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环境演变论文-郭凤双,王长宝

气候环境演变论文-郭凤双,王长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环境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特征,叁星堆文明

气候环境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郭凤双,王长宝[1](2019)在《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叁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总结四川不同地区在中—晚全新世时期的气候演变情况,将其与叁星堆文明的发展衰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川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全新世气候稳定且温度较为温暖,晚全新世的气温较为波动,总体温度较中全新世低; 3.0 KaBP以来,四川地区季风减弱,乔木孢粉大量减少,冷杉属孢粉减少明显,气温下降,冷暖交替频繁,气候变干,环境恶化,这一系列气候事件有可能导致叁星堆文明的衰亡.(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谢宇龙,吴福莉,方小敏[2](2019)在《云南新生代孢粉组合与气候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代全球的气候与植被经历了显着变化。系统开展云南新生代植被与气候的研究将为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和印度季风起源与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总结了近几十年来云南的新生代孢粉记录,重建了除始新世以外的云南新生代植被与气候的大致变化,并划分出9个孢粉组合带:古新世为榆粉属-麻黄粉属-希指蕨孢组合,植被是以落叶阔叶植物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偏干旱;早中渐新世时为栎粉属-桤木粉属-松科-水龙骨科组合,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针叶林增多,气候有所变凉,为松科-栎粉属-水龙骨科组合;中中新世为壳斗科-桤木属-水龙骨科-松科组合,壳斗科和喜湿热的蕨类植物含量高,反映了暖湿的中中新世气候环境;晚中新世—早上新世为壳斗科-松科-桤木属-草本植物组合,早期气候温暖湿润,晚期针叶林和草本植物增多,气候有冷干化趋势;中上新世为栎属-松科-水龙骨科组合,热带亚热带的科属增加,气候暖湿;晚上新世为松科-栎属-草本植物组合,针叶林和草本植物扩张,气候有冷干化的趋势;更新世为松科-草本植物-栎属组合,针叶林和草本植物增多,气候进一步冷干化;全新世为松科-栎属组合,气候总体回暖,以中期最为暖湿。上述云南孢粉植物群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全球温度是控制云南植被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变冷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而晚中新世以来的冷干化是全球变冷和高原隆升迭加的结果。已有的研究显示云南古近纪的孢粉研究明显不足,部分地层仍存在时代争议,因此,认为今后在解决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云南古近纪孢粉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王之晟[3](2019)在《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更新统沉积特征及气候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扎鲁特旗处于东亚季风区的东北缘,对季风强弱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敏感.本文以扎鲁特旗地区的更新统赤峰黄土与乌尔吉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剖面中沉积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粒度、碳酸盐、磁化率、孢粉、光释光等指标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表明,研究区光释光测年结果为(130.8±6.1)~(38.7±1.7)ka,赤峰黄土的气候环境以温暖湿润草原植被景观为主,底部和顶部出现较短暂的寒冷干燥的疏林草原植被景观;乌尔吉组气候环境变化总体表现为凉爽干燥荒漠草原-草原植被景观.(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9年02期)

