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模糊滑模,无源控制,滑模控制
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懿,韦汉培,魏海峰,储建华,彭艳[1](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模糊滑模鲁棒无源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存在的抖振以及系统鲁棒性差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软切换的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无源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流内环通过设计鲁棒无源控制器,得到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给定,有效提高电流预测控制的鲁棒性。转速外环设计模糊滑模软切换控制器,利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实现软切换连续控制。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法估计集成不确定边界,有效削弱滑模抖振。实验对比传统滑模控制与新型控制方法,其结果验证了新型控制方法在抖振以及抗扰动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小兵,何阳光,赵思源,陈峰[2](2018)在《具有强鲁棒性的导弹自适应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存在的参数摄动、干扰和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俯仰平面内的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把推力视为扰动对模型进行简化,将模型参考滑模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先对参考模型进行滑模控制器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模型设计滑模控制器,对趋近律参数进行调整,并设计自适应律估计系统中的干扰和不确定性部分.最后将设计的控制器应用于导弹姿态控制中,并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给定的信号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对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也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说明了把推力视为扰动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赵萌[3](2018)在《离散不确定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考虑现实工程时,我们不能忽视不确定性对被控系统的不利影响。因此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系统的控制方法设计既是基于理论需求,同时也可实现价值。滑模控制优点颇多,如强鲁棒性,抗干扰性,对匹配不确定性不敏感,这些优势使滑模控制在处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问题时更为简便,且控制效果较好。然而,当人们将滑模控制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滑模控制也会伴随着切换增益高、抖振、过分依赖于数学建模、不确定项必须满足匹配条件且界需要预先知晓等太多的不利之处。而在把自适应控制运用到不确定非线性系统中后,此时可令系统对未建模动态、参数改变、外部扰动等不敏感,而且不确定项的界不必知道也不必满足相关匹配条件。当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改变、初始条件变化或者变动目标函数的极值点时,依然能够自动的维持在最优工作状态。可是纯粹考虑自适应控制却过程繁琐,且当系统除了参数外还存在其他不确定性情形时,其鲁棒性更容易被模型误差左右,因而通常把它与其它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所以,这篇论文充分考虑了自适应控制与滑模控制各自的优势,把这两种控制方法结合起来,为离散不确定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使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拓展。首先介绍了离散时间不确定系统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概况,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接着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如离散滑模控制,滑模面的设计等。章末介绍了此文要用到的主要理论和技术: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MI技术。随后通过状态反馈方法,探讨带有不确定状态的离散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LMI方法选取线性切换面,根据滑模面特点,运用自适应方法进行滑模控制器的构造来保证系统统一有界稳定。最后主要研究有非线性项的离散时间不确定系统。把系统的输入矩阵SVD分解,从而达到降阶处理的目的。基于输出反馈设计滑模面及控制器,分别进行稳定性及可达性分析。进而以一个数值仿真实验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昊林[4](2018)在《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的鲁棒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或制动压力来保证本车与目标跟随车辆之间保持理想安全距离行驶。自适应巡航系统作为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及操纵性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为对象,研究了车辆自适应巡航过程中的跟车稳定性问题,由于轮毂电机可实现动力机构与车轮的统一整合,因此不仅可以简化电动汽车的机械结构,还可使车辆实现独立驱动与独立转向,极大提升车辆在控制过程中的灵活性。本文在对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进行研究时,主要从离散二阶滑模自适应巡航跟踪控制器和辅助转向跟踪控制器两个方向展开,其中在对自适应巡航跟踪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整车模型存在强非线性、时变、大干扰问题以及随车辆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出现的模型失配问题,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子空间辨识方法对状态空间方程进行估算,并将其输出作为离散二阶滑模巡航跟踪控制器的输入,实现实际距离与理想安全距离的稳定跟随。为了提高自适应巡航系统的实用性,本文在实现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跟随控制的基础上,针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紧急转弯工况,以车辆操纵稳定性为控制目标设计基于终端滑模的转向辅助控制器,对转向过程中出现转矩不足的问题设计基于线性滑模的汽车动力性能补偿器,来提高车辆在转弯过程中的动力性能。此外,本文采取基于目标优化函数的转矩分配方法将整车需求转矩分配到各轮毂电机,以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动力性。最后,应用AVL Crusie汽车仿真软件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验证在定速巡航工况和车辆跟随工况下纯电动汽车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可以保证本车与目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同时本文采取紧急转弯工况对本文提出的辅助转向控制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谷志锋,孙晓云,余志强,朱长青[5](2019)在《附加控制输入反演自适应滑模鲁棒励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一类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渐近稳定鲁棒控制能力,简化传统反演自适应变结构控制计算,通过引入变结构附加控制输入量,降低子系统虚拟函数反演设计难度,克服传统反演自适应L2增益控制只能保证外部扰动对状态变量的影响小于干扰抑制系数,而不能实现系统状态变量渐近稳定的不足,且对外部干扰上界没有要求,并给出附加控制输入反演自适应变结构鲁棒控制计算通式.为了验证所提出控制的方法性能,以典型谐波励磁系统为例,对负载突增和单相接地故障两种工作状态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反演自适应L2增益控制方式,励磁系统状态变量渐近稳定能力得到增强,且超调降低、稳定恢复速度加快,对于提高军用电站谐波励磁系统稳定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9年08期)
