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利益,企业,实证研究,企业战略,理论,绩效评价,方式。
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合[1](2019)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基于利益“要求-冲突-协调”的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主体的识别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尚不清晰,影响了购买行为的成效。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本质上是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九类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对专家的结构性访谈界定地方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四类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冲突。最后以用人单位为中心提出协调各方利益的策略:地方政府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承担公共责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坚持专业价值观;服务对象应充分运用监督权和知情权,主动参与其中。(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9年01期)
王雅茹[2](2018)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出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企业所处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证研究中经常忽略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视角。学术界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是谁,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等关键问题,尚缺乏一致见解。由此导致,理论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缺乏甚至忽略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视角,导致其有效性缺失;实践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及时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给予响应并制定和采取适当的实践,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贡献不明。本文试图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利益相关者情境,并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机制,由此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问题。本文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利益相关者视角,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有哪些?(2)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什么?(3)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如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主要为深度访谈法,辅以二手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编码分析得出12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其中,员工、管理者、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这5类利益相关者几乎所有被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关注到,具有普遍性意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响应其要求,需要对其管理实践作出相应的调整,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组合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做出的响应不同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进一步地,在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背景下,由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做出的响应和调整也呈现出差异化。本文的主要贡献:(1)丰富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境研究。把人力资源管理回归于组织情境,明确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会受到利益相关者影响,从而进行相应调整并导致了差异性;(2)拓展了从战略角度对差异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研究探索了人力资源管理受利益相关者影响从而产生差异化的机制,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潜在战略角色;(3)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好的适应环境、匹配组织战略并达到组织目标提供了一个实践分析框架和指导。(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03-12)
王卫中[3](2016)在《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基于航空运输机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治理实践表明,随着现代企业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利益相关者问题已成为企业治理安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治理实践的应用中却遇到了"可适性"(可操作性)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目标是通过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达到利益相关者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实际情况是,各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利益要求各不一样甚至相互冲突,因此(本文来源于《民航管理》期刊2016年06期)
徐华,赵晓康,JIE,Shen[4](2015)在《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要求与企业环境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2、2013年我国化工类159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提出较强或较紧迫的环境利益要求,企业会表现出较高的环境响应水平。产品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环境响应水平越高;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环境违规的查处力度与企业环境响应水平显着正向相关;但社保基金是重要股东对企业环境响应水平的正向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刘宗让[5](2012)在《大学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实现方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大学为例,利用专家评分法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并筛选出其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设计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调查问卷表并实施调查。结果证实了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Z大学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Z大学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实现方式,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实现方式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大学应采取适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现大学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2年07期)
张玉香[6](2012)在《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要求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力求将绩效评价体系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人力资源与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社会贡献、技术创新、内部运营等六个方面具体目标,据此设置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实施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以EVA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将股东价值创造和企业战略有机结合;并将利益相关者纳入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刘宗让[7](2012)在《大学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大学为例,利用专家评分法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并筛选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设计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调查问卷表并实施调查,把问卷结果进行数值转换后录入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类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要求得分均值,然后进行均值比较和配对样本T检验,判断这些排序是否具有统计意义。结果证实了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z大学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z大学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实现方式,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实现方式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大学应采取适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现大学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本文来源于《高校教育管理》期刊2012年03期)
刘爱琴,刘宗让[8](2011)在《高校图书馆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K高校图书馆为例,利用专家评分法筛选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进行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问卷调查,将调查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不同利益要求的得分均值,进行均值比较和配对样本T检验,判断这些排序是否具有统计意义。结果证实了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k高校图书馆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高校图书馆应针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采取适当的管理策略,以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研究》期刊2011年21期)
