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竞争,市场,理论,成本,管制,产业,莫尔。
可竞争市场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孙飞,靳毓[1](2015)在《可竞争市场理论下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药品市场存在流通秩序混乱,药价虚高和虚低并存,招标采购后"二次议价"泛滥等一系列价格机制问题。药品价格政府管制太多,市场缺乏一定的可竞争性,是药品价格扭曲的主要成因。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发现,形成科学的药品价格机制应该把握好以下叁个方面的改革取向:放松政府管制,实现价格治理向市场化为主导的、社会和政府的多维度治理模式转型;进一步完善优化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医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可竞争性的外部市场环境。(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刘小玄,张蕊[2](2014)在《可竞争市场上的进入壁垒——非经济垄断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把垄断和竞争放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分析,因而能够发现中国大量存在的垄断与竞争交织的市场结构,能够发现在可竞争市场上也存在着局部垄断,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竞争,这些行为表现为系统的偏离均衡的结果。本文通过企业成本模型,区分和厘清了垄断的不同性质,从理论上界定了非经济垄断的范畴,并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采用中国1998—2008年部分企业数据,选择了六个同质性较高的行业,通过对成本函数和勒纳指数的测定,以及对成本曲线的拟合与比较,检验这种性质的垄断是否存在。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并表明这种非经济垄断长期和稳定地存在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这种垄断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完全相悖的,它保护了低效率的长期存在,不仅导致社会资源错配引起的社会效率和福利的损失,而且导致公平的损失是存在大量腐败现象的根源。由此,本文提出:调整目前产业法规及政策细则,打破非经济垄断和促进合理竞争,消除市场的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2014年04期)
张天祜[3](2014)在《用单一产品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试析继续教育领域中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两种模式的竞争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继续教育市场上函授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都提供成人学历教育这种产品,通过运用单一产品可竞争市场理论研究函授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竞争情况,通过在竞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使授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和服务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并明确在未来继续教育市场中二者需要资源和政策上的大力整合才能赢得发展的机遇。(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4年07期)
郭砚莉,汤吉军[4](2014)在《大型国有企业与市场竞争相融合的路径选择——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竞争市场理论突破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模型中小企业的假设前提,通过引入大企业(规模经济)的现实条件来研究现实的市场机制的功效。企业规模大小并不影响市场竞争效率,培育潜在的竞争环境,才有可能使大型国有企业与市场竞争相容。借鉴可竞争市场模型,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于降低沉淀成本,便利进入和退出条件,提高可竞争程度,从而通过连续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剔除那些无效率的国有企业。(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14年01期)
刘茂松[5](2013)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新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市场垄断,主要表现为有效率的垄断结构,具有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的特点。垄断结构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以模块化为组织基础的企业横向分工一体化则是这种垄断结构的主导形式。因此,我们在鲍莫尔可竞(本文来源于《企业家日报》期刊2013-04-13)
来有为[6](2013)在《从可竞争市场理论看我国垄断性行业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淀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强调了潜在竞争对规范在位企业行为的积极作用。建议我国政府以增强垄断性行业的可竞争性、培育有效竞争为目标导向,吸收借鉴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有益思想,继续推进和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提高垄断性行业的运营效率。(本文来源于《发展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张旻鹤[7](2012)在《中国网上购物平台产业结构规制研究——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竞争市场理论是规制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政府规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中国网上购物交易的整个过程以及占市场寡头垄断地位的几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沉没成本,提出了一个电子商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全新理论框架。即建立一个类似银联的互联中心,各种支付平台通过中心互联互通,互联中心同时为交易双方的第叁方资金安全提供诚信保障,互联中心由代表国家的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和经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物流平台网络更加竞争放开经营,以此来降低企业建立网上购物平台的沉没成本,使网上购物平台产业真正成为可竞争的产业,促使更多的网上购物平台的诞生和健康发展,政府由此对占垄断地位的网上购物运营商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制。(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2年21期)
王璐,陈民[8](2012)在《民间资本进入下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沉淀、不合理的政府管制导致自然垄断行业有效竞争不足,民间资本始终徘徊在行业门外,政府管制改革需要新视角和新思路。文章引入可竞争市场理论,从加强沉淀成本管理角度分析不同性质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旨在促进民间资本的有效进入。其中,准自然垄断行业管制的重点是消除人为制造的沉淀成本,并通过相关政策完善行业环境,降低沉淀成本,而完全自然垄断行业管制的重点是隔离沉淀成本和通过间接竞争、比较竞争减少沉淀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2年10期)
张秋红,刘国亮[9](2010)在《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电信产业组织形式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对政府管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的影响巨大。本文在对电信网络的构成以及电信产业巨额沉没成本来源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电信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全新理论框架。即将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和业务网络分离,物理网络由国家政府经营,业务网络由电信运营商经营。以此降低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使电信产业真正成为可竞争的产业。(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0年35期)
汤吉军[10](2010)在《可竞争市场理论及其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假设前提、推导过程以及主要结论等进行梳理,使我们对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借鉴可竞争市场理论,特别是运用沉淀成本概念,我们突破了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导致市场失灵的传统认识,为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提供一些新的管制政策设计,关键在于加强沉淀成本与风险管理,从而创造出一个自由进入与自由退出的可竞争市场环境,使沉淀成本、产权和信息不完全管制之间形成互补关系,更好地应用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实践中。(本文来源于《产业经济评论》期刊2010年02期)
可竞争市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把垄断和竞争放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分析,因而能够发现中国大量存在的垄断与竞争交织的市场结构,能够发现在可竞争市场上也存在着局部垄断,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竞争,这些行为表现为系统的偏离均衡的结果。本文通过企业成本模型,区分和厘清了垄断的不同性质,从理论上界定了非经济垄断的范畴,并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采用中国1998—2008年部分企业数据,选择了六个同质性较高的行业,通过对成本函数和勒纳指数的测定,以及对成本曲线的拟合与比较,检验这种性质的垄断是否存在。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并表明这种非经济垄断长期和稳定地存在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这种垄断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完全相悖的,它保护了低效率的长期存在,不仅导致社会资源错配引起的社会效率和福利的损失,而且导致公平的损失是存在大量腐败现象的根源。由此,本文提出:调整目前产业法规及政策细则,打破非经济垄断和促进合理竞争,消除市场的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竞争市场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孙飞,靳毓.可竞争市场理论下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5
[2].刘小玄,张蕊.可竞争市场上的进入壁垒——非经济垄断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
[3].张天祜.用单一产品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试析继续教育领域中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两种模式的竞争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4
[4].郭砚莉,汤吉军.大型国有企业与市场竞争相融合的路径选择——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视角[J].长白学刊.2014
[5].刘茂松.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新的可竞争市场理论[N].企业家日报.2013
[6].来有为.从可竞争市场理论看我国垄断性行业改革[J].发展研究.2013
[7].张旻鹤.中国网上购物平台产业结构规制研究——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2
[8].王璐,陈民.民间资本进入下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2
[9].张秋红,刘国亮.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电信产业组织形式调整[J].商业时代.2010
[10].汤吉军.可竞争市场理论及其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J].产业经济评论.2010
论文知识图
![一1可竞争市场理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272495.nh0009&suffix=.jpg)
![可竞争市场理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9097184.nh0008&suffix=.jpg)
![可竞争市场理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265454.nh0001&suffix=.jpg)
![结构—行为—绩效范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ZIYU2010050310001&suffix=.jpg)
![规制、竞争与边界](/uploads/article/2020/01/03/08576761013c0c60b4f42848.jpg)
![可竞争市场模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261101.nh0004&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