崔道旺,柳向斌[6](2016)在《四旋翼飞行器姿态鲁棒自适应内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类典型的MIMO非线性、欠驱动系统,姿态控制为其飞行控制的核心。本文建立了飞行器完整的姿态运动非线性模型,针对飞行过程中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易受到周期外界未知干扰影响,文章应用鲁棒自适应内模方法,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内模控制器,旨在提高飞行器姿态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受控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了该方法至少可以保证跟踪误差指数收敛至一与外部信号未建模部分相关的界内。最后通过仿真表明了控制器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中)》期刊2016-05-28)
许大禹,杜佳璐[7](2016)在《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具有动态参数不确定和时变海浪扰动的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控制问题,将自适应技术与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律.应用自适应技术设计自适应律,估计由动态参数不确定和时变海浪扰动构成的不确定项的未知界;基于不确定项界的估计,应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鲁棒自适应控制律,并用边界层方法消除滑模控制引起的抖振现象.理论上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降低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幅值,保证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信号是一致最终有界的.最后,基于一艘挪威海军的侧壁式气垫船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郝建红,汪筱巍[8](2016)在《互联混沌电力系统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滑模鲁棒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受外在周期性负荷扰动和电磁扰动以及内部参数不确定的简单二机互联混沌电力系统模型,将backstepping法、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叁者结合,设计了动态反馈鲁棒控制器,使闭环动态误差系统渐近稳定,并对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的性能做了评估,同时对系统不确定参数进行实时动态辨识,得到参数自适应更新律,在设计过程中,不需要对原系统进行任何线性化处理,因此,完整保留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参数不确定性和外在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徐为民,徐攀[9](2016)在《不确定扰动下双起升桥吊双吊具鲁棒自适应滑模同步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起升桥吊双吊具存在的参数摄动和不确定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双吊具同步协调运行的效果.鉴于此,分析桥吊双吊具不同工作模式的运行特性,采用交叉耦合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整定的双吊具鲁棒自适应滑模同步协调控制方法.采用变边界层技术解决滑膜控制需折中稳态误差和抖振平滑的难题,利用自整定切换函数增益消除不确定扰动,并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控制器的渐近稳定性.桥吊控制实验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6年07期)
张强,于宏亮,许德智,于美娟[10](2016)在《基于自组织小波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在考虑建模误差、参数不确定和外部干扰情况下,以良好的跟踪性能及强鲁棒性为目标,提出基于自组织小脑模型(self-organizing wavelet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SOWCMAC)的鲁棒自适应积分末端(terminal)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将小脑模型、自组织神经网络和小波函数各自优势相结合,给出一种SOWCMAC,以保证干扰估计方法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和更好的泛化能力.其次,设计两种改进的terminal滑模面构造方法,并分别给出各自的收敛时间.然后,基于SOWCMAC和改进的积分terminal滑模面,给出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非奇异terminal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其中通过构造自适应鲁棒项抑制干扰估计误差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并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近空间飞行器姿态的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存在的参数摄动、干扰和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俯仰平面内的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把推力视为扰动对模型进行简化,将模型参考滑模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先对参考模型进行滑模控制器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模型设计滑模控制器,对趋近律参数进行调整,并设计自适应律估计系统中的干扰和不确定性部分.最后将设计的控制器应用于导弹姿态控制中,并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给定的信号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对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也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说明了把推力视为扰动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懿,韦汉培,魏海峰,储建华,彭艳.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模糊滑模鲁棒无源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2].李小兵,何阳光,赵思源,陈峰.具有强鲁棒性的导弹自适应滑模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赵萌.离散不确定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问题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8
[4].李昊林.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的鲁棒滑模控制[D].长春工业大学.2018
[5].谷志锋,孙晓云,余志强,朱长青.附加控制输入反演自适应滑模鲁棒励磁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9
[6].崔道旺,柳向斌.四旋翼飞行器姿态鲁棒自适应内模控制[C].第28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中).2016
[7].许大禹,杜佳璐.侧壁式气垫船升沉运动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6
[8].郝建红,汪筱巍.互联混沌电力系统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滑模鲁棒控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徐为民,徐攀.不确定扰动下双起升桥吊双吊具鲁棒自适应滑模同步协调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6
[10].张强,于宏亮,许德智,于美娟.基于自组织小波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