陈昕[9](2011)在《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建构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企业必须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给予更多关注与尊重,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也已到了刻不容缓地步,引导企业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业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作为研究者,应该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研究,并且应该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原本分属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结合是重要的研究发展趋向。本研究是基于理论研究基础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不同特征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识别是怎么样的?2、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与相互效应是怎么样的?前一问题的研究是基础与铺垫,目的是系统认识与了解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以弥补目前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只有在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有足够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及企业绩效的关系机制,也即第二方面问题的研究,而第二方面问题的研究则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清晰了解企业实现经济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机制,是本研究的重要贡献与焦点所在。上述两方面问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专题。本研究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共提出两大方面8组29个系列化的研究假设:1、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理论构建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的调节因素模型,以此为分析框架,选取企业规模、生命周期、行业地位、产权性质、产业类型以及是否上市六种企业特征作为情境因素,针对企业总体及不同特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差异,提出系列假设7组25个。2、针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提出1组4个研究假设,并据此构建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收集的主要手段,共面向企业发放问卷400份,获得有效问卷252份,采用SPSS、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综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变量的信度与效度以及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部研究假设都能获得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特征的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识别是有差异的。2、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又会对企业任务绩效与企业周边绩效分别产生正向影响,不但如此,企业社会责任表现通过影响企业的周边绩效进而会对企业任务绩效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深化、补充与发展,本研究的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差异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是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本研究具有研究创新性,有助于将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一直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偏于规范而欠缺实证,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对于增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说服力与解释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本研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调节因素模型,以此作为不同企业特征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差异的分析框架,这为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来强化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认识以及进行利益相关者分类治理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分析工具,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而本研究对几种典型企业特征下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差异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清晰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差异,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利益相关者治理,这也是具有创新性的贡献。2、在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进行系统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建立在一个框架模型中,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结合,是本研究的重要贡献与焦点所在;并且采用现代管理研究的方法,运用实证方式进行分析,以明确彼此间作用机制与相互关系效应,从而可以清晰了解企业实现经济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机制,具有创新性,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6-01)
陆凤顺[10](2010)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寿险投保人利益要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念提出的理论。利益相关者强调企业除了关注股东利益之外,更要综合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管理者、员工、债权人、消费者、经销商等的利益。寿险企业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不仅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其负债经营的特殊性更决定了投保人应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寿险公司在扩大市场占有率,关注业务规模和保费收入增长时,更多考虑的是股东、管理者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投保人虽然是保费收入的提供者,既是公司的客户也是大债权人,但由于投保人分散性很大,其利益要求很少被企业关注。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投保人利益要求,通过研究其利益要求,寻找合理的实现对策,能够为寿险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启示。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所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寿险企业的特殊性,首先将作为企业消费者兼债权人的投保人界定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其利益需求一般性描述;然后分析投保人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所在,建立两者之间的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保护投保人利益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保护其利益对提高顾客忠诚度、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加企业长期收益方面有重要作用。调查分析以A寿险企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做统计意义上的排序,并采用结构化问题对投保人利益要求及实现程度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投保人的利益要求主要有七种,包括获得优质的产品、优惠的价格和服务,及时获得满期寿险给付和收益,快速有效的理赔服务,企业经营状况、盈利情况的知情权等。每种利益实现程度不同,通过相关性分析不同利益的实现程度之间相互影响。结合博弈分析的结果和案例分析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优先实现投保人更重视但未能实现的利益要求的对策,包括转变寿险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保险监管效率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0-11-03)
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出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企业所处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证研究中经常忽略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视角。学术界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是谁,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等关键问题,尚缺乏一致见解。由此导致,理论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缺乏甚至忽略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视角,导致其有效性缺失;实践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及时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给予响应并制定和采取适当的实践,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贡献不明。本文试图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利益相关者情境,并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机制,由此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问题。本文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利益相关者视角,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有哪些?(2)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什么?(3)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如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主要为深度访谈法,辅以二手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编码分析得出12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其中,员工、管理者、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这5类利益相关者几乎所有被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关注到,具有普遍性意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响应其要求,需要对其管理实践作出相应的调整,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组合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做出的响应不同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进一步地,在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背景下,由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做出的响应和调整也呈现出差异化。本文的主要贡献:(1)丰富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境研究。把人力资源管理回归于组织情境,明确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会受到利益相关者影响,从而进行相应调整并导致了差异性;(2)拓展了从战略角度对差异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研究探索了人力资源管理受利益相关者影响从而产生差异化的机制,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潜在战略角色;(3)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好的适应环境、匹配组织战略并达到组织目标提供了一个实践分析框架和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家合.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基于利益“要求-冲突-协调”的框架[J].求索.2019
[2].王雅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8
[3].王卫中.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基于航空运输机场的研究[J].民航管理.2016
[4].徐华,赵晓康,JIE,Shen.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要求与企业环境响应[J].软科学.2015
[5].刘宗让.大学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实现方式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
[6].张玉香.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要求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
[7].刘宗让.大学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J].高校教育管理.2012
[8].刘爱琴,刘宗让.高校图书馆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
[9].陈昕.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D].华南理工大学.2011
[10].陆凤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寿险投保人利益要求研究[D].湖南大学.2010