜海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耐热型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研究[D]. 王凯君. 天津大学, 2020(02)
- [4]新型敏化剂HLC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辐射交联的影响及性能探究[D]. 林伟男. 暨南大学, 2020(03)
- [5]基于芳杂环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D]. 孙国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6]面向空间应用耐辐照有源光纤研究进展[J]. 邵冲云,于春雷,胡丽丽. 中国激光, 2020(05)
- [7]聚氨酯弹性体伽马辐射损伤行为及耐辐射性能研究[D]. 陈可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8]PI基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制备实验研究[D]. 崔帅. 燕山大学, 2019(03)
- [9]荧光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王盼.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聚三苯胺衍生物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郭朋举. 沈阳化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