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旱塬论文_来兴发,杨宪龙,王自奎,沈禹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旱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土,土壤,冬小麦,水分,玉米,秸秆,单产。

黄土旱塬论文文献综述

来兴发,杨宪龙,王自奎,沈禹颖[1](2019)在《遮雨棚模拟黄土旱塬区降水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降水变化对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遮雨棚模拟冬小麦生长季减少30%降水(R-30%)、正常降水(CK)和增加30%降水(R+30%)情景,于2016-2018年研究了黄土旱塬区两季冬小麦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LAI、NDVI、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水正常的2016-2017年(降水距平百分率位于±15%以内),与CK相比,R-30%处理的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在返青至抽穗期显着下降,冬小麦冠层NDVI显着降低,LAI和干物质增长速率明显变缓,冬小麦的穗数和千粒重显着降低,而R+30%处理下冬小麦LAI和干物质保持稳定增长优势。R+30%、CK和R-30%叁种降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分别为4.66、3.12和2.43 t·hm~(-2),处理间差异显着。在降水偏多的2017-2018年(降水距平百分率超过30%),不同降水处理间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冬小麦LAI、冠层NDVI、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等指标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R+30%、CK和R-30%叁个处理下冬小麦的产量分别为3.70、3.39和3.14t·hm~(-2),处理间差异亦不显着。因此,在正常降水年份,生长季增加30%降水可使冬小麦显着增产44.2%,减少30%降水可使冬小麦显着减产28.4%;在降水偏多年份,生长季降水增加30%或减少30%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程曼,解文艳,杨振兴,周怀平[2](2019)在《黄土旱塬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黄土旱塬区玉米生产中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为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连续24年(1992—2016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以及不还田处理,研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不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为1.695×105 kg·hm?2,覆盖还田、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分别为1.885×105 kg·hm?2、1.854×105 kg·hm?2、2.001×105 kg·hm?2,其增产率分别为10.1%、8.6%、15.3%。3种秸秆还田均可以显着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6%~14%,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长期过腹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长期覆盖还田仅提高土壤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过腹还田最高,直接还田和覆盖还田次之,不还田处理最低。秸秆直接还田0~20 cm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是不还田处理的2.2倍。过腹还田使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着提高13.0%和20.5%,直接还田和秸秆覆盖对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玉米生产中长期连续秸秆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提高与玉米产量稳定和提升有非常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0期)

