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巴庙地区论文_许志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塔巴庙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鄂尔多斯,岩溶,盆地,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检波器。

塔巴庙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许志东[1](2015)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太原组储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原组是塔巴庙区块重要的含气层位之一,塔巴庙区块太原组为障壁海岸沉积,太一段以沼泽—泥坪沉积为主,发育小型砂坝;太二段以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为主太原组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细喉道是太原组储层的特点,储集层以Ⅱ、Ⅲ类储层为主,Ⅰ类储层和Ⅳ类储层较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认为该区域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区块中部的障壁岛沉积及其东南面的滨浅海砂坝上。(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阳伟,田景春,张翔,王文之[2](2013)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野外剖面、钻井岩芯和测井等资料,系统地对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以及物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储集层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铸模孔和粒缘缝;孔隙度为0.7%~18.69%,平均值为7.82%;渗透率为0.008×10-3μm2~23.01×10-3μm2,平均值为1.111×10-3μm2,属于物性中-偏低的微孔-溶孔型组合型储集岩。影响储集层的主控因素包括:(1)河道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和规模;(2)成岩期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溶蚀等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形成储层的基础;(3)成岩相扩大了储层的分布范围,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集砂体的沉积微相特征、物性平面展布特征、储集砂体成岩相特征,在研究区内圈定了Ⅱ、Ⅲ两类有利勘探区块,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3年04期)

李潍莲,刘震,张宏光,纪文明,雷婷[3](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断层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断层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利用2 000km2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的精细解释及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断层的分布、成因及形成期,研究断层与天然气高产层段和富集区的关系,建立塔巴庙气田天然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存在北东向断裂系统,断层多为高角度的小断距断层,断距20~60m;这些断层主要是基底断裂在燕山运动中、晚期重新活动造成上覆沉积盖层撕裂形成的;断层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期良好匹配,断层沟通了石炭系太原组、二迭系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和二迭系下石盒子组盒2段、盒3段岩性圈闭,既促使下伏天然气向盒2段、盒3段垂向汇流运移,同时又为有机酸的运移溶蚀提供通道,有效改善了邻近低渗砂体储层的孔渗性能,从而控制了塔巴庙地区主力目的层盒2段、盒3段天然气运聚成藏及高产富集区带的分布;断裂和大面积相对高孔渗砂体的迭合区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沈洪垒,田钢,石战结,张宣堂,丛志国[4](2012)在《压电匹配滤波技术在塔巴庙地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压电检波器价格昂贵且存在不稳定性的问题,提出在同一测线(试验线)上同时布设常规检波器和压电检波器,根据两套数据的差异求得压电匹配滤波器,进而对常规检波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匹配处理,从而在确保地震记录稳定性的前提下,发挥压电检波器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和宽线性工作带的性能优势,以此来改善地震资料的品质.在塔巴庙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地震记录的主频,展宽有效频带宽度;原始地震记录中的一些复合波被打开,弱反射层得到加强,目的层位的标定更加准确、清晰,分辨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叶宁[5](2011)在《鄂北塔巴庙地区山2段储层物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北部上古生界的含气系统为具有自生、自储、自盖特点的煤成气含气系统。山2段是塔巴庙地区重要的含气层位之一,整个山西组沉积地层为厚度稳定、特征鲜明的河流叁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含煤建造。本论文利用20口井的常规薄片鉴定、物性、压汞、扫描电镜等多项室内测试分析资料,结合岩石学、油层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塔巴庙地区山2段储层的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山2段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孔隙以微孔型为主,孔喉结构为中等偏差,研究区西北部为物性较好的勘探地带。(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1年11期)

