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肌梗死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心律失常,重构,益气,血浆。
心肌梗死后论文文献综述
蓝剑,高刚丽,张瑜[1](2019)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例STEMI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通过PCI术前及术后随访4个月时的心脏磁共振检查确定病变冠状动脉及梗死心肌的主要特征,以术后随访4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较PCI术前增加20%或以上定义为LVR。以LVR发生为主要观察指标,以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再入院治疗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共有29例患者在PCI术后4个月内发生LVR,LVR患者的基线TSH水平显着低于非LVR患者(1. 20±0. 38m U/L∶1. 73±0. 44m U/L,P <0. 01)。通过ROC曲线确定基线TSH水平对LVR的预测价值为0. 78,最佳阈值为1. 38m U/L,灵敏度为77. 40%,特异度为73. 8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基线TSH <1. 38m U/L(OR=4. 68,95%CI:1. 27~15. 44,P <0. 05)、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 Tn T)峰值(OR=1. 90,95%CI:1. 29~3. 28,P <0. 01)和微血管阻塞(OR=3. 20,95%CI:1. 33~8. 44,P <0. 05)是LV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TSH <1. 38m U/L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基线TSH≥1. 38m U/L患者(10. 77%∶2. 22%,P <0. 01)。结论基线TSH水平是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LVR的独立预测因子,并能有效预测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6期)
李洋,朱恩军,赵开放,李振洲,杨丹[2](2019)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miRNA-1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利用miRNA-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拓展急性心肌梗死法医病理学诊断指标方法通过大鼠AMI动物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心梗发生后血浆miRNA-1表达变化水平,并与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进行对比;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死亡早期miRNA-1变化趋势结果 AMI发生30min,血浆miRNA-1含量开始升高,AMI发生1h、2h后,血浆中miRNA-1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5倍;而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在AMI发生30min后的表达部位发生改变,表达量升高;在死后稳定性方面,大鼠死亡0h、3h、6h、12h后,血浆miRNA-1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但在24h后,血浆miRNA-1明显升高,其平均值约为0h组的42倍(p <0.05)。结论在心梗发生早期,血浆miRNA-1含量特异性升高,并能在死亡早期保持稳定,有望作为法医病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辅助分子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杜海燕,包秋红,皇甫卫忠,程文俊,贾海玉[3](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CysC、ANGPTL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并分析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AMI患者95例为AMI组,根据是否发生左室重构分为心室重构亚组与非心室重构亚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临床资料及心功能指标,分析心室重构患者CysC、ANGPTL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最终纳入90例患者,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代谢异常病史比例及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χ~2=15.620、29.959、7.625,t=28.993、16.432、6.356、36.106,P均<0.01),ANGPTL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33.638,P<0.0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大于健康对照组,LVEF低于健康对照组(t=27.689、39.142,P均<0.01)。心室重构亚组(n=35) CysC、LVEDV水平高于/大于非心室重构亚组(n=55)(t=10.670、3.276,P均<0.01);ANGPTL4、LVEF低于非心室重构亚组(t=6.286、4.276,P均<0.01)。CysC水平与LVEDV呈正相关(r=0.61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70,P<0.05);ANGPTL4水平与LVEDV呈负相关(r=-0.631,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578,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CysC和低水平的ANGPTL4是心室重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72,95%CI 1.229~2.275;OR=1.405,95%CI 1.059~1.864,P均<0.05)。结论高水平的CysC和低水平的ANGPTL4是AMI后心室重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心功能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石斌豪,黄钰婷,徐宗佩,樊官伟[4](2019)在《芪丹利心丸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芪丹利心丸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的方法诱导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经过芪丹利心丸药物[1.1、2.2、4.4 g/(kg·d)]4周干预后,利用超声心动仪和左心室压力-容积环检测评价心功能。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心脏病理学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Ⅲ)的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3、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功能显着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内压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P<0.05],心室重构明显[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丹利心丸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进程,其中芪丹利心丸中剂量组和芪丹利心丸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P<0.05),并且抑制胶原蛋白CollagenI和Ⅲ的mRNA表达(P<0.05),减少心肌纤维细胞形成,下调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Smad3蛋白表达(P<0.05),提高抗纤维化蛋白Smad7水平(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芪丹利心丸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的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黄畇入,卢佳[5](2019)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房室传导阻滞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6例(15.00%)房室传导阻滞,而观察组中仅发生1例(2.50%)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中4例(10.00%)患者发生死亡,观察组中无一例死亡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可使患者心功能和疾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温琦,任贤亮,苏迪[6](2019)在《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模型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给药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曲美他嗪每日15 mg/kg),用药4周,叁组各8只。通过小动物超声仪测定叁组小鼠左心室功能指标,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情况,根据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荧光染色测定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给药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末径(LVEDD)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 <0. 