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装置论文_刘微,杨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隔震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支座,装置,橡胶,刚度,文物,空间结构,组合。

隔震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刘微,杨林[1](2019)在《桥梁减隔震装置的对比与选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减隔震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高阻尼装置或者材料减小地震的作用,并利用较小的支座地震刚度将桥梁结构和引起破坏的地震作用隔离开来。运用以上原理工程师们发明了多种减隔震装置。(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4期)

陈兆涛,丁阳,石运东,李忠献[2](2019)在《大跨空间结构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及其隔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结构的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该装置由用于水平隔震的铅芯橡胶支座和用于竖向隔震的组合液压缸构成。基于液压原理,通过改变组合液压缸不同阶段参与工作腔室的种类和数量实现装置竖向变刚度特性。推导了组合液压缸不同工作阶段的刚度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其滞回模型。完成了组合液压缸的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刚度计算公式与所建立滞回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不隔震、水平隔震、非变刚度叁维隔震与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时的响应,建立了考虑水平地震影响的最大竖向隔震位移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对结构加速度与杆件内力的减震率优于水平隔震支座,与非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接近,但可更有效地限制隔震层竖向位移与结构倾覆转角;所建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结构叁维隔震时的最大竖向隔震位移,不同地震记录作用下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6. 0%。(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邓璐铭,虞庐松[3](2019)在《组合减隔震装置在双塔斜拉桥中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组合减隔震装置在双塔斜拉桥中的减隔震效果,以乐清湾双塔斜拉桥为例进行分析。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仅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和组合减隔震装置时双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桥塔和过渡墩均设置减隔震装置的组合减隔震方案能获得更好的减隔震效果。过渡墩仅使用铅芯橡胶减隔震支座能有效减小过渡墩墩底弯矩,使用组合减隔震装置方案可以令能力冗余构件承担一部分地震力,在限制位移和控制地震力方面效果显着;组合减隔震装置可以对桥梁受力进行更好的分配,达到了优化减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应用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琰[4](2019)在《可移动文物隔震装置的地震动输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保护意义重大。相对于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而言,馆藏可移动文物所承担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承范围更广,数量更多,保护难度更大。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文物隔震装置的开发方面,但同时研究了可用于文物隔震系统的地震动输入的不利地震动数据库也很重要。本课题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针对文物隔震系统的地震动数据库。在阅读和概括了数量众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之后,本文采用PEER强震动数据库作为原始数据库,从中选取了地震动按照我国场地类别进行分类,采用了SAP2000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叁个文物隔震系统的模型,进行地震动输入研究,得到不同场地类别下各模型的结构响应,并按照响应给出了地震动排序。本文总结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文物隔震系统地震动输入方面研究的不足,需要批量输入地震动建立针对文物的地震动数据库。选取了PEER数据库中PGA大于50gal的地震动,按照地震动参数排序和场地分类挑选出了313条地震动作为本文计算用地震动。最终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SAP2000建立了叁个文物隔震系统的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并选取模型顶点加速度和支座位移作为参数给出了不同地震动幅值下的地震动的排序,对比了与相同周期的单自由度体系的基于谱加速度的地震动排序,建立了针对文物的最不利地震动数据库。(2)选取了两种典型的地震动,包括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文物隔震系统进行输入,探究对其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地震动引起的模型支座位移在地震动排序中处于前列,对于文物隔震系统的不利影响较为突出。(3)针对可移动文物放置不同楼层的位置会有加速度放大效应的问题,建立了四个博物馆框架结构模型,研究了多条地震动输入情况下,不同楼层的地震动输入后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后给出了不同幅值、层数下的文物隔震系统输入加速度放大系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王维,李爱群,王星星,高尚信[5](2019)在《碟形弹簧竖向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及其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碟形弹簧竖向隔震装置(DSI装置)的恢复力模型,对DSI装置的受力机理及变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DSI装置的原点指向恢复力模型(OO恢复力模型).此外,对典型DSI装置进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特征,并利用试验结果对OO恢复力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OO恢复力模型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特征,摩擦力对其恢复力特性影响较大;往复荷载试验工况下,DSI装置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特征,加载频率对其力学特性影响较小,动荷载幅值和加载预压位移的大小对其力学特性影响较大.随着动荷载幅值的增加,DSI装置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度逐渐减小,因加、卸载刚度不同呈明显不对称性形状;随着加载预压位移的增大,DSI装置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趋于饱满,其耗能能力逐渐增强.OO恢复力模型能够有效模拟DSI装置的力学行为,利用OO恢复力模型计算的DSI装置的等效刚度及等效阻尼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8%之内.(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段正新[6](2019)在《浮放设备地震反应研究及隔震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灾害时有发生,震后在结构可用的前提下,浮放设备震害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均十分严重,其功能部分中断或全部中断将给震后抢险救灾工作带来阻碍,因此,在地震中如何保护浮放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浮放设备是指不与接触面固定连接,工作时直接放置在接触面上的设备。当地震发生时,浮放设备因不与接触面固定,地震使浮放设备发生滑移、摇摆、倾倒、跌落而损坏,并由此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功能中断和次生灾害,因此对其地震反应研究及隔震装置设计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应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地震作用幅值、摩擦系数和垂直向地震影响系数k对浮放设备数值模型滑移的影响;以及宽高比B/H、重心位置及摩擦系数对浮放设备数值模型摇摆、倾倒的影响,研究了设备地震响应特性。2.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10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考虑转换层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研究地震作用下设备浮放楼层、设备浮放位置、楼板刚度和剪力墙刚度对浮放设备滑移、摇摆及倾倒的影响。3.鉴于浮放设备震害严重的情况,研制开发出一种浮放设备叁维隔震装置,此隔震装置设置了感应地震后自动切换正常状态与震时状态的转换系统,适用于正常使用时对稳定性要求很高同时抗震性能又较差的设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赵敏[7](2018)在《杆式轴向迭层橡胶钢板减隔震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安徽工业大学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7060454A,公开日期2017-08-18)"杆式轴向迭层橡胶钢板减隔震装置",涉及的减隔震装置包括轴向连接耳板、轴向连接内钢管、防护钢筒和迭层橡胶钢板。迭层橡胶钢板共有2个,每个内部设有轴向连接内钢管,轴向连接内钢管的一端与迭层橡胶钢板的内端面平齐,另一端设有轴向连接耳板;迭层橡胶钢板由管状多层钢板和管状多层胶板交替迭压而成,其最外侧为橡胶层,通过防护(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12期)