牛杏,杨香华,严德天,庄新国,王波[4](2018)在《澳大利亚North Carnarvon盆地中生代气候环境演变与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层中包含的大量微体化石,结合沉积学分析,恢复了澳大利亚North Carnarvon盆地中生代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综合中生界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古地理背景,探讨了其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不同层段微体化石属种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对应于古气候与古环境的变迁;古气候呈干旱—湿润—干旱—湿润的旋回性变化;早叁迭世—晚叁迭世为水退过程,晚叁迭世—晚白垩世整体为水进过程。中生界可识别出4个沉积相类型:叁角洲相、滨海相、局限海相和开阔海相。早叁迭世主要发育开阔海相,中—晚叁迭世则主要发育叁角洲相,侏罗纪局限海相尤为发育,白垩纪主要发育局限海相和开阔海相。4个沉积相的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差异明显,叁角洲—滨浅海—局限海—开阔海孢粉含量逐渐下降,沟鞭藻+疑源类含量逐渐升高;叁角洲相与滨浅海相孢粉占主导地位,局限海相孢粉含量与沟鞭藻+疑源类含量相近,开阔海相则以沟鞭藻+疑源类占主导地位。古气候与古环境影响沉积物的供给及有机物的形成,微体化石组合决定了有机质的母质类型,两者最终决定了盆地有机质的发育模式,综合中生界烃源岩发育的古地理背景、古气候条件及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将其有机质发育模式总结为大型叁角洲背景下陆源有机质发育模式和局限海背景下混合有机质发育模式。(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李明坤[5](2018)在《南海西北部36 kyr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与驱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季风是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良好的碳酸盐保存条件,因而能很好地记录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海平面在地质历史上的反复升降,可能会导致沉积物的搬运距离、不同物源区的相对贡献、水流等发生变化。南海北部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海平面变化会造成海陆地理格局的重大变化。因此,海平面变化和东亚季风控制下的陆地风化可能是影响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的两大主要因素。前人揭示的高分辨率古气候环境记录多集中于南海东北部的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而对位于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不足。这限制了我们对南海北部的沉积环境和东亚季风演变的综合认识。本文对取自琼东南盆地北部陆坡的PC338岩芯的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识别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探讨海平面变化和东亚季风对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环境的影响。首先,利用AMS14C获得准确年代,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识别出浊流沉积层,并在剔除浊流沉积层后获得可靠的年代-深度模式。然后,对粒度进行端元组分模型(EMM)分离,提取蕴含不同信息的端元(EM);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主量元素进行分析,提取记录地表风化的有效化学元素指标;进行系统磁学测试,并探讨磁学性质对气候环境的响应。利用所提取的东亚夏季风代用指标,恢复该区过去36 kyr以来的气候环境的演变历史。最后,前人已取得的成果,探讨了东亚季风的主要驱动机制。基于本项研究,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PC338与不同源区沉积物的REE对比,以及最近多种物源示踪方法得到的结果都表明,PC338沉积物的主要物源为红河和珠江。2.由于海平面降低,岩芯内出现一层末次盛冰期(LGM)期间形成的浊流沉积层。其触发机制可能是: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20 m,红河口紧邻陆坡区,河口沉积物形成的异重流经过液化而逐步发展为浊流,并沉积到陆坡区。浊流的冲刷作用导致古红河口与沉积区之间更加畅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后来的沉积物变粗、沉积速率增大、Si O2含量和磁性矿物输入量的增多。3.随着海平面的降低,河口距沉积区的距离被缩短,沉积物和磁性矿物粒度(χARM/χlf)都变粗,大量来自红河的、高赤铁矿含量的磁性矿物输入,近源搬运的最粗粒度端元EM4(~15-100μm)的含量增大,远源搬运的最细粒度端元EM1(~0-2μm)含量降低,沉积速率升高。4.EMM分离得到的EM2组分(~2-10μm)可能代表稳定河流输入粘土-粉砂。由于它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作用下的陆源风化和降雨控制,因此可作为东亚夏季风指标。5.主成分1(PC1,包含K2O、Al2O3、TFe2O3和Mg O)能稳定记录地表化学风化。6.当海平面低于-90m时,磁性矿物主要来源于红河的粗粒沉积物;而当海平面高于-90 m时,磁性矿物可能以细粒悬浮为主。因此,在高海平面时期(~32-36kyr BP和~0-15 kyr BP),高的磁化率(χlf)值对应加强的夏季风;而低海平面时期(15-32 kr BP)则截然相反。7.PC338岩芯的EM2、PC1和磁化率等指标能有效反映过去~36 kyr东亚夏季风强度。这些指标对LGM、Heinrich事件、B?lling-Aller?d、新仙女木事件等全球性的事件或阶段都有很好的记录,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可能包含全新世8.2 ka和10.3 ka冷事件的印记。8.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北半球30°日照辐射量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夏季风主要受到北半球夏季日照辐射的驱动。全新世适宜期(HO)出现在早全新世,说明日照辐射在早全新世对热带辐合带(ITCZ)有极强的驱动作用。另外,冷的气候事件具有全球一致性,可能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减弱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8-06-01)

