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艺术消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艺术,艺术品,市场,杂技,文化,消费行为,民间艺术。
艺术消费论文文献综述
张佑民[1](2019)在《社区居民文化艺术需求与消费调查:现象与构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社区居民文化艺术需求与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出发,对受访居民的需求与消费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并分析,并通过调研结果对提高居民文化艺术消费水平提出可能性建议,促使艺术普及教育以及艺术实践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的需求。文章指涉的文化艺术消费有别于大众化娱乐消费,可理解为严肃艺术,包括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当代艺术、现场艺术等。(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11期)
胡晓钰[2](2019)在《普品艺术消费升温 潘家园频推“大众小拍”》一文中研究指出均价万元级拍品的大市场“除了玉翠珠宝,还包括二手奢侈品、紫砂壶、名家瓷器、书画、回流工艺品等多个门类,共计258件拍品,估值超过800万元。”——在眼下这段秋拍季落幕后的征集期,华盈潘家园第二届大众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与往常令人咋舌的天(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19-10-25)
张锐[3](2019)在《从艺术到艺术品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杜尚将小便池放入美术馆展览时,挑战了所有人的神经,大家惊呼:这也可以被称为艺术品吗?杜尚以一种反“艺术”的态度再次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这不是艺术,那艺术到底是什么?”有人说生活即艺术,而艺术家博伊斯沿着这条道路更是提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如(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报》期刊2019-10-25)
王少杰[4](2019)在《从艺术消费谈到消费艺术:艺术品市场的消费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些年艺术品投资的风潮逐渐回归理性发展之后,艺术消费成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艺术消费的普及无疑是我国艺术市场的强心剂,也是艺术市场良性循环的表征。与此同时,艺术市场也随着科技与人们交往方式的改变而产生了新的动向,那就是消费艺术。拥有一件艺术品,甚至是它的复制品都不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带给消费者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而要体验这个过程,电子图像或是印刷在笔记本上的画作即可把你带入艺术的世界。不管是艺术品的投(本文来源于《艺术品》期刊2019年10期)
何俊姝,张现金,余文珍,廖艺威,冯斌[5](2019)在《90后大学生高雅艺术产品的消费行为特征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实施效果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笔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90后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知情况和社会需求以及对高雅艺术产品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潜力的现状。从多个角度出发对90后大学生高雅艺术产品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以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27期)
孙冰[6](2019)在《文创消费大爆发 博物馆艺术科研机构集体变网红 ?这些玩法绝了》一文中研究指出和乾隆爷的带货能力值相比,李佳琦绝对弱爆了。不过,要比起隔壁梵高的粉丝基础和吸金能力,那乾隆还仍需努力。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围绕历史、文化IP进行文创开发正呈现出井喷态势。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在过去两年内涨了3倍,不少网红产品的销售额几何级数暴增;过去一年中,在线上逛博物馆的人首次超过了去博物馆参观的人,(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期刊2019年17期)
王平[7](2019)在《文化消费与非遗传承:湖南民间艺术资源市场开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消费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造就社会化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资本化的过程。文章分析了文化消费与非遗传承的内在关系,探讨了湖南民间艺术资源市场开发的策略。强化湖南民间艺术与大众文化需求之间多重关联的认知,思辨以文化消费滋养非遗传承的理念,思考湖南民间艺术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市场开发策略,是新时代推动湖南非遗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调整湖南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湖南包装》期刊2019年04期)
谢雪莹[8](2019)在《在信息时代洞察消费的本质——谈Censydiam模型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时代,消费需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通过引入了censydiam模型,洞悉消费动机,建立起消费动机与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并指导设计定位和设计趋势研究。(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7期)
陈诗瑶[9](2019)在《从大众文化到艺术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在对其进行干扰,大众文化只是其中之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有五十六个民族,发展至今所拥有的文化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信息庞大了。再加上各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文化不同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大众文化是纷繁复杂的。就像一件产品一旦在某个契机下引领了潮流,形成了文化,很快就会有商家争相生产,越来越多的大众盲目跟风、争相购买,但也是会有头脑清醒的人存在的。类似于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这种现象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是必然会产生的。(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3期)
相玉荣[10](2019)在《新时代文化消费背景下杂技艺术的传播美学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学员论文)2013—2015年,我国文化消费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37.51%增加到2015年的39.73%。由此可见,新时代居民文化消费总量逐年增加,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前,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文化服务创新步伐加快,体验式、娱乐化的大众文(本文来源于《杂技与魔术》期刊2019年04期)
艺术消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均价万元级拍品的大市场“除了玉翠珠宝,还包括二手奢侈品、紫砂壶、名家瓷器、书画、回流工艺品等多个门类,共计258件拍品,估值超过800万元。”——在眼下这段秋拍季落幕后的征集期,华盈潘家园第二届大众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与往常令人咋舌的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艺术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佑民.社区居民文化艺术需求与消费调查:现象与构因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2].胡晓钰.普品艺术消费升温潘家园频推“大众小拍”[N].北京商报.2019
[3].张锐.从艺术到艺术品消费[N].中国摄影报.2019
[4].王少杰.从艺术消费谈到消费艺术:艺术品市场的消费化倾向[J].艺术品.2019
[5].何俊姝,张现金,余文珍,廖艺威,冯斌.90后大学生高雅艺术产品的消费行为特征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实施效果的关联分析[J].时代金融.2019
[6].孙冰.文创消费大爆发博物馆艺术科研机构集体变网红?这些玩法绝了[J].中国经济周刊.2019
[7].王平.文化消费与非遗传承:湖南民间艺术资源市场开发策略[J].湖南包装.2019
[8].谢雪莹.在信息时代洞察消费的本质——谈Censydiam模型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
[9].陈诗瑶.从大众文化到艺术消费[J].艺术品鉴.2019
[10].相玉荣.新时代文化消费背景下杂技艺术的传播美学转向[J].杂技与魔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