于琦,李军,周栋,王淑兰,王浩[3](2019)在《不同降水年型黄土旱塬冬小麦免耕与深松轮耕蓄墒增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旱区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蓄墒增产耕作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2018年在陕西黄土旱塬实施免耕与深松轮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免耕/深松(NNS)、免耕/深松(NS)和连续免耕(N)3种耕作处理,分析不同降水年型轮耕模式下冬小麦休闲期和生育期蓄墒效果及ET、WUE、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降水年型对冬小麦休闲期及生育期土壤蓄墒、ET、WUE、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着。丰水年型较干旱和平水年型分别提高冬小麦休闲期(23.9%和31.9%)和生育期(6.5%和16.6%)0—200 cm土层土壤蓄墒量,并在冬小麦水分急剧消耗的拔节期至灌浆期,分别增加耗水量1倍和3倍以上,且较干旱和平水年型WUE分别提高21.1%和16.3%,增产70.0%和25.8%,增效2倍和1/2倍以上。干旱、丰水和平水年型分别以免耕/深松(NS)(106.1 mm)、连续免耕(N)(192.0 mm)和连续免耕(N)(91.5 mm)处理休闲期0—200 cm土壤蓄墒量最高;生育期0—100 cm土壤蓄墒效果受降雨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波动较大,但120—200 cm深层土壤蓄水量基本呈"先增后减"的稳定变化趋势,并以免耕和深松轮耕措施蓄墒效果较好;免耕/免耕/深松(NNS)处理在干旱和丰水年型WUE及增产增效优势显着,在平水年型,连续免耕(N)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4 297 kg·hm-2和4 773元/hm2。受深松作业及其频次影响,免耕/免耕/深松(NNS)和免耕/深松(NS)轮耕处理分别增加生产成本172和227元/hm2,但生产投入的高低并非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较免耕/深松(NS)处理,免耕/免耕/深松(NNS)能以较少的深松频次节省生产成本,以较高的籽粒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减耗节水、提高冬小麦WUE和节本增效的优势,并在多数试验年份下保持节水减耗、经济高效的生产正效应,更具生产普适性。【结论】从可持续农业生产及绿色低耗高效的发展目标综合分析,推荐免耕/免耕/深松(NNS)轮耕措施为黄土旱区冬小麦蓄墒增产增收的最适耕作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孟婷婷,孔辉[4](2019)在《耕作方式对黄土旱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黄土旱塬区农田长期免耕耕作对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产量是否存在威胁,建立适宜的高产高效耕作技术体系。在陕西省长武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选择连续3年进行免耕耕作的试验田,于2015年9月,在冬小麦播种前分别进行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16年冬小麦收获后,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下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0~30cm土层,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都沿剖面呈减少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0~10cm土层表现为免耕耕作>旋耕耕作>翻耕耕作,每1hm2冬小麦实际产量表现为翻耕耕作>旋耕耕作>免耕耕作,且只在免耕耕作和翻耕耕作下冬小麦实际产量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张元红[5](2019)在《黄土旱塬春玉米密植栽培水分生产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旱塬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资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该区降雨年际变化和季节差异大,大田试验受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对增加种植密度对黄土旱塬旱作农田作物生长、增产效应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以及旱作农田密植栽培水分生产力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足。DSSAT模型模拟试验能够弥补大田试验的不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土壤水分利用特征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田间管理措施的优化和旱作农田长期密植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进行评价。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密度条件下雨养农田的水分生产力、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及长期密植条件下旱地土壤水分可持续性,在陕西合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试验站设置密植栽培定位试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共设置1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种植密度分别为D1(52500株hm~(-2))、D2(67500株hm~(-2))、D3(82500株hm~(-2))、D4(97500株hm~(-2));供试品种分别为稀植大穗品种豫玉22、耐密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本文结合密植栽培定位试验(2015-2018年)、密植栽培模拟试验(2015-2018年)与长周期定量模拟试验(1981-2018年),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生产力水平和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的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试验年份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旱地春玉米株高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着(P<0.05)。旱地玉米不同节间茎秆力学指标的回归分析模型较好的模拟了玉米茎秆力学指标与种植密度的关系,茎秆力学指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品种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旱地春玉米叶面积指数(LAI),D2、D3、D4处理LAI较D1增加21.2-80.2%。生物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花后生物量占成熟期生物量的比例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春玉米品种LAI和生物量对密度的响应存在差异,豫玉22在生育前期LAI和干物质积累随群体密度增加幅度较大,而郑单958和先玉335恰好相反。2.种植密度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试验年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旱地春玉米产量与群体密度呈抛物线关系,多年平均产量在D2密度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旱地春玉米单位面积粒数与群体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而百粒重随群体密度增大而显着下降(P<0.05)。不同耐密性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响应存在差异,稀植品种豫玉22在较低密度(D1)条件下产量效应较好,但其粒数与百粒重随群体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大于耐密品种。旱地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均达到显着水平。3.种植密度对旱地春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旱地春玉米田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春玉米耗水量(ET)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密度不会导致土壤水分过耗形成低湿层,当降雨不能补充作物消耗的水分时,形成短暂低湿层。种植密度对ET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4年平均ET先玉335>郑单958>豫玉22。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与密度呈二次函数关系,4年平均WUE郑单958>先玉335>豫玉22。4.旱地春玉米不同密度条件下水分生产力效应长期模拟降雨是影响旱地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而黄土旱塬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差异大,因此造成不同年份之间作物水分生产力水平差异显着(P<0.05)。全生育期降雨量与旱地玉米ET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与产量和WUE呈抛物线关系。通过38年长周期定量模拟试验研究发现,种植密度对旱地春玉米ET、产量和WUE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产量和WUE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在D2(67500株hm~(-2))密度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而ET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长周期模拟试验耗水量小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因此密植栽培不会造成旱地土壤水分过耗。综上所述,结合密植栽培连续定位试验(2015-2018年)、模型模拟试验(2015-2018年)和长周期定量模拟试验(1981-2018年)结果,可以得出黄土旱塬地区密植栽培不会导致土壤水分过耗,增密不会破坏旱地土壤水分平衡和影响旱地土壤水分可持续性。但旱地春玉米产量和WUE并未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是在D2(67500株hm~(-2))密度条件下表现较好。因此,推荐紧凑型品种郑单958结合密度67500株hm~(-2)为适宜黄土旱塬地区降水资源条件的合理品种类型和种植密度。(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磊,樊廷录,李尚中,党翼,赵刚[6](2019)在《株行距配置连作对黄土旱塬覆膜春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株行距配置调整后密度对旱地覆膜春玉米连作稳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为旱地雨养区春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试验于2014—2017年在黄土旱塬区甘肃省镇原县(35°30′N,107°39′E)进行,以紧凑型耐密高产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55,75 cm 2种等行距垄沟覆盖种植方式,6.0,7.5,9.0,10.