翁成郁[6](2017)在《巽他区域地质气候环境演变与陆地生物多样性形成与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巽他地区位于东南亚热带环境,是世界最主要的叁大热带雨林分布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受到物种绝灭威胁最强烈的区域。该区域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因其位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地质历史上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另外该区域主要为陆架区,被海水分割成分散隔离的众多岛屿,在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旋回中受到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的强烈影响加速物种与基因的交流,从而累计大量的物种。在第四纪气候变化时期,温度与海平面变化强烈地影响了物种的分布范围与彼此间的隔离与融合,使得它们的多样性受到较大影响。冰期时海平面的下降使得大面积陆地出露,利于物种的传播与扩展及基因的交流,间冰期时上升的海平面隔离了许多生境,隔离的环境有利于新物种生成,但是绝灭也更容易发生。生物避难所对于物种的存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当前快速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避难所显得更加重要,然而,一部分物种虽然可以由此延续,但是大多数物种面临的生存危机可能更大,这是未来该地区生态保护的一大挑战。(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11期)

柏杨[7](2017)在《湖光岩玛珥湖多指标记录下的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毗邻南海的湖光岩玛珥湖为过去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沉积记录。本文利用粒度、总有机碳、δ~(13)C_(TOC)、δ~(15)N和叶蜡烷烃δ~(13)C、δD同位素、甘油四醚膜脂等多种指标对湖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进行了重建。我们发现:第一,多指标共同指示了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9.2ka、6.2ka;大约自9.2ka B.P开始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同时δ~(13)Cwax反演的C_4比例开始陡降,湖泊汇水面积上升;9.2~1.8ka B.P,粒度揭示的湖泊水位相对较高,湖区表现为纯C_3生态系统,其中在7~6ka B.P湖泊水位和C_3比例都达到最大值,我们利用GDGTs的MBT/CBT指标反演的区域MAT处于高值,且波动很小,可见7~6ka阶段可能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第二,Δδ~(13)C_31-29揭示了6.2ka EASM开始减弱,逐渐减弱至晚全新世的弱季风水平。在2.7ka以后,低水位、热带植物减少和~1.8ka C_4植物再次出现揭示了晚全新世偏干旱的气候条件。第叁,TOC和δ~(15)N两指标被认为与湖泊系统的生产力以及营养供给、利用等相关,被冬季风所调控的这些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东亚冬季风(EAWM)变化。EAWM从早全新世到晚全新世由强转弱,且在~6.2ka B.P处显着转变,呈现出与EASM同相变化特点。然而,湖区~9.2 ka EASM开始加强期间正是EAWM强盛时期,这一时间晚于董哥洞石笋δ~(18)O值揭示的季风增强,表明了不同研究区域可能存在不同的EASM驱动机理。通过对玛珥湖所在华南地区及其周边的多记录对比发现似乎全新世以来EASM总体上的“干-湿-干”演变模式与赤道以南澳洲热带地区的水汽变化同相,与南美洲热带外围的安第斯山脉反相变化;依据于赤道和太平洋地区观测到的水汽相位关系,我们推测热带太平洋ENSO可能是EASM千年尺度下引起降雨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此外,本研究利用湖光岩表层HUG1-50样品(近2ka)烷烃氢同位素与GDGTs反演的降水、温度记录与印度季风(ISM)主控区的石笋记录对比,可以发现ITCZ位置移动与沃克环流可能是导致中世纪暖期干暖、小冰期湿凉的主要驱动因子,这种“干暖-湿凉”的气候转变在西沙的东岛等位置也被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7-06-01)