05);给药组LVESD和LVEDD较模型组下降,LVEF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 <0. 05)。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梗死区心肌细胞水肿和坏死明显,可见诸多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出现明显蓝色胶原沉积,可见大量凋亡小体;相比模型组,给药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情况得以明显改善,少见蓝色胶原沉积和凋亡小体。模型组和给药组P62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着上调,LC3B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着下调(P <0. 05);给药组P62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着下调,LC3B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着上调(P <0. 05)。模型组和给药组Atg7 mRNA和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给药组Atg7 mRNA和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 <0. 05)。结论自噬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应用曲美他嗪给药可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水平,从而减轻心功能障碍,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陶红清,张进,鲍益铭[7](2019)在《养神定心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养神定心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养神定心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的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SD)及心率(HR)水平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则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及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变化更显着(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气短、胸胁作痛、疲倦乏力、下肢浮肿、畏寒肢冷、口燥咽干等证候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神定心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减缓心室重构,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胡景梅,朱牧[8](2019)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分为Ⅰ级组(37例)、Ⅱ级组(22例)和Ⅲ级组(11例)。叁组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叁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结果叁组患者LVEF、RVEF、RVEDV、RVESV、RVS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级组患者LVEF、RVEF、RVSV低于Ⅰ级组及Ⅱ级组, RVEDV、RVESV水平高于Ⅰ级组及Ⅱ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组患者LVEF(36.21±3.37)%、RVEF(42.55±6.13)%、RVSV(53.26±3.17)ml低于Ⅰ级组的(43.16±3.55)%、(48.29±6.44)%、(57.29±6.03)ml, RVEDV(131.47±5.29)ml、RVESV(67.19±5.13)ml高于Ⅰ级组的(118.49±7.55)、(58.64±5.0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进行有效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陈芳[9](2019)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其住院时间等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所选取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均为38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在住院时间、心功能、心律失常情况、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26±1.05)d,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4.52±2.01)d,t=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Ⅳ级者2例(5.3%),显着低于对照组的7例(18.4%),x2=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患者(7.9%)再出现心律失常,低于对照组的19例(50.0%),x2=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5.8%,x2=1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显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发病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可以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徐慕娟,王玲,韩钺[10](2019)在《自拟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2015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AMI后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EDD、CVP低于治疗前,HR慢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LVEF、LVEDD、CVP及HR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及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ET、NO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AMI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着,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机体炎性反应,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3期)
心肌梗死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利用miRNA-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拓展急性心肌梗死法医病理学诊断指标方法通过大鼠AMI动物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心梗发生后血浆miRNA-1表达变化水平,并与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进行对比;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死亡早期miRNA-1变化趋势结果 AMI发生30min,血浆miRNA-1含量开始升高,AMI发生1h、2h后,血浆中miRNA-1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5倍;而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在AMI发生30min后的表达部位发生改变,表达量升高;在死后稳定性方面,大鼠死亡0h、3h、6h、12h后,血浆miRNA-1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但在24h后,血浆miRNA-1明显升高,其平均值约为0h组的42倍(p <0.05)。结论在心梗发生早期,血浆miRNA-1含量特异性升高,并能在死亡早期保持稳定,有望作为法医病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辅助分子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肌梗死后论文参考文献
[1].蓝剑,高刚丽,张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2].李洋,朱恩军,赵开放,李振洲,杨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miRNA-1变化的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
[3].杜海燕,包秋红,皇甫卫忠,程文俊,贾海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CysC、ANGPTL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9
[4].石斌豪,黄钰婷,徐宗佩,樊官伟.芪丹利心丸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9
[5].黄畇入,卢佳.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6].温琦,任贤亮,苏迪.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7].陶红清,张进,鲍益铭.养神定心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
[8].胡景梅,朱牧.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陈芳.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10].徐慕娟,王玲,韩钺.自拟益气活血汤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