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水平,采用裂区设计,连作定位观测。使用烘干法测定不同处理春玉米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研究黄土旱塬连作春玉米籽粒产量和土壤剖面水分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行距下,在干旱年份55,75 cm行距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均有低湿区形成,2种行距40—200 cm土层最低含水率均出现在160 cm土层剖面,55 cm行距土壤含水量为8.9%,75 cm行距土壤含水量为8.7%,受降水及植株生育耗水的影响,2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剧烈。不论降水年型如何,2种行距下0—200 cm土壤深层水分均未产生土壤干层,75 cm行距低湿区较55 cm行距随年份变化有不同程度扩大,但2种行距下7.5~10.5万株/hm~2相同密度耗水量没有显着差异。4年平均产量75 cm行距相同密度均高于55 cm行距,9.0万株/hm~2及以下种植密度处理稳产性较好,密度由低到高产量分别增加2.2%,5.8%,4.1%和3.0%,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1.1%,5.9%,0.3%和-1.5%,不同行距相同密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表明,在黄土旱塬区55,75 cm行距配置7.5万株/hm~2种植密度连作具有稳定产量,并且不会导致土壤深层水分亏缺至产生土壤干层,是较为理想的连作稳产株行距配置种植模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柳玉凤,谢英荷,杨福田,李廷亮,李超[7](2019)在《夏闲覆盖和种植方式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充分利用夏闲期降水,提高旱地麦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产增收。【方法】通过3 a田间试验,研究了夏闲期秸秆残膜二元覆盖+垄膜沟播(JCLG)、夏闲期黑网膜覆盖+露地条播(HWLT)与夏闲期秸秆覆盖+露地条播(JLT)3种栽培措施对黄土旱塬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JCLG处理可显着提高小麦产量、生物量、降水生产效率,较JLT处理分别提高9.5%~35.1%,13.2%~42.2%,8.8%~35.6%。同时JCLG处理具有良好的休闲期蓄水效率,较JLT处理平均提高29.5%,平水年二者差异显着。HWLT处理也具有良好的水分休闲效率和增产效果,较JLT处理平均提高22.5%和18%。播前2 m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产量、生物量均呈极显着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根据播前土壤贮水量来预测当地冬小麦产量。【结论】JCLG处理和HWLT处理2种覆盖种植方式均适宜在黄土旱塬乃至我国旱地麦区推广应用,且以夏闲期秸秆残膜二元覆盖+垄膜沟播(JCLG)方式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邢亚薇,李春越,刘津,王益,井丽娟[8](2019)在《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的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揭示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细菌数量较CK裸地增加21%,古菌增加32%;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细菌数量增加37%,古菌数量增加36%.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丰度.30年长期施氮肥处理导致氨氧化细菌(AOB)的增幅达7.13倍,而氨氧化古菌(AOA)的增幅仅为0.2倍.AOB对施肥的响应程度较高,尤其是对氮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单施氮肥和氮肥混施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显着增加了固氮酶铁蛋白和甲烷氧化菌含量,撂荒地的固氮酶铁蛋白、亚硝酸还原酶和甲烷氧化菌含量显着高于耕作土壤.结合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H、全氮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重要因子.总之,长期施肥显着改变了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各微生物丰度,不同施肥模式、耕作方式对微生物群落丰度具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邱孟龙,曹小曙,周建,冯小龙,高兴川[9](2019)在《基于GWR模型的渭北黄土旱塬粮食单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陕西彬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探究渭北黄土旱塬区粮食单产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小尺度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研究、区域粮食单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自相关、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渭北黄土旱塬区典型粮食主产县陕西彬县粮食单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结果】彬县粮食单产的Moran’s I指数为0.328,显着性检验的Z值为5.51,呈北高南低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坡度、耕层厚度、土壤有机质、道路密度和施肥成本对彬县粮食单产具有正向影响,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和地下水埋深对彬县粮食单产具有负向影响,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相对极差范围为0.55—14.11。空间上,耕层厚度、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土壤有机质和道路密度对彬县南部、东南部梁峁丘陵沟壑区粮食单产的影响强于北部黄土旱塬区,而坡度、地下水埋深和施肥成本则表现出相反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OLS模型回归系数的显着性与GWR模型回归系数的相对极差呈负相关关系。GWR模型的R2比OLS模型提高了0.04,AIC值减少了11.04。【结论】彬县粮食单产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施肥成本和地下水埋深是渭北黄土旱塬区县域粮食单产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同一影响因子在县域内的不同空间位置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影响因子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空间非平稳性是导致OLS模型回归系数显着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GWR模型在空间非平稳性数据建模方面的解释能力与估计精度都优于OLS模型,且能够实现模型估计参数的空间可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瑞,李鹏展,王力[10](2019)在《黄土旱塬区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降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研究是统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结合4年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对黄土高原南部长武旱塬冬小麦和春玉米2012—2015年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分析农田土壤干层形成情况、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降水对土壤水库的影响以及作物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年型是冬小麦地土壤干层形成的主导因素,年内降水分布不均是春玉米地土壤干层形成的主导因素.长武旱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一年一季的种植制度不会导致永久性干层的产生;相较于春玉米,冬小麦根系生长习性更符合黄土旱塬区土壤水分循环特征,黄土旱塬区土壤水分有效性可保证作物产量稳定;降水作用下,冬小麦土壤水库充、放水过程呈现收获期、休闲期和苗期连续充水、缓慢消耗期和大量消耗期连续失水相互交替的特点.0~300和300~600 cm土层土壤水库不一致性现象明显,以最大根深作为野外监测试验中土壤含水量的取样深度时,由于深层土壤水库负反馈作用,不同降水年型下,休闲期和苗期的蒸散均会被高估,缓慢消耗期和大量消耗期的蒸散均会被低估.冬小麦田间过渡层存在的范围为140~360 cm;作物生长的时间跨度影响土壤水库效应的发挥,土壤水库对冬小麦供水表现为年际间的调节作用,土壤水库对春玉米供水表现为季节间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黄土旱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黄土旱塬区玉米生产中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为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连续24年(1992—2016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以及不还田处理,研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不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为1.695×105 kg·hm?2,覆盖还田、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分别为1.885×105 kg·hm?2、1.854×105 kg·hm?2、2.001×105 kg·hm?2,其增产率分别为10.1%、8.6%、15.3%。3种秸秆还田均可以显着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6%~14%,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长期过腹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长期覆盖还田仅提高土壤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过腹还田最高,直接还田和覆盖还田次之,不还田处理最低。秸秆直接还田0~20 cm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是不还田处理的2.2倍。过腹还田使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着提高13.0%和20.5%,直接还田和秸秆覆盖对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玉米生产中长期连续秸秆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提高与玉米产量稳定和提升有非常紧密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旱塬论文参考文献