魏文文[6](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大22井区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主要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对29个样品进了薄片分析和鉴定,确定了碎屑颗粒和自生矿物的成分和含量。对自生矿物的分布规律,共生序列进行了仔细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砂岩以富含千枚岩和泥岩等塑性为特征,这使得其压实变形强烈,很早便明显致密化。其相对高的岩屑含量是由于母岩源区富含变质岩,同时成岩作用期间受到煤系地层酸性水的强烈溶蚀改造。依据占位关系和矿物类型和形态,识别出了不同的碳酸盐岩胶结物类型。C-I型方解石充填粒间孔隙,形成较早。可分为C-Ia型和C-Ib型,其中C-Ia型方解石主要形成于太1段,可能为BSR(细菌还原硫酸盐)带的产物。C-Ib型方解石的形成是在与其互层的煤系地层在泥炭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二氧化碳等对碎屑长石溶蚀,同时形成的方解石。C-II型方解石形成于塑性岩屑压实变形之后,可能是在煤系地层进入成岩演化阶段后形成的CO_2对长石溶解的同时形成的方解石胶结物。D-I型白云石成岩尚不清楚,可能为深埋藏条件下相对碱性环境下形成的。D-II型白云石的形与海陆过渡相混合水环境广泛发育有关。识别出来两种类型自生石英分别是Q-1和Q-2。Q-1型石英胶结物自形程度好,其形成需要较高的孔隙空间,可能与溶解作用对砂岩的溶蚀改造有关。Q-2型自形程度差,反映了该地区普遍压实强烈使自生石英的沉淀的空间受到抑制。依据次生孔隙的特征识别出了两期溶解作用。结合煤系地层的埋藏演化特点认识到,第一期溶解发生较早,可能与互层的煤系地层在泥炭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二氧化碳有关。第二期溶解发生相对较晚,可能与煤系地层进入成岩演化阶段后形成的CO_2有关。(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苏中堂,陈洪德,林良彪,赵俊兴,许强[7](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储层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塔巴庙地区有地表残积相、基岩溶蚀相、洞穴垮塌相、暗河充填相及基岩破裂相5种岩溶产物.据暗河充填相可将岩溶作用划分为两个旋回,据水动力特征将岩溶作用分为地表溶蚀带、垂直渗流带、水平径流带及深部溶蚀带4个岩溶带,并阐述其岩石学及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层序地层法、印模法及残厚法对研究区岩溶古地貌进行半定量恢复,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种2级单元及岩溶台地、孤峰、岩溶坡地、岩溶洼地、溶丘、落水洞和沟槽等7种3级地貌单元.勘探实践表明,岩溶斜坡及2级地貌单元间过渡带有利于储层发育,见气体显示,为有利勘探区.(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10年02期)

张泽忠[8](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石炭系太原组太2段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石炭系太原组太2段地层为一套浅海潮坪沉积,发育呈南西─北东向条带状展布的障壁砂坝,岩石类型为石英砂岩及少量岩屑石英砂岩.从实验分析统计看,在较强烈成岩作用下,太2段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微孔等,储集岩配位数较低,孔喉比较高,毛管压力曲线整体上呈陡斜式,孔喉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孔隙度分布在0.8%~15.7%,平均孔隙度7.6%,渗透率分布在0.05~6.4 mD,平均渗透率0.625 mD,表明太2段储层物性和孔隙连通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为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根据储层的物性和压汞参数等特征,将太2段储层分为3类.结合气层试气成果评价认为,Ⅰ类和Ⅱ类储集岩具有储产能意义,为有效储集岩,Ⅲ类为非有效储集岩,基本无储集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孟祥豪,张哨楠,李秀华[9](2009)在《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识别与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平洞穴砂砾岩是识别多期次岩溶旋回水平岩溶带的标志,是岩溶旋回连接沉积旋回及周期性海平面变化的纽带,故塔巴庙地区奥陶系水平洞穴岩溶带产出的层位、厚度,以及井深,则是水平岩溶发育状况的体现。这里从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钻井录井、测井、地球化学等标志识别风化壳,根据叁个水平岩溶带特征确定叁个水平岩溶带的分布,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确定出叁个水平岩溶带差异性及成因,使保存好的风化壳作为油气水储集的有利场所。(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09年04期)

陈凤陵[10](2009)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气藏成因类型主要为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的混合气,潮坪相白云岩和风化壳成因的溶孔、溶洞、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上覆石炭系下部的铁铝质泥岩、暗色泥岩、灰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作为区域盖层,圈闭类型主要为受古地貌和岩相控制的地层岩性圈闭,为天然气成藏提供有利聚集场所。(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塔巴庙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野外剖面、钻井岩芯和测井等资料,系统地对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以及物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储集层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铸模孔和粒缘缝;孔隙度为0.7%~18.69%,平均值为7.82%;渗透率为0.008×10-3μm2~23.01×10-3μm2,平均值为1.111×10-3μm2,属于物性中-偏低的微孔-溶孔型组合型储集岩。影响储集层的主控因素包括:(1)河道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和规模;(2)成岩期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溶蚀等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形成储层的基础;(3)成岩相扩大了储层的分布范围,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集砂体的沉积微相特征、物性平面展布特征、储集砂体成岩相特征,在研究区内圈定了Ⅱ、Ⅲ两类有利勘探区块,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塔巴庙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许志东.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太原组储层特征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5

[2].阳伟,田景春,张翔,王文之.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3

[3].李潍莲,刘震,张宏光,纪文明,雷婷.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断层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

[4].沈洪垒,田钢,石战结,张宣堂,丛志国.压电匹配滤波技术在塔巴庙地区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5].叶宁.鄂北塔巴庙地区山2段储层物性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1

[6].魏文文.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大22井区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11

[7].苏中堂,陈洪德,林良彪,赵俊兴,许强.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储层意义[J].新疆地质.2010

[8].张泽忠.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石炭系太原组太2段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孟祥豪,张哨楠,李秀华.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识别与结构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

[10].陈凤陵.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

论文知识图

塔巴庙地区区块井位分布图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位置图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泥岩古压力系...1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位置Fi...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主要砂层区...塔巴庙地区区块井位分布图

标签:;  ;  ;  ;  ;  ;  ;  

塔巴庙地区论文_许志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