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瓦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性主义视野,纳瓦依,叙事长诗,维吾尔文学
纳瓦依论文文献综述
肖英[1](2019)在《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纳瓦依叙事长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长诗是纳瓦依文学创作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是维吾尔古典文学的典型代表。纳瓦依叙事长诗的主要创作元素之一是女性形象,但其艺术作品并不单纯描述爱情故事,也不过于渲染女性的爱情观念,而是借描述15世纪时期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女性自尊自爱的美好品德及迫切需要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的愿望,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女性遭遇的不公平待遇的同情与悲悯。(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9期)
热依汗·卡德尔[2](2018)在《论艾里希尔·纳瓦依的人文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于帖木尔王朝末期的维吾尔思想家、诗人艾里希尔·纳瓦依,一生致力于突厥语民族文化与波斯文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重要文化交融地之一的呼罗珊赫拉特城,创造性地构建了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文化格局。艾里希尔·纳瓦依对社会发展与族群和谐共生的思考,为帖木尔王朝文艺复兴确立了全新的文学主题与文化精神。重新解析艾里希尔·纳瓦依的文学活动与人文精神,将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梳理并构建和谐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促进丝绸之路新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高彩云[3](2018)在《北京地区察合台文纳瓦依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瓦依是察合台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创造了察合台文学的黄金时代,影响深远。本文介绍纳瓦依及其主要作品,重点介绍笔者整理北京地区察合台文古籍过程中发现的纳瓦依作品,及其收藏和保存情况。(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1期)
买尔哈把·吐尔逊[4](2018)在《论纳瓦依诗歌的艺术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纳瓦依抒情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爱国主义思想。(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图尔荪阿依·艾力[5](2018)在《关于纳瓦依的《鸟语》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AI写作以《鸟语》为题材的作品最为受欢迎的,运用这种艺术形式来写作变成了评价诗人笔锋的必要途径之一。本文章首先从《鸟语》的题材入手,它的发展以及对诗人纳瓦依的影响进行讨论;最后对《鸟语》进行浅析。(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买力叶木古丽·吐逊,阿布拉江·依米提[6](2017)在《纳瓦依的《众心所爱》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的思想家、诗人艾里希尔·纳瓦依的驰名着作《众心所爱》是察哈台维吾尔文学的重要着作之一。从1980年开始,国内外陆续有学者进行研究,成果丰富。本文主要总结了关于《众心所爱》的有关研究内容,归纳出研究成果,为此领域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7期)
库尔班江·卡得,李明哲[7](2017)在《纳瓦依作品《精益宝库》在19世纪新疆地区抄写的几本手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艾力希尔·纳瓦依是中国维吾尔族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维吾尔族15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也是突厥语诸民族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作者通过手抄本的比较,整理出比较可信的、学术的校勘本,然后在此校勘本的基础上转写了拉丁字母基础的转写本和现代维吾尔文的标音。(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8期)
阿曼尼沙·阿布力孜[8](2016)在《纳瓦依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中的和田描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艾力西尔·纳瓦依是东方文学史上的伟大的里程碑、思想家,并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的一名学者。他在整个突厥语文学史上,从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以来最杰出的文学丰碑。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着作,这些着作具备了高度的艺术成分、思路到位、让突厥书面语规范化等特点对15世纪的维吾尔文学及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纳瓦依在创作生涯中创作了《海米塞》(五卷诗)等非常经典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其中《海米塞》是纳瓦依创作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Khamsa海米塞》是《五》,《五卷诗》的意思。《海米塞现象》在东方文学史中具有旷日持久的文学现象,它在每段时代中带有独特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事创作《海米塞》的笔者都在《海米塞》中运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自己的理想、甚至社会背景。纳瓦依的标题为《帕尔哈德与西琳》的长诗是《海米塞》(五卷诗)里最杰出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除了继承东方文学的经典成分以外,塞进了纳瓦依的独特思想。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中出现率极高的“Chin”、“Chin Machin”、“Hita”、“Hotan”(指今和田)等话语及有关意象能够给我们传达纳瓦依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着作中很多重要的文学人物都被选于作者所心向往之的古老和田。当时出生生活在赫拉特国(今在阿富汗北部)的纳瓦依着作中频繁出现古老和田的描述等一系列现象是成为被研究人员所吸引的热点题目之一。本文由绪论、两章正文和结论等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选题意义、研究对象、题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重点与难点、特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包括两章正文,第一章除了介绍艾力西尔·纳瓦依和他生活、着作、并在东方文学中的《海米塞现象》以外,在着作中出现的“Chin”,“Machin”、“Chin Machin”、“Hita”、“Hotan”等地名和术语进行分析。探讨了在东方文学史中提到以上地名及术语的部分代表性的作品。第二章对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中的和田描述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讨了纳瓦依和他作品中的帕尔哈德的关系。然后对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中的和田描会进行了分类和分析。结论部分对该题研究过程中推理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整理,做了全面的总结。提到了该题目的研究空间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6-06-30)
晁正蓉,李晓峰[9](2015)在《中国纳瓦依研究史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尼扎米丁·艾里希尔·纳瓦依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维吾尔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纳瓦依研究经历了叁次高潮,纳瓦依的族属、纳瓦依在突厥语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都有新的突破。尤其是21世纪以来,对纳瓦依的研究已经涉及语言学、文化学、修辞学、现代文论、哲学和宗教学等诸多领域,但纳瓦依研究还有待突破。(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拜合提古丽·依马木[10](2014)在《浅谈纳瓦依《名人之谈》的诗学观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瓦依(即艾力希尔.纳瓦依)是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艺人。五个半世纪以来,他的作品称为维吾尔人民亲近喜欢的伙伴。《名人之谈》是他的文学批评观点体现的重要作品之一。本文主要谈的是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文学家纳瓦依的平生和在他的名着之一《名人之谈》中体现的有关诗歌创作理论的思想,和文学批评观点。(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期刊2014年24期)
纳瓦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活于帖木尔王朝末期的维吾尔思想家、诗人艾里希尔·纳瓦依,一生致力于突厥语民族文化与波斯文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重要文化交融地之一的呼罗珊赫拉特城,创造性地构建了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文化格局。艾里希尔·纳瓦依对社会发展与族群和谐共生的思考,为帖木尔王朝文艺复兴确立了全新的文学主题与文化精神。重新解析艾里希尔·纳瓦依的文学活动与人文精神,将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梳理并构建和谐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促进丝绸之路新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瓦依论文参考文献
[1].肖英.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纳瓦依叙事长诗[J].文教资料.2019
[2].热依汗·卡德尔.论艾里希尔·纳瓦依的人文精神[J].民族文学研究.2018
[3].高彩云.北京地区察合台文纳瓦依古籍文献整理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
[4].买尔哈把·吐尔逊.论纳瓦依诗歌的艺术特点[J].长江丛刊.2018
[5].图尔荪阿依·艾力.关于纳瓦依的《鸟语》浅析[J].长江丛刊.2018
[6].买力叶木古丽·吐逊,阿布拉江·依米提.纳瓦依的《众心所爱》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2017
[7].库尔班江·卡得,李明哲.纳瓦依作品《精益宝库》在19世纪新疆地区抄写的几本手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
[8].阿曼尼沙·阿布力孜.纳瓦依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中的和田描述[D].新疆师范大学.2016
[9].晁正蓉,李晓峰.中国纳瓦依研究史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5
[10].拜合提古丽·依马木.浅谈纳瓦依《名人之谈》的诗学观点[J].青年作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