[1].来兴发,杨宪龙,王自奎,沈禹颖.遮雨棚模拟黄土旱塬区降水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9

[2].程曼,解文艳,杨振兴,周怀平.黄土旱塬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3].于琦,李军,周栋,王淑兰,王浩.不同降水年型黄土旱塬冬小麦免耕与深松轮耕蓄墒增收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9

[4].孟婷婷,孔辉.耕作方式对黄土旱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5].张元红.黄土旱塬春玉米密植栽培水分生产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王磊,樊廷录,李尚中,党翼,赵刚.株行距配置连作对黄土旱塬覆膜春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7].柳玉凤,谢英荷,杨福田,李廷亮,李超.夏闲覆盖和种植方式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9

[8].邢亚薇,李春越,刘津,王益,井丽娟.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9].邱孟龙,曹小曙,周建,冯小龙,高兴川.基于GWR模型的渭北黄土旱塬粮食单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陕西彬县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9

[10].张瑞,李鹏展,王力.黄土旱塬区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降水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呼吸生育期动...小麦播种和收获时的土壤容积含水量长武旱塬小麦—玉米轮作周期中不同施...同一施氮水平土壤碱解氮变化土壤有效氮剖面分布同一施磷水平土壤碱解氮变化

标签:;  ;  ;  ;  ;  ;  ;  

黄土旱塬论文_来兴发,杨宪龙,王自奎,沈禹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