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文学论文_赵海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裔美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伦理,亚裔,勇士,形象。

华裔美国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霞[1](2019)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作家与中国血脉相通,他们的作品从多角度多层次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突出体现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顺应自然和取用有节的生态智慧、民胞物与和敬畏生命的生态关怀。(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罗虹[2](2019)在《翻译伦理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策略——以《女勇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文学一直以来处于文学界的"边缘化"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随着华裔美国人的处境逐步得以改善,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多元文化体系中才成为亚裔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以《女勇士》为例,旨在探讨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策略。(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孝柱,张芳,李欣月[3](2019)在《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以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赛珍珠的贡献对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如何认识异域文化,如何与来自异域文化的人们相处,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国家形象的内涵特征,对跨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的中国形象传播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跨文化下中国形象传播的有序进行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郭海霞[4](2019)在《历史·族裔·性别——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生存空间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唐老亚》《凤眼》《莫娜在希望之乡》叁部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作为例,从历史空间、族裔空间、性别空间叁个方面对华裔文学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华裔作家在主题特征上呈现出多元化和世界主义的后现代倾向,但其作品的生命力依然根植于对华裔生存空间的关怀。对抗记忆的建构构成美国华裔族群身份确立的现代隐喻;流动性族裔空间的开拓揭示华裔生存阈限思考的相对化和复杂化;双性同体的性别操演宣布种族和性别联姻的去合法化,暗示华裔生存空间关注的个性化转向。对华裔历史、族裔和性别空间的大胆勾勒映射出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对其民权运动后生存状态的递进式反思以及对其生存空间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积极开拓。(本文来源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姝惠[5](2018)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文学包含着中美文化的双重基因。华裔美国文学自出现开始,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华裔文化历经了起起落落,最终获得了长足地发展。回顾历史,本文主要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并对华裔美国文学自拟手法与中国形象的差异性塑造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52期)

孙乐[6](2018)在《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感性”与“男性气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感性"和"男性气质"是长期以来用来度量华裔美国文学的两大核心概念。二者曾被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用来颠覆并重塑美国华裔的刻板印象,但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又呈现出多样的目标和策略。本文试图从历史语境、主题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探究二者在雷庭招、赵健秀、黄哲伦叁位华裔美国男作家作品中的流变,及其在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存在意义和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沈思[7](2018)在《关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文学现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其基本组成内容的华裔美国文学也随之发展,主要是因为二者存在共生共荣这一发展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定义,然后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语境和基本现状,最后对其展开发展探究。希望本文分析能够拓展文学空间,促进文学领域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罗海云[8](2018)在《全球化视野下看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变异与延续,我国国内已经有了多名学者进行着述论证。虽然这些着述多是在赵建秀和汤亭亭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真实性"这一争论作为截止点。对于一些华裔美国文学,中国文化出现了一些消解的现象缺乏相关的论述,虽然在大的时间范围内,中国文化有出现被美国文化所侵蚀的现象,但是没有相关的理论文献。下文将会从全球化的这一视角,开始展开关于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被消解的这一说法进行探讨,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关于文化的不同变化,是其随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现象。(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1期)

罗虹[9](2018)在《翻译伦理对华裔美国文学回译方法影响研究——以《女勇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回译,传统翻译理论视域无法对其翻译方法作出指导,但翻译伦理能够提供有效理据。《女勇士》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的一座里程碑",能够体现出华裔美国文学特点。以《女勇士》汉译本为例,从翻译伦理角度探索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的基本方法。(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米丽娜[10](2018)在《比较文学形象学对探讨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形象学主要关注对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所构建的形象。通过研究承载文本中异国形象的套话,异国形象的主体创造者,以及对异国形象从词汇,文本大的结构单位与故事情节叁个层面所进行的文本细读,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化身份认同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解读方式。(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1期)

华裔美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裔美国文学一直以来处于文学界的"边缘化"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随着华裔美国人的处境逐步得以改善,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多元文化体系中才成为亚裔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以《女勇士》为例,旨在探讨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裔美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海霞.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意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2].罗虹.翻译伦理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的回译策略——以《女勇士》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3].陈孝柱,张芳,李欣月.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以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为例[J].传媒论坛.2019

[4].郭海霞.历史·族裔·性别——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生存空间书写[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

[5].李姝惠.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J].校园英语.2018

[6].孙乐.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感性”与“男性气质”[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

[7].沈思.关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探微[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8].罗海云.全球化视野下看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消解[J].青年文学家.2018

[9].罗虹.翻译伦理对华裔美国文学回译方法影响研究——以《女勇士》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8

[10].米丽娜.比较文学形象学对探讨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的意义[J].北方文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华裔美国文学汉译一览表③中国文学一般项目(2)中国文学一般项目(1)2001年获批准的各级各类项目2001年度校级科...书奖的杰出文学中国形象图书主题语义网络国家基础战略...

标签:;  ;  ;  ;  ;  ;  ;  

华裔美国文学论文_赵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