汤文坤[8](2017)在《7ka以来海南双池玛珥湖气候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双池玛珥湖804 cm的沉积岩心进行含水量、干密度、粒度、磁化率、干湿色度、色度、有机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的测试分析,结合210Pb、137Cs、AMS14C的分析测试结果,重建了湖区7ka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7~1.4 ka BP湖盆为沼泽相沉积,期间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7056~6615 cal a BP,气候相对温和湿润;6615~1413 cal a BP,该阶段有效降水先减少后增加,气候总体表现为干热。1.4kaBP以来为浅湖沉积环境,该时期降水先增加后减少,整体气候相对凉干,该阶段磁化率的增加指示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岩心记录的近1500年来的气候变化,能够识别出较为干旱的MWP(约900~1200 AD)和相对湿润的LIA(约1300~1750 AD),MWP较干旱的气候环境与中国南方湖泊的沉积记录相一致性。在7~3 kaBP期间,湖盆气候逐渐干旱,这种变化趋势受控于太阳辐射和ITCZ的移动。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可与ENSO变化进行对比,近1500年指标时间序列存在6~8 a,18~20 a,88 a,103 a,215 a的周期,与ENSO和太阳活动的周期相对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7-05-24)

徐国真[9](2017)在《华南P-Tr之交黏土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演变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迭纪末(~250Ma)发生了地史时期最具灾难性的集群灭绝事件,约90%的海洋生物种、70%的陆地脊椎动物及绝大数陆地植物在这次事件中消亡。尽管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这次地史上最大生物灭绝事件的触发机制及灭绝机制至今未有最终定论。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是以二迭纪末-叁迭纪初强烈的火山活动为最终触发机制、其派生产物——气候环境恶化(包括全球变暖、海陆酸化等)为灭绝机制的假说。然而假说是否成立,仍需沉积记录的直接验证,其第一步即是全面系统地查明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全球气候变化、寻找海陆酸化的地质证据,然后才可能在精确的年龄框架内探讨气候环境与火山活动、生物灭绝之间的时间序列关系与因果关系。对于P-Tr之交古环境气候演变,目前最大的进展是生物成因氧同位素定量恢复古气温的研究,其结果证明了晚二迭世末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然而气候环境变化的其它方面,如气候变干还是变湿、化学风化作用增强还是减弱,是否存在酸化等问题还广受争议。因此本论文就针对以上问题,拟通过对华南4条海相剖面(扬子地台北缘:上寺、甘溪;扬子地台南缘:新民、东攀)和1条陆相剖面(扬子地台西缘滇东鲁贝)进行高分辨率黏土矿物及CIA等指标的综合分析研究,以期为探明华南P-Tr之交古气候环境演变提供证据支持。本文研究过程及取得结论如下:(1)通过对各研究剖面稳定主微量元素比值(如Al2O3/TiO_2、Zr/Hf,Zr/Sc、Nb/Ta、Th/Sc等)、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TOC)的纵向变化及对比得出:扬子北缘上寺、甘溪剖面物源成分及纵向变化相似,但自N.changxingensis带向上变化不显着;扬子南缘新民剖面和东攀剖面物源成分相差较大,前者更偏基性,后者偏酸性,且前者在P-Tr界线上下具有较为明显的物源变化,而后者几乎无变化;鲁贝剖面物源为峨眉山玄武质,纵向无变化,物源较稳定。