张卫东,张廷[8](2018)在《特高压变电站主变压器隔震装置安装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址在可能会发生强震地方的特高压变电站,由于在电网中的重要地位需要主设备满足抗强震的要求。特高压变电站大型变压器为了提高变压器自身的抗震能力,采用了新型设备隔震装置。此文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系统,阐述了特高压变电站大型变压器的隔震装置安装技术。(本文来源于《国网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田杰,刘亚东,宋晓胜,徐培杰,梁帅[9](2018)在《竖直索线抗拉隔震装置拉伸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竖直索线导轨滑块机构与橡胶隔震支座并联的抗拉隔震装置,采用了4种不同规格钢丝绳作为索线,并对其进行了剪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支座水平刚度的情况下,为支座不同的水平剪应变提供稳定的竖向拉力。另外,在剪切拉伸滞回过程中,装置的拉伸性能随滞回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同样规格索线提供的拉力随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索线提供的拉力与索线本身的抗拉性能有关。(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邹爽,温留汉·黑沙[10](2018)在《浮放文物叁维减隔震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滑移摩擦支座、黏滞阻尼器和复位弹簧的各自力学性能特点,设计研发出一种新型叁维减隔震装置。介绍了该叁维减隔震装置的组成构造,并以馆藏浮放文物为研究对象,对该叁维减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设计参数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叁维减隔震装置具有构造合理,传力机制明确等优点,在水平和竖向都能够具有适宜的隔震刚度和阻尼耗能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震后复位功能和整体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8年02期)

隔震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中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结构的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该装置由用于水平隔震的铅芯橡胶支座和用于竖向隔震的组合液压缸构成。基于液压原理,通过改变组合液压缸不同阶段参与工作腔室的种类和数量实现装置竖向变刚度特性。推导了组合液压缸不同工作阶段的刚度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其滞回模型。完成了组合液压缸的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刚度计算公式与所建立滞回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不隔震、水平隔震、非变刚度叁维隔震与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时的响应,建立了考虑水平地震影响的最大竖向隔震位移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对结构加速度与杆件内力的减震率优于水平隔震支座,与非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接近,但可更有效地限制隔震层竖向位移与结构倾覆转角;所建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结构叁维隔震时的最大竖向隔震位移,不同地震记录作用下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6. 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隔震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刘微,杨林.桥梁减隔震装置的对比与选用[J].建材与装饰.2019

[2].陈兆涛,丁阳,石运东,李忠献.大跨空间结构竖向变刚度叁维隔震装置及其隔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3].邓璐铭,虞庐松.组合减隔震装置在双塔斜拉桥中的设计应用[J].应用技术学报.2019

[4].梁琰.可移动文物隔震装置的地震动输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

[5].王维,李爱群,王星星,高尚信.碟形弹簧竖向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及其试验验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6].段正新.浮放设备地震反应研究及隔震装置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7].赵敏.杆式轴向迭层橡胶钢板减隔震装置[J].橡胶工业.2018

[8].张卫东,张廷.特高压变电站主变压器隔震装置安装技术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

[9].田杰,刘亚东,宋晓胜,徐培杰,梁帅.竖直索线抗拉隔震装置拉伸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8

[10].邹爽,温留汉·黑沙.浮放文物叁维减隔震装置研究[J].华南地震.2018

论文知识图

隔震装置补油回路液压原理图遗传算法流程图隔震结构模型图电液比例阀的特性曲线周期与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的关系被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标签:;  ;  ;  ;  ;  ;  ;  

隔震装置论文_刘微,杨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