(2)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透射电镜(SEM/TEM)观察以及岩石热解分析(Rock-eval)等手段综合判断华南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黏土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扬子北缘P-Tr剖面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绿泥石含量在二迭系顶部开始出现并向叁迭系增加,上寺剖面界线附近另含蛭石矿物;扬子南缘P-Tr剖面黏土矿物组成复杂,以伊利石质+绿泥石质矿物为主,伊蒙、绿蒙、绿蛭等混层矿物发育,东攀剖面P-Tr界线及其之上含蛭石;滇东鲁贝剖面黏土矿物亦以伊利石质+绿泥石质矿物为主,含少量高岭石和蛭石;扬子南缘、滇东鲁贝剖面黏土矿物组成较扬子北缘富含绿泥石质矿物,其原因主要是物源富镁铁质,这与它们距离峨眉山玄武岩较近及晚二迭世末扬子南缘发育大量海相玄武岩有关。同时,综合各剖面岩石裂解分析、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火山粘土岩伊蒙混层中伊利石层片含量(上寺最低:50-60%;东攀、鲁贝剖面中等:70-80%;甘溪、新民最高:>90%)以及SEM/TEM观察,笔者认为各剖面黏土矿物明显受成岩作用影响,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扬子北缘剖面以蒙脱石的伊利石化为主,上寺剖面转化程度最低,成岩作用程度最小,同时非混层矿物伊利石和绿泥石在扬子北缘不受成岩作用主导;扬子南缘剖面成岩作用则以蒙脱石的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为主,且成岩转化在二迭系碳酸盐岩层位更高,东攀剖面是研究剖面中唯一仍含R0型伊蒙混层的剖面,其原因可能是该剖面缺乏蒙脱石转化所需的K+;滇东鲁贝剖面黏土矿物成岩作用亦以蒙脱石的绿泥石化和伊利石化为主,成岩转化在二迭系较为粗粒的层位及叁迭系比较显着。(3)评估了成岩作用影响后,整体上华南P-Tr之交黏土矿物蕴含向上逐渐干旱化的气候趋势,但各区域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扬子北缘剖面绿泥石在二迭系顶部出现并向叁迭系逐渐增加、伊利石结晶度亦从二迭系向叁迭系增加;扬子南缘东攀剖面R0型伊蒙混层、高岭石向上逐渐减少、伊利石结晶度反而略有略增加;滇东鲁贝剖面则表现在高岭石向上逐渐减少,并伴随煤层/线的向上减薄消失、好温喜湿Gingantopteris植物群被相对更适应干旱气候的Peltaspermum盾籽类为主体的植物面貌所代替。但总体上,气候在P-Tr附近的干旱化是循序渐进的,直至界线之上约0.08Ma才出现干旱化的快速加强。(4)为探究华南P-Tr之交化学风化强度变化,笔者计算了各剖面化学风化指数CIA,结果表明扬子北缘剖面CIA受碳酸盐含量影响很大,其值与CaO及方解石含量呈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表明CIA在扬子北缘剖面应用受化学沉积影响大;而扬子南缘新民剖面除了碳酸钙含量影响CIA的应用外,过多的火山物质也是限制CIA应用的一大原因,因此也无法用来恢复化学风化强度变化。相比之下扬子南缘东攀剖面与滇东鲁贝剖面样品以细粒碎屑岩为主,生物化学碳酸盐组分极少,物源保持一致且后期成岩改造影响小,因此是较为合适的CIA应用剖面。结果显示,东攀剖面CIA值域在75-90之间,而鲁贝剖面CIA二迭系则近100,均有从二迭系到叁迭系减小的趋势,但从二迭系至P-Tr界线附近减小程度微弱,表明化学风化作用虽有减弱,但不明显或基本无变化;而化学风化的快速减弱在P-Tr界线之上的叁迭系底部(距P-Tr界线约0.08Ma),该变化在鲁贝剖面有记录,海相东攀剖面叁迭系因采样地层较短样品较少,没有到达对比于鲁贝剖面CIA快速降低的层位,因此无此记录。(5)为验证黏土矿物得出的气候干旱化,本文还增加了鲁贝剖面环境磁学特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剖面P-Tr界线之下磁性矿物以主要形成于温暖潮湿气候环境中的磁铁矿为主,叁迭系中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等主要形成和保存于高温干旱、氧化环境中的磁性矿物取代磁铁矿的主导地位,与前人在海相上寺、峡口及东攀剖面进行的磁学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结合黏土矿物及CIA数据变化,笔者认为至少在华南,叁迭系红层应为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其磁性矿物转变亦主要为沉积初期气候环境变化的产物,而不是有些学者认为的仅代表后期成岩作用中磁性矿物氧化的结果。(6)鲁贝剖面CIA在叁迭系东川组并非完全处于低值,而间歇性的出现极高值,这些高值恰好对应更细粒的泥岩-粉砂岩同时相对于沉积的绝大部分细砂岩来说含有更多的磁铁矿、具有更高的磁化率。这些泥岩-粉砂岩层位表明在叁迭纪高温干旱气候大背景下气候具有短暂间歇性的强降雨时期,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点。而在二迭系,无论CIA还是磁化率在二迭系均没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因此季风性气候在叁迭纪相对于二迭纪是明显加强的。这从华南各沉积剖面叁迭系的岩性旋回性比二迭系更明显也可见一斑。(7)火山活动CO_2气体大量释放及高温能够促进硅酸盐矿物的化学分解,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因此目前地学界广泛“想当然地”认为在广泛且强烈的火山活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风化作用在P-Tr之交应是增强的;然而另一方面,P-Tr之交Pangea大陆特殊的分布格局使得季风性气候十分盛行,其特点是总体降水少、干旱,间歇有短期强降水,因此总体上是抑制化学风化作用的。因此,笔者认为,P-Tr之交及早叁迭世气候湿润或干旱取决于火山活动影响与季风性气候两者之间的博弈。而就本论文研究结果显示,至少在当时的华南地区,气候总体是向干旱转变的,表明大陆联合引起的季风性气候可能略占上风。(8)本文提出了华南P-Tr剖面中可用于反映陆地酸化的指标——蛭石、HIM矿物。蛭石是一种膨胀性2:1型黏土矿物,在自然界中多形成于偏酸性的沉积环境中(pH范围一般在4-6),是弱酸性土壤中常见的黏土矿物类型。HIM矿物是一种膨胀性黏土矿物间层被“岛屿状”羟基铝/镁/铁等聚合物充填的特殊黏土矿物,其形成及稳定pH较蛭石偏低。在本论文上寺、东攀、鲁贝剖面中,蛭石(和HIM矿物)仅存在于跨越各剖面P-Tr界线附近层位,且与碳同位素负偏及陆源物质/炭屑大量输入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因此,笔者认为二者的出现可能指示了陆地生态系统崩溃、植被破坏,大量偏酸性土壤物质输入沉积盆地的现象。另外蛭石、HIM矿物的出现与碳同位素负偏较好的对应性,因此酸化很可能是P-Tr之交强烈的火山活动释放大量酸性气体的结果。(9)关于华南P-Tr之交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气候干旱化在二迭纪末-早叁迭世最早期是循序渐进且不显着的,直到界线之上才出现迅速加强,但植物灭绝层位附近广泛发育的森林野火可能是造成陆地植物灭绝及生态崩溃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灭绝界线附近的迅速升温则可能是导致海陆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但更精细的研究仍在进行以期检验温度骤升是否真正为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同时,就全球范围来看,酸化证据目前在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剖面与灭绝层位关系也是不一致的,酸化是否是生物灭绝的直接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7-05-01)

潘宁惠[10](2017)在《共和盆地马四剖面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风沙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成沉积序列研究对于揭示区域风沙活动历史及沉积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亚洲季风环流和西风环流的交汇地带,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效应,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响应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共和盆地马四队剖面(MS剖面)地表沉积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沉积物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分析,结合~(14)C测年手段,对共和盆地MS剖面全新世以来的风沙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过程进行了恢复重建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整个剖面粒度组成以砂粒为主,粉砂次之,粘粒最少。其中,细砂是砂粒组成的主体,砂含量在风成砂层中明显高于古土壤层,粉砂和粘粒含量则相反;剖面沉积时期气候环境整体相对稳定,风成砂物源较为单一;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高值均与与古土壤层对应,低值与古风成砂层对应,二者曲线波动与粘土粒级沉积物含量曲线对应较好。通过对剖面常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分析显示,在全剖面序列中,各常量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MS剖面各常量元素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将剖面常量元素含量分别与上部陆壳(UCC)和陆源页岩相比较发现,较UCC而言,MS剖面表现出明显的富Ca、Si而贫Mg、K、Na、Fe和Al的特征,而较陆源页岩,除Na元素表现出相对富集外其他元素含量均表现为亏损;且古土壤层化学组分与UCC均值更为接近;另外,通过比值分析发现硅铁铝率较Na/K值能更为具体准确地记录MS剖面沉积时期的气候波动旋回变化特征;各微量元素迁移能力强弱变化顺序为:Sr>Ni>Ce>Ga>Rb>As>Mn>Y>Ba>Pb;Ba、Rb、Mn和Y元素能更加清晰明确的反映MS剖面的沉积环境信息,而Sr、Ni和Ce在反映研究区沉积环境差异信息时相对较为模糊;微量元素比值Rb/Sr、Ba/Sr和CaO/Sr更能清晰地反映区域沉积环境的干湿变化;Cu/Mn相对来说表征的气候变化信息较为模糊。A-CN-K叁角图分析显示,MS剖面沉积物化学风化和剥蚀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剖面沉积很可能起源于上部陆壳(UCC)并与上部陆壳(UCC)组分平均含量相似,且古土壤和古风成砂的化学组分有较强的均一性;剖面显然处于脱Ca、Na的早期风化阶段,远未达到蒙脱石及伊利石的风化阶段。综合分析MS剖面风成沉积物中多项气候代用指标,结合~(14)C测年手段,依据剖面沉积相变特征,将全新世以来的区域风沙活动和沉积环境变化过程分为如下阶段:11.98 ka BP以前,区域冬季风较强,风沙活动较强,沉积环境为剖面沉积时期的最干冷阶段;11.98~9.75 ka BP夏季风强度相对增强,风沙活动相对减弱,气候转向温湿;9.75~8.09 ka BP区域冬夏季风强度交替波动变化,但地层沉积显示冬季风强度略高于夏季风,风沙活动较前一时期有所增强;8.09~4.78 ka BP冬季风强度减弱,夏季风有所增强。地表成壤作用明显;4.78~2.90 ka BP区域冬夏季风出现明显的波动旋回变化,相应地,气候也出现多次冷干—温湿交替,指示区域风沙活动强弱变化并不明显;2.90~0.67 ka BP夏季风强度较冬季风强度较高,风沙活动势力相对减弱。但各指标曲线波动较为频繁,气候冷暖变化整体规律不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气候环境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生代全球的气候与植被经历了显着变化。系统开展云南新生代植被与气候的研究将为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和印度季风起源与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总结了近几十年来云南的新生代孢粉记录,重建了除始新世以外的云南新生代植被与气候的大致变化,并划分出9个孢粉组合带:古新世为榆粉属-麻黄粉属-希指蕨孢组合,植被是以落叶阔叶植物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偏干旱;早中渐新世时为栎粉属-桤木粉属-松科-水龙骨科组合,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针叶林增多,气候有所变凉,为松科-栎粉属-水龙骨科组合;中中新世为壳斗科-桤木属-水龙骨科-松科组合,壳斗科和喜湿热的蕨类植物含量高,反映了暖湿的中中新世气候环境;晚中新世—早上新世为壳斗科-松科-桤木属-草本植物组合,早期气候温暖湿润,晚期针叶林和草本植物增多,气候有冷干化趋势;中上新世为栎属-松科-水龙骨科组合,热带亚热带的科属增加,气候暖湿;晚上新世为松科-栎属-草本植物组合,针叶林和草本植物扩张,气候有冷干化的趋势;更新世为松科-草本植物-栎属组合,针叶林和草本植物增多,气候进一步冷干化;全新世为松科-栎属组合,气候总体回暖,以中期最为暖湿。上述云南孢粉植物群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全球温度是控制云南植被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变冷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而晚中新世以来的冷干化是全球变冷和高原隆升迭加的结果。已有的研究显示云南古近纪的孢粉研究明显不足,部分地层仍存在时代争议,因此,认为今后在解决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云南古近纪孢粉的研究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环境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1].郭凤双,王长宝.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叁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谢宇龙,吴福莉,方小敏.云南新生代孢粉组合与气候环境演变[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3].王之晟.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更新统沉积特征及气候环境演变[J].地质与资源.2019

[4].牛杏,杨香华,严德天,庄新国,王波.澳大利亚NorthCarnarvon盆地中生代气候环境演变与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J].石油学报.2018

[5].李明坤.南海西北部36kyr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与驱动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8

[6].翁成郁.巽他区域地质气候环境演变与陆地生物多样性形成与变化[J].地球科学进展.2017

[7].柏杨.湖光岩玛珥湖多指标记录下的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

[8].汤文坤.7ka以来海南双池玛珥湖气候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

[9].徐国真.华南P-Tr之交黏土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演变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7

[10].潘宁惠.共和盆地马四剖面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风沙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气候环境演变论文-